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大叶茼蒿幼苗对芘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方法探讨大叶茼蒿幼苗对芘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芘对大叶茼蒿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对幼苗株高、根长和叶面积有显著抑制;芘处理的大叶茼蒿幼苗叶内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CMP)显著增加;在芘浓度大于50 mg/kg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处理对萝卜芽苗菜品质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盛丰"品种白萝卜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0.1%、0.3%、0.5%)壳聚糖溶液对萝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种子萌发后不同生长天数(3、5、7d)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芥子油苷、DPPH抑制率、PAL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的变化情况,以探求壳聚糖处理萝卜种子后对其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未进行壳聚糖包衣处理)相比,采用壳聚糖处理对萝卜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对于生长3d和5d的幼苗,3种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芥子油苷含量;而对于生长7d的幼苗,只有0.3%和0.5%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提高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芥子油苷含量;3种浓度壳聚糖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生长3、5、7d的幼苗CAT活性及生长5d的幼苗PAL活性;0.1%壳聚糖处理能提高生长3d的幼苗POD活性,0.5%壳聚糖处理能提高生长5、7d的幼苗POD活性。表明采用壳聚糖处理萝卜种子能提高其幼苗营养物质含量、改善品质,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萝卜"新科原种791"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mg/L)的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C6mim]Br)对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溶液中均加入相同浓度(30mg/L)的水杨酸(SA)对离子液体的影响进行缓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浓度的离子液体处理均使萝卜种子发芽率以及幼苗的干鲜重比值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S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6mim]Br对萝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4.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属十字花科根茎类蔬菜,在春季栽培中极易通过低温春化而抽薹开花。该研究以樱桃萝卜为试材,研究了低温春化对其种子萌发及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化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低温春化时间越长,萝卜现蕾、抽薹及开花所需的时间就越短。成花过程中樱桃萝卜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盛花期之前逐渐升高,之后逐渐下降。盛花期,春化处理20d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处理5d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开花进程逐渐上升,春化时间的长短对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无显著影响。成花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但在现蕾期和抽薹期,春化处理20d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5d。成花过程中,玉米素(ZT)含量逐渐降低,20d处理的ZT含量显著高于5d处理。吲哚乙酸(IAA)含量随着抽薹开花逐渐升高,但5d和20d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试验说明,樱桃萝卜抽薹开花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ZT含量、IAA含量等的变化相关,春化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二月兰为试材,研究不同β-氨基丁酸(BABA)浓度(0.25、0.50、1.00、2.00 mmol·L~(-1))对NaCl胁迫下二月兰幼苗生长指标、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随着BABA处理浓度的增加,二月兰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物量、根系生长指标、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在0.25 mmol·L~(-1)时降幅达最大,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0.50 mmol·L~(-1)时增幅达最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在0.25 mmol·L~(-1)变化最显著,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0.5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表明0.25、0.50 mmol·L~(-1)浓度的BABA处理能够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二月兰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以"盛丰"白萝卜种子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萝卜幼苗镉的耐受性及植物修复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萝卜幼苗根、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其中根、茎受到影响最为严重;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抗氧化活性随镉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罗汉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强度酸雨(pH值分别为2.5、3.5、4.5、5.6)及对照(蒸馏水,pH值6.8)对罗汉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处理罗汉果幼苗中MDA含量随pH值的降低而升高,叶绿素含量、CAT活性显著降低。