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胎衣不下是一种多发于产后的一种症状,也叫做胎衣停滞或者胎衣停留,具体是指母牛产后12h内胎衣没有顺利地脱离子宫,而是停留在子宫的现象。通常约有60%的母牛在产后5h内排出胎衣,有38%的母牛在产后6~10h内排出胎衣,剩下的基本上是不能排出胎衣的。因为各种条件的影响,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在不同条件下也是不同的,大概在12%~31%之间。胎衣不下容易引起母牛的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  相似文献   

2.
<正>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在一般养牛场或养牛户,此病的发病率约为10%~25%。据对巴彦县养牛户的调查,统计315头分娩母牛中有66头发生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为21%。如不及时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个常见病、易发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完全自然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也称胎盘滞留)。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个别牧场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可以高达40%以上。由于奶牛胎衣不下治疗不及  相似文献   

4.
<正>胎衣不下,是母牛分娩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母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以老弱、营养不良的母牛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子宫虚脱,或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阴道炎等一系列生殖器官疾病,使产后发情及受胎时间延迟,甚至丧失受孕能力。有的还并发瘤胃弛缓,积食及膨胀等疾病。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危及母牛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养牛业生  相似文献   

5.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代谢病、乳腺炎、子宫炎等发病率也相应较高。现将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后疾病。母牛产后12小时至24小时仍未见胎衣完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据笔者所在乡镇统计,2014年以来,凉州区河东乡以河东村、五桥村等重点养牛村农户饲养的4500多头母牛产犊后,有945头发生了胎衣不下,发病率达21%,治愈率达92%,给农户养牛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经兽医从业人员的  相似文献   

7.
<正>母牛产出胎犊后超过12h胎衣还未全部排除时即为胎衣不下。本病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国外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为9%~25%;我国发病率为21%~38%。胎衣不下能引起奶牛产后恶露不尽,继发乳房炎,产奶量下降。同时能使子宫体感染引起内膜炎,严重者引起脓毒败血症。因胎衣不下易导致产后发情期延迟  相似文献   

8.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 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常导致初产母牛首次配种的受胎率明显降低;而在经产母牛,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显著,还极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不少胎衣不下奶牛因此不育而被淘汰.所以,长期以来奶牛胎衣不下一直是一个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据对凉州区金山乡、康宁乡2010年至2014年胎衣不下母牛进行统计,2010年发病率达14%,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实用后,2014年胎衣不下发病率降到了5%,治愈率达98%。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牛胎衣不下较单一的治疗方法治疗母牛胎衣不下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0.
母牛产后胎衣在正常的时间(12 h)内不能排出,称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如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子宫炎症和全身性病变,导致母牛不孕.近几年,我场胎衣不下母牛占29.6%,使种牛利用率下降,饲养成本上升.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母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产后12h胎衣仍未排出就叫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为10%~25%,有的牛奶场30%~40%,甚至在夏季高达50%以上。治疗不当易继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导致母牛不孕被淘汰,  相似文献   

12.
母畜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不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期长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单纯胎衣不下的初产母牛,常使其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明显降低。在经产母牛中,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较大,而且极易继发子宫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13.
<正>胎衣不下又称胎盘滞留,即母牛产犊后,在12 h内仍未见胎衣完全排出。胎衣不下是产后常见的产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会引起母牛产后子宫内膜炎、脓性感染、自体中毒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当则会使母牛失去繁殖能力,甚至引起重度的败血症,造成母牛死亡。笔者在20年的兽医临床工作中,收治牛胎衣不下167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愈164例,治愈率98.2%。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个常见病、易发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完全自然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也称胎盘滞留)。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个别牧场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可以高达40%以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常见病,在舍饲奶牛群中较常发生。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现象,胎衣不下已成为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对90头产后胎衣不下的奶牛进行治疗。在奶牛生产过程中,几年来,我们应用“胎衣灵”与“催乳下衣产后康”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在母牛产后常见病症中,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较高。研究显示,引发该病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影响因素为母牛产后体虚、天气状况及产后母牛免疫力下降。部分养殖户对患病母牛不予及时的救治,采取观望的态度,未在母牛发病初期给予及时的治疗,胎衣不下3~7 d后母牛出现发烧、食欲降低、精神不振的症状。部分患病严重的母牛伴有乳房炎症,出现无乳等症状,导致母牛死亡。同时,其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一般母牛于产后4~8h胎衣自行排出,若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病,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和产奶量,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分娩后胎衣在8~12h内不能自然完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在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2%~30%,也有高于40%以上的报道。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推迟和子宫脱,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受胎率降低,使许多优秀的高产奶牛被淘汰,给养牛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其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我国平均发病率在10%左右.而有的奶牛场可高达40%。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结合牧场工作实践,就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产后胎衣不下1.1病因分析出现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多种:母牛在怀孕期间的营养不良;母牛本身气血较亏也会导致产后胎衣不下;在母牛怀孕期间缺少运动,子宫内气血凝聚导致子宫无法排除胎衣;在怀孕期间劳役过度、气血失调;分娩消耗的时间比较长、早产、流产等都会导致母牛在产后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