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蚝三村、蚝四村、蚝家菜馆、蚝沙幼儿园、蚝业小学……走在深圳市沙井路,目之所见均与"蚝"相关。在"蚝乡"深圳市沙井,千年的文化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蚝"古迹,蚝墙、蚝壳屋、"蚝仙"传说、打蚝歌、"好事"(蚝豉)见证了沙井人世代养蚝的历史,沙井蚝也是深圳最早的国家级名牌出口产品之一。为进一步擦亮沙井蚝品牌,12月20日,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南方日报社主办,深圳市水产行业协会协办的深圳沙井蚝品牌建设推广会在此间举行,近百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宝安县蚝业(牡养殖业)开展以高工效为中心的工具改革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县在养蚝采苗和寄肥方面,有提高生产量几倍到十几倍的万能笼、流动浮排、竹架垂下式、瓦筒式、腊烛式、足球式等先进的立体养蚝法;在采蚝方面,有提高工效1—2倍的拖蚝网、“八二”蚝耙、多齿蚝拑;在蚝业加工方面,有提高工效二倍以上的高温蒸蚝炉,还有在阴天有效地进行蚝肉加工的土法干燥箱  相似文献   

3.
正白肉蚝是两广人食用牡蛎的最佳品种,也是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贝类。笔者曾在广西钦州海水养殖场从事大蚝养殖多年,研究与总结有"近海养蚝技术""单杆蚝钳""茅尾海白肉蚝采苗技术研究"和"茅尾海蚝苗市场占有率下滑的原因与对策",并在《广西水产科技》发表。现根据这四项技术的要点,推出新的养蚝模式。1场地选择1.1采苗场地广西钦州茅尾海是白肉蚝采苗的天然好地方。每年蚝苗商品率占全国60%以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2014,(9):46-47
大蚝是钦州名特优水产品,素有“海上牛奶”美誉。自古以来,勤劳的钦州人民就在美丽的茅尾海养殖大蚝。钦州大蚝主产地在海域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茅尾海,这里的海域纯净,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咸淡水交汇,温度盐度都适宜,十分有利于大蚝的生长。独特的海域环境,奠定了钦州的大蚝养殖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大蚝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钦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蚝养殖基地和蚝苗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大蚝是钦州名特优水产品,素有"海上牛奶"美誉。自古以来,勤劳的钦州人民就在美丽的茅尾海养殖大蚝。钦州大蚝主产地在海域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茅尾海,这里的海域纯净,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咸淡水交汇,温度盐度都适宜,十分有利于大蚝的生长。独特的海域环境,奠定了钦州的大蚝养殖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大蚝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钦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蚝养殖基地和蚝苗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6.
深秋十月,禾熟蟹黄蚝飘香.每年农历10月起至翌年清明节前后一段时间,是阳西县程村镇沿海蚝农们丰收喜庆且最为繁忙的日子.这个季节,走进被誉为"蚝乡"的程村镇红木山村,到处都是一派繁华的景象,蚝农们男女老少,家家出动,或起蚝、或开蚝、或制蚝鼓、蚝油、或载蚝、或驾车前往各地销售,全国各地商贩会聚程村,南腔北调,与当地口音互相混杂,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沙井蚝”     
蚝,也叫牡蛎,为人们所喜爱的海味品之一.它含有维他命和铁、锰、磷、钙、碘等多种营养物质,不但可供食用,且可供药用,经济价值很高.蚝,在我国沿海大多数地方都有出产,品种甚多.广东的蚝,以宝安县沙井公社出产的最为著名,人们称之为"沙井蚝"."沙井蚝"的养殖,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据清同治三年出版的《广东通志》记载:"宝安、东莞有蚝田,与龙穴洲相近(注:龙穴洲岛今属番禺县,位于沙井对面),以石……散投之,蚝生其上,取石得蚝,……谓之种蚝."究竟沙井蚝有异于一般蚝的优点在哪里呢?就是在于它个体肥大,肉嫩,无砂,"蚝肚"极薄,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1976,(11):26-26
广东省台山县海岸线长,海滩辽阔,是发展养蚝的好地方,历史上是个著名的产蚝区。全县有四个公社的三十一个大队养蚝,养蚝在这些大队成为多种经营的一项主业。农业合作化后,养蚝业发展很快,后来,在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养蚝业受到破坏。近几年来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推动下,该县的养蚝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广大农民积极开展科学养蚝,把养蚝提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蚝学名牡蛎(Ostrea),在我国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海产贝类。蚝在我国沿海有天然生长的,也有人工进行养殖的,广东省是我国著名的蚝产地,尤其是宝安县对蚝的人工养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对蚝的养殖和蚝制品的加工工艺都有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单杆蚝钳     
蚝钳是收采底层蚝的必备工具,向来均使用传统的双杆蚝钳。由于双杆蚝钳笨重,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适应性差。从1964年起,笔开始了“单杆蚝钳”的设计、试验等一系列工作,于1966年试验取得成功。单杆蚝钳比传统的双杆蚝钳有省力、灵活,夹得深,效率高等优点。1967年定型并开始在广西钦州海水养殖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牡蛎俗称"蚝",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海上牛奶"之称。在广东省西南沿海、粤西要冲之地,有一个著名的中国蚝乡——程村镇,那里有数百年的蚝乡文化,有数万亩的"海上蚝田",有数千亩红树林围起来的澄碧海域,有个儿大、汁多、肉甜脆的程村蚝,美景和美食引得无数游人欣然向往。2005年11月,程村蚝获得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赤岸蚝学名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俗称"大蚝",已有150多年的人工养殖历史,因其养殖所在地为惠东县铁涌镇考洲洋海边一个叫"赤岸村"的渔村,故名"赤岸蚝"。赤岸蚝蚝肉个体肥满鲜美、爽脆无渣,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名优特产,已注册"赤岸"商标,是惠州市"名优产品"。2014年赤岸蚝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获批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仅考洲洋养蚝区就有6000多亩。本文从标准化角度详述赤岸蚝育肥养成技术。一、养殖方式的选择牡蛎养殖方式较常见的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广西钦州市不断创新大蚝养殖模式,致力于探索大蚝养殖新技术,从近岸养殖走向深海,极大地改善了大蚝品质,养殖速度和养殖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钦州大蚝产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正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西程村蚝——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牡蛎在广东俗称为"蚝",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海上牛奶"之称。中国是牡蛎养殖大国,牡蛎养殖产量占全球的80%。程村位于广东省阳西县程村镇,是广东著名的牡蛎养殖产区,程村养蚝的历史已有五百多年,2005年11月程村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是广东省阳西县程村、织篢、溪头三镇之间的"布袋"形海湾——洋边海,那里水咸淡适中,且港湾多,水底有丰富微生物,极适宜牡蛎长。程村蚝具有体大、味道鲜甜、色泽光洁的特点。程村蚝场不但制作蚝豉,还制作蚝油、蚝  相似文献   

