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毛叶山桐子种子小,种皮具有蜡层和油脂,幼苗发芽率和成苗率低等特性,在播种育苗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芽苗培育、芽苗移栽及管理等技术措施,为毛叶山桐子标准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毛叶山桐子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育苗造林技术。毛叶山桐子是一种喜光、适应性强的浅根性速生树种,可用种子、嫁接、扦插繁殖,宜选择坡坎地边种植,造林密度以3m×3m或4m×4m为宜。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广元市毛叶山桐子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广元市朝天区毛叶山桐子资源的调查,从毛叶山桐子的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入手,通过对毛叶山桐子的分布区域、利用现状、生长发育规律,果实年产量和出油率等分析,评价毛叶山桐子的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对毛叶山桐子的果实亚油酸含量及生物柴油生产现状的探讨,提出利用毛叶山桐子果实提取生物柴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毛叶山桐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大棚内采用盆栽试验法,以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var.vestita)1年生苗为对象,研究盐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叶山桐子在Na Cl<0.25%胁迫下,幼苗的形态特征、株高和地径变化趋势与对照一致,生长影响不大;在NaCl≥0.25%胁迫下,9 d后大部分幼苗叶片萎蔫凋落,18 d后大部分植株死亡。所以,毛叶山桐子耐盐临界浓度在0.1%左右。  相似文献   

5.
毛叶山桐子果实不同发育期含油率测定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叶山桐子(Idesia Poiycarpa Van Vestita Diels)为木本食用油值物,为了摸清其果实含油率的变化规律,1987年我们对毛叶山桐子果实在不同发育期的含油率增长情况进行了测定,以期能对毛叶山桐子在该期内的水肥管理及合理采收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冬瓜是山桐子(Ldesia polycarpa Maxim.)和毛叶山桐子(L.polgcarpa Maxim var vestita Diels.)的通称,也叫椅桐、斗霜红,属大凤子科山桐子属。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16米,胸径50~70厘米,树皮灰白色,平滑,枝轮生而开张。叶  相似文献   

7.
毛叶山桐子生物学特性及油脂食用卫生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毛叶山桐子(ldesia polycarpa var leftiea Diels)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屁的一个变种,在我省丘陵山区多为野生,人工栽植3—5年开始试花,15年左右单株产果在100斤以上,盛果期单株产果达300斤,高产株可达500—700斤。果实和种子均可榨油,鲜果出油率12—13%,干果出油率30—32%,是一种有前途的油料树种。我省资源丰富,据1980年调查广元、青川、北川、安县、旺苍等县野生植株达377万多株,仅广元一个县年产果实达50多万斤。山区人民长期以来,有用土法榨油食用的习惯。为了开辟新油源,开发利用毛叶山桐子,发展山区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我所和有关单位承担了四川省科委下达的“毛叶山桐子生物学特性及油脂食用卫生安全性研究”现将5年来的研究成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8.
以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var.vestita)1年生盆栽苗为对象,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对其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叶山桐子在NaCl浓度<0.25%处理下,幼苗的形态特征、株高和地径变化趋势与无NaCl处理对照植株一致,生长影响不大;在NaCl浓度≥0.25%处理下,9d后大部分幼苗叶片萎蔫凋落,18d后大部分植株死亡。叶片中叶绿素a、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HASA)、蔗糖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可溶性总糖变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NaCl浓度的变化与光合色素和蔗糖含量的变化具有显著负相关。毛叶山桐子幼苗耐盐临界浓度在0.1%左右。  相似文献   

9.
山桐子油是野生木本油料树——山桐子(Idesia Polycanpa Madim俗名水冬瓜)的果实和种子榨得的油.可用干医药、制皂和润滑工业.广元县部份地区的社员食此油已有百余年,未发现急性中毒.为发展山桐子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人们食用安全,我们做了山桐子油的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0.
水冬瓜是山桐子及其变种毛叶山桐子的通称,为大风子科的落叶乔木,高可达10~16米。广泛分布于长江、淮河以南各省。我省主要分布于秦岭南坡及巴山,以宁强县较多。当地群众虽早有采种榨油食用的习惯,但这一树种仍处于野生状态,至五十年代末期,才开始作为木本油料树种加以驯化栽培。1961年,我们从宁强县取来种子,在长安县南五台地区播种育苗,获得成功。定植在平地和山地的林木都生长良好,1966年结实,子代林木同样生长良好。现将引种栽培结果总结于后。一、引种点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适合上海地区环境条件的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分别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和育苗方式进行播种育苗试验,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沙藏、在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的处理方法播种育苗,其种子发芽率最高;与露地播种育苗相比,温室播种育苗的发芽率高,且发芽早,发芽快,出苗整齐;在后期幼苗的生长方面,露地播种的幼苗生长状况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1 a、2 a、3 a生的毛叶山桐子苗木为研究对象,探讨毛叶山桐子超级苗选择的标准和方法。结果表明,同龄级个体间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为选择超级苗提供物质基础;苗高与地径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毛叶山桐子超级苗以地径为主、苗高为辅,结合形质特征进行选择;按苗高、地径平均生长量的1.1倍为超级苗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共选择1 a、2 a、3 a生超级苗分别为25株、13株与13株,入选率分别为0.38%、0.33%与0.39%,且超级苗有较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3.
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var.ve-stlta Dicls)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是很好的木本油料植物,也是珍贵的用材树种。陕南俗称水冬瓜,现约有49万多株,多生长于黄棕壤上,对光照、土层厚度及土壤通透性极为敏感。在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的山坡下部,45年生材积总生长量可达0.55m~3。50年生时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年平均生长量仍不相交,未达到数量成熟。无心腐或心材变质现象。树高、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0.4m和0.5cm。毛叶山桐子在陕南山区既可作为油料树种继续发展,还可作为用材树种集中连片地营造,但应加强水肥管理。育苗采用播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山桐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6个种源的山桐子种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油脂,对山桐子种子含油率及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得到的油脂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种源山桐子含油率相差较大,变幅为11.34%~26.54...  相似文献   

