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991年,福建省尤溪县团结乡文峰村罗孝銮和罗享国种植的1.0145亩和 1.0488亩的汕优63,经省、市、县科技人员验收头季稻亩产764.25kg和791.85kg;再生稻亩产531.15kg和540.95kg;全年亩产1195.4kg和1332.8kg。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头季稻的种植与管理 汕优63种子用强氯精浸种消毒,3月8日播种,亩播10kg,秧田底肥亩施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10kg,1叶心期喷300ppm多效唑,并施好立针肥,断乳肥.插秧前6天挖沟作垄,沟宽23.3cm、沟深26.7cm。垄宽133cm插9行,栽植规格为15m×16.7cm4月12日插秧,秧龄35天,每株带4~6个分家,用钙镁磷肥沾秧根带上钱插.亩插1…  相似文献   

3.
汕优63     
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1981年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其恢复系明恢63是从IR30/圭630的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于迟熟中籼类型,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汕优63株高100~110cm,株型适中,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较淡,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9左右,米质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5kg和431.45kg,…  相似文献   

4.
汕优63     
汕优63(珍汕97A x明恢63),1981年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其恢复系明恢63是从IR30x圭630的杂种后代中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于迟熟中釉类型,在长江流域作中稻全生育期155天左右,作晚稻130天左右,比汕优2号长2-5天。适合于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 汕优63株高100-110厘米,株型适中,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较淡,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克左右,米质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64.7斤和862.9斤,分别居第一位和…  相似文献   

5.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头季以每穗粒数变异最大 ,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 ,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 ,对形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 ;再生季则以每平方米穗数变异最大 ,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 ,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 ,对形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6.
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7.
汕优63的产量因素分析及其增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我县种汕优635万余亩。本文从不同地域类型和生产条件所考查的42块田的资料,对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试用数学语言来定量地描述各产量要素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高产栽培途径。 一、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一)简单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各因素与产量均呈现正相关。其中有效穗数、结实率与亩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的水准;每穗总粒数与亩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准;千粒重与亩产量相关不显著。产量因素之间既存在正相关,也存在负相关。表明产量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 (二)通径分析。结果如…  相似文献   

8.
杂交晚稻汕优93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詹家荣(三明市农牧渔业局)1982年三明市试种杂交稻汕优63至1992年该组合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5.8亿亩,增产谷230多亿公斤。其推广面积之大,增产数之多,居杂交稻组合之首。汕优63不但产量高,而且米质优,人们将它称...  相似文献   

9.
再生稻作为一种新的水稻耕作制度,在武夷山市已得到大面积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稻瘿蚊"的迁入危害和再生稻技术的引进推广利用,武夷山市中稻-再生稻的种植面积从1988年的133.3~200hm2发展到现在的3 800hm2,约占稻田面积20%;产量水平(头季稻 再生季,下同)从1988年的550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700 kg/667m2,递增27%;成功率由原来的60%~70%提高到现在的89%,提高19%~29%.  相似文献   

10.
我县位于湘东北,是以丘陵为主的山区县,具有较好的温光资源,按农业微域观划分属温热型和温暖型耕地占81%,系老双季稻区。全县50万亩晚稻普及了杂交稻。但近年来,由于当家组合威优6号优势开始衰退,产量徘徊不前。为了探索新的增产途径,我们于1984年引进了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配的籼型迟熟杂交稻汕优63,作中稻栽培,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增产优势,使产量大幅度上升。二年晚稻区试,汕优63全生育期分别为132天、135天,比威优6号长3天和5.2天,单产平均493公斤,明显优于威优6号。1987年我们根据外地和本县试种的情况,较大面积进行汕优63作连晚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在水稻基础研究和水稻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水稻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的全面提升.Peleman等提出了水稻“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l的育种理念,即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水稻生物体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以达到育种目标.最大化满足人类对水稻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自70年代末推广杂交晚籼及配套栽培技术后,双季晚稻产量有较大增长,晚稻亩产现已达300公斤,双季亩产700~800多公斤。1984年前的主要当家组合是汕优2号。1984年引进新组合汕优63、筛选了D优63,表现抗病、高产、米质好,生育期与汕优2号相近。1986年泸州市合江县化育乡示范双晚汕优63、D优63共1582亩,亩产达416.3公斤;1987年沙县种植双晚汕优63、D优63共32万亩,亩产383公斤。在川南用汕优63、D优63与早杂威优49配套,可充分利用当地温光条件,实现双杂高产。汕优63、D优63作双晚的栽培要点是:适期播种、保证安全齐穗,麦壳育秧,小苗寄插;合理密植与施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汕优多系一号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陈玉奇(尤溪县占溪农技站)一、产且表现(一)头季稻1994年亩产596.6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39.skg,增长7.15%】1995年3个点平均亩产分别590ks.574.gkg.603.Zkg,比对照分别增长6.8...  相似文献   

