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云蔗08—1609"最高蔗糖分达19.2%,目前已在全国蔗区推广。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直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3—194通过国家甘蔗新品种鉴定。经国家权威机构鉴定,该品种为云南省首个强抗旱性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将有效解决云南省抗旱甘蔗品种缺乏的问题。在2009年入秋到2010年初夏云南省遭受的百年特大干旱灾害中,云蔗03—194在保山、红河等重旱区表现出惊人的抗旱力,在旱区甘蔗干旱失收的情况下,该品种依然正常生长,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3—194通过国家甘蔗新品种鉴定。经国家权威机构鉴定,该品种为云南省首个强抗旱性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将有效解决云南省抗旱甘蔗品种缺乏的问题。在2009年入秋到2010年初夏云南省遭受的百年特大干旱灾害中,云蔗03—194在保山、红河等重旱区表现出惊人的抗旱力,在旱区甘蔗干旱失收的情况下,该品种依然正常生长,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研究了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田生产模式种植,以来自同一亲本组合(粤糖97-20×ROC25)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7、云蔗06-415)和弱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8、云蔗06-416)为材料,强宿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结果】强宿根甘蔗较弱宿根甘蔗的宿根蔗蔸死亡率低,地下蔗茎的平均节间距小,新植蔗、宿根蔗的有效分蘖数多,其中宿根蔗的第二和三分蘖形成的有效分蘖数优势显著,且宿根蔗地下总芽数多,主茎下位芽形成的有效分蘖数和主茎总有效分蘖数明显增多。【结论】综合分析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表明,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宿根性存在关系密切,通过宿根蔗蔸形态特征研究,可深入了解甘蔗宿根性。  相似文献   

5.
对43份甘蔗优异育种材料(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甘蔗黑穗病鉴定,测定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云蔗89-151、桂糖84-332、川宁78-111等25份材料为高抗,云蔗71-95和云蔗64-24为抗病,ROC9、云蔗90-174、云蔗91-510等10份材料为中等,云蔗68-154、闽糖86-877、桂糖11等8份材料感病。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甘蔗新品种在云南省耿马蔗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及稳产性,加速新良种在蔗区的推广应用,在耿马县不同蔗区对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柳城05-136开展新良种多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云蔗05-51、柳城05-136在耿马蔗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丰产、稳产性能好,早熟高糖性能突出,抗旱性强,综合表现优良,建议加强云蔗05-51、柳城05-136在当地的甘蔗种苗繁育示范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接到美国农作物科学协会《植物登记杂志》通知,该所申请登记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正式获得批准,成为我国首个在该杂志登记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选育的中大茎、早熟、高糖、抗旱、稳产的甘蔗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鉴定,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是云南首个在广西审定的甘蔗新品种。"云蔗型"甘蔗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国家甘蔗品种区试参试品系,筛选优良品系,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在云南瑞丽蔗区的湿润气候生态条件下,采用DTOPSIS法对国家第八轮甘蔗品种区试参试品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具有推广潜力的甘蔗品系.[结果]在10个参试甘蔗品系中,柳城03-1137、云蔗05-51、福农39和云蔗06-407等4个甘蔗品系的综合表现皆优于两个对照品种ROC22和ROC16,赣南02-70、粤甘35的综合表现介于两个对照之间.DTOPSIS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系C值大小排序依次是柳城03-1137、云蔗05-51、云蔗06-407、福农39、ROC22(CKl)、粤甘35、赣南02-70、ROC16(CK2)、云蔗04-241、福农02-5707、福农36、粤甘34.[结论]柳城03-1137、云蔗05-51、福农39和云蔗06-407等4个品系适于在云南瑞丽湿润气候生态型及其气候相似蔗区优先推广应用;赣南02-70表现早熟、中产,亦可在该类型蔗区应用,但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防倒伏.  相似文献   

9.
正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  相似文献   

10.
云南甘蔗创新亲本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选用11个云南甘蔗创新亲本与国内外常用亲本杂交,配制组合26个,研究了云南甘蔗创新亲本有性杂交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创新亲本及组合选配方式对后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的大小为组合(86.7 %)>父本(79.3 %)>母本(58.4 %);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锤度>有效茎>蔗产量>茎径>糖产量>株高;在11个云南甘蔗创新亲本中,云瑞03-417、云瑞99-113、云蔗97-84和云蔗03-97等作为母本,云蔗71-790、云蔗89-351、云蔗94-343和云瑞99-151等作为父本后代糖产量、蔗产量或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可分别作为高产或高糖母本和父本加以利用;云蔗03-97×ROC10、CP72-1210×云89-351、CP77-1776×云瑞99-151、CP84-1198×云蔗91-790、粤糖93-159×云蔗94-343、云瑞99-151×PS45和云瑞99-155×内江86-117等组合后代蔗、糖产量及锤度表现佳,特殊配合力(SCA)强.  相似文献   

