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明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明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时间、空间特征、灾害等级序列和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共发生50次,平均5.54年发生一次。明代前期和后期泾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中期较高。明代该流域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上游和下游地区,中游发生较少,其中上游平凉、庆阳和下游的泾阳洪涝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根据统计,明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6、7、8月。根据洪涝灾害等级序列划分,得出明代该流域二级洪涝灾害发生最多,为25次,占发生次数的50%;其次为一级洪涝灾害,共发生20次,占40%;三级特大洪涝灾害共发生5次,占总次数的10%。明代该流域洪涝灾害发生主要是由于气候和该区域的地貌、降水特征决定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该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水灾城灾害是洪水灾害中的特大水灾,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明代河南大水灾城灾害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代河南大水灾城洪水灾害共发生101次,平均每3.65年发生一次。1580、1470、1530、1590年代灾害最为频繁。灾害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具体为农历的6、7、8、9月间。主要为河灌型灾害,占水灾总次数的46%,河溢型、雨灾型各占水灾总次数的35%、19%。明代河南有64个州县发生灾害,约占全省的61.5%,祥符、睢州等受灾最为严重。处于黄河南泛区的开封府、归德府受灾严重,南阳府、汝宁府,受灾最轻。总体特征为东部密、西部疏;黄河沿岸及其泛区、沁河流域、伊洛河下游密,其他流域及支流疏。黄河南泛河道不固定、泛溢无常,以及太行山东南缘河道短促,暴雨集中、宣泄不畅等是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榆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高振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15(4):105-110
榆林地区有农耕地110万hm^2,三田37.8万hm^2,农业人口283万人,人均耕地0.93hm^2,北部尚有13万hm^2宜耕地可开发为水地。水资源总量为17.47亿m^3,目前已利用量占可开采量的15%,其潜力最大。近年来,该区出现了不少“吨产田”、“双千田”:谷子每公顷达7762.5kg,玉米19650kg/hm^2,春小麦3225kg/hm62,水稻8250kg/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和计算,对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洪涝灾害进行空间规模、地域差异分析;借助红噪声分析软件Redfit35,对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以较小规模、危害较轻的洪涝灾害为主,占灾害记录总数的82.9%,较大规模、危害较重的洪涝灾害较少发生,占灾害记录总数的7.7%。公元1700-1949年250年的时段可以分为六个洪涝灾害发生阶段:公元1710-1735年、公元1790-1799年、公元1828-1837年为无洪涝灾害或极少洪涝灾害发生阶段,公元1736-1789年、公元1800-1827年、1838-1949年为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具有空间差异,十个县市发生洪涝灾害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华县、大荔、华阴、渭南、潼关、韩城、富平、蒲城、澄城、合阳。地区间洪涝灾害发生几率最大相差23%左右,空间差异较大。渭南地区洪涝灾害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性,其中11.9年周期可以对应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准11年周期,5.1年、2.6年周期可以对应于低纬海洋-大气活动(ENSO)2-7年周期,说明该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太阳黑子活动和低纬海洋-大气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5.
明代陕南地区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明代自公元1369年到1644年的276年间陕南地区旱灾在等级、年际、季节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以轻度、中度旱灾为主,发生次数占旱灾发生总数的43%、28%,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发生频率分别占旱灾总数的22%和7%;明代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共发生112次,平均每2.46年发生一次。根据Hurst指数显示这一时期旱灾整体上呈一个逐渐增强的状态。明代多干旱灾害发生,这主要与气候的异常和降水的变率有关;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以春旱和夏旱最多,分别占旱灾总数的30%和45%,其次为秋旱和冬旱。在空间上旱灾主要发生在商洛地区,汉中地区旱灾较少,这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汤奇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10(1):38-45
本文阐述了中国干旱区具有高山冰雪融化洪水、季节积雪融化洪水、暴雨洪水、混合型洪水等复杂多样的洪水发生。与其他地区相比,干旱区的洪灾在空间上呈局部斑状分布;在时间上可发生在全年各季节,但持续时间往往比较短暂,发生的机率较少,且不甚固定,灾情也一般较轻。本文根据新疆沙湾县、甘肃河西石羊河、新疆叶尔羌河等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了干旱区洪灾的特征。并对洪峰流量的频率与变率、各流域的下垫面状况、受灾体的抗灾能力进行了分析。从而将干旱区洪灾危险程度划分为三级。最后提出了增强认识、建立监测系统网络、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把防洪与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防治洪灾。 相似文献
7.
