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云南松与旱冬瓜混栽对磷胁迫的反应。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云南松与旱冬瓜2树种不同栽植方式下云南松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了缺磷(0 mg.L-1)、低磷(31 mg.L-1)和适磷(62 mg.L-1)3个水平。结果表明:(1)磷胁迫下,纯栽植或与旱冬瓜混栽,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地上、地下和全株干重均低于对照,在低磷胁迫时差异不显著,缺磷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磷胁迫程度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增加。(2)不同栽植方式对云南松幼苗的影响表现为,磷胁迫下,随着旱冬瓜混栽比例(0、1、2株)增加,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根尖数、地上、地下、全株生物量、根冠比减少。磷胁迫可降低云南松幼苗的生物量,但它可通过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质分配来适应磷营养的胁迫;苗期混交旱冬瓜对云南松幼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旱冬瓜的生长是有利的;云南松幼苗以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来适应磷胁迫下地上部分与旱冬瓜幼苗对光照和空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土壤高砷污染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高浓度砷污染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生物量、产量的影响及磷、砷在此2种作物各个部位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200 mg·kg-1土壤砷污染显著抑制了冬小麦的生长,收获时冬小麦株高较对照降低17%;冬小麦地上部分、根系的生物量和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2.2%,60.6%和46.8%。但土壤砷污染对油菜株高、生物量影响均不显著,产量较对照降低了15.4%。砷在冬小麦、油菜各部位的含量为根系>茎叶>颖壳(角果皮)>种子。相同砷污染条件下,小麦根系砷浓度(74.86 mg·kg-1)显著高于油菜根系砷浓度(57.76 mg·kg-1),但地上部分砷含量差异不大,冬小麦籽粒中砷的含量高于油菜籽粒,但均未超过0.7 mg·kg-1。土壤砷污染对冬小麦、油菜根系、茎叶中磷含量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颖壳(角果皮)中磷的含量。油菜较冬小麦对砷有更高的耐性,砷污染土壤中种植越冬作物时,更适合种植油菜。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2年生容器苗为材料,研究轻基质配比对其生长、根系发育及氮、磷吸收的影响,共设置2种体积分数基质配比,分别为45%泥炭+40%谷壳+15%黄心土(S1)和35%泥炭+40%谷壳+25%黄心土(S2)。结果表明:浙江楠在S1基质下,其苗高和茎生物量分别达88.91 cm和23.35 g,明显优于S2基质,分别较其高6.61 cm和3.39 g。浙江樟和南方红豆杉高生长则均表现为S2基质显著优于S1基质,浙江樟地径、茎生物量和南方红豆杉单株生物量在S2基质下分别为9.08 mm,9.21 g和29.70 g,分别较S1基质下大11.5%,27.2%和22.7%。南方红豆杉根系发育受基质配比影响显著,S2基质下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直径均比S1基质下大34.5%以上;浙江楠和浙江樟在2种基质间根系发育差异不显著。基质配比显著影响浙江樟和南方红豆杉氮和磷吸收,S2基质下,2个树种氮和磷分别为489.66,26.86 mg和559.13,42.81 mg,均显著高于S1基质;浙江楠氮和磷吸收在2种基质间差异不显著。结合生长和养分吸收状况,浙江楠较适宜于泥炭比例相对较高(体积分数为45%),黄心土比例较低(15%)的S1基质,浙江樟和南方红豆杉则在泥炭比例较低(35%),黄心土比例较高(25%)的S2基质下生长较好。可见,不同珍贵树种容器苗对基质配比要求不同,为提高容器苗质量应依据树种特性调整基质成分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氮磷营养对旱冬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以Hoagland营养液为母液,其中氮(全氮)和磷(全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10和62mg·L^-1,通过调节营养液中氮和磷的质量浓度,设置了9种氮和磷配比营养液,对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幼苗进行砂培养试验,从而探讨氮和磷营养对旱冬瓜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的变化及幼苗吸收氮和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氮磷营养供应水平对旱冬瓜幼苗的生物量累积、地径和苗高生长量有影响,其中氮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磷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氮和磷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在氮和磷营养配合处理时,只要二者之一的供应水平低于母液中的质量浓度,旱冬瓜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和根系生长都不如对照。②氮营养水平低于210mg·L^-1时。增加营养液中磷的质量浓度。细根/叶生物量比和地下/地上生物量比降低;氮营养水平等于210mg·L^-1时,增加营养液中磷的质量浓度,这2种生物量比增加;磷营养水平低于62mg·L^-1时,低于或高于210mg·L^-1的氮营养水平导致2种生物量比增大。③在50和210mg·L^-1氮营养水平下,增加供磷质量浓度,根和茎中的氮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当磷水平增到62mg·L^-1时下降为最低,继续增加磷水平,则开始上升;在50mg·L^-1氮水平下,增加供磷水平,叶中的氮质量分数逐渐上升,磷供应达到62mg·L^-1时最有利叶片中氮的积累;在210mg·L^-1氮水平下,同样为磷在62mg·L。水平时最有利于叶片中氮的积累;不论在何种供氮水平下,在供给32mg·L^-1磷水平时,不利于幼苗对磷的吸收,根、茎、叶中的磷质量分数都最低。图4表3参9,  相似文献   

