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粮能量浓度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 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用3 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按4 ×3 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 值、氨态氮(NH3 - N) 、三氯醋酸沉淀蛋白(TCA-P) 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 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 组分百分率。试验日粮精料部分以玉米面、豆饼等为主要原料,配制出能量浓度不同(GE:3 .95 、4 .05 、4 .15 Mcal/kg) ,含粗蛋白质(20 .99 % ) 、钙(0 .67 % ) 、磷(0 .40 % ) 相同的三种精料;粗料为玉米青贮,自由采食,计量不限量。试验鹿为单圈舍饲,每日每头鹿供给精料1 .75kg ,分两次饲喂,自由饮水;每种饲粮预饲期14 天,采样期10 天。采用PHs - 29A 型酸度计测定pH 值;采用岛津GC- 9A 型气相色谱仪测定TVFA 浓度及VFA 各组分比例; 采用氧化镁直接蒸馏法测定NH3 - N 浓度; 用岛津UV- 24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TCA- P 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pH 值、NH3 - N 浓度、TVFA 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 浓度影响显著(P< 0 .  相似文献   

2.
3.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 (NH3 N)、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 pH值、NH3 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 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浓度影响显著 (P <0 0 1 ) ,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 ,瘤胃内TCA P浓度也极显著的提高 (P <0 0 1 )。试验结果还指出 ,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受进食的显著影响 ,在采食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绵羊瘤胃内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9只体况良好,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设三个不同精粗比,10∶90、30∶70、40∶60,二种待测粗饲料(麦秸和玉米秸)组成3×2因子试验,测定其CMCase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显著或极显著地影响着纤维素酶活(P<0 05或P<0 01)。其中平均纤维素酶活在30∶70时最高,其次为10∶90,最后为40∶60。不同饲料之间PAM的纤维素酶活差异显著,且两种饲料到达最大纤维素酶活的时间不同,麦秸为60h,玉米秸为48h。  相似文献   

5.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蛋白质水平的精料补充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的 pH值、氨态氮 (NH3-N)、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饲喂频率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采用 3种饲喂频率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 (NH3 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增加饲喂次数 ,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梅花鹿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P <0 0 1 )。不同饲喂次数 ,对瘤胃内NH3 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P >0 0 5)。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频率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本试验选用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采用3种饲喂频率 ,按4×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NH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率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增加饲喂次数 ,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梅花鹿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P<0.01)。不同饲喂次数 ,对瘤胃内NH3-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率。  相似文献   

8.
选用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采用4种粗饲料,按4×4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了饲养试验。采集瘤胃液并对pH值、氨态氮(NH3-N)、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P)、粗蛋白质(C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瘤胃内pH值。TCA-P浓度均随粗饲料种类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瘤胃内NH3-N、CP及TVFA浓度均不因该四种粗饲料种类不同而受影响(P>0.05);各试验组的瘤胃发酵类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用持续瘤胃模拟法研究了不同日粮精粗比对瘤胃厌氧真菌的数量、数量优势真菌形态、发酵参数及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粗比增加瘤胃厌氧真菌数量下降、数量优势菌形态发生变化、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增加、pH值显著降低(P<0.05);精粗比增加改变了瘤胃发酵类型,发酵类型由乙酸-丙酸发酵类型转变为丙酸-乙酸发酵类型;但对氨氮浓度和NDF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半胱氨酸水平对离乳期梅花鹿瘤胃发酵参数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6只3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Ⅰ组)饲喂半胱氨酸水平为2.8 g/kg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半胱氨酸水平为4.8 g/kg(Ⅱ组,基础饲粮+2.0 g/kg半胱氨酸)、6.8 g/kg(Ⅲ组,基础饲粮+4.0 g/kg半胱氨酸)和10.8 g/kg(Ⅳ组,基础饲粮+8.0 g/kg半胱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1)Ⅱ组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2)Ⅱ组瘤胃游离蛋氨酸、丝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鸟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3)Ⅳ组半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Ⅱ组血清游离天冬氨酸、氮和羟赖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4.8 g/kg时有利于梅花鹿仔鹿瘤胃发酵、降低瘤胃和血清中游离氨基酸浓度。  相似文献   

