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体质量为(11.35±1.52)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暴露于不同亚致死浓度的Cu(Ⅱ)(0.055、0.28、1.38、6.88、34.38 mg/L)和Cd(Ⅱ)(0.0048、0.024、0.12、0.60、3.00 mg/L)溶液中96 h,测定其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Ⅱ)和Cd(Ⅱ)能诱导克氏原螯虾代谢酶的活性,肌肉和肝胰腺中代谢酶的活性均随Cu(Ⅱ)和Cd(Ⅱ)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d(Ⅱ)浓度为0.12 mg/L时,肝胰腺中ACP、AKP、GPT、GOT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8.83%、86.17%、85.66%、70.98%(P〈0.05);Cu(Ⅱ)浓度为0.28 mg/L时,肝胰腺中ACP和AKP活性达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12.53%和94.98%(P〈0.05),Cu(Ⅱ)浓度为1.38mg/L时,肌肉中ACP和AKP活性最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42.35%和171.97%(P〈0.05)。  相似文献   

2.
分别从安徽郎溪、湖南长沙和广西柳州采集发育于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的红壤,研究土壤发育程度对重金属离子Cu(Ⅱ)和Cd(Ⅱ)吸附的影响以及重金属离子在红壤表面的吸附机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红壤对Cu(Ⅱ)和Cd(Ⅱ)的吸附量均随土壤发育程度的增加、阳离子交换量的降低而减小,其吸附量大小依次为:安徽红壤〉湖南红壤〉广西红壤;在相同条件下,3种红壤对Cu(Ⅱ)的吸附量大于对Cd(Ⅱ)的吸附量。广西红壤对Cu(Ⅱ)的吸附量随着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说明重金属离子在红壤表面上的吸附机制随着所处介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Cd(Ⅱ)、Zn(Ⅱ)对新月菱形藻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Ⅱ)、Zn(Ⅱ)对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生长及细胞内蛋白质、多糖、叶绿素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月菱形藻对两种重金属均有一定的耐受力;Cd(Ⅱ)、Zn(Ⅱ)浓度分别低于3.0、1.0 mg/L时对新月菱形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于此浓度则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Zn(Ⅱ)对新月菱形藻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P〉0.05),Cd(Ⅱ)能抑制新月菱形藻蛋白质的合成;低于3.0 mg/L的Cd(Ⅱ)、Zn(Ⅱ)能促进新月菱形藻胞内多糖和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为材料,经热变性、离心处理,上清液依次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和苯基.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分离纯化钙调蛋白(CaM).SDS—PAGE和Westem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东海原甲藻中Ca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ku.采用该实验方法首次有效地从海洋浮游植物东海原甲藻中分离纯化出钙调蛋白.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对Cd(Ⅱ)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吸附材料,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共价有机骨架(COFs)材料,使用1,3,5-三醛基间苯三酚(TP)和联苯胺(BD)单体合成TpBD COF,1,3,5-三醛基间苯三酚(TP)、联苯胺(BD)和4,4-二氨基联苯-2,2-二羧酸(DAA)单体合成TpBD COOH COF,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两种材料的性质进行分析,考察了TpBDCOF和 TpBD COOH COF对 Cd(Ⅱ)的吸附效果,并通过纳米粒度电位仪(Zeta电位)和光电子能谱分析了 TpBD COOH COF对Cd(Ⅱ)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添加DAA单体可有效地将羧基( COOH)官能团修饰到TpBD COF上,形成TpBD COOH COF材料。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当达到吸附平衡时,两种材料对Cd(Ⅱ)的吸附能力大小为TpBD COOH COF(142.0 mg·g-1)>TpBD COF(29.6 mg·g-1)。TpBD COOH COF 对 Cd(Ⅱ)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 TpBDCOOH COFs 对 Cd(Ⅱ)的吸附过程,TpBD COOH COF 对 Cd(Ⅱ)的吸附机理主要是静电作用和配位作用。在实际水体中,TpBD COOH COF对Cd(Ⅱ)的吸附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说明其具有很好环境适应性,在去除水环境中的Cd(Ⅱ)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凹凸棒土对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21-14223
