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08/09年度大豆市场回顾及2009/10年度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丽 《农业展望》2009,5(9):7-8,13
2008/09年度(大豆市场年度指当年10月至下年9月)中国大豆生产恢复性增长,进口将首次超过4000万t,国内新增供给增加,消费继续增长,大豆供给充裕。在国家首次启动的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下,国产大豆价格基本保持稳定。2008/09年度全球大豆小幅减产,导致供应偏紧,国际大豆价格较上年度回落,但仍处于较高价位。预计2009/10年度中国大豆产量略有下降,进口继续保持高位,总体供给充裕,全球大豆大幅增产,但供给偏紧的态势将持续较长时间。预计2009/10年度上半年国际大豆价格将保持坚挺,国内大豆价格以稳为主。  相似文献   

2.
1996/97年度全球农作物产量预测美国农业部5月10日公布了对1996/97年度美国以及全球农产品供求形势的第一次预测报告。在此之前,由于全球粮食消费需求旺盛,库存大幅下降到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进入1996年4月份...  相似文献   

3.
钟永玲 《农业展望》2007,3(10):6-10
通过对近年国内棉花消费形势的回顾,指出了影响国内棉花消费的影响因素,并对2007/08年度消费形势进行了判断:通过对近年国内棉花生产形势和棉花进口形势的回顾,分析了近年来国内棉花供给形势,并对2007/08年度的棉花进口形势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4.
曹智 《农业展望》2007,3(6):13-15
对2006/07年度中国蛋白粕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格局和蛋白粕价格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006/07年度中国大豆压榨利润变化状况,预计未来几个月国内豆粕需求逐步恢复,并对2007/08年度中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孟丽 《农业展望》2008,4(8):9-10
通过对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大豆、豆油和豆粕价格的回顾,分析了全球大豆供求形势、国内大豆产量、进出口等.并对后期走势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棉花供需状况与发展形势及时科学地进行分析与预测,有利于各涉棉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促进中国棉花产业稳定、协调发展。就我国棉花生产、消费、库存、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结合全球棉花供求形势,编制出2004/05年度和2005/06年度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在对2005/06年度中国棉花依然产不足需,需通过进口与降低库存来满足国内用棉需求形势展望的同时,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智 《农业展望》2005,(3):26-29
概述了中国食用油脂消费的历史沿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动物油的消费越来越少,植物油的消费逐年增长,预计中国2005年食用油消费需求总量在1840万t左右。对2004/05年度中国油脂供需进行了分析。 2004/05年度食用油供给量稳定增长,但同时食用油消费量也继续快速提高,供求缺口近6万t要靠上年库存弥补。 2004/05年度以豆粕为主的蛋白粕产量明显高于去年,这主要源于大豆榨油消费量的提高。对2005/06年度中国油脂供需平衡进行了预测。预计2005/06年度中国大豆榨油数量将达到3250万t,较上年度略增加100万t,增长幅度较上年度明显放慢,增速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禽流感疫情对豆粕需求的影响。2005/06年度中国豆油新增供给总量预计达到815万t,豆油食用消费量预计将达到740万t,加上工业消费量和出口量的豆油总消费量预计将达到823万t, 同比增加8万t,略高于供给量。  相似文献   