11.
肥育羔羊对不同精粗比全饲粮颗粒饲料养分的消化代谢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单因子分组设计,将27只无角陶赛特×藏羊杂交一代羔羊分成3个处理组,比较了3个精粗比(依组次为78∶22,53∶47,37∶63)全饲粮颗粒饲料养分的消化及代谢效果.结果表明,第2组羔羊的饲粮、能量与氮的食入量,获得的DE、ME量及氮存留量,以及ADF消化率显著高于(P<0.05)或有高于第1组的倾向;第2组获得的DE、ME量,氮的消化量与存留量,以及能量消化率、能量代谢率、蛋白质存留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P<0.05)或呈优于第3组的趋势.显然,以第2组饲粮肥育羔羊效果最佳.第3组羔羊的ADF消化量和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第1、2组,第2组高于(P<0.05)第1组;随着饲粮粗饲料比例的增大,提高了肥育羔羊对饲粮纤维性物质的消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讨论了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包括对瘤胃细菌菌群数量、瘤胃pH值、瘤胃内容物稀释率和外流速度、氨态氮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本文用瘤胃持续模拟装置研究了精粗比为7:3、1:1和3:7时对日粮有机物、中洗纤维和酸洗纤维的降解、蛋白质的转化和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粗比不影响瘤胃微生物对可发酵能的利用效率(P〉0.05),但是显著影响瘤胃微生物对可降解氮的利用效率(P〈0.05);最后探讨了瘤胃内可降解氮和可发酵能与微生物氮合成量之间的定量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对于同一种精料补充料 ,以传统的饲喂方式为对照 ,采用精料熟化的饲喂方法进行试验。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 (NH3 N)、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精料熟化对玉米青贮食量及TCA P浓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 ;对瘤胃内 pH值、NH3 N浓度、TVFA浓度影响不显著 (P >0 .0 5)。试验结果还指出 ,精料熟化对瘤胃内乙酸 /丙酸值有显著影响 ,从而影响瘤胃的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西藏牦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取3周岁、平均体重(154.8±13.6)kg、健康无病的牦牛20头随机分为低精料组和高精料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低精料(精粗比40∶60)和高精料(精粗比60 ∶ 40)饲粮,预试期10d,正试期90d(8、9和10月).结果:饲粮精料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饲粮组合,即对照饲粮(Ⅰ)、8%甜菜渣(Ⅱ)和8%苹果渣饲粮(Ⅲ)对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选用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羯羊(平均体质量22.5 kg),采用3×3拉丁方设计方案进行了试验。试验的3个饲粮循环均为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 1)各处理试羊的瘤胃液pH均值较相近(P>0.05)。2)采食饲粮Ⅱ羊瘤胃液丙酸摩尔比较低(P=0.109),其乙酸/丙酸高于Ⅰ(P<0.05)与Ⅲ(P>0.05);但采食3种饲粮的羊均属乙酸型发酵。仅饲粮Ⅱ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时段变化近似典型的抛物线;Ⅰ、Ⅲ 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峰值分别出现在食后3与5 h。3)处理间瘤胃液总氮、蛋白氮、氨氮、尿素氮的均值及细菌氮浓度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的总氮浓度始终较高,食后3,7 h呈现两峰;而其氨氮较低,食后1 h即出现峰值。Ⅰ、Ⅲ均在食后7 h达总氮最高值;Ⅰ未现峰值,Ⅲ于食后1,7 h出现峰值。可以认为:本试验饲粮间在瘤胃发酵类型与氮利用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仍显示出含8%甜菜渣饲粮,在稳定瘤胃环境、保持纤维素分解活性和氮利用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加工厂,其内环境稳定和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影响着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日粮精粗比的改变影响瘤胃内环境稳态以及微生物区系组成,从而影响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本文综述了日粮精粗比影响瘤胃pH、NH3-N浓度、VFA浓度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组成的研究进展,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Ca水平饲粮对梅花鹿瘤胃内各主要代谢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Ca水平饲粮对梅花鹿瘤胃内各主要代谢参数的影响,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用4种不同Ca水平(P固定)的日粮,按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值、纤毛虫数、原虫蛋白浓度、NH3-N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日粮以玉米、豆饼、...  相似文献   

19.
文中比较研究了不同粗精比日粮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微生物和固相微生物的氨基酸组成有较大差异,前者含有更高比例的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后者含有更高比例的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以及谷氨酸和酪氨酸。粗料比例增加增大了微生物赖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但减少了蛋氨酸和酪氨酸的百分含量,尤其是对与饲料颗粒疏松结合的细菌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选择24头健康、体重相近、胎次相同、产后3周左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高精粗比饲粮(60∶40,HC组)和低精粗比饲粮(40∶60,LC组),试验期为45 d。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HC组奶牛瘤胃液丙酸比例极显著高于LC组(P0.01),乙酸/丙酸极显著低于LC组(P0.01)。2) HC组奶牛瘤胃细菌操作分类单元数量极显著低于LC组(P0.01)。3) LC组的Ace指数、Chao1指数显著高于HC组(P0.05),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极显著高于HC组(P0.01)。4) LC组奶牛瘤胃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纤维杆菌门、疣微菌门、SR1、软壁菌门、TM7、黏胶球形菌门、迷踪菌门丰度极显著高于HC组(P0.01),HC组奶牛瘤胃中变形菌门、螺旋菌门丰度极显著高于LC组(P0.01)。5) LC组奶牛瘤胃中纤维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琥珀酸菌属、甲烷短杆菌属、BF311丰度极显著高于HC组(P0.01),丁酸弧菌属丰度显著高于HC组(P0.05); HC组奶牛瘤胃中密螺旋菌属、粪球菌属、Shuttleworthia丰度极显著高于LC组(P0.01),vadinCA11丰度显著高于LC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精粗比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中细菌总数和多样性。高精粗比饲粮条件下,瘤胃中纤维降解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促进了瘤胃中产酸菌的增殖,从而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