采用凹凸棒土对废水中的Cd(II)进行吸附试验,探讨了吸附时间、凹凸棒土投加量、废水中Cd(II)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酸化改性后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了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d(II)的初始浓度越高,吸附率越低;Cd(II)在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60 m in、凹凸棒土投加量60 g/L时,去除率达到94.6%;盐酸改性后,Cd(II)在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60 m in、凹凸棒土投加量40 g/L时,吸附率达93.5%,当凹凸棒土投加量为60 g/L时吸附率达98.2%;从拟合吸附等温线相关性系数来看,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中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将体质量为(11.35±1.52)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暴露于不同亚致死浓度的Cu(Ⅱ)(0.055、0.28、1.38、6.88、34.38 mg/L)和Cd(Ⅱ)(0.0048、0.024、0.12、0.60、3.00 mg/L)溶液中96 h,测定其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Ⅱ)和Cd(Ⅱ)能诱导克氏原螯虾代谢酶的活性,肌肉和肝胰腺中代谢酶的活性均随Cu(Ⅱ)和Cd(Ⅱ)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d(Ⅱ)浓度为0.12 mg/L时,肝胰腺中ACP、AKP、GPT、GOT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8.83%、86.17%、85.66%、70.98%(P<0.05);Cu(Ⅱ)浓度为0.28 mg/L时,肝胰腺中ACP和AKP活性达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12.53%和94.98%(P<0.05),Cu(Ⅱ)浓度为1.38mg/L时,肌肉中ACP和AKP活性最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42.35%和171.97%(P<0.0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Ⅱ)(0、0.01、0.10、1.00 mmol/L)对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抗氧化系统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1 mmol/L和0.10 mmol/L的Cd(Ⅱ)胁迫下,盐藻的生长几乎不受影响,而1.00 mmol/L的Cd(Ⅱ)对盐藻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盐藻中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Cd(Ⅱ)处理浓度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在1.00 mmol/L的Cd(Ⅱ)胁迫和诱导下,盐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最大;总抗氧化力(T-AOC)仅在0.10 mmol/L的Cd(Ⅱ)胁迫下明显升高;各试验组盐藻线粒体膜电位受Cd(Ⅱ)胁迫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两种赤潮高发藻适宜生长条件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选取温度(17、20、23、26 ℃)、光照[40、80、120、160 μmol photons /(m2·s)]、磷酸盐(0.1、1.0、5.0、10.0 μmol/L)、初始生物量(1×104、3×104、5×104、7×104 cells/mL)等4个因素4水平试验进行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对两种微藻叶绿素a峰值质量浓度产生极其显著影响的是磷酸盐(P<0.01),光照、温度、初始生物量未产生显著影响。磷酸盐添加表明,在0.1、1.0 μmol/L低磷环境中,东海原甲藻生物量及稳定性高于中肋骨条藻,高初始生物量消耗磷酸盐后东海原甲藻能够继续生存,中肋骨条藻则细胞丰度持续衰落;在5.0和10.0 μmol/L高磷环境中,中肋骨条藻较东海原甲藻增殖最快,生物量更高。东海原甲藻的荧光参数Fv/Fmα较中肋骨条藻稳定,表明其光合活性稳定;更小的细胞体积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使中肋骨条藻于培养初期快速达到峰值,表明其对磷酸盐利用能力强。10.0 μmol/L磷酸盐浓度组,4个荧光参数最大,光合活性最强,更容易发生赤潮。东海原甲藻的光合活性主要受光照的影响,中肋骨条藻的光合活性更大程度受磷酸盐、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Cd(Ⅱ)对泥鳅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Ⅱ)对泥鳅肝脏内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脂质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在Cd(Ⅱ)胁迫下,泥鳅肝组织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的变化趋势及其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Cd(Ⅱ)(0.025mg/L)对泥鳅肝脏中SOD活性有诱导作用,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对CAT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无显著影响;当Cd(Ⅱ)浓度较高时(0.25、2.5mg/L),SOD、CAT、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Cd(Ⅱ)浓度越高,抗氧化酶活性上升越急剧,出现活性抑制的时间就越提前。