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在我区发展以安格斯牛为主要品种的高端肉牛养殖产业,提高安格斯肉牛繁育生产效率,扩大群体规模,培养地方优质肉牛品种,笔者在2016年4月~2018年9月之间,开展了引进国外优质高产安格斯种公牛冻精,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技术,对区内部分优质荷斯坦奶牛实施配种的试验工作,经过科学饲养,提升了我区杂交安格斯牛繁育生产效率,解决了安格斯肉牛种源稀缺、生产速度慢的难题。本次试验共筛选荷斯坦奶牛母本100头,其中情期配种成功率达到78%,产犊率达到96%,杂交一代犊牛成活率100%。此次试验共获得杂交一代安格斯牛75头,犊牛平均初生重32 kg,6月龄断奶体重198 kg,平均出栏体重550 kg(20月龄),达到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安格斯种公牛在辽北地区适应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格斯牛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品种牛、其肉质好、早期生长发育快、耐粗饲、易管理已广泛分布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安格斯牛列为生产高档牛肉的首选品种、在美国养牛总数中安格斯居首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引进安格斯牛较晚、数量也很少。1998年5月铁岭安格斯牧业有限公司从新西兰引进纯种安格斯青年种公牛14头。通过一年多的饲养。经历了生长。发育冻精生产等过程.初步掌握了安格斯种公牛的生理习性与特占1种公牛的引进与饲养1998年5月从新西兰空运经大连港引进14头纯种公牛。经过近60d的海关检疫.转入正…  相似文献   

3.
笔者随机选取68头中国西门塔尔犊牛和68头安格斯犊牛(加拿大),对其初生重及体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西门塔尔牛的初生重及各体尺指标均高于安格斯牛,尤其是初生重、体高、十字部高和体斜长均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5)。本研究旨在比较中国西门塔尔犊牛和安格斯犊牛初生重及体尺性状,为我国肉牛选育及饲养模式探索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4.
安格斯种公牛在辽北地区适应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格斯牛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品种牛、其肉质好、早期生长发育快,耐粗饲、易管理等突出优势已广泛分布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安格斯牛列为生产高档肉牛的首选品种,在美国养牛总数中安格斯居首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引进安格斯牛较晚数量也很少.1998年5月铁岭安格斯牧业有限公司从新西兰引进纯种安格斯青年种公牛14头,通过一年多的饲养,经历了生长、发育冻精生产等过程,初步掌握了安格斯种公牛的生理习性与特点,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乌盟地区从一九九三年引进安格斯肉牛冷冻精液,在乌盟商都、中旗、后旗、四子王旗等旗进行杂种肉牛生产。几年来,利用安格斯肉牛冷冻精液累计改良配种本地黄牛5.4万头,产成活犊牛4.3万头。通过对安格斯牛改良后代的调查结果表明,安杂后代从体形外貌到生产性能等方面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提高。 1.体形外貌 安杂后代全身结构匀称,被毛为黑色或黑棕  相似文献   

6.
针对引进安格斯牛进行舍饲的规模化肉牛场犊牛成活率不高的现状,本文阐述了在规模化舍饲条件下,安格斯犊牛成活率不高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及犊牛护理饲喂的操作流程,为提高安格斯犊牛成活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安格斯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泽县是一个山区、半山区农业大县,坚持了近三十年的黄牛改良科技推广。安格斯牛是早熟肉牛品种,安杂的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其它品种组合,以安格斯作为终端父本可提高牛肉品质,因此进行安格斯牛对本地黄牛改良效果的调查研究,对我县肉牛生产、养殖户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对会泽县山区、半山区的传统饲养条件下的安  相似文献   

8.
安格斯牛属国外专用型优良肉牛品种,以其优越的产肉性能和牛肉品质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进口安格斯肉牛养殖场,经统计核查安格斯牛相关生产记录,探讨分析安格斯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养殖建议,为安格斯肉牛实际推广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引进的活体黑安格斯种母牛因经历了环境、饲养管理、繁育技术等条件的改变,致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迸发各种疾病,导致流产。所以,该文通过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整理总结,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国内新引进的黑安格斯牛繁育性能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安格斯牛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且安格斯母牛具有早熟、易配种、难产率低等优点。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以黑安格斯品种居多。泾源县于2014~2015年先后2次从澳洲引进5 000余头黑安格斯母牛作为泾源县种牛繁育基地,为更好掌握安格斯基础母牛饲养管理技术,更好的发育扩大泾源县安格斯发育技术,本人结合自己的经验,整理出安格斯基础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期同广大同仁交流借  相似文献   