14.
水稻杂种汕优63 F2代产量表现及株高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种植汕优63 F2代1 866 m2,实收单产5.15 t/hm2,只有汕优63 F1代(单产8.58 t/hm2)的60%。调查了汕优63的P1、P2、F1和F24个世代株高的表型分布,运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分离世代加不分离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株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性状受2对主基因 多基因共同控制,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都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5.
特优63 的产量构成因素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优63的产量构成因素及特征特性叶大文(福建省寿宁县种子公司355500)特优6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明ie63配组而成的釉型杂交中、晚稻新组台一辐建省寿宁县于1989年引进试种,历经4年的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丰产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于1986年在本所进行。设6月7、12、17日三个播期,亩播12.5公斤,每个播期分7月12、17、22日三个插期,共9个处理。重复三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3亩。试验结果如下: 1、生育期:观察结果表明,同一播期,一般是随着插期的推迟,全生育期天数有所延长;但同插期不同播期,随播期的推迟多数处理全生育期延长。秧龄相同的不同播插期全生育期天数变化有随播插期的推迟而延长的趋势。例如6/7播种,7/12、17、22日插秧的  相似文献   

17.
母本直播制种技术是将母本种子直接落谷于大田,无需育秧和移栽的一种轻型制种栽培技术。母本直播的基本苗足,一般比大中苗移栽田多25%以上;有效分蘖节位多,平均比大中苗移栽秧多2~3个,容易获得高产群体。直播田秧苗叶龄与分蘖同伸关系明显,因苗施管操作性强,可以实现高产定向栽培。母本直接落谷于大田,可以省去育秧、移栽几道程序,操作简便,一般1人1d可播0.67~0.80hm2,工效极高。直播田与大中苗移栽田相比可节省氮肥15%~20%,每公顷可比大中苗移栽田节约成本1000~1500元。泰州市红旗良种场…  相似文献   

18.
汕优63,1983年在我县试种,1984年扩大,示范种植8400余亩,亩产624公斤,比汕优3号增产5.8%,1985年实种21.84万亩,占杂交中稻种植面积的64.4%,亩产609.2公斤,比汕优3号增产7.861%,1986年全县38万亩杂交中稻,全部种植汕优63。 一、主要特性 (一)生育期适中。汕优63在我县作麦茬单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0—145天,播种至齐穗95天,齐穗至成熟48天左右。全生育期总积温3500℃,各生育期和汕优3号大致相同。 (二)秧田出时速度快、分蘖力强。汕优63主茎全出叶平均为16.6叶,采用露地湿润育秧, 25天秧龄期考察,汕优63叶龄为6.46叶,单株带蘖4.73个,秧苗百…  相似文献   

19.
栽插密度和追肥配比对汕优559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栽插密度和追肥配比对汕优559产量构成的影响主要是成穗数,其次是穗总粒、穗实粒,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3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分析了再生季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水稻灌浆期和成熟期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再生稻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成熟期,且灌浆期不同组合间的差异大于成熟期。不同组合间在同一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再生稻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则呈显著负相关。此外,灌浆期净光合速率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