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母猪的选择   选择优良的母猪是养猪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生产性能较好的母猪品种有长大、大长、皮大、皮长及斯格配套系。在体型选择上,体型应较平直,腹部较大且松驰,腰部过度收缩的猪繁殖力比腰围大且松驰的猪产仔率差。应选择奶头排列整齐均匀,奶头饱满无瞎奶头、副奶头,有效奶头一般应有 7对以上。选择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的母猪。外阴部偏上的母猪,繁殖性能一般较差,经常有返情或不孕的现象。 2母猪的饲养管理 2.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2.1.1后备母猪的饲料:应采用青绿多汁饲料,优质粗饲料如苜蓿草粉、槐叶粉、花生秧粉、…  相似文献   

2.
搞好工厂化养猪仔猪的寄养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仔猪成活率以及仔猪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谈谈工厂化养猪中仔猪寄养的有关问题。1仔猪需要寄养的几种情况在生产中,遇到以下几种情况要实行寄养1.1母猪产仔数多于有效奶头数,可把多余的仔猪寄养给产仔数少、泌乳性能高的母猪。1.2两头母猪产仔都少,可把两窝并成一窝,让那头泌乳性能高的母猪带所有仔猪。1.3母猪产后无乳或乳少,在采取人工催乳的措施无效时,可将其仔猪寄养。1.4母猪产仔后死亡或生病,所产仔猪更需寄养。1.…  相似文献   

3.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窝均断奶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1选择优良猪种的杂种母猪是提高母猪群产仔数的基础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长大或大长母猪,这是因为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同时适合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母猪奶头排列要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保持中等膘情的母体(不肥不…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母猪的奶头数多在7对左右,其每胎产下的存活仔数,有时会多于奶头数,有时则会少于奶头数。母猪分娩后,最好让每个奶头都能喂养1头仔猪,这样既能充分提高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又能使每个奶头所在乳腺组织得以充分发育,有利于提高本胎乃至以后各胎次的产奶量。尤其是初产母猪,如果有些奶头没有喂养仔猪,那些奶头就会萎  相似文献   

5.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是衡量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一环。母猪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成活率。因此,加强公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重要问题。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1.1选好母猪实践证明,选母猪应在第2~5窝仔猪中挑选,要求体型应平直或稍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率都较差。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体格健壮,发育良好,乳头排列要求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产仔力强,…  相似文献   

6.
1 圈舍的选择要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土质坚实、位置适中、有充足水源的地方 ,最主要是交通方便 ,便于防疫 ,不能离公路太近。猪场的布局要有生产区、隔离区、道路 ,消毒设备要合理。要有越冬的暖舍 ,地面平整 ,门窗通风 ,日照良好。2 优良品种的选择选择优良的母猪是养猪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体型选择上 ,体型应较平直 ,腹部较大且松弛 ,腰部过度收缩的猪繁殖力比腰围大且松弛的猪产仔率差 ;应选择奶头排列均匀、奶头饱满、无瞎奶头、副奶头 ,有效奶头一般应有 7对以上 ;选择外阴部大、小适中 ,下垂的母猪 ,外阴部偏上的母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东乡县裕隆牧业有限公司位于东乡县虎圩乡林塘,是一个以种猪繁育为主,集养猪人才培训、农林开发于一体的生态型牧业有限公司。公司种猪场为江西省一级种猪场,拥有1000头规模的曾祖代种猪群,主要品种有新法系大约、长白、皮特兰和新美系杜洛克,种猪生产性能非常稳定:母猪有效奶头8~9对,总出生数  相似文献   

8.
<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常见产程过长的母猪,产程过长可导致母猪窝产活仔数下降和出生仔猪成活率降低。母猪产程受育种、营养、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能量、纤维、矿物质和微生态制剂等营养素对母猪产程也会产生影响。现代母猪生产中,常见约8%的出生仔猪因在母猪产道中缺氧窒息而死,这些死胎数占出生后3天内死亡仔猪总数的20%~25%。由于产程延长,仔猪在产道中挣扎并消耗了较多能量,将影响仔猪竞争有充足母乳的奶头,进而  相似文献   

9.
1选好小母猪 小母猪应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留,而且品种一定要纯。此外,要注意选奶头多的小母猪,一般不能少于十二个奶头。  相似文献   

