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筛豆龟蝽及其2种卵寄生蜂若干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筛豆龟蝽(M egacopta cribraria)是福建福州菜用大豆的主要害虫,该虫1 a发生3代,以成虫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出来活动.以成虫、若虫吸食为害菜用大豆茎秆、叶片和豆荚,为害高峰期分别是:5-6月份为害春种菜用大豆,9-10月份为害夏种菜用大豆.筛豆龟蝽有2种卵寄生蜂:黑蝽卵跳小蜂(Ooencyrtus nezaraeIsh ii)和蝽小缘腹细蜂[Asolcus m inor(W atanabe)](中国新记录).其中黑蝽卵跳小蜂是优势种,对筛豆龟蝽种群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ia(Fabricius)]又称豆圆蝽,近几年在豫南大豆田发生量大,就河南驻马店各县区田间调查,虫株率在85%以上,单株虫量15头左右,多者可达50头以上。成虫、若虫密集在茎、叶柄、芽、花、荚果上吸食汁液,使茎变黑,生长萎缩,株势早衰,花荚脱落,荚果枯瘪不实。加之筛豆龟蝽是刺吸式口器,  相似文献   

3.
正【咨询】最近有农民咨询,稻田埂上种植的毛豆有许多虫子(见图1)爬来爬去,会有什么影响?【解答】这是筛豆龟蝽,为毛豆生产中的常见害虫,对毛豆有一定的危害。筛豆龟蝽的成虫、若虫在茎秆、柄和荚果上吸食汁液,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造成植株早衰,叶片枯黄,茎秆瘦短,在花期为害会造成花荚脱落,影响籽粒品质,使毛豆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Fabricius)]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豆类作物,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该虫在漯河市1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第2代在夏大豆上发生,是主害代,危害盛期8月中下旬。若虫共5龄,成虫和三龄以上若虫能分泌臭液,有假死性。大豆田筛豆龟蝽的天敌有卵寄生蜂、蜘蛛等,卵寄生蜂发生早,后随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籽粒苋病虫害调查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种植的籽粒苋病虫害调查表明,苗期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蝼蛄,叶部主要害虫有甜菜白带野螟短额负蝗、中华稻蝗茎部主要害虫有筛豆龟蝽以及花,穗主要害虫有小长蝽,短肩针缘蝽,并提出通过清理种植地及周围环境、及时刈割籽粒苋等管理措施控制、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6.
以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Cowll and Futuyma生态位重叠指数估计不同品种类型鲜食大豆6种主要害虫的营养生态位、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结果表明豆蚜、筛豆龟蝽、突眼长蝽、暗绿巨蝽、茶翅蝽和斜纹夜蛾6种害虫的生态位并不完全重叠。  相似文献   

7.
葛藤节肢动物类群组分及主要种类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葛藤节肢动物种类组成以及主要植食性昆虫种类豆突眼长蝽Chauliops fallax、筛豆龟蝽Megacopta crabraria记、龟蝽类Megacopta spp.和Aponsila spp.、叶甲类和叶蝉类的种群数量动态,调查共获得节肢动物15目87科212种,其中植食性节肢动物43科138种,非植食性节肢动物44科74种.主要植食性节肢动物种类的种群水平表现出上半年高于下半年的特点,叶蝉类和豆突眼长蝽的数量水平在5个种类中相对较高,是葛藤天敌调查研究的重点种类.  相似文献   

8.
筛豆龟春属半翅目龟春科,俗名平腹春。近年来已成为豫西山区(豫、陕、鄂)交界区域西峡县大豆主要害虫,一般可造成减产15%,严重时甚至达到30%以上,是大豆优质高产的一大障碍。筛豆龟春,常以成虫及若虫在大豆茎秆、叶柄和荚角上群集吸食汁液,影响  相似文献   

