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利  陈钢 《草业科学》2002,19(12):15-15
在第九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副主任罗斌透露,中国将通过实施三大工程防治土地荒漠化趋势,力争到2010年基本遏制沙漠化的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董峻 《草业科学》2006,23(7):36-36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重点对北方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尤其是土地沙化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力争到2010年基本遏制荒漠化扩展趋势。中长期目标则是,到2030年,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人进沙退;到2050年,争取使凡能治理的荒漠化土地都基本得到治理,实现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3.
张洁 《草业科学》2004,21(7):44-44
据河北省林业局消息,近年来,河北省沙漠化土地面积没有增加,林业建设进度正在加快,到2 0 1 0年将完成林业建设任务2 5 5 2万hm2 ,基本实现“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再造河北秀美山川”的生态建设目标。河北省是全国土地沙化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沙漠化土地总面积2 72万hm2 ,在全国排第6位。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坝上沙区、坝下沙区、永定河中下游沙区、冀东沙区、冀南沙区和冀中沙区等6大沙区。近年,全省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林草植被盖度较2 0 0 0年提高了1 2 2 %。据统计,2 0 0 0 - 2 0 0 3…  相似文献   

4.
业界信息     
吉林西部实施生态草建设荒漠化趋势呈现逆转据吉林省林业部门的消息,通过实施生态草建设,吉林省西部荒漠化趋势出现逆转,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所谓生态草建设,是指在荒漠化土地上,以恢复和改善植被为目的,采取封原育草、植灌种草、林草结合等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的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过度负载,吉林西部200万hm2草原盐碱化、风沙化和草原退化问题相当严重。生态功能日益弱化,荒漠化逐年扩大,盖度在30%以下的严重荒漠化土地达到66·67万hm2,而且以年均1·4%的速度扩展。为扭转这一趋势,吉林省实施了生态…  相似文献   

5.
以Landsat-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依据沙化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青海省共和县2001年,2005年以及2011年的TM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地区近10年来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与2001年相比较,200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71.09km2,年均减少17.77km2,与2005年相比,2011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49.69km2,年均减少7.1km2。与2001年相比,2011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120.78km2,年均减少了10.98km2。这表明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治理与整治,沙漠化趋势在减小,但总体状况还是不容乐观,需要投入更大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国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草业绿化战略工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土地荒漠化控制这一世界性问题在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荒漠化形成扩展机理的3个基本特征,并对其治理机制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启动草业绿化战略工程,实施草业为基础、草林并重的国土绿化创新方针与机制,开创荒漠化治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沙漠化已成为内蒙古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内蒙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内蒙古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18.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全国重点牧区环青海湖地区共和盆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该区1961—2007年共47年的15个自然与人为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要素作用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共和盆地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46.82%,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仅11.96%,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29.74%。对该地区土地沙化影响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相关因子的历年变化情况及其影响系数与土地荒漠化状况的分析表明,人为因素对土地沙漠化的作用力是持续增加的,而自然因素是处于一种平稳的变化趋势,对土地沙漠化的作用力基本是一种周期性变化,人为因素影响系数明显高于自然因素综合影响系数成为综合影响系数的主体,人为因素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作用力;只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牲畜和耕地面积,调整草场内部结构,不仅可以防止土地荒漠化继续发展,而且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9.
沙化问题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搞好防沙治沙工作,遏制土地荒漠化,是防沙治沙重点地区首要工作。本文通过在共和盆地实施的沙化综合治理试验过程中探讨了在高寒干旱沙化地区开展防沙治沙,遏制土地沙化及植被恢复综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贺占军 《草业科学》2007,24(8):20-20
经新疆林业、环保等部门最新统计,新疆土地沙化由过去的年增加384km^2减少至如今的104km^2,土地沙化速度正在减缓,沙化土地加剧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但局部沙化仍在发展,土地沙化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1.
长江源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 ,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 ,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 ,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化土地分布 ,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 1 9475 .32k 。土地沙漠化的迅速扩展 ,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 ,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 ,依科技为先导 ,建立科技示范工程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化土地相结合 ,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 ,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 ,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技术措施 ,建立新的生态系统 ,改善生态环境 ,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及荒漠化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漠化已成为内蒙古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内蒙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内蒙古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18.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而且导致各种自然灾害 ,并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地域辽阔 ,气候和地貌类型多样 ,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同时存在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 2 62 .2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总面积的 2 7.3 % ,并且以每年 2 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因此 ,防止土地荒漠化、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先锋草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部 2 0 0 0年国债专项支持的“沙拐枣等旱生牧草引进驯化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启动的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目标的基本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对旱生、超旱生牧草品种的引进、驯化和繁育 ,以改善我国西部日益恶化的荒漠化和恶劣的生态环境 ,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奠定良好的基础 ,并为西部地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三年来 ,在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关怀和支持下 ,通过项目组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与辛勤探索 ,克服重重困难 ,该项目已取得...  相似文献   