SOD活性对Cd(Ⅱ)浓度及时间变化较敏感,CAT和POD次之,MDA含量变化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曾玲  龙超  文菁 《广东农业科学》2018,45(2):135-144
通过设定氮限制(1/2N,1/4N,1/8N,1/16N,1/32N)和磷限制(1/2P,1/4P,1/8P,1/16P,1/32P),对1株来自三亚海域的热带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生长和产毒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氮、磷水平严重限制P.lima生长,随着营养盐水平的降低,细胞产量、生长速率和单位体积叶绿素a含量等生长指标下降。对残留N、P营养盐检测分析的结果表明,N限制条件下,氮、磷残留量均很低(P1μmol/L,N-NO_3~-1.3μmol/L,N-NH_4~+2.7μmol/L);P限制条件下,磷残留量低(1μmol/L),N-NO_3~-残留量却随磷限制的增强而升高。P限制条件下,当NO_3~-与NH_4~+同时存在时,P.lima优先吸收NH_4~+。N、P限制对P.lima产毒影响显著,除了1/2P处理的冈田酸含量(13.02 pg/cell)与对照(13.18 pg/cell)几乎相等外,其余所有处理的冈田酸含量均有升高。冈田酸最高值出现在1/32P处理(42.16 pg/cell),稍高于N限制处理的最高值(1/32-N:41.30 pg/cell)。研究表明,单位细胞冈田酸含量与生长速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浓度(0~0.04 mol·L-1)的FeSO4和MnCl2溶液淋溶白云石砂柱50次,形成砂粒表面铁锰氧化物胶膜,分析其中铁锰氧化物的淀积以及胶膜对Pb(Ⅱ)、Cd(Ⅱ)的等温吸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当淋溶液的铁浓度为0.04 mol·L-1时,随着淋溶液中锰浓度的增加,砂粒表面胶膜的游离锰和非晶形锰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游离铁和非晶形铁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原子吸收光谱(AAS)和能谱(EDS)分析表明,砂粒表面游离铁和非晶形铁的淀积量均显著高于锰氧化物的。(2)扫描电镜(SEM)图像表明,铁锰在砂粒表面呈球形或板状淀积,分布不规则。(3)砂粒表面铁锰胶膜对Pb(Ⅱ)拟合的最大吸附量远大于对Cd(Ⅱ)的,最大时为Cd(Ⅱ)的8.43倍。(4)Cd(Ⅱ)的最大吸附量与砂粒表面游离铁和非晶形铁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铁的淀积对重金属Cd(Ⅱ)的吸附起了重要作用;但Pb(Ⅱ)的最大吸附量与游离和非晶形铁锰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预测南京市未来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城乡土地的综合利用规划及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南京市各地土壤的采样、氮磷的全量和速效态含量分析,运用ArcView、ArcMap等软件绘制了南京市土壤肥力分布图;将南京市划分为林地、水田、旱地、旱作坡地和城镇交通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土壤肥力差异和成因。[结果]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46 g/kg、113.50 mg/kg、0.69 g/kg和26.64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52.10%、61.79%、54.35%和155.20%。南京市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分布状况基本一致,浦口、江宁等地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长江两岸地区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较高。[结论]土壤施肥情况和管理模式对土壤肥力变化起决定作用,林地受人为干扰最小,旱作坡地有效磷丰富。沿江地区的磷面源污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南海慢原甲藻(Prorocentrum rhathymum)在f/2、f、K、2K、ES、2ES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小白鼠毒性、溶血活性以及腹泻性贝毒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盐度35‰、光照67.5μmol/(m2·s)、起始密度500 cells/mL条件下,南海慢原甲藻在f培养基中生长最好,细胞密度最大,为7.2× 104 cells/mL,生长率也最高,为0.647 division/d.南海慢原甲藻具有溶血活性,单位细胞溶血活性为4.8× 10-7 HU/cell.胞内和胞外培养液均检测出腹泻性贝毒大田软海绵酸(OA),单位体积胞外OA含量为0.028 1~0.038 4μg/mL,单位体积胞内OA含量稳定期最高,为1 690 pg/mL,单位细胞OA含量指数期最高,为29.0 fg/cell.  相似文献   

15.