15.
蚝,学名牡蛎。全世界已发现有100多种,我国约有20种,主要养殖品种是近江牡蛎、褶牡蛎和长牡蛎3种。因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受到各国重视并大力发展。我国养蚝历史悠久,远在汉朝已有关于养蚝的记载,明朝郑鸿图著《业蚝考》中,对蚝的撬竹养殖法作过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正>钦州是著名的"中国大蚝之乡",大蚝养殖面积、产量、苗种生产在广西均排第一位,是我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种苗供应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其辖区内的茅尾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大蚝天然采苗基地。2016年以来,钦州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推进大蚝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钦州大蚝荣登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品牌价值45.48亿元。  相似文献   

17.
这种煮蚝器的优点: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制作容易;生产连续化,煮蚝过程中蚝体不受机械损伤,并能充分除净蚝体上的杂质,比旧设备(铁锅煮蚝)提高工效近15倍耗煤量减少70%,机械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8.
蚝学名牡蛎(Ostrea),在我国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海产贝类。蚝在我国沿海有天然生长的,也有人工进行养殖的,广东省是我国著名的蚝产地,尤其是宝安县对蚝的人工养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对蚝的养殖和蚝制品的加工工艺都有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程村蚝作为牡蛎的一个地方品种,2005年11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来,广东省阳西县大力发展程村蚝特色养殖业,推行标准化和无公害养殖,提升程村蚝品质,打响程村蚝品牌,做大做强蚝产业。2017年11月29日,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南方日报社主办,阳西县海洋与渔业局、阳西县程村镇红光蚝协会协办的"程村蚝"品牌建设推广会在阳西县举行,百余位海洋渔业人士参加。中国是牡蛎养殖大国,养殖产量占全球的80%。牡蛎在广东被称为生蚝,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海上  相似文献   

20.
探讨广西钦州大蚝春季死亡规律,为预防春季钦州大蚝规模性死亡提供依据。利用水质检测、病害分析、病死率统计等方法,对2017年5月及2019年3—4月钦州大蚝大规模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钦州大蚝发生春季大规模死亡时,海水中的pH值、溶解氧、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等指标均在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范围内;死亡牡蛎体内携带细菌在正常范围且无寄生虫病原感染。2017年5月钦州港及大风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海区盐度分别在18~25、20~30,大风江的盐度高于正常年份,钦州港与大风江分别有36%、81%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抽查点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2019年3—4月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海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最靠近河口的大风江持续16 d盐度高于25,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分别有19%、41%、96%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同一海域不同抽查点的死亡率不同,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由此可以推断,广西钦州大蚝春季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蚝长期受到高盐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