当pH值大于4.5时,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pH值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OD和SOD活性随pH值增大而降低;当pH值小于4.5时,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随pH值的减小显著降低。当pH值等于4.5时,罗汉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POD和SOD活性最强。CAT、POD、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与这3种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中度及以上强度酸雨胁迫会对罗汉果幼苗生理活动产生显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氯化钠胁迫对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弢 《北方园艺》2012,(16):16-18
采用Ho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CAT活性及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NaCl胁迫对羽衣甘蓝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水培种植的方法研究不同NaCl浓度对羽衣甘蓝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POD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NaCl浓度为600mmol/L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达到最高值,而POD活性则是在NaCl浓度为800mmol/L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钴(CoCl2·6H2O)(0.01、0.05、0.10、0.50、1.00 mmol·L~(-1))对80 mmol·L~(-1)NaCl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盐渍地萝卜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钴后,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NaCl胁迫处理。NaCl胁迫的幼苗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添加0.01~0.10 mmol·L~(-1)外源钴有利于增加萝卜幼苗SOD、过氧化物酶(POD)及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但添加0.50~1.00 mmol·L~(-1)外源钴则降低SOD及CAT活性,提高MDA含量。综上所述,适当浓度(0.01~0.10 mmol·L~(-1))的钴能降低NaCl胁迫对萝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提高幼苗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累积量,其中,0.10 mmol·L~(-1)外源钴对NaCl胁迫的作用效果最好,而较高浓度(0.50~1.00 mmol·L~(-1))的外源钴反而对萝卜幼苗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蓝花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蓝花子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的NaCl和甘露醇的MS培养基上,研究蓝花子在不同浓度的NaCl和甘露醇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揭示蓝花子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蓝花子的发芽率、株高、根长、叶绿素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都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在甘露醇胁迫时,蓝花子幼苗的根长、叶绿素含量以及POD酶活性都随甘露醇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同十字花科其它植物相比蓝花子对盐胁迫十分敏感,而对干旱胁迫却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以20%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利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幼苗,探讨外源NO对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Fo显著上升,Fv/Fm、qP、ETR、Yield、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降低,qN在胁迫的前3 d呈上升趋势,之后大幅度下降;通过外施不同浓度的SNP(100 ~ 700 μmol · L-1)均使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 Fo上升及Fv/Fm、ETR、q P、Yield、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不同处理缓解作用为:300 μmol · L-1 SNP > 500 μmol · L-1 SNP > 100 μmol · L-1 SNP > 700 μmol · L-1 SNP,其中300 ~ 500 μmol · L-1 SNP处理缓解效应明显,但以300 μmol · L-1 SNP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HPLC-MS联用分析法,对‘心里美’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芽、叶片以及肉质根中芥子油苷的组分与含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萝卜芽、叶片和根的芥子油苷组分相同,均检测出8种芥子油苷,其中脂肪族芥子油苷5种(4-甲基亚磺酰基-3-丁烯基芥子油苷、2-羟基-3-丁烯基芥子油苷、乙基芥子油苷、4-甲硫基-3-丁烯基芥子油苷和6-庚烯基芥子油苷),吲哚族芥子油苷3种(1-甲氧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和4-羟基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芥子油苷含量在萝卜芽、叶片和肉质根中差异很大,肉质根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高于萝卜芽和叶片。在肉质根和芽中,4-甲硫基-3-丁烯基芥子油苷是主要的芥子油苷,分别占芥子油苷总含量的75.5%和71.5%;而在叶片中,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是主要芥子油苷,占芥子油苷总含量的57.1%。  相似文献   

14.