14.
荒漠化的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经济与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西部地区 ,荒漠化危害尤为严重和突出。它不仅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诱导和引发各种自然灾害 ,而且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成为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有荒漠化土地 2 62 .2万 km2 ,占国土面积的 2 7.3% ,其中90 %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受荒漠化的影响 ,全国60 %的贫困县分布在“三北”地区的风沙线上 ,近2亿多人遭受着荒漠化的危害或威胁 ,尤其自 80年代中期以来 ,荒漠化土地以每年 2 4 60 km2 的速度快速扩展 ,又使大批的农牧民沦为“生态难民”。因此 ,防治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最紧迫和最艰巨的任务之一。1 荒漠与沙漠、荒漠化与沙漠化的概念提起荒漠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浩瀚无垠 ,黄沙滚滚 ,寸草不生 ,杳无人迹的沙漠。其实 ,沙漠只是荒漠的一种类型。在自然地理学上 ,凡是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稀疏低矮、土地贫瘠的区域 ,都叫做荒漠 ,意为“荒凉”之地。荒漠按地表形成特征和物质组成如岩石、砾石、沙粒、粘土淤泥和盐碱等的不同 ,有岩质荒漠 (石漠 )、砾质荒漠 ...  相似文献   

15.
卢立业 《草业科学》2007,24(2):58-58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遭受风沙、干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现有沙化土地123.68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49%。据辽宁省林业厅消息,辽宁省已把辽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工程,作为辽宁三大生态重点工程之一,编入《辽宁省“十一五”和长期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规划》,准备用5年时间,基本遏制沙化蔓延,再用5~10年的时间,力争将整个辽西北沙化土地全部消灭掉。  相似文献   

16.
1 沙漠化现状和危害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半以上的国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达 1 68.9万 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1 7.6% ,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西部。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目前 ,我国每年土地沙化扩展面积已从 70年代的 1 5 60km2 /年 ,增加到 80年代的 2 1 0 0 km2 /年和 90年代的 2 4 60多 km2 /年 ,相当于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河北坝上等地区 ,沙化土地年均扩展速度达 4%以上。土地沙漠化 ,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1 .1 缩小了原本就不充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建国以来 ,全国已有 1 0 0 0万亩耕地、35 2 5万亩草地和 95 85万亩林地变成流沙地。风沙的步步进逼 ,使成千上万的农牧民被迫迁往他乡 ,成为“生态难民”。1 .2 导致了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沙区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高达5 5 5 90万 t,折合化肥 2 .7亿 t,草场退化面积占到了沙区草场总面积的 5 9.6% ,耕地退化面积占到沙区耕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17.
韩天虎  俞联平  张贞明 《草业科学》2012,29(6):1013-1016
河西走廊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欧亚通道的生态安全。本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安全面临的危机,提出草业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可遏制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并指出草业生态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以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重点,构建风沙沿线生态保护草带;2)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构建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3)以实施草畜平衡为重点,构建沿山农牧互补生态置换带。  相似文献   

18.
共和盆地的土地荒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塔拉滩和木格滩,共有荒漠化土地126.67万公顷.土地荒漠化的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与防治荒漠化相结合,建立新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和恢复共和盆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建国以来首次缩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凌 《草业科学》2005,22(7):115-115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双双缩小,但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形势依然严峻。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11月-2005年4月进行了第3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46%,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与1999年相比,分别减少37924km^2和6416km^2。  相似文献   

20.
塔拉滩草地荒漠化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拉滩地处共和盆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草地退化、沙漠化加剧。通过研究1987和1996年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以及1994和1999年沙漠化普查与监测结果,分析了塔拉滩草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变化、生物因素、人为因素3个方面,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1)封育禁牧;(2)人工促进退化草地恢复;(3)铺设沙障,沙障内种草植苗;(4)实施生态移民;(5)开发空中水资源;(6)以生态建设工程带动草地治沙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