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刈割对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蘖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种群生命统计分析原理,进行了刈割对羊茅轩麦草和无芒雀麦蘖转化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羊茅黑草经元芒雀麦有较低的蘖死亡率和较高的蘖出现率,在营养期对刈 茅黑麦草优于繁殖期,应避免频繁强度利用元芒雀麦,羊茅黑草则适合频敏地强度与轻度结合刈牧。  相似文献   

2.
3.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叶片生长动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利用组织物质循环技术,对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的叶片出现,伸长,枯萎和死亡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累积总叶数和累积总叶长度均呈“S”型曲线规律,净绿化叶片数和净绿叶长度动态呈抛物线规律变化,叶片死亡数和叶枯萎长度在生长初期为零然后呈直线规律累积,据此,提出了通过调节刈牧时间,频率和利用间期,科学利用草地的刈牧制度。  相似文献   

4.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刈割后叶片再生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禾草刈割后,不同再生期的叶伸长率,萎蔫率、净生长率及叶片发生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刈割强度影响不显著,留茬高度在5cm与10cm之间,上述各项参数相对稳定,叶片动态对草地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议以叶片动态作为刈割和放牧的判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刈割对羊茅黑麦草叶片组织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测定叶片组织转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在营养期或繁殖期开始以2、6、10和14cm留茬刈割度高,对羊茅黑麦叶片发生,伸长,枯萎和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期以低茬刈割较为合理,可加快羊茅黑麦草叶片组织转化速率。  相似文献   

6.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叶片生长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利用组织物质转化分析方法,对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叶片出现、伸长、估萎和死亡动态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累积总叶数和累积总叶长度无“S”型曲线规律,净绿叶片数和净绿叶长度动态呈抛物线规律变化,叶片死亡数和叶枯萎长度在生长初期为零,然后呈直线规律累积。据此提出,通过调节利用时间、强度、频率进行草地科学合理地利用。  相似文献   

7.
刈割对无芒雀麦和苜蓿混播草地翌年头茬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对两种牧草混播后当年进行刈割处理,结果表明:随刈割频率增加,两种牧草翌年返青期的株高呈减小趋势,苜蓿头茬草总产呈逐渐降低趋势,无芒雀麦呈逐渐上升趋势。刈割频率增加能够抑制苜蓿翌年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无芒雀麦光合速率;在初花期刈割翌年苜蓿总产量达到最高,首次刈割时期推后,翌年无芒雀麦头茬产量和光舍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根据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利用组织物质转化分析方法,对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叶片出现、伸长、枯萎和死亡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累积总叶数和累积总叶长度均呈"S"型曲线规律,净绿叶片数和净绿叶长度动态呈抛物线规律变化,叶片死亡数和叶枯萎长度在生长初期为零,然后呈直线规律累积.据此提出,通过调节利用时间、强度、频率进行草地科学合理地利用.  相似文献   

9.
刈割对羊茅黑麦草叶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植物组织转化分析方法,研究在不同刈割开始时期和留茬高度对羊茅黑麦草叶片发生、伸长、枯萎和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期以低茬刈割有利于羊茅黑麦草叶片的发生和生长,适合频繁强度利用.  相似文献   

10.
刈割对羊茅黑麦草叶片净生长和净牧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植物组织转化分析方法,研究羊茅黑麦草在不同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对叶片净生长和净牧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茬(2和6cm)刈割时叶片净生长动态呈“S”曲线型;而高茬(10和14cm)则割为抛物线型,但其第二茬则呈“S”曲线型。牧草净积累在各处理中均以“S”型曲线增长。对后初期叶片净生长率表现为高茬大于低茌,后期则相反。牧草净积累率在第一茬为低茬大于高茬,早期变化幅度大于晚期。在第二茬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刈割后禾草群体再生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在6种留茬高度之间一周干物质生长量无显著差异,两种草亦无显著差异,但9种不同刈割时间之间上述参数表现出显著差异,具有随刈割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多年生黑麦草的降低幅度大于高羊茅。据此。建议通过调节刈牧频率适当重刈和重牧,达到草地持续高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进行混播,播种当年对混播草群进行刈割处理。结果表明:随刈割次数增加,两种牧草根体积、根干重和根部总含糖量逐渐减小,而根系还原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年刈割两次,首次刈割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试验处理中,苜蓿根体积和干重呈先减后增趋势,首次刈割在盛花期根体积和干物质含量均最低,而无芒雀麦变化不明显。随首次刈割时期推后,两种牧草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均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不同混播比例混播,每年刈割两茬。以混播饲草的青贮营养指标和发酵指标为依据,对播种第3年的头茬草初花期、盛花期,以及二茬草的盛花期3个刈割时期的牧草进行青贮试验,并对青贮饲料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分析方法来探讨二者混播利用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在以上3个时期刈割所制作的青贮中,混播组合E1(播种量为9 kg?hm-2紫花苜蓿+30 kg?hm-2无芒雀麦)青贮质量表现最好,尤其以二茬草盛花期青贮品质为优,此时发酵指标:pH为4.21、AN/TN为3.94%、乳酸为3.08%;营养指标:粗蛋白为16.78%、粗脂肪为3.95%,中性洗涤纤维为61.02%,酸性洗涤纤维为48.65%,可溶性糖为0.91%,该混播组合的干物质达6955.73 kg?hm-2。从产量因素考虑,在E1混播组合的生产条件下,以头茬草初花期+二茬草盛花期刈割制备的青贮干物质产量最高,为16337.13 kg?hm-2。  相似文献   

14.
就4种密度、4种刈割高度下老芒麦种群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和单株的生物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返青初期的老芒麦种群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上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单株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分蘖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刈割处理下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单分蘖重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株生物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密度和不同刈割处理下,以上各生物量指标的变化均不显著(P〉0.05)。成熟期老芒麦种群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上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单株重、单分蘖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刈割处理下单位面积上生物量变化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个体生物量变化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密度和刈割两因素互作下,单位面积上生物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互作效应并不影响单株和单分蘖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对栽培条件下的4份无芒雀麦材料不同生育期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及其构件生物量分配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株地上总生物量,从拔节期到完熟期4份材料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从孕穗期到完熟期奇台无芒雀麦和Elsberry无芒雀麦显著高于公农无芒雀麦(P〈0.05)。随生育期的推进,营养枝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先降低后升高,生殖枝茎和花序生物量分配先升高后降低,生殖枝叶生物量分配逐渐降低,立枯体变化规律不明显。生殖生长过程中生殖枝生物量分配占57%~90%。各构件生物量分配中,生殖枝茎占较大比例为21%~53%,花序占3%~30%。在同一生育期,相同构件生物量分配4份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在植株构件生物量分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花序生物量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栽培条件下的4份无芒雀麦材料不同生育期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及其构件生物量分配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株地上总生物量,从拔节期到完熟期4份材料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从孕穗期到完熟期奇台无芒雀麦和Elsberry无芒雀麦显著高于公农无芒雀麦(P<0.05).随生育期的推进,营养枝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先降低后升高,生殖枝茎和花序生物量分配先升高后降低,生殖枝叶生物量分配逐渐降低,立枯体变化规律不明显.生殖生长过程中生殖枝生物量分配占57%~90%.各构件生物量分配中,生殖枝茎占较大比例为21%~53%,花序占3%~30%.在同一生育期,相同构件生物量分配4份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在植株构件生物量分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花序生物量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不同密度,不同刈割高度对老芒麦种群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