不同红光与远红光对盐胁迫下番茄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MoneyMaker"植株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方法,在盐胁迫下设置不同红光(R)与远红光(FR)处理,T_1(R∶FR=7.4)、T_2(R∶FR=1.2)、T_3(R∶FR=0.8),以正常营养液栽培(R∶FR=7.4)为对照,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光环境对番茄生长指标、叶绿素及其前体物质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探讨低R∶FR光环境对盐胁迫下叶绿素合成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番茄植株的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b(Chl 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_2浓度(Ci)均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合能力下降,进一步造成干物质积累减少;在盐胁迫下,降低番茄植株光环境中的R∶FR值,干物质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上升,且在T_3处理下显著高于T_2处理。盐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和尿卟啉Ⅲ(UroⅢ)的含量显著升高,而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叶琳Ⅸ(Mg-protoⅨ)和原叶绿素酸酯(Pchl)显著降低。低R∶FR处理降低了ALA、PBG、UroⅢ的积累量,增加了ProtoⅨ、Mg-protoⅨ、Pchl的含量,同时降低了Chl a/b的值,T_2和T_3处理中的差异不明显。表明低R∶FR值光环境通过促进叶绿素合成缓解了番茄受到的盐胁迫,R∶FR值为0.8时效果最佳,盐胁迫下番茄叶绿素合成受阻的起始点在ProtoⅨ的合成过程,低R∶FR值能缓解叶绿素合成受阻碍的程度,R∶FR值为1.2和0.8对叶绿素合成的促进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油麦菜、马铃薯、辣椒、豇豆4种蔬菜总糖、总酸、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研究新鲜蔬菜、鲜切蔬菜及其低温贮存后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新鲜蔬菜相比,4种蔬菜的总糖含量在鲜切和鲜切冷藏后大多发生显著变化,辣椒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总糖含量极显著提高,而豇豆、马铃薯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总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油麦菜、马铃薯总酸含量在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有明显下降趋势,鲜切马铃薯的糖酸比极显著上升。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油麦菜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降低32.7%~54.5%,辣椒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63.5%~112.9%。鲜切冷藏后油麦菜和辣椒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57.7%和43.6%。油麦菜、马铃薯鲜切及鲜切冷藏后总抗坏血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鲜切辣椒总抗坏血酸和还原态抗坏血酸含量均极显著上升,而鲜切冷藏后辣椒总抗坏血酸和还原态抗坏血酸含量极显著下降。豇豆鲜切和鲜切冷藏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红光和蓝光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红光和蓝光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叶片衰老速度不同的两个葡萄品种‘意大利’和‘无核白鸡心’为试材,分别进行补充红光和蓝光处理,以未补光处理作对照,研究其对功能叶片衰老期间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光明显减缓了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提高了CAT和SOD活性,减慢了MDA、、H2O2的上升速率,推迟了H2O2出现最大含量的时间,延缓了叶片衰老;蓝光处理下,叶片衰老前期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加速了叶片的衰老进程,但在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逐渐高于对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叶片衰老。两个品种间比较,‘意大利’叶片衰老缓慢,在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孙天国  沙伟  张建 《北方园艺》2010,(11):39-41
试验研究水杨酸(SA)对镍(Ni)胁迫下甜瓜幼苗膜系统、光合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i胁迫下甜瓜幼苗的SOD、POD、CAT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Ni胁迫下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游离脯氨酸、MDA含量;水杨酸能够减轻Ni对甜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萝卜叶片过早干枯影响植株生长和肉质根的形成,限制萝卜高产潜力的发挥。研究萝卜叶片干枯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定位相关基因,对于探索萝卜叶片干枯的发生机理及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萝卜自交系‘pp12Q-4-2’和‘36-2’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对其叶片干枯性状进行调查和遗传分析,同时观测叶片干枯对肉质根根粗和质量的影响。采用BSA法,利用基于萝卜全基因组测序开发的SSR引物对叶片干枯基因进行初定位,对初定位区域采用标记逐步加密的策略得到最终定位结果,并进行遗传图谱构建。研究结果表明:萝卜叶片过早干枯的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肉质根生长发育受阻;叶片干枯性状符合质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由隐性单基因控制,正常叶片对干枯叶片表现为显性;通过基因定位,最终将控制叶片干枯的基因定位于萝卜第7号染色体的scaffold89_21520和scaffold89_21545两标记之间,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8 c M,物理距离为211.63 kb,该区域包括43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9.
镁对温室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研究了镁对黄瓜开花结果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镁胁迫增加了黄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降低了 胡萝卜素含量,缺镁胁迫使黄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含量均极显著降低,但缺镁胁迫的叶绿素a/b最高;缺镁胁迫下黄瓜叶片净光合速 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多镁胁迫下Pn和Tr呈双峰曲线;多镁和缺镁胁迫的胞间CO2浓度(Ci)、 多镁胁迫的Gs呈近似倒抛物线型;多镁和适镁处理叶片的光饱和点、CO2饱和点以及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都大于缺镁处理。缺镁胁迫下黄瓜光合 作用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而多镁胁迫下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二者兼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