9.
葛藤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种间协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葛藤节肢动物中10个主要种群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有9个种对呈极显著相关,有3个种对呈显著相关。以叶蝉类和豆突眼长蝽种对间的关联程度最高,为-0.781,二者均取食叶片,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隐翅虫类和叶甲类种对,其相关系数为0.737,两者之间为极显著的正协变,即随着一个种群的数量上升另一个种群的数量也会跟着上升,二者之间表现为捕食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有7个种对问呈极显著相关,2个种对呈显著相关。以叶蝉类和豆突眼长蝽种对间的接相关系数最高,为-0.728,积矩相关分析的结论一致;豆突眼长蝽和筛豆龟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协变,相关系数为0.408,二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是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捕食性天敌。以芸豆豆荚作为南方小花蝽的产卵基质,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在该产卵基质上产卵部位选择的偏好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一种该产卵基质的高效利用方法。结果表明,90%以上的南方小花蝽卵被产在豆荚的荚缝线处,而且50%以上的卵被产在豆尖的荚缝处。斜45°切取豆荚的豆尖部分,并对切口处进行上蜡包裹,放置5 d切口处密封性仍保持完好,荚果保持新鲜,并且不影响卵的孵化。研究明确了该产卵基质高效利用方法的可行性,能为后期南方小花蝽室内扩繁和产品创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龙  卢天啸 《河北农业》2019,(11):29-30
<正>近几年在黄淮海大豆产区点蜂缘蝽危害严重,造成大豆有荚无粒或瘪粒多,贪青,深秋不落黄,豆荚外皮有小黑点,拨开豆荚,去掉荚膜,会看到刺孔。与豆皮对应的籽粒上有小孔,严重者变黑腐烂。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点蜂缘蝽发生值得高度重视。一、点蜂缘蝽特征点蜂缘蝽属半翅目,缘蝽科。寄主于大豆、蚕豆、豇豆、豌豆、丝瓜、白菜等蔬菜及稻、麦、棉等作物。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在豆类蔬菜开始  相似文献   

12.
2002、2003年,连续2年在驻马店发现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c(Fabficius)]从7月下旬开始严重危害大豆。据笔者在驻马店市农科所试验站6.67hm2大豆田调查,被害株率80%~90%,每株平均有虫10~15头,最高达120头。该虫成虫、若虫常在茎秆、叶柄、叶腋、花蕾处群集危害,吸食汁液,影响植株发育,造成叶片枯黄,茎秆瘦短,株势早衰,荚果枯瘪不实,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目前,只发现该虫在大豆上发生,绿豆、豇豆等其他豆科作物均未见其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大豆是舞钢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4万亩左右,占全市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4%以上。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抅的调整,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因此,大豆的优质高产是关系舞钢市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大豆生产中豆盾蝽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制约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豆盾蝽属半翅目,龟蝽科。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密集在大豆茎秆和豆荚,其次是叶柄和叶脉及花蕾等处群集危害,刺吸汁液,影响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叶片枯黄,茎秆变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刺槐小皱蝽、豆荚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采取人工捕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15.
于2016年5月26日至8月23日对肥城春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做了系统调查,并分析了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肥城地区春季大豆田节肢动物种类有39种,属于2纲10目27科;数量较多的害虫有大豆蚜、小绿叶蝉、豆荚螟、烟粉虱等,大豆蚜在6月下旬、7月初和8月底达为害高峰期,小绿叶蝉在大豆生长后期发生减轻,豆荚螟高峰期在8月中旬,烟粉虱从6月下旬开始一直处于发生期;天敌数量较多的有微小花蝽、中华通草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等,微小花蝽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中华通草蛉从8月份数量开始减少,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在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吴菡 《农技服务》2010,27(4):482-482,505
分析了豆荚野螟的为害特点及其与大豆食心虫、豆荚斑螟的为害症状区别,比较了采用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对控制豆荚野螟为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绿豆虫害主要有豆天蛾、盲蝽象、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尤其是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在临泉县发生较为严重,绿豆叶片被咬成网状,豆荚和花也被咬食。8月中下旬到9月初这两种害虫世代交替,暴食危害,抗药性较强,一般药剂难以彻底防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梨网蝽的发生与为害日趋严重,给林木、果树、花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综合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是目前国内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防治方法。本文主要在概述国内近年来梨网蝽在不同地区的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技术基础上,阐述了梨网蝽综合防治的关键期和防治方法,为梨网蝽的综合防治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μm)发生规律及防治相关研究。概述了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总结了茶园绿盲蝽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并展望了今后茶园绿盲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浅析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洪利  陆建高 《中国农资》2002,(1):22-22,24
棉盲蝽是棉田内主要害虫之一。2001年棉盲蝽在静海县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本文介绍了棉盲蝽的为害症状,分析了大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