15.
山桐子栽培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山桐子种子自然发芽率几乎为零,通过对其种子的处理,其场圃发芽率可达到17.8%;在不同立地环境条件下山桐子的生长适应性不同,地形、海拔对其生长影响不大,在盐碱地不适宜栽培;并介绍了山桐子的苗期管理和幼林管理.  相似文献   

16.
山桐子种子自然发芽率低,制约播种育苗生产。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分子量6 000的聚乙二醇20%溶液,13 ℃下浸泡3 d显著促进山桐子种子萌发,加速发芽,并增强幼苗质量,发芽率可达78.67%,比对照提高31.37百分点;40 kHz超声波单独辐照15 min不能提高山桐子种子发芽率,能提高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损伤种子细胞膜;聚乙二醇与超声波辐照组合处理不能提高山桐子种子发芽率,但在聚乙二醇保护下,超声波能提高种子内可溶性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田育苗条件下山桐子种子不同处理方法对其萌发的影响的结果表明:用水温40℃浸种4 h处理山桐子种子,揉捻去除种子表层蜡质,发芽率达10%~15%,添加洗衣粉、纯碱、草木灰揉捻去除种子表层蜡质对种子萌发率提高没有效果,1年生苗育苗密度100株/m2较适宜,播种量900~1 200 g/亩。  相似文献   

18.
(山桐子Idesia polycapa Maxim)别称椅桐、山梧桐、半霜红,隶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分布于陕、甘、皖、浙、赣、川、黔、滇诸省区。在安徽分布于皖南、皖西山区海拔700m以下山地,海拔700m-1100m则为其变种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pa.var.vestita Diels),均为开发潜力很大的乔木树种。  相似文献   

19.
毛叶山桐子(Var vestita Diels),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是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的变种.落叶乔木,高8~15 m,树皮光滑,灰白色,皮孔大而明显.叶卵形至卵状心形,厚纸质,长8~16 cm,宽6~14 cm,先端锐尖至短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叶缘有疏锯齿,表面光滑有光泽,背面密生灰色短柔毛,基部掌状5~7出脉,叶柄红色,长6~15 cm,圆柱形,幼具短柔毛,顶端有两个较大腺体.圆锥花序长15~30 cm,下垂,花黄绿色,芳香.浆果球形,红色、直径6~8mm,有多数种子,种子卵形,褐色,长1mm,径0.3 mm.花期5~6月,果熟期9~11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温解除休眠处理后,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与种子萌发的关系,为明确山桐子种子萌发机制提供依据,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济源种源山桐子种子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结果】1)25℃恒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萌发率均低于10%;15℃/25℃变温条件下,没有经历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发芽率仅为33%~37%,随着5℃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升高,60天低温处理的济源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可达98.0%。2)15℃/25℃变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内源激素IAA、GA_3、ZR含量均明显高于25℃恒温,而ABA含量正好相反,(IAA+GA_3+ZR)/ABA或GA_3/ABA比值变大。3)在变温条件下,没有低温处理的山桐子萌发过程中IAA与AB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GA_3与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经过5℃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只有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IAA、GA_3、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差别是峰值出现时间不同。4)不同低温处理时间,(IAA+GA_3+ZR)/ABA与GA_3/ABA的比值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达到3.8±0.2,2.0±0.1,但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0、20、40和60天的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0、12、12天或8天、8天。5)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山桐子种子发芽率虽与单一内源激素没有相关性,但与(IAA+GA_3+ZR)/ABA与GA_3/ABA比值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济源山桐子种子具有明显的冬休眠特征,在变温条件下经历不同时间5℃低温解除休眠后的济源山桐子在萌发过程中(IAA+GA_3+ZR)/ABA以及GA_3/ABA比值升高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发芽率越高,当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到8天时,发芽率最大。低温解除休眠的作用是使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及早达到内源激素的平衡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