11.
犏牛是本地牦牛与黄牛杂交的后代,主要用途是产肉、产奶和役用,具有产奶量相对比牦牛较高、饲养成本低等优良特性,但犏牛雄性不育,采取传统回交方式所产生的后代基本不具备利用价值.安格斯牛是世界三大优良肉牛产品之一,增重性能高、胴体品质好、出肉率高,大理石花纹明显,适应性强、母牛连产性能好,常用于杂交.犏牛与安格斯杂交后代犊牛...  相似文献   

12.
一头6周龄安格斯公犊牛为胚胎移植的产物。因受体母畜于足月时难产,此犊为剖腹产。其生物学母畜为一头经产安格斯牛,该牛从前产犊均超过12个月。此犊牛的父畜也是安格斯品种。由于受体母畜初乳不多,犊牛于出生12小时内给予4公升匀混的贮备初乳。犊牛于出生后36小时,进行硫酸锌浊度试验,其免疫球蛋白值>1,500mg/dL。此犊牛在6周龄内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饲养管理方面对安格斯肉牛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进行实践总结。安格斯育成母牛是指7月龄到初配受胎这段时间,相对于犊牛和成年母牛而言,育成母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已大大提高。无妊娠、产奶的负担,疾病较少,饲养管理相对较容易,育成母牛饲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的饲养,使其按时达到理想的体型,体重标准性成熟,按时配种受胎。并为其一生的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2016年甘肃宏福现代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500头,笔者进行了技术服务,根据工作实践、体会浅谈安格斯肉牛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安格斯犊牛生长性能、日增重、疾病发生率的影响,以期得到最佳的培育方式,促进犊牛生长发育,降低犊牛疾病发生率、死亡率。[方法]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II组。[结果]结果表明,三月龄以内的犊牛和母牛分栏,每天定时投放哺乳或者母牛带犊牛单栏的饲喂方式,犊牛的生长发育、日增重、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出生7天后犊牛和母牛隔离分舍单独饲喂,疾病发生率极显著低。[结论]安格斯犊牛不适合和母牛隔离单独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安格斯肉牛     
1999年4月,朱熔基总理访问美国。在参观完伊利诺斯州的一座家庭农场后,农场主要送给朱总理一头牛。于是朱熔基总理幽了一默,说准备把这头牛送给中国农业大学,让他们研究一下,这头牛是不是因为用了摩托罗拉公司的产品而长得这么“壮”。这头“壮”牛就是安格斯牛,又名阿伯丁·安格斯牛(AberdeenAngus),原产于英国苏格兰东北部的阿伯丁和安格斯等郡,黑色无角,近年来又培育出红色安格斯牛,其生产性状同黑色安格斯牛完全相同。安格斯的培育是从18世纪末期开始,选育的方向要求早熟,肉质好,屠宰率。饲料报酬率和犊牛成活率高,这…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测定分析中国西门塔尔牛、黑白花牛、安格斯肉牛F1代牛和青海黄牛的初生和3、6、12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发现不同品种牛各阶段体重及体尺指标显著高于青海黄牛,同时对15月龄犊牛进行育肥,育肥期3个月。结果表明:在青海互助县(农区)农户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放牧+补饲),进行肉牛杂交改良的最佳杂交组合排序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黑白花牛,其中西杂牛的育肥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我国饲养的奶牛是以"中国黑白花奶牛"为主,本品种是利用引进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我国的黄牛杂交,并经过了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品种。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犊牛、育成牛、成母牛以及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同时讨论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常见普通疾病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饲养1.1犊牛的饲养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引进安格斯肉牛的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安格斯牛的发展利用现状,重点论述了安格斯肉牛引进我国后消化吸收、利用研究现状,为国内安格斯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引种及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全国各地肉牛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也开始将产业重点向肉牛养殖业调整。对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肉牛品种、饲养管理、产业发展和肉牛交易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该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肉牛品种改良方案。该方案分为2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为基础母牛安格斯化:利用红安格斯牛作为父本,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实现基础母牛群体安格斯化;第2阶段为两品种轮回杂交:选用另一专门化肉牛品种与红安格斯牛为主要父本品种,开展两品种轮回杂交,建立优质肉牛高效繁育技术体系。通过制定该技术方案,以期为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开展黄牛改良和发展特色经济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胚胎移植出生的安格斯种牛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外貌等级、疫病抵抗力、公牛采精性能、母牛的繁殖性能进行了饲养观察、记录和测定。结果表明,胚移后的安格斯牛对湖北地区的环境条件是能够适应的,可以作为全省的杂交改良的父本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