11.
甘蔗成熟期蔗叶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脱叶性状不同的甘蔗栽培品种为材料,测定成熟期甘蔗叶片、叶鞘、叶痕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调查甘蔗自然脱叶率,探讨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甘蔗不同成熟阶段,自然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3–194的叶片、叶鞘、叶痕的P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桂糖02–467和云蔗99–91;在成熟前期、中期和后期,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1–1413的叶片、叶鞘的POD活性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桂糖02–467和云蔗99–91;云蔗03–194、云蔗01–1413、桂糖02–467、云蔗99–91的自然脱叶率呈逐渐降低的的趋势;在成熟前期,叶片、叶鞘的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显著正相关,在成熟中后期,叶片、叶鞘的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痕POD的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6,(3):57-58
江西育成全国一流蔗种地处江西南康市龙华乡的江西甘蔗研究所选育的“赣蔗18号”在全国甘蔗品种鉴定会上脱颖而出,以甘蔗糖分平均含量15.53%登上全国最优甘蔗品种的“宝座”。专家鉴定认为,“赣蔗18号”早熟、高糖、高产、耐旱、高抗、适应性强, 综合性状优良,建议在江西、福建、广西、四川蔗区水浇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对云蔗05-596的植株整齐度、机收含杂率、糖分转化率等机械收割相关性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云蔗05-596的株高整齐度超过对照新台糖22号、粤糖93-159;云蔗05-596的机械收割含杂率为9.12%,在机械收割工艺要求的7%~10%范围内;云蔗05-596收割后4 d糖分转换率为3.01%,在生产可接受的3%~5%之间。云蔗05-596可作为适于机械收割的甘蔗新品种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宿根甘蔗的重要意义和生产现状砍收地上部蔗茎后,以留在土壤中的地下部“蔗桩”(蔗头)所具有的侧芽(或蔗笋)萌发成长出新的一茬蔗株,称为宿根甘蔗(俗称“老头蔗”、“旧头蔗”)。由于它具有早生快发,提早成熟,省工省种苗,错开农时和耐旱耐涝等许多优点,因而成为甘蔗生产的主要栽培制度之一而存在,在甘蔗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湛江市五县三区甘蔗种植面积达14-16万公顷,其中宿根甘蔗面积占45-50%,种好、管好宿根甘蔗,对夺取甘蔗大面积平衡增产,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南蔗区、湛江蔗区…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处亚热带,雨热量高,物种资源丰富,适口于牛、羊、猪、兔的植物种类特别多,与饲料玉米同属于碳四植物的甘蔗,就是一个很好的饲草资源。一、饲草甘蔗的由来在广大蔗区,蔗农们把蔗尖和蔗叶叫“牛毛”,即“牛吃之毛草”之意。“牛毛”占甘蔗全部重量的20%~30%。除“牛毛”外,蔗尖和蔗茎也是很好的猪、兔饲料。实际上牛羊更喜吃蔗茎,因为其富含糖分和水分。把甘蔗作为饲草,在巴西等国早有种植,在我国最先提出这一叫法的是福建甘蔗研究所。选用宿根性好、饲草产量高的甘蔗品种作为饲草种植,在福建省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二、甘蔗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甘蔗优异材料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云蔗 97 /84、云蔗 98 /236、云蔗 98 /13、00-505、00-530等 19份甘蔗优良中间材料、品种及引进的优异材料在桶栽条件下进行了水分胁迫下相关干旱生理指标的测定,并对各指标进行了生理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受旱后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与叶片的受旱表现相一致。在参试材料中受旱后 00-530、00-506、00-456、云蔗 97 /84、云蔗98 /13、00-527丙二醛含量、质膜透性增幅较小,叶片枯黄卷缩程度轻,具有较好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估13个甘蔗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估方法对引进的13个甘蔗新品种在海南省儋州地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台糖26号、云89—151、新台糖16号、云59—62、川蔗3号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云62—55、巴西5号、云62—166、川i蔗4号、云59—57、粤糖86—368等6个品种表现一般,新台糖25号与云75—644表现较差。综合13个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值与产量排序,在海南儋州地区可以推广新台糖16号、云89—151、新台糖26号、云59—57、云62—55、粤糖86—368、云59—62、巴西5号、云62—166等9个品种。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2005—2006年)的14个品种进行同异法分析及其联系势测验,结果表明,Q170、云蔗99—596、Q141、cp85-1308、云蔗98-236、云瑞99—113等6个品种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在0.7254-0.8712,综合表现优良,可考虑给予示范、繁殖推广。其余品种表现一般或较差,需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9.
改革甘蔗栽培制度,大力发展秋植甘蔗,这是当前提高甘蔗单产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我国蔗粮生产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我国南方主要甘蔗产区秋植甘蔗发展很快。为了发展秋植甘蔗,各地群众还创造了“薯底蔗”(与甘薯套种)和“稻底蔗”(与水稻套种)等一整套先进的栽培方法,使秋植甘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育成的两个甘蔗新品种云蔗94-375、CP85-1308通过国家甘蔗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云蔗94-375是云南省首次育成的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为云南发展能源甘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