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众所周知,瘤胃内饲料的消化代谢对于反刍家畜营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这些复杂的作用全由瘤胃内的微生物来完成。自1843年Garby和Delfound在牛的瘤胃液中首次发现纤毛虫后,人们在其他反刍家畜如绵羊、山羊、鹿、骆驼和水牛等也陆续发现,但关于纤毛虫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已知纤毛虫体内  相似文献   

2.
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是近年来已证明的人和部分哺乳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TSE)的主要根源,该蛋白编码基因的多态性显著影响了人和动物对TSE的易感性或抗病性。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作者分析了疯牛病的起源、监测和预防措施;简要介绍了牛PRNP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系统分析了牛科动物PRNP基因非编码区多态性与抗病性作用;总结了牛科动物PRNP基因启动子区域内23 bp插入/缺失和第1内含子区域内12 bp插入/缺失对疯牛病易感性的影响,为牛的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从新疆采取了8个地方绵羊品种的血液样品171份,提取绵羊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绵羊PRNP基因,通过序列测定,对它们的PRNP基因型进行研究,确定了PRNP基因136、154、171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为136(A/A),154(H/R)和171(Q/R/H/K),结果发现所检测的新疆地方绵羊品种PRNP基因136位密码子均为A,其基因型均为A型痒病抵抗性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5.
本研究利用RT-PCR、TA克隆和重亚硫酸盐测序(BSP)等方法,旨在克隆、分析山羊STAT3基因完整编码区,并解析该基因甲基化修饰水平及其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山羊STAT3基因编码区全长2 313bp,编码770个氨基酸;与绵羊、牛、野猪、小鼠、大鼠和人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7%、99.6%、99.4%、99.2%、99.4%和99.5%。山羊高体重组与低体重组之间甲基化差异研究发现,高体重组STAT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低体重组(P=0.020),提示该基因甲基化修饰对体重具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标记辅助选择(MAS)的有效表观遗传标记。这些结果为研究山羊肉用性能的遗传与表观遗传机制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反刍家畜主组织相容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MHC是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 ,由于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抗病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近年来成为家畜抗病育种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本文综述了牛、绵羊和山羊MHC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抗病性状之间的关系 ,同时讨论了MHC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自1982~1985用山羊、绵羊及牛三种家畜重牧(100公斤代谢体重/0.4公顷)来清除美国东北部撂荒地灌木。结果表明:放牧一年后,放牧山羊小区内灌木下降50%,两年后,基本消失,而禾草旺盛生长(增加45%)、豆科牧草比重增加;放牧绵羊及牛的小区第一年没有变化,两年后比重有所下降。三种家畜清除灌木的效果是:山羊>绵羊>牛,在灌木、禾草及杂类草共生草地中,三种家畜混牧,山羊不仅不与二者争食,而且有利于清除灌木,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8.
山羊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多态遗传是本世纪 50年代初发现的有机体内新一类生化型遗传性状。血液中的许多蛋白质和酶具有遗传多态性 ,这类遗传多态性被应用于血型分类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对家畜的血液蛋白多态性进行大量而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 ,羊有2 7种以上的血液蛋白具有多态性 ,与绵羊相比 ,山羊的蛋白多态性并不多 ,目前已报道的具有多态性的蛋白质 (酶 )有 1 3种。1 山羊血液蛋白质多态性1 1 血红蛋白 (Hb)早在 1 955年 ,Harris等对山羊的Hb型进行过研究 ,山羊与绵羊具有相同的Hb ,也受HbA、HbB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表现出Hb…  相似文献   

9.
肌生成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活性的降低或丧失所出现的”双肌“动物,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许多畜牧学者探讨如何利用MSTN来提高动物的生产力。本文对肉用大型家畜牛、猪、绵羊、山羊MSTN基因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为家畜MSTN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牦牛生长激素基因的测序和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牦牛生产激素基因(GH基因)891bp序列。通过GenBank中的Blastn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牦牛GH基因与普通牛GH基因的同源性为98%,与水牛,山羊,绵羊同源性分别为96%,94%,93%: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牦牛与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水牛,而与山羊,绵羊的亲缘关系较远,此外,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30头牦牛GH基因891bpDNA片段,未发现MspⅠ/HpaⅡ酶切位点多态性,表明牦牛GH基因的多态性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11.
引起羊痒病的病原朊蛋白是一种正常的唾液酸糖蛋白(PrPc)在三级结构发生改变后形成的异常蛋白(PrPsc)。该病的发生与绵羊朊蛋白编码基因PRNP遗传多样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PRNP第136、154和171位密码子组成的PRNP基因型与绵羊对痒病的抗病性的联系。根据已建立的一种利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对羊痒病抗性基因进行筛选的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无角多赛特绵羊羊痒病基因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从而从品种选育水平上杜绝羊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家畜体外受精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主要家畜的体外受精已获得成功,例如牛(Iritani和 Niwa,1977)、猪(Iritani 等,1978)、绵羊(Bondioli 和 Wright,1980)、山羊(花田,1985).近几年利用体外受精获得后代的有牛(Brackett 等,1982)、猪(Cheng 和 Polge,1983)、绵羊(花田,1985),山羊(花田等,1985).本文按体外受精操作程序仪就其中要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 观察研究绵羊的放牧习性,对于绵羊的放牧管理和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保护草地有重要意义。草食家畜放牧习性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对于反刍家畜放牧来说,情况更为复杂:生态环境因素、家畜种类植物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都与放牧  相似文献   