8.
刘涵 《农业展望》2009,5(9):9-13
2008/09年度,国内外棉花市场整体需求不旺,棉价前期快速下跌,后期逐步企稳。展望2009/10年度.国内经济复苏将提振棉花需求,国内棉价长期走势趋涨;而国际棉花市场复苏仍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9.
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供需状况由于主产国的减产已逐渐由宽松转向偏紧。进入2012/13年度,由于受到玉米种植面积的挤占,中国和美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可能继续减少,全球大豆产量也可能继续下降。而全球大豆需求依然保持刚性增长态势,供应的减少将会使得全球大豆供需进一步趋紧。如果宏观环境不出现明显利空因素,后市大豆市场价格仍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10.
杜珉 《农业展望》2010,6(2):14-16
2009/10年度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单产持平略增,产量下降,全球经济危机逐步消退,纺织工业开始恢复,国内棉花供求出现偏紧。新棉上市后,收购和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上升。预计未来一个时期,受国内外棉花市场种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中国棉花市场的风险性依然较大,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发展国内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六倍体杂交种为桥梁与甘蓝型油菜回交,从回交种的自交后代中选育理想的甘蓝型油菜个体,是将甘蓝遗传成分转入甘蓝型油菜的一种新策略。调查多份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的可交配性及杂交种后代的育性,并以油菜菌核病抗性为例,以验证该策略在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潜力。【方法】用菌核病抗性较强的野生甘蓝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采用胚挽救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建A~nA~nC~nC~nC~oC~o六倍体。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结实率,分析六倍体与甘蓝型油菜的可交配性。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种F_1的自交、自由授粉结实率和菌核病抗性水平,反映杂交种F_1代的结实能力以及目标性状的改良情况。【结果】经鉴定,六倍体含有20条A基因组染色体和36条C基因组染色体,即染色体组成为A~nA~nC~nC~nC~oC~o。该六倍体同时具有甘蓝亲本和甘蓝型油菜亲本中双9号的遗传物质,其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5.6和8.6粒/角。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杂交的结角率在69.1%—92.9%,每角粒数介于4.7-10.5,不同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杂交结果率和每角粒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所调查的9份杂交种F_1的花粉育性达到正常水平,但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11.4-20.7粒和19.9-26.1粒,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之间相关性显著(r=0.67*,P0.05)。综合2013和2014年的茎秆菌核病抗性鉴定数据,六倍体相对于中双9号的相对感病度为0.47,9份甘蓝型油菜的相对感病度在0.94—1.26,亲本基因型之间抗性水平差异显著(P0.0001)。9份杂交种F_1的相对感病度为0.56—1.10,均介于对应的双亲之间,且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的抗性水平显著相关(r=0.78*,P0.05)。其中5份杂交种F_1的相对感病度显著低于对应的甘蓝型油菜亲本(P0.05),即其抗性水平相对于原甘蓝型油菜亲本获得明显提高。【结论】A~nA~nC~nC~nC~oC~o六倍体有一定的结实能力,与甘蓝型油菜的可交配性受油菜基因型显著影响,但均易获得具有较好(一定)结实性的杂交种后代,目标性状在杂交种一代获得显著改良。  相似文献   