5.
氮沉降对外来种豚草入侵能力与竞争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控制实验,模拟不同的氮沉降量对外来种豚草和本地种黄花蒿、蒙古蒿形态、生物量及其分配以及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种豚草对氮素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可塑性,而本地种可塑性不高。随氮素的增加,豚草的株高、基茎、总生物量、支持结构生物量比显著增加,根生物量比、根冠比明显降低;本地种除株高、根冠比等少数指标外,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氮沉降有利于外来种豚草在种间竞争中取得优势。豚草和黄花蒿的混栽试验显示,随着氮水平的增加,豚草的竞争力加强,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豚草和蒙古蒿的混栽试验显示,低氮量下蒙古蒿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高氮量下竞争优势减弱。全球变化造成氮沉降的增加有利于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与竞争。  相似文献   

6.
通过温室控制实验,模拟不同的氮沉降量对外来种豚草和本地种黄花蒿、蒙古蒿形态、生物量及其分配以及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种豚草对氮素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可塑性,而本地种可塑性不高.随氮素的增加,豚草的株高、基茎、总生物量、支持结构生物量比显著增加,根生物量比、根冠比明显降低;本地种除株高、根冠比等少数指标外,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氮沉降有利于外来种豚草在种间竞争中取得优势.豚草和黄花蒿的混栽试验显示,随着氮水平的增加,豚草的竞争力加强,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豚草和蒙古蒿的混栽试验显示,低氮量下蒙古蒿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高氮量下竞争优势减弱.全球变化造成氮沉降的增加有利于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与竞争.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修剪和不同形态氮素施肥对植物生长以及碳氮累积的影响效应,以1年生白桦容器苗为材料,以不修剪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强度(弱度和强度)修剪和不同形态氮素(无机氮和有机氮)施肥条件下幼苗的生长、氮质量分数和氮累积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累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修剪和不同形态氮素施肥对幼苗生长和碳氮累积均有不同影响。修剪并不影响幼苗的生长,不影响幼苗地下部分的氮质量分数和氮累积,也不影响幼苗地上部分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累积量,但显著地降低了幼苗地上部分的氮质量分数和氮累积量,进而降低了全株幼苗的氮累积量,同时显著降低了幼苗地下部分的淀粉质量分数和累积量,从而导致幼苗地下部分NSC分配减少。施氮肥对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影响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氮质量分数,但显著地促进了幼苗生物量的增加,且施用无机氮和有机氮提高幼苗生物量的效果受修剪处理的影响。不修剪时,施无机氮更有利于提高幼苗生物量,而修剪时,施有机氮更有利于提高幼苗生物量。施氮肥使幼苗地上、地下部分以及全株氮累积量显著提高,施无机氮肥显著地降低了幼苗地上部分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累积量,但幼苗利用有机氮相对于无机氮节省了对地上部分NSC(主要是可溶性糖)的消耗。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容器规格、基质配比、缓释肥施肥量和复合肥施肥量等因素对浙江楠容器大苗苗高、地径、分枝数、干物质积累及根系形态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有显著差异。容器规格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复合肥施肥量对地下部干质量影响极显著,对地径和分枝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基质和缓释肥施肥量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所涉及的4个因素中,容器规格对浙江楠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基质配比,第三位为复合肥施肥量,最后为缓释肥施肥量。浙江楠3年生优质容器大苗培育最佳处理为容器规格(30 cm×30 cm×30 cm)、基质成分和配比(V(泥炭)∶V(黄心土)∶V(草木灰)=6∶3∶1)、缓释肥施肥量(每立方米基质施1.0 kg复合肥)和复合肥施肥量(每立方米基质施3.0 kg复合肥),其苗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80倍、1.87倍。