明代河南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明代(1368年-1644年)277年河南地区干旱灾害史料的整理、分类与统计分析,从频次和强度两个方面探究河南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地区在明代共发生干旱灾害88次,其中1级旱灾35次,2级大旱灾48次,3级特大旱灾5次.在时间分布上,明代河南地区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尽管有阶段性起伏,但总体来看,呈现出前期少,中后期多的特点,其中后期尤为突出;在发生季节上,干旱灾害多集中于春、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明代河南地区干旱灾害频次的区域分布与干旱灾害强度的区域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豫北地区既是干旱灾害易发区,也是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豫西地区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偏低,但干旱灾害强度偏大;地处西南的南阳府(范围大体同于现在的唐白丹区)干旱灾害发生最少且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SPOT VEGETATION数据的榆林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榆林地区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能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脆弱。建国以来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利用1998-2004年SPOT VEGETATION NDVI分析了榆林地区植被变化情况。并且利用多年气象数据分析了降水和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榆林地区植被状况有明显改善,改善集中于8、9、10月份。而且植被覆盖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北部植被覆盖改善趋势明显,且变化平稳;南部增加趋势不明显,有的地方还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两汉时期榆林地区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数据处理,对该区该时期的干旱灾害等级、成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应用分段三次曲线拟合的拟合图分析了这一时期干旱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汉献帝建安廿五年(公元220年)的423年中,共发生旱灾94次,平均约每4.5年发生一次。其中轻度旱灾50次,占旱灾总数的53.19%;中度旱灾32次,占旱灾总数的34.04%;大旱灾9次,占旱灾总数的9.57%;特大旱灾3次,占旱灾总数的3.19%。汉代旱灾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2阶段(前147年~前92年)和第4阶段(19年~135年)为旱灾多发期;第1阶段(前202年~前148年)、第3阶段(前91年~18年)和第5阶段(136年~220年)为旱灾少发期。从西汉到东汉末期旱灾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从公元71年到公元130年间旱灾发生最频繁。汉代干旱灾害频次的多少与气候波动有密切的关系,旱灾频发阶段气候偏干,降水减少,旱灾较少阶段气候偏湿,降水增多。规模大的大旱灾与特大旱灾主要是当年降水量的明显减少引起的,轻度旱灾与中度旱灾常是降水量的分配不均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榆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榆林地区水资源现状、潜力、发展趋势,探讨了开发途径和对策,提出水资源利用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农田灌溉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把水资源的监察作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使水资源得到科学地保护与持续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宋代关中平原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宋代自公元960年到1279年的319年间关中平原洪涝灾害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宋代关中平原洪涝灾害共发生34次,平均每9.38年发生一次,发生频次时间分布在宋代早、中、晚期变化不均,有显著的阶段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其它朝代相比,宋代洪涝灾害相当少,这主要与当时气候干旱有关。在季节分布上洪灾集中于夏、秋两季;在空间分布上是从宝鸡、西安、咸阳、渭南、铜川依次减少;在等级分布上,宋代关中地区洪涝灾害可划分小、中、大、特大四级灾害,各占洪灾总次数的18.5%,40.8%,25.9%,14.8%;宋代关中平原洪涝灾害发生主要由降水和气候异常波动以及人为活动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唐代关中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该时期关中地区的降水规律和成因做了探讨。结果表明:唐代关中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唐中期(公元703~公元840)137年间,这一时期共有水涝灾害41次,平均3.34年就有一次,占唐代水涝灾害次数的68%;唐前、唐后降水较少,水涝灾害次数各占16%;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唐前、中、后期分布很不均匀,水涝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在季节性上的特征也十分显著,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其中尤以农历八月份最为频繁,达16次之多;唐代关中地区气候整体上较湿润,降水丰沛。气候暖湿,年降水量较多,降水集中或持久是造成该时期水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导致植被遭到破坏也加剧了该时期水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北京地区历史时期旱灾资料,利用数学统计方法中的参数区间估计研究了明清时期该地区旱灾的差异和气候的不同。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明代(1368-1643年)276年内,共发生旱灾166次,平均1.66年发生1次;轻度旱灾47次,中度旱灾56次,大旱灾55次,特大旱灾8次。在清代(1644-1912年)的269年里,共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明清时期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的544年间,汾河中游发生洪涝灾害218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明代晚期、清代初期和晚期是洪涝灾害的多发期,而明代中前期和清代中期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较少。该段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中部盆地汾河干支流附近的太原、介休、平遥、汾阳、孝义、文水等县。根据洪涝灾害的等级序列得出清代该段流域2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1级和3级涝灾发生次数大致相当,4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少。最后对洪涝灾害原因的分析表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水系分布等是明清汾河中游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气候的变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对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主要的因素,而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人口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土地大规模开垦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清代汉江上游洪涝灾害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方史料记载,统计出清代汉江上游陕南段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清代洪涝灾害总体上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公元1814年以前平均3.09年发生1次;公元1814年以后明显增多,且出现了两次洪涝灾害的高发期。其中1814~1853年间发生34次,平均1.18年1次;1884~1893年间发生了9次,平均1.11年1次。受到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的影响,夏秋两季是汉江上游洪涝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期,其中又以初夏和秋季为主。这些洪涝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及移民垦殖对于流域植被的破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搜集史料,对明清时期晋北地区蝗虫灾害发生的统计特征及其与其它灾害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明清时期晋北地区蝗灾分布呈不均衡性,发生次数较多的时段为1340~1359,1520~1539,1560~1579,1640~1659,1820~1839;1520年之后蝗灾发生频率较高,1380~1520年出现一个"无灾"期;晋北蝗灾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具体为农历的五、六、七月间,夏秋蝗灾可能会连续发生;晋北蝗灾主要发生在大同府、保德州、定襄、五台等地;旱蝗相继,关系密切,时常引起饥疫等灾荒。从典型个案分析,蝗灾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反复成灾,灾情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