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是滕州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但是,因甘薯采用无性繁殖,病毒逐年积累,引起种性退化,加之种植管理粗放和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近年来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品质下降。据调查,田间病毒危害株率达60%~70%,一般减产30%,严重制约了滕州粮食总产的提高和山区半山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亟待更换品种和完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是晋江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早、晚薯种植面积近16万亩,其亩产(折原粮)长期徘徊在250-300公斤左右,究其原因:就是常年应用老蔓育苗以致甘薯病毒病为害普遍发生,加以沿海旱作区水利破坏严重.干旱造成耕作粗放,从而造成甘薯种性严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薯农受益差。为此,我市从2003年冬季开始,连续3年开展脱毒甘薯薯苗基地建设.进行冬季薯块育苗,建成“一级”常年过冬薯苗基地,第二年扩繁供应本市旱作区进行早、晚两季甘薯大田种植。现将脱毒甘薯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病毒侵染是造成当前甘薯种性退化、减产、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利用茎尖脱毒技术可脱去甘薯体内病毒,恢复原品种优良性状。脱毒后的甘薯具有栽后缓苗快、长势旺盛、容易徒长等特点和优质高产的能力。只有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发挥脱毒薯最大生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选种、建好薯苗基地、深沟高垄、合理密植、适时早插、深耕松土、合理施肥、精细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脱毒甘薯栽培的技术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甘薯是惠安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5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1.1%,素有“甘薯县”之称。2004年惠安县引进试种甘薯新品种“金山291”,2005年在东园镇、紫山镇、张坂镇示范推广,表现综合性状突出。现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脱毒甘薯是用种蔓茎尖,通过脱毒组织培养技术,经过选育而成新品种,可以防治甘薯病毒病,恢复原有品种的优良种性,使其生长性增强,结薯早、膨大快、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
10.
脱毒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脱毒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即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苗,精细整地,规范起垄,平衡施肥,适期早栽,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科学贮藏。对提高甘薯的产量,改善甘薯的品质等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薯是一种粮、菜、药兼用的经济作物,全国栽培面积600多万公顷,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作物。辽宁地区甘薯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达10万公顷以上,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甘薯是南安市最主要的薯类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666.7hm^2,长期种植新种花、湘薯75-55、金山57、台薯系列等老品种,加上农户留种自繁和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导致出现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抗性差、产量低、品质下降等不适于甘薯食品加工的问题。为了促进南安市甘薯生产,南安市农技站在引进脱毒甘薯品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1999年从龙岩市农科所引进脱毒甘薯品种(苗)试种,经南安市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脱毒甘薯的增产幅度达10%~25%,且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脱毒甘薯品种,目前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666.7hm^2,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43.5%。推广脱毒甘薯栽培技术对提高甘薯产量、品质和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脱毒甘薯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甘薯感染病毒后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一般减产20%以上.重者减产50%采用甘薯脱毒技术是防冶病毒病,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泉州市1998年开始从龙岩市农科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进行试种,增产幅度在10%-30%。近几年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我市脱毒甘薯种植面积203万亩,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25.4%,平均亩产鲜薯2047公斤,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福建省甘薯病毒病的调查及病毒种类鉴定、主栽品种的茎尖脱毒、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等一系列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甘薯脱毒生产应用技术体系.形成了脱毒甘薯推广应用的网络体系。据统计,近年来全省推广的脱毒甘薯平均增产21.9%,平均每亩增产鲜薯358.3kg。现将脱毒甘薯配套栽培技术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