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杂交油菜施用五盛有机肥与无机肥、常规施肥的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的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五盛有机肥能够供给杂交油菜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五盛有机肥100kg/667m^2产量较高,达175.00kg/667m^2,比常规施肥和施用无机肥分别增产12.70%、44.50%,均达极显著水平。五盛有机肥对杂交油菜的植株性状也有明显的改善,表现分枝多,角果数和角粒数较多。五盛有机肥在生产上值得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生物有机肥料在羊奶果上应用的实际效果,以羊奶果为供试作物,以不施肥为对照,通过1年试验探讨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和羊奶果上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处理,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羊奶果光合作用、小区产量、果实固形物含量,说明在羊奶果上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有明显优势的,该研究结果为生产上施用生物有机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1.有无结合 农家肥称为有机肥,它的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化学肥称为无机肥。它的养分单一,含量较高,见效快。在农业施肥技术上必须将有机肥与无机肥两者配合施用.取长补短,提高肥效。将人畜粪与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进行配合施用,比单施等量肥料增产10%~15%.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潮土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探讨长期施用化肥、有机无机结合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冬小麦增产效果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以连续18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据,对历年冬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总结。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且二者效果不相上下;化肥与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与秸秆在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方面比化肥更具优势;随着施肥年份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呈缓慢增加趋势;施肥到一定阶段后,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及秸秆还田,无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稳定在80,60,20,3 mg/kg左右。  相似文献   

5.
不同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在有机生产条件下布置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养分平衡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农家堆肥、精制有机肥、沼渣为供试有机肥料,进行等氮投入,其中精制有机肥在此基础上额外设置了3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适量施用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株高、茎粗、开花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好于不施肥对照,增产效果显著。等氮条件下不同有机肥料增产幅度在9.2%-14.4%之间。肥料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分别波动于3.06~3.35、7.77~23.65、1.66~2.88之间,而氮磷钾的利用率则分别波动在7.37%~9.51%、1.49%~4.39%、9.10%~15.32%之间。有机肥投入量的增加并未显著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养分平衡指数上升。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番茄可溶性糖、固形物、Vc含量以及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从而提高了番茄果实品质。研究揭示,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以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过多的有机肥投入无济于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增长,相反还可能存在着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化肥减量和配施有机肥对河西绿洲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变化以及茄子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紫红长茄天龙八号为供试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2 a 7个不同处理大田试验,设置施用100%普通化肥(FH)、施用80%普通化肥+20%有机肥(FE)、施用60%普通化肥+40%有机肥(FS)、施用40%普通化肥+60%有机肥(FF)、施用20%普通化肥+80%有机肥(FT)、施用100%有机肥(FZ)、不施肥对照处理(CK)7个处理,分析茄子收获后0~20 cm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变化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其中,施用60%化肥+40%有机肥改善效果最佳,其次为施用80%化肥+20%有机肥处理。配施纯化肥处理对茄子生长动态影响较小,但配施有机肥可显著促进茄子养分吸收,提高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并调节产量构成要素,为茄子高产奠定基础。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促使茄子光合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茄子产量,其中施用60%化肥+40%有机肥处理经济产量最高(42 716.15 kg/hm2<...  相似文献   

7.
缓释肥,又称控制释放肥料、长效肥料。施人土壤后能缓慢释放(或缓慢溶解)植物营养元素。肥效持久,可减少养分的淋溶损失,减少施肥次数,一次施用,能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季节或几个生长季节所需要的养分。为了探索缓释肥在西瓜上的施用效果,我区在西瓜上开展了缓释肥施用效果对比示范活动,为在西瓜上应用缓释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FBOF1和FBOF2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及对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和抗生素对生物有机肥中特定功能微生物进行了标记,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功能微生物在根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叶面积等生物量指标以及PPO、POD、PAL、LOX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烟叶生长,叶面积、株高、鲜质量、干质量等生物量指标增加,30 d时叶面积分别增加26.20%和30.87%,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鲜质量增加30.60%和36.72%,干质量分别增加47.93%和23.97%;施用生物有机肥还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碱解氮、速效钾、全磷等养分供应水平;同时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其功能微生物能在根围土壤有效定殖,对有害病原微生物青枯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烤烟初期防御性酶活性,增强植株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施用生物有机肥7 d后,PPO活性分别增加38.1%和35.8%,LOX活性增加19.6%和17.5%,而PAL活性增加24.5%。  相似文献   

