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乳液、萜烯树脂乳液和阳离子型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研制了系列水基复膜胶,并考察了萜烯树脂乳液中乳化剂结构对复膜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交联剂的阳离子型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可大幅提高EVA乳液的黏度和剥离强度,其最佳加入量为0.5%(以EVA乳液的固形物为基准)。萜烯树脂乳液与EVA乳液的质量比值为0.3时,复膜胶的剥离强度最大。由高分子表面活性剂(HS-2)制得的萜烯树脂乳液增加复膜胶剥离强度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我厂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在板式家具的贴塑刨花板上试用“两液胶”封边,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操作简便,原料广泛,固化迅速,胶着力强,效果良好。两液胶是在胶粘材料的两面分别涂以两种不同类型的胶液,当互相接触时,能快速固化,我厂采用的是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简称“白胶”)和尿醛树脂胶构成的“两液胶”。采用“两液胶”封边,在常温下,可用手工或机械操作。  相似文献   

3.
由于木工装饰复面产品的发展,需要某些具有独特性能的胶粘剂。为了胶粘聚氯乙烯(PVC)薄膜及刨切微薄木饰面的胶合板,我们应用两种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在不同复面工艺中进行试验。乙烯-醋酸乙烯(EVA)共聚乳液用于PVC薄膜饰面工艺,所制饰面板用于制造电视机壳,可简化加工工艺,节约劳力及降低成本。在珍贵木材刨切微薄木饰面板的湿贴工艺中,则应用自身交联的醋酸乙烯-羟甲基丙烯酸胺(VNA)共聚乳液,由于乳液具有优良的初粘性并采用中温(60—80℃)加压工艺,结果降低装饰板面的透胶现象,因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共聚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洲  徐亮  刘川 《木材工业》2006,20(4):44-46
用丙烯酸丁酯(BA)对白乳胶进行共聚改性,对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确定了相对较佳的合成工艺,合成出一种价格合理、性能优良的木材用胶黏剂-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通过对产物的各种性能的测试比较,及对其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粘接、防冻、耐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常规脲醛树脂胶生产重组装饰材料韧性较差等问题,将改性玉米淀粉乳液(CSG)与脲醛树脂(UF)胶混合,并加入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聚乙烯醇水溶液(PVA)、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等改性剂及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氛酸酯(PAPI)增强剂,制备一种改性胶,用于重组装饰材生产。通过试验优选改性胶的配比,制备的装饰薄木比用常规UF胶时柔韧性增强,甲醛释放量达到E_1级,且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6.
木材工业用VAC-BA-NMA-AA四元共聚乳液胶黏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N-羟甲基丙烯酸酰胺(NMA)和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木材工业用四元乳液胶黏剂,其目的是提高乳液胶黏剂的胶合强度、耐水性及降低最低成膜温度。采用透射电镜、差式扫描量热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对制备的共聚与均聚乳液胶黏剂的粒径、乳胶粒分布、玻璃化转变温度及乳液聚合物的聚合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均聚乳液相比,四元共聚乳液乳胶粒的粒径适当、分布均匀,玻璃化转变温度由均聚乳液的20.92℃降至1.88℃,其傅立叶红外光谱图未出现丙烯酸丁酯及醋酸乙烯酯的C=C键特征峰,说明在乳液共聚过程中双键聚合较为彻底,产物呈现共聚物结构;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加入功能单体改性的共聚乳液与未改性的均聚乳液相比,乳液胶黏剂的胶合强度、耐水性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陆从进 《林业科学》1990,26(5):448-451
本文对高频胶合的马尾松LVL和杨木LVL的老化性能进行了讨论,并比较了乳液酚醛树脂胶和酸固化酚醛树脂胶在BDB28和A1080加速老化后的胶合剪切强度的损失率。得出的结论如下:1)乳液酚醛树脂肢胶合的马尾松LVL,胶合剪切强度随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稳定,最后稳定在老化前强度的70%左右;2)乳液酚醛树脂胶的老化性能比酸固化酚醛树脂胶好;3)对于乳液酚醛树脂胶马尾松LVL和酸固化酚醛树脂胶杨木LVL,可以用BDB28处理方法代替A1080加速老化方法快速测定其胶合剪切强度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8.
普通乳白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运用互穿网络型核壳技术进行改性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本研究表明:采用IPN型核壳乳液聚合工艺生产的乳白胶的综合性能优于普通乳白胶,尤其是在贮存稳定性、耐水性、生产成本等方面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可以作为脲醛树脂(UF)的改性剂,为探讨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对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PVAc对脲醛树脂胶黏剂进行改性,同时考虑环境温度、固化剂投加量对改性脲醛树脂的固化时间的影响,并对改性胶在杨木单板表面的润湿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改性剂有助于提高脲醛树脂的固化特性和润湿性能,同时也指出PVAc占脲醛树脂比例为20%、NH4Cl投加量为2%、柠檬酸投加量为5%时的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接触型胶粘剂一般有溶剂型及水基型乳液。为了消除有机溶剂引起的严重污染及火灾危险,并节约来自石油资源的有机溶剂,为此世界各国的溶剂胶粘剂多向水基型乳液发展。本题研究丙烯酸-醋酸乙烯共聚乳液(CAV乳液)作为接触型胶粘剂的有关制备条件和该乳液对各种不同材料,如PVC薄膜及三聚氰胺装饰板对合板的胶粘条件等试验。经过乳液制备的扩大试验及应用试验,认为CAV乳液符合接触型胶粘剂的要求,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1.
乳液胶黏剂具有无甲醛释放、常温快速固化的特性,能够适应当前国内木材工业用胶黏剂的要求。本文介绍木材加工用乳液胶黏剂的种类、改性方法及生产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木材加工用乳液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王晓光 《林业科技》2010,35(4):46-49
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俗称乳白胶,是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水性胶粘剂品种之一,因其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使用方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建筑、木材、纺织和包装装订等行业。随着世界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和原油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以石油衍生物生产胶粘剂会由于原料的有限性和价格等因素而限制其使用和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可再生天然资源是今后胶粘剂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机械共混方式获得Al(OH)3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增稠剂用量和Al(OH)3用量对胶黏剂基本性能和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散剂六偏磷酸钠(SHMP)用量为0.35%、增稠剂羟乙基纤维素(HEC)用量为0.20%和阻燃剂Al(OH)3用量为30%时,改性后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性能较好,黏度为1 360 m Pa·s,p H值为5.45,贮存30天后稳定性较好,氧指数达到32;流体力学性能研究表明乳液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弹性体系。阻燃性能研究表明Al(OH)3改性后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量大大降低,CO生成量降低50%以上,引燃时间由60 s延长至77 s,热释放速率峰值由528 k W/m2降为165 k W/m2,燃烧速率为明显减缓(80 s至110 s),质量损失速率明显降低,有较好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木粉和回收塑料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但制品表面装饰性差。采用砂光、紫外辐照、红外辐射3种方式处理木粉/高密度聚乙烯(WF/HDPE)复合材表面,以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交联聚醋酸乙烯酯(乳白胶)作为胶黏剂对WF/HDPE复合材进行单板贴面。通过表面胶合强度测试、表面接触角和粗糙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扫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表面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20目砂纸砂光的表面胶合效果优于600目砂纸砂光的,可使WF/HDPE复合材表面具有适当粗糙度和极性。紫外辐照度1.00 W/m~2、辐照24 h和180℃-25 s红外辐射是比较好的处理条件,尽管没有进一步提高表面胶合强度,但红外辐射可减少砂光量。采用异氰酸酯交联乳白胶作为胶黏剂时,砂光处理的表面胶合强度为2.96 MPa,紫外辐照处理达到2.91 MPa,红外辐射处理达到2.87 MPa。3种方式处理的WF/HDPE复合材均能耐63℃水浸渍,传统人造板贴面技术完全有可能适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  相似文献   