羊栖菜对氮、磷的吸收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羊栖菜对不同浓度N、P及其不同形态的N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不同N、P浓度下,羊栖菜吸收N、P的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羊栖菜对N、P的吸收速率随各处理组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在N、P分别为50/μmol/L和5μmol/L时达到饱和吸收速率,其分别为1.369/μmol/(g·h)...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镉(Cd)胁迫下外源谷胱甘肽(GSH)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氮代谢及Cd累积特征的影响,以4种紫花苜蓿为植物材料,设置对照、Cd处理和混合处理(Cd+GSH)开展水培试验。结果表明,Cd胁迫影响紫花苜蓿氮代谢,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较对照处理最高降低43.79%。Cd胁迫下喷施GSH后,总氮、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较Cd处理均有不同程度地变化,其中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较Cd处理最高增加79.05%。外源GSH影响紫花苜蓿体内Cd的化学形态与亚细胞分布:施加GSH后盐酸提取态占比较Cd处理最高增加14.81个百分点;外源GSH处理下液泡中的Cd含量占比较Cd处理最高上升11.91个百分点;GSH处理还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植物螯合肽(PCs)含量,有效阻止Cd以游离态的形式进入细胞器。研究表明,Cd胁迫下外源GSH可提高紫花苜蓿硝酸还原酶等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维持氮代谢正常进行;外源GSH可能通过提高PCs的合成水平和减轻Cd毒害,间接对氮代谢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了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碎米莎草、丁香蓼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结果表明,凤眼莲对铵态氮、硝态氮和磷的累积吸收量高于空心莲子草,其次是碎米莎草,丁香蓼最小,这与植株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受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相比较而言,风眼莲最适宜用于人工湿地去除氮、磷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长期氮沉降对土壤有效氮和磷含量的影响,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10 a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磷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干、湿季土壤有效氮、磷含量对氮沉降的响应动态。试验分为对照(0 kg?hm-2?a-1)、低氮(60 kg?hm-2?a-1)、中氮(120 kg?hm-2?a-1)、高氮(240 kg?hm-2?a-1)4种处理模拟氮沉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并且铵态氮和硝态氮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土壤pH值和NH+4-N/NO-3-N值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有效磷的含量在中氮处理中最高, N/P值均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范围。  相似文献   

19.
有效碳对菹草光合作用及吸收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研究了有效碳(CO2,HCO3)对菹草光合作用及吸收氮,磷的影响。水中缺乏游离CO2时,菹草的光补偿点提高,光饱和点下降,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速率显著降低。25℃,最适光照,强光照,菹草进行氮代谢所需HCO3的临界浓度(mmol.L^-^1)分别为0.18,0.25;进行正常磷代谢所需HCO3的临界浓度(mmol.L^-^1)分别为0.32,0.40。不良光照和高pH下缺乏有效碳源使菹草的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室测得高效氯氰菊酯致克氏原螯虾的96 h LC50为0.2 μg·L-1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分别暴露于0、0.005、0.01、0.02、0.04 μg·L-1的高效氯氰菊酯溶液中,在24、48、72 h和96 h后分别测定其鳃、肝胰腺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染毒96 h期间各组织中的SOD活性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肝胰腺中的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而鳃和血清中的CAT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一直高于对照组,随着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染毒96 h后,0.04 μg·L-1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胰腺、鳃和血清中的SOD活性分别下降了28.3%、44.1%和27.2%,CAT活性分别下降了38.1%、39.4%和12.3%,而MDA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0.72、1.09倍和0.46倍。研究结果提示,高效氯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