9.
1有无结合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结合施用。农家肥称为有机肥,它的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化学肥称为无机肥,它的养分单一,含量较高,见效又快。在农业施肥技术上必须将有机肥与无机肥两者配合施用,取长补短,提高肥效。将人畜粪与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进行配合施用,比单施等量肥料增产10%~15%。2配方施肥将氮、磷、钾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叫配方施肥。据试验,单施尿素,氮的利用率为30%~38%,而配方施用,氮的利用率提高58%~60%;单施磷肥、五氧化二磷的利用率为12%~14%,进行配方施用,利用率提高35%~38%;单施氯化钾利用率只有31%~35%,配方施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率对黄河流域棉株生物量、养分积累、产量、氮磷比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图探索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替代率,为有机肥、无机肥在黄河流域棉田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始于201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设置6个施肥处理:T1:不施肥,T2:100%化肥,T3:20%有机肥+80%化肥,T4:40%有机肥+60%化肥,T5:50%有机肥+50%化肥,T6:100%有机肥。经3年施肥后,2018年进行田间取样,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物量、养分积累、产量、氮磷比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1)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提高棉株生物量、养分积累和籽棉产量。(2)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均有增高趋势,全部施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3)棉株全氮、全磷积累量与棉株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棉株根、茎氮磷比与籽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减少化肥用量,连续应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具有增加土壤肥力的趋势;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能增加棉花生物量、养分积累量,提高籽棉产量,替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对土壤特性及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施用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对绿色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越来越广泛施用。本文介绍了目前有机肥基本概况,重点综述了有机肥对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养分利用以及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当前有机肥施用对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安全风险、施肥效率低、以及有机肥品种研发不足、相关质量标准滞后等问题,并对当前有机肥推广应用的形势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16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适当使用施用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还能使水稻长期高产稳产,在紫色大眼泥水稻土上种水稻,采用有机肥30%、化肥70%的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率对黄河流域棉株生物量、养分积累、产量、氮磷比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图探索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替代率,为有机肥、无机肥在黄河流域棉田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始于201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设置6个施肥处理:T1:不施肥,T2:100%化肥,T3:20%有机肥+80%化肥,T4:40%有机肥+60%化肥,T5:50%有机肥+50%化肥,T6:100%有机肥。经3年施肥后,2018年进行田间取样,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物量、养分积累、产量、氮磷比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1)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提高棉株生物量、养分积累和籽棉产量。(2)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均有增高趋势,全部施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3)棉株全氮、全磷积累量与棉株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棉株根、茎氮磷比与籽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减少化肥用量,连续应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具有增加土壤肥力的趋势;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能增加棉花生物量、养分积累量,提高籽棉产量,替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酸性硫酸盐土壤下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及不同施肥措施配合试验,研究了不同轻简化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硫酸盐土壤早稻以施用改良剂及钙镁磷肥的酸性改良效果最佳,平均增产率6.4%-6.7%,晚稻则以施用有机肥的酸性改良效果最佳,平均增产5.4%。采用一次性施肥的缓/控释肥处理基础养分供应较充分,可以促使水稻早发快发分蘖,并保持对水稻的持续养分供应。早稻缓释肥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平均增产4.1%,晚稻控释BB肥处理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平均增产4.2%。最优轻简化施肥技术为一次性施用高磷缓释肥配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宝国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251-254
为了探讨白浆土不同改良剂组合施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7个处理,研究生物肥、有机肥和石灰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和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同改良剂处理提高了大豆不同生育期株高、干物重,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粒数、荚数、但对百粒重影响不明显。不同改良剂施用提高了大豆产量,增产幅度为9.7%-25.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pH值含量,改善土壤化学性状;提高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改善大豆品质。综合以上分析,白浆土上应用生物肥+有机肥是比较好的改良剂组合。  相似文献   

16.
烟农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户进行定点、动态调查以了解目前烟农的施肥现状。结果表明:目前烟农在生产上存在肥料种类、肥料搭配和追肥时间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部分农户在烤烟上有施用尿素的现象;偏施无机氮肥,钾的用量偏大,少施或不施有机肥,且无机氮的最高用量为当地推荐用量的2,4~2.6倍;打顶后期还追施大量的无杌氮肥。这些因素则会造成烟叶中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不协调,养分资源大量浪费。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提出在烤烟生产中要根据烟株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强调氮磷钾比例协调和有机无机配合施用,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和科学的施肥方法,以提高养分资源的利用率,保证烟叶的产量、产值和品质,从而提高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泥田土7年肥力监测研究结果,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作物产量稳定提高,比初始期增产12.6%-22.0%,比常规施肥增产12.7%-18.7%,土壤有机持、氮、磷、钾养分含量随施肥增加而提高,无肥区速效养分含量因作物吸收而降低,提示了掠夺式生产导致地力衰退,合理施肥是提高地力和作物产量的有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香蕉茎秆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香蕉收获后废弃物的处理难题,利用香蕉茎杆制备成品有机肥,通过小区试验比较普通商品有机肥和香蕉茎秆有机肥做底肥施用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大白菜含水量和养分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大白菜株高和叶宽促进效果明显,施用有机肥使大白菜增产22.50%~43.10%,在万绿宝有机肥施量为6750 kg/hm2的条件下,大白菜产量最高,达30135 kg/hm2,6750 kg/hm2茎秆有机肥肥次之,在农民习惯施肥水平下(4500 kg/hm2),施用茎秆有机肥可比万绿宝有机肥增产3.50%,收益增加1800元/hm2。香蕉茎秆有机肥作为一种废弃物的再利用产品,其成本较低,应用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商品有机肥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优化施肥对东营滨海盐渍土棉花生长及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设不施肥、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农民传统施肥对比,优化施肥及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有效提高了棉花产量、肥料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施肥改变了土壤盐基离子组成,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Na+及Cl-所占比分别减少2.29%,3.45%,6.15%,K+、Ca2+、Mg2+、SO_2-4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其中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高7.8%~17.0%和5.0%~13.3%;施肥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速效P和速效K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而N0-3-N、NH+4-N含量总体表现为传统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不施肥,这说明优化施肥能有效降低土壤NO-3-N、NH+4-N含量,进而NO-3-N、NH+4-N的流失风险也随之减小。采用N、K肥基施+蕾期花期2次追施的优化施肥处理,不仅减少了肥料用量,而且提高了产量,配合施用有机肥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黄泥田土7年肥力监测研究结果,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作物产量稳定提高,比初始期增产12.6%─22.0%,比常规施肥增产12.7%─18.7%,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无肥区速效养分含量因作物吸收而降低,揭示了掠夺式生产导致地力衰退,合理施肥是提高地力和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