15.
麦秸/石膏复合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麦秸和石膏为原料,采用铺装生产工艺,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原料形态、料膏比、乳白胶加入量和原料预处理方式等工艺因子对麦秸/石膏复合材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的胶接状况。结果表明:料膏比10%、原料筛网目数10~20目、乳白胶的加入量12.5%、麦秸经热水处理3h,所制备的麦秸/石膏复合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佳,指标可达到LY/T1598—2002石膏刨花板标准合格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落叶松、榆木和水曲柳3种木材进行缺氧高温处理,以异氰酸酯胶黏剂、脲醛胶和VAE乳液(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作为胶黏剂,探讨适合3种处理材的胶黏剂。结果表明:VAE乳液和异氰酸酯胶黏剂更加适合处理材的胶接;经缺氧高温热处理后,3种木材的胶合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未处理材相比落叶松胶合性能下降幅度较小,榆木和水曲柳下降幅度较大;为得到最优的胶合性能,落叶松处理工艺不用进行喷蒸处理,榆木喷蒸预处理6h,水曲柳喷蒸预处理3h。  相似文献   

17.
聚醋酸乙烯酯(PVAc)具有固化速度快、初粘性好的优点,可作为胶黏剂或增稠剂应用于人造板工业。研究以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低黏度、高固含量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并考察了PVA种类及其他聚合工艺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种类对乳液性能影响较大。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不同种类PVA合成的乳液进行表征表明:粒径随PVA醇解度增加而明显增大;PVA聚合度对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影响较大。以PVA0599为保护胶体制备的PVAc乳液作为木材胶黏剂时,其拉伸剪切强度达8.62 MPa。  相似文献   

18.
以思茅松为主原料,改进E0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解决了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固化时间长、用胶量大、生产成本高、纤维形态差(松密度差)等生产和质量问题。测试结果6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聚醋酸乙烯酯的分子结构、性质及其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出发,以丙烯酸类单体为改性单体,采用均匀设计法来设计合成共聚型乳白胶的配方,对乳液的胶合性能进行检测,对胶合强度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的浓度为8.5%、醋酸乙烯与改性单体的比例为75:25、官能性单体的比例为2%、引发剂的比例为2.5%、乳化剂的比例为4%时,其玻璃化温度Tg=2.94℃,干态剪切强度达13MPa以上,木破率达90%以上,湿态剪切强度达4MPa以上,而且胶层的韧性和耐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将油菜籽蛋白和丙烯酸酯乳液共混制备胶黏剂,以其代替部分醛类胶黏剂用于胶合板生产。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油菜籽蛋白和丙烯酸酯乳液添加比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该胶黏剂制备胶合板工艺;通过热重分析评价胶黏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菜籽蛋白与丙烯酸酯乳液配比为8∶2,胶合板制备理想的热压工艺为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添加量4%、热压温度140℃、热压时间700s、热压压力0.8MPa,板材剪切强度1.71MPa,符合GB/T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