10.
母猪的综合生产力,指养猪生产单元所饲养母猪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生育繁衍仔猪的生产能力。每头母猪每年能提供育成的仔猪数,直接反映着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坏,是衡量养猪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优种优育,强化科学饲养与管理综合技术,是提高母猪综合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养猪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母猪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至关重要,人们愈加探索、关注母猪有效管理的指标。现在考察母猪的生产指标很多,比如母猪年断奶仔猪数、母猪年出栏肉猪数、母猪年产肉重、全群料重比等。  相似文献   

12.
彭尧  张世新 《猪业科学》2020,37(12):110-111
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由于群体数量众多,多会出现某些母猪有效奶头有限、所产仔猪均匀度差、产后奶水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为提高断奶成活率、保证断奶重及断奶均匀度多需要寄养操作。但在非洲猪瘟或疫病背景下,人们需要尽量减少甚至规避寄养的负面影响。文章将结合一线实践经验,以期为猪场正确认知并合理寄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母猪一般只有12个奶头,但产仔数多于奶头的却屡见不鲜,而能养活超过其奶头数的不多见。笔者家里一头300多斤重的大母猪1986年8月2日一胎产下17头仔猪,均全部养活,且生长发育良好,60日龄断奶窝重达482斤,平均每只体重28.3斤。过后有两位同志家里的母猪多仔,按我的方法去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养猪的过程中,有的怀孕母猪没有明显症状而突然流产,还有的母猪在妊娠期中,食欲突然减退或废绝,精神不安,体温稍升高,奶头肿胀,阴道粘膜潮红,并流出黄白色或污血样的分泌物.  相似文献   

15.
1选择高产品种研究表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与产仔率成正相关。我国闻名世界的高产品种太湖猪,有效乳头数8对以上,母猪第3胎平均产仔猪14.3头,个别最多的可达43头。2选好小母猪要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体型匀称、性情温顺、奶头排列整齐旦形状长、大而粗、背腰子直、腹大而不拖地的母猪留作种用。此外,要尽量多从青年公猪的后代和第2股以上健康母猪所产的春茬仔猪中选留。这样的仔猪不仅体质健壮、肯吃,而且春季气候温暖,饲草丰茂,有利于猪的生长。3掌握知配年龄和利用年限母猪切配年龄不可过早,配早…  相似文献   

16.
有些养猪场经常碰到母猪分娩后发生乳房炎、产后热等疾病一时难以治愈,母猪缺乳、仔猪必须寄养的情况。传统的寄养方法是找1头产期相近的母猪进行寄养或者喂牛奶和早期补料等。近年来,我们采用断奶母猪做奶娘进行寄养试验,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该法的首要条件是:母猪的有效奶头数应等于或多于寄养仔猪数。具体做法为①挑选可以断奶的,膘情良好,性情比较温顺的母猪做奶娘。②在奶娘断奶后4~6小时将仔猪放入寄养。注意事项:要随时观察寄养情况,为防止母猪咬仔,可对奶娘进行适当的呵斥和驱赶。利用上述方法一般经过1天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规模养猪的不断发展,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显得愈来愈重要,不仅能为规模养猪提供更多的仔猪,还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1提高母猪年产胎数首先要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到在怀孕初期、怀孕后期和哺乳期多喂精料、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在怀孕中期、空怀期和哺乳后期...  相似文献   

18.
在改进乌克兰草原白猪品种的多年工作中,对多奶头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1367头公猪和7735头母猪的资料。猪群中奶头数的分布从6/6到9/8。种猪场猪群中以7/7奶头数的比例最高,在公母猪中分别占73.6和62.0%,超过7/7的公猪占3%,母猪占1.93%,少于7/7的比例相应为33.4和36.0%。在奶头排列为6/7、7/6、6/6、7/7的种猪后  相似文献   

19.
正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作为集约化猪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猪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母猪饲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的整体效益。生产上,母猪经常出现窝产仔数和有效活仔数低、泌乳期采食量低、便秘、刻板行为、断奶-发情间隔长等诸多问题。营养作为母猪生产循环的物质基础,在改善母猪生产力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营养学家们一直在寻求通过营养手段来提高母猪生产成绩的方法。近年来,母猪膳食纤维营养成为母猪营养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母猪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关键,在现代规模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繁殖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指标,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着年产仔窝数,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决定着断奶窝仔数,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从选育优良母猪品种、提高窝产活仔数、降低断奶前死亡率等因素人手,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