不同栽培处理对浙江楠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等性状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系性状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浙江楠粗根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等指标与其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指标间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浙北、闽北和赣南3个木荷有代表性的种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施氮来研究氮沉降对林地贫瘠土壤上木荷幼苗生长和氮磷效率的影响.实验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人工喷施NH4NO3溶液0、50、100和200 kg N hm-2·a-1.结果表明:氮沉降对木荷幼苗生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木荷幼苗根系干物质重、总长、平均直径、根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增加了33%-73%,其中>0.5mm直径的根系生长最为显著,根系呈粗壮舒张型.随氮水平的提高,氮磷吸收效率与根系总长、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总表面积相关性增强.在中氮水平下,木荷幼苗根系氮吸收效率受>0.5mm根长的作用显著,而磷吸收效率与≤0.5mm,0.5-1.0mm和≥1.0mm 3种直径根系根长均显著相关.木荷种源间差异显著,福建建瓯种源根系发达,氮磷的利用效率更高,低氮水平对其根系生长促进作用显著;浙江杭州种源在低氮水平下,地上部分生长促进作用显著,苗高和地径较对照分别增长34%和26%,而根系生长发育迟缓,对氮素响应迟钝;低氮促进江西信丰种源整体增长,但随氮水平提高,地下部生长抑制加强.  相似文献   

10.
减氮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对甘蔗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对甘蔗苗生长及其根系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氮肥减量25%下,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处理促进了蔗苗生长,蔗苗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比正常施氮分别增加65.8%和10.9%,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明显改善,植株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减氮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处理的蔗苗根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氮磷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其中速效磷含量增幅最大达到了38.5%。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调理剂有助于改善甘蔗苗生物学特性和土壤肥力,尤其对土壤氮磷养分的有效性具有较好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要求着手,阐述了笔者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认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院校在彰显办学特色过程中如何着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科技研发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黄酮、萜类、多糖、绿原酸、果胶等化合物,在临床药用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蒲公英含有多酚、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用价值。文章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对蒲公英的加工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防治核桃病虫害的为害,提高农户种植核桃的效益和积极性,本文针对以地方优良品种‘安康紫仁核桃’为主要栽植品种的核桃示范园区和基地进行定点不定期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康紫仁核桃’生产中的虫害共有9种,病害6种。同时对该示范园发生最为严重的“三虫一病”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旨在明确‘安康紫仁核桃’发生的病虫害情况、为该品种在本区域快速大面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同时也为核桃产业在安康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及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施磷处理黄秋葵产量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P_2O_5施用量为5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大。施磷还提高了黄秋葵可溶性糖、V_C及黄酮等品质指标,以P_2O_5施用量为25~50 kg/hm~2时品质较好。适量施磷也有利于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产量及品质等指标,黄秋葵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19.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