14.
奶牛朊病毒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已报道正常牛朊蛋白(PrP^c)基因(PRNP)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法扩增了6头荷斯坦奶牛的PRNP基因,将其克隆到T-Vector。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奶牛PRNP基因片段为795bp,该基因内无内含子,包含了牛PRNP完整编码区序列,编码264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推测其分子量约34ku。其中2头共同含有未曾报道的牛PRNP多态性位点M120I,无义突变G234A,但未引起酶切位点变异,未发现插入或缺失变异;与已报道牛PRNP序列(GenBank收录号为DI0613)相比,两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其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  相似文献   

15.
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区域[1],连锁于一条染色体上的MHC基因构成一个单倍型.MHC分为Ⅰ、Ⅱ、Ⅲ类分子,其中Ⅰ、Ⅱ类分子分别提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Ⅲ类分子与免疫因子相关.MHC基因产物在各种细胞表面表达,控制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早期源于解释器官移植中受体排斥供体组织细胞的现象.1936年,Gorer在小鼠体内首次发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HC基因是一个多基因家族,是基因组中多态性最丰富的基因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MHC的内涵已经得到拓展,不仅涵盖抗感染相关分子,还泛指整个免疫基因群.近年来,在畜禽研究中发现MHC基因与许多疾病和生产性状密切相关,已成为抗病性、易感性及生产性状的候选标记基因.羊MHC名称OLAP(绵羊)、CLA(山羊).与牛相比,有关绵羊和山羊MHC的研究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6.
根据藏系绵羊的ACSS2基因序列设计克隆引物,并以隆林山羊肌间脂肪组织为模板克隆ACSS2基因并测序。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ACSS2蛋白的序列特性,分析不同物种间ACSS2基因的进化关系及三级结构,从而预测隆林山羊ACSS2基因的功能。结果发现,隆林山羊ACSS2基因CDS全长2 103bp,由18个外显子组成,编码701个氨基酸残基。与牛(NM_001105339)、人(NM_018677)、绵羊(XM_012114899)、小鼠(NM_019811)序列的ACSS2基因相比较,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97.9%、91.5%、97.6%和88.2%,氨基酸的相似度分别为98.4%、93.6%、97.4%和91.9%。其中绵羊较山羊多出13个氨基酸(G279-Q291,GKPKEKPKHIRPQ)。隆林山羊ACSS2蛋白与其他物种间具有相似的三级结构系统,且与绵羊和牛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猪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7.
1流行病学 绵羊易感,不分品种、性别和年龄,以1岁左右的绵羊最易感.吃奶羊有一定的抵抗力,牛、山羊易感性比绵羊低些.野生反刍兽中,鹿的易感性最高,可造成死亡.该病的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传播媒介主要是伊蚊和库蚊,该病的分布与这些蚊虫的分布、习性和生活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盐酸赛拉嗪对反刍兽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赛拉嗪注射液主用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化学保定和基础麻醉。盐酸赛拉嗪注射液除了对试验动物山羊具有确实的麻醉效果外,对其他的反刍兽,如绵羊、牛、梅花鹿、马鹿等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本系列试验验证了盐酸赛拉嗪注射液临床应用效果及临床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地球陆地面积的25%(超过30亿hm~2)是放牧地。此外,在总面积超过40亿hm~2的森林和林地中,还有相当部分可用于放牧。这些草地养活了约15亿个牛单位(包括牛、水牛、绵羊、山羊和骆驼等)。重要的是,草地牧草为这些草食家畜提供了90%以  相似文献   

20.
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由于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疾病抗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为详细了解羊MHC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某些疾病抗性的关系,本文对绵羊、山羊MHC基因的分类、多态性研究及其多态与疾病抗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概括,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HC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在羊抗病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