12.
孟丽 《农业展望》2007,3(9):11-12
2006/07年度国内大豆供给充裕,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创历史最高;2006年11月以来国内外大豆及制品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豆油涨幅较大;预计2007/08年度我国大豆面积下降,东北产区旱情对大豆产量造成较大影响,大豆进口继续增加,供给充裕;2007/08年度全球大豆减产,期末库存下降,供给趋紧;预计2007/08年度国内外价格将处于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温和外源脱落酸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3个相关基因,包括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HYB)的调控作用,为阐释桂花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的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根据桂花基因组数据库的序列,从桂花品种‘堰虹桂’‘Yanhong Gui’中克隆OfPSY、OfPDS、OfHYB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构建PCAMBIA3301-LUC载体在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中瞬时表达,结合高温(37℃)和200 mg·L-1脱落酸处理,分析启动子活性。【结果】获得OfPSY、OfPDS、OfHYB基因的部分启动子,其长度分别为1 908、1 521及1 830 bp。作用元件分析表明:3个启动子中均存在TATA-box和CAAT-box等启动子基本元件、光响应元件、脱落酸响应元件以及MYB和MYC结合位点。此外,在OfPSY启动子中,存在赤霉素响应元件;在OfPDS启动子中,存在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厌氧诱导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苹果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DP-mannose pyrophosphorylase,GMP)、GDP-甘露糖-3′,5′-表异构酶(GDP-mannose-3′,5′-epimerase,GME)和GDP-1-半乳糖磷酸酶(GDP-L-galactose-1-phosphate phosphorylase,GGP)的基因序列并分析其表达特性,探讨GMP、GME和GGP基因在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嘎啦’苹果幼果为材料,分别运用RT-PCR和PCR法克隆GMP、GME和GGP基因的cDNA和gDNA全长序列,对其序列及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以上基因在苹果不同组织(幼叶、成熟叶、衰老叶、花、幼果、成熟果和根)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法克隆及序列分析显示,GMP基因的cDNA全长为1 280bp,编码361个氨基酸,gDNA序列中含有3个内含子;GME基因的cDNA全长为1 323bp,编码376个氨基酸,gDNA序列中含有5个内含子;GGP基因的cDNA全长为1 677bp,编码446个氨基酸,gDNA序列中含有6个内含子。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MP、GME和GGP在苹果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且表达量随着叶片的生长逐渐升高;在花、幼果和成熟果中,GMP、GME和GGP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结论】克隆获得了苹果的GMP、GME和GGP基因,其在苹果不同组织的生长过程中有不同的表达特性,但GME的表达水平远远低于GMP和GGP,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苹果AsA的生物合成过程中,GMP、GGP较GME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氟喹诺酮耐药性与grlA、grlB基因突变的关系,从52株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筛选出1株对氟喹诺酮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进行耐药诱导,获得一系列不同氟喹诺酮耐药水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grlA、grlB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氟喹诺酮耐药性与grlB基因突变无关,而与grlA的丝氨酸(Ser)80→苯丙氨酸(Phe)和谷氨酸(Glu)84→赖氨酸(Lys)突变密切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grlA的80位氨基酸和84位氨基酸双突变是其氟喹诺酮耐药性提高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真核生物体内,F-box蛋白作为泛素连接酶复合物(Skp1-Cullin1-F-box,SCF)的调节亚基,参与降解底物的特异性识别。为探究F-box家族基因MoFbc1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侵染致病中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o Fbc1蛋白结构域并构建进化树。利用同源重组方法获得MoFbc1基因敲除及其回补菌株并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表明,MoFbc1敲除菌株在产孢、附着胞形成及致病性等方面与野生型菌株均无显著差异。但其在MM和RDC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下降,表明MoFbc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稻瘟病菌对部分营养物质的利用;突变体对细胞壁胁迫因子CFW、CR敏感,提示其细胞壁结构可能发生改变。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基因MoFbc1调控稻瘟病菌生长发育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魏斌  高笑天 《农业展望》2013,(8):11-15,21
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20561万t的历史新高,201213年度进口玉米到货预计达到280万t,而国内玉米市场采购需求不旺,市场供应增幅超过采购需求增幅,尽管国家收购近3100万t临储玉米,但市场价格依旧呈现高位走低局面。2013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产量有望再获丰收,进口玉米预计同比大幅提高,而市场采购需求预计难有明显起色,预计201314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供过于求局面。国家明确2013年继续实施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并将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提高120元t,这奠定了未来市场价格的底部区间。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火龙果(Hylocereus)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HpGST)的功能,克隆了HpGST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pGST序列全长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属于非分泌型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于细胞质中发挥作用;系统进化树显示其与藜麦亲缘关系较近,属谷胱甘肽转移酶Tau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HpGST在火龙果不同色泽类型品种果肉中均有表达,在有色素累积的紫肉和粉肉类型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无色素累积的白肉类型,表达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其表达量与甜菜素含量呈现正相关,且在不同色泽类型品种中表达趋势与甜菜素累积趋势高度一致,推测HpGST基因在火龙果甜菜素合成与分布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察核酸疫苗SjCA/pc和SjMfl/pc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取昆明鼠,于其后腿外侧肌注免疫SjCA/pc和SjMfl/pc,2d后剖杀动物.取注射部位肌肉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分析,荧光显微镜下镜检。结果表明,SjCA/pc和SjMfl/pc在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可见黄绿色荧光,而对照组无此现象。可见,SjCA/pc和SjMfl/pc可在小鼠体内表达。  相似文献   

20.
HAK/KUP/KT家族是一类重要的钾转运蛋白家族。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栽培型及墨西哥野生型辣椒全基因组范围内的HAK/KUP/KT基因成员进行鉴定及分析,比较两者在数目、复制类型及组织表达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发现2种辣椒中HAK/KUP/KT家族成员分别为24和22个,且在染色体上呈不均衡分布。基因复制类型分析发现,HAK/KUP/KT家族成员中存在片段重复和串联重复,且纯化选择是该家族进化的主要动力。组织表达分析显示,辣椒HAK/KUP/KT基因间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暗示辣椒HAK/KUP/KT家族成员在功能上的多样性,并为后续发掘有益的钾转运基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