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主要病害(一)玉米茎寓病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防治:选育抗病品种,轮作,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化学防治,播种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2%拌种,或用5%种衣剂根宝拌种,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多病宁60g/667m^2喷雾防治。(二)玉米青枯病玉米拔节期整株青枯死亡,剖开茎基部,可见髓部变褐色,发病后期有镰刀菌伴生。  相似文献   

2.
玉米茎腐病又称青枯病,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从始见病叶至全株显症一般7天,短的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一、发病症状茎部症状: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色病斑,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剖茎检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生长后期发生的整株很快青干枯死的突发性病害,又名玉米茎腐病,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危害玉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分布广,危害大,一般发病率10%左右,重的20%~30%,更重的在60%以上,甚至全田枯死。一、症状玉米青枯病田间病害在玉米乳熟期前没有明显的症状,乳熟期后开始表现症状,乳熟期至蜡熟期达到发病高峰。病原菌主要侵害玉米根系及茎基1~3节,症状有急性型和普通型两类,急性型发病快,在1~2d内全株  相似文献   

4.
阐述玉米青枯病的危害症状、病原菌及发病特点,并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育抗病杂交品种、做好种子消毒、适期播种、实行轮作换茬、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处理病叶与病株、药剂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纹枯病发病特点为,玉米全生育期均发病,发病盛期为拔节期至举灌浆期。主要危害叶鞘、叶片、苞叶和茎秆,果穗和籽粒,严重时引起茎腐、倒伏、穗腐。先由近地面叶鞘发病,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病斑,由下而上蔓延,逐渐变成中间灰白,边缘褐色椭圆或不规则形,病斑连接成云纹状,空气潮湿时产生白色菌丝体,并形成白色小球状菌核,后变成褐色菌核,易落入土中。防治措施为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忌与水稻、大豆、高粱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及带菌杂草。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施足底肥,适当追肥,配方磷钾肥,  相似文献   

6.
磷、钾、蔗糖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茎腐病(青枯病)是继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之后的又一大病害.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为5%~10%,重者20%~30%,严重地块可达60%~70%以上.大量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和玉米基部茎节内糖的含量是影响茎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1~3],选用抗病品种及通过改善栽培管理提高玉米的抗病性是防治茎腐病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探讨营养成分(磷、钾、蔗糖)在抗玉米茎腐病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在研究了不同营养配比对抗感玉米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影响的基础上,找出了营养元素的最佳配比,并以此为根据,比较了田间不同营养配比与发病的关系,试图为玉米茎腐病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子宾 《吉林农业》2010,(10):72-72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尤其今年特别严重,感染该病后会迅速蔓延,来势凶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严重的40-50%,特别严重的高达80%以上,农民称之为"暴死",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笔者根据多年经验,简要介绍了玉米青枯病发病原因、表现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9.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10.
巴蜀地区花生青枯病的分布、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蜀地区(原四川省)花生青枯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对策作了调查研究,发现巴蜀地区有花生青枯病发生。发病面积3万hm^2左右,约占全国发病面积的10%。明确了四川盆地南部的酸性土区是主要病区,其次是江河沿岸的老冲积黄壤和新冲积潮沙土区,尚未发现石灰性紫色土上有花生青枯病。试验证实硫酸铜、西力生、托布津等杀菌剂和2~3年轮作,对花生青枯病无防治作用,而选用抗病品种能有效遏制花生青枯病蔓延为害,并筛选出一批抗病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1990-1996年,在广西,湖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采集玉米青枯病株共563株,进行病原菌分离,腐霉菌的分离频率为51.87%,镰刀菌为35.35%,经致病性测定及再分离,证明腐霉菌是玉米青枯的主要病原菌。实行轮作,种植抗病品种,增施锌肥可有效地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一玉米茎基腐病1、发病原因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其中腐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13.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公司和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一般套种玉米和夏播玉米的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约25%。目前对此病的防治措施仍采用抗病品种为主,但因品种的选育周期长,  相似文献   

14.
<正>一、农业防治1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2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优良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经济有效地措施。在生产中应根据生产实际,选用抗病品种,同时引进不带晚疫病的种薯。3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轮作不仅可以改善土壤,避免单一养分缺乏,而且能减轻病虫害。马铃薯忌重茬和与茄科类作物连作,而适宜与谷类、豆类,油料等作物轮作。与这些作物  相似文献   

15.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以上。该病是由多种寄生和半寄生性病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在种子或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为了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现就其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简要介绍如下。一、症状玉米茎腐病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表现症状,其症状表现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1.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防治采用抗病品种、轮作、整地、田面清洁、施肥、灌溉等措施达到避免或减轻山药病虫害的发生。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山药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如:选用太谷毛山药可抗茎腐病。栽培抗病品种时要合理布局,每隔2~3年轮换品种,并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2.轮作可减轻或避免山药茎腐病和根结线虫危害。与玉米、小麦、萝卜、西瓜等不被侵染的作物至少3年轮作1次;常年栽培山药的老区,应1年轮作1次;有条件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防治效果更好。3.整地能直接消除在土中越冬的病原菌。选择地势高燥、湿度较低、肥沃疏松沙壤土,进行秋季整地,可将遗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业的发展,桦甸市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茎腐病发生和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影响桦甸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对玉米茎腐病在桦甸市的发病症状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拔除病株、集中销毁秸秆、秋翻地等农业防治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近几年菏泽市小麦茎基腐病连年为害,并且逐年加重的情况,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及为害规律,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精细整地、适期晚播、加强田间管理的农业防控和种子包衣或拌种、土壤处理、翌年开春进行喷药预防的针对性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一、番茄主要病害防治1、番茄疫霉根腐病:发病初期于茎基或根部产生褐斑,逐渐扩大后凹陷,病斑绕茎基部或根部一周,地区性部逐渐枯萎。茎基部及根部导管深褐色,不长新根。防治方法:(1)要于非茄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倒茬。(2)选用排水好的地块。(3)加强田间管理,定植期遇低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茎基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茎基腐病 ,又称玉米茎腐病或玉米青枯病 ,是我国玉米生产上一种暴发性病害 ,具有发病突然 ,来势凶猛 ,发展迅速的特点 ,发病后常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1 我国玉米茎基腐病发生与危害玉米茎基腐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一般年份发病率为 1 0 %~ 2 0 % ,多雨年份发病严重 ,最高可达 80 %以上。据资料显示 ,1 985年 ,玉米茎基腐病在北京地区流行 ,密云、昌平、通县等地的发病率均在 30 %以上。同年 ,河北省涿鹿县0 .67万 hm2 玉米因该病平均每 667m2 减产 1 0 0~2 0 0 kg。 1 988年 ,黑龙江绥化地区发病面积超过6.67万hm2 ,严重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