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其它器官的生育进程。这就是生育进程的叶龄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一、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其它器官的生育进程。这就是生育进程的叶龄  相似文献   

5.
正生育叶龄诊断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一、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  相似文献   

6.
陕南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南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研究,总结了陕南3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主茎总叶片数及生育期特性,找出了各类型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了适合陕南地区正确的叶龄诊断技术,建立了3种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时期与叶龄的数据指标,从而为陕南地区制定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杜永林 《农家致富》2010,(10):32-32
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1.技术概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叶龄模式和群体质量两大栽培理论与技术成果基础上,以叶龄进程为主线,把水稻生育进程与器官建成诊断定量化,按高产形成规律把群体质量及其动态指标定量化,以最必需、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叶龄模型在水稻形态建成模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叶龄模型预测水稻播种至抽穗期的生育进程,与观察值吻合较好,根据叶龄与根,蘖,穗等器官的同伸关系,用叶龄模型预测各器官的发育进程,可用以编制水稻生长日历,预测当年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和器官形成进程,为高产栽培的调控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  相似文献   

10.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是以叶龄跟踪为基础,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实现水稻以安全抽穗为中心的计划生长模式,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垦区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跟踪为基础,通过对水稻生育进程及叶片的长势长相的判断,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实现水稻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是水稻“三化,,栽培、“优质米生产技术”等各项技术应用到位,实现良种良法的根本保证。黑龙江垦区自1996年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其中对育苗及本田管理开始运用叶龄诊断技术,取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上是项新的栽培技术,简称水稻叶龄模式,它将繁多的水稻品种进行分类,以器官相关生长为生物学依据,按叶龄进程模式化地揭示了水稻一生的生育规律,数量化地确定了水稻高产的主要生育指  相似文献   

14.
常青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220-221
水稻乳芽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轻简)栽培技术,是新型栽培技术、机械化作业的有效结合与统一。主要包括水田播种机的选定(研制)、品种选择、安全播种期的确定、播种量的确定、浸种与催芽、整地施肥与除草、播种时机的选择、按叶龄进程管水,按叶龄进程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项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5.
水稻硬盘育秧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菌糠,同时解决机插稻育秧取土困难,并为机械化大面积水稻生产提供安全、优质育秧基质,研究不同菌糠基质配方对水稻秧盘制作、摆盘后秧田期秧苗素质、本田期叶龄进程和群体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糠基质配方中菌糠水稻土(体积比6∶4)自制基质处理,盘中出苗率,秧田期叶龄、苗高、鲜重、干重、盘根和本田期叶龄进程、群体动态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精确定量栽培是由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等在阐明了水稻形态建成与产量形成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水稻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和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形成的栽培与调控技术。我省自2008年引进该技术以来,四川农业大学、四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种植制度条件下运用“水稻钟模型”的基本原理对长绒棉新海3号进行生育进程、叶龄及果台总数的计算机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生育进程误差在9天以内,叶龄误差小于1,总果台数误差1.9个。  相似文献   

18.
富锦市水稻叶龄指数控制法技术推广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英 《现代农业》2011,(5):135-135
水稻叶龄指数控制法技术是以叶龄跟踪为基础,通过对水稻生育进程及叶片的长势长相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栽培调控措施,实现水稻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种植制度条件下,运用“水稻钟模型”的基本原理,对长绒棉新海3号进行生育进程、叶龄及果台总数的计算机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生育进程误差在9天以内,叶龄误差小于1,总果台数误差1.9个。  相似文献   

20.
寒地水稻叶龄生育诊断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寒地水稻叶龄跟踪调查,将叶龄模式运用到不同品种的高产栽培中,分析比较各种环境条件下不同品种生育叶龄、分蘖进程、成穗质量、管理措施以及产量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稻米,为今后寒地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