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考虑科研、生产等方面的需要,本刊编辑部组织了《森林小气候观测方法》的讲座,由本期开始,共分三讲,陆续刊登,其目录如下。第一讲一、森林小气候观测的特点 1.什么是森林小气候 2.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3.观测的方法二、观测地段的选择 1.选择的原则 2.观测地段环境的描述三、观测项目的确定 1.气象要素的观测 2.水文因子的观测 3.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4.林木气象灾害的观测第二讲四、观测仪器的选择及记录表、簿的准备 1.对仪器条件的要求 2.目前我国森林小气候观测中常用的仪器 3.试录表、薄的备制五、观测场内的仪器布置与安装 1.观测场位置的确定 2.仪器布置的基本原则 3.仪器安装的位置 4.几种主要仪器设备的安装方法第三讲六、观测的时间七、观测的程序八、观测资料的整理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阐明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机制。单个站点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和研究往往具有其局限性,难以揭示更普遍性的规律。多站联合,从站到网的模式成为生态定位观测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70年代,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网络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是开展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从发展情况、取得成果等方面重点介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三个主要网络: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T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并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湿地生态站的建设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针对湿地生态站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紧要的任务,本文结合湿地生态站及观测指标的特点,从观测场、观测样地以及观测数据出发,探讨研究了湿地生态站观测场及观测数据编码方式,为数据的管理以及生态站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概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概况及进展,包括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的常用仪器、观测方法和观测项目等。森林小气候观测方法主要有常规观测和梯度观测两大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较为广泛使用常规观测仪器进行森林小气候观测,而国外自60年代中期就开始大量使用先进的自动观测仪器进行森林小气候观测;国内进行森林小气候观测的项目比较广泛但缺乏深度,而国外主要针对某一具体观测项目开展比较深入的研究。最后对我国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成飞  毛成忠 《绿色大世界》2012,(11):187-188,190
在平邑口设置了一个高空探测站、一个地面观测中心站和一个地面观测子站,分别承担地面气压、温度、湿度、低云量、总云量、风向、风速和高空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要素观测。利用所获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平邑口1500m以下的风场、温度场各种特征。  相似文献   

6.
何飞  袁业畅 《绿色科技》2019,(12):27-30
指出了机场能见度是机场运行的重要天气指标之一,利用鄂州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选址期间建立的临时气象站一个观测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白天时段的人工观测与仪器观测能见度资料,对两者的一致性和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能见度资料误差较小,人工观测能见度在0~10km之间,两种观测误差相对较小,人工观测能见度为10km时,误差较大,仪器只有一定的参考性;考察三种视程障碍天气现象(大雾、霾、雨)对能见度的影响,发现仪器观测能见度波动相对较大,可能与观测场址靠近长江边,水汽分布不均有关,在降水日对能见度观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2010~2013年太平溪、曾家店两站自动能见度观测记录差别显著,说明太平溪对三峡翻坝航运区能见度状况具有代表性。对2010~2013年太平溪能见度自动观测与秭归能见度人工观测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存在显著差异。提出了在三峡翻坝航运气象服务中,应综合应用太平溪自动观测、秭归人工观测的能见度资料。  相似文献   

8.
六、观测的时间森林小气候观测的时间一般可与气象台站观测的时间相同(每日2、8、14、20时观测),但是为了获得气象要素日变化的规律,有时也需要在不同的天气类型(晴天、阴天、昙天)下作短时期的间隔1或2小时的全日观测,鉴于各气象要素都具有昼间变化大,夜间变化小的特征,在做全日观测时,有时也可以使观测的时间间隔,昼间较短而夜间较长。不过为了与气象台站比较起见,在任何情况下都最好能把2、8、14、20时4个时间包括在内。但由于森林小气候观测的条件所限。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6个项目省(区)内15个主要用材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林地上的62个病虫害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日本落叶松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以及白榆、刺槐和加勒比松没有发生病害外,其余树种造林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病虫危害。相比之下,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杨造林地发生虫害种类较多;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扬、刚果12桉和蓝桉造林地发生病害种类较多。根据各种病虫害在同一树种所有观测点上的样点发生频率和观测发生频率,作者提出了各树种造林地的最常发生虫害和病害种类。在所有病虫害观测点进行的全部观测中,虫害观测占777%,病害观测占271%。在全部有虫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25%,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也较少,占88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同样,在全部有病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608%,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为少数,占11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所以,总体来讲,病虫害给主要用材林树种幼林造成的危害较轻。建议根据本文提出的各树种常发性和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有重点地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理无锡地震监测中心站常熟地震台山洞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及场地环境)、观测系统运行情况及人为干扰因素三大类因素对形变观测数据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干扰因素会导致观测曲线出现不同变化形态。同一干扰因素不同仪器响应也不尽相同:强降雨会引起DSQ水管仪、SS-Y伸缩仪、VS垂直摆、VP垂直摆观测曲线出现转折突变;人员进出山洞会导致仪器记录曲线大幅突跳,VS、VP垂直摆数据相比长基线的DSQ水管仪、SS-Y伸缩仪受干扰更为显著,SS-Y伸缩仪通常受气压波动干扰更加明显;气压变化会引起地倾斜观测仪器记录曲线加粗、毛刺增多,载荷变化会引起SS-Y倾斜仪张性变化和数据大幅阶跃。总结归纳了各类干扰形态特点,便于剔除干扰,有效提取地震异常信息,为提高形变观测质量、数据分析预报提供保障、干扰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手持式测树枪测角、测距功能,根据三角函数和相关数学模型计算提出林火蔓延距离和速度、火焰长度、火场周边长、过火面积等林火行为参数的精准观测方法,实现了林火行为参数观测数字化、内外业一体化。在试验区开展精度验证,结果证明:双站测树枪观测林火蔓延距离的精度为99.28%,火场周边长测量精度为99.29%,过火面积测量精度为98.26%,测树枪的观测精度满足林火观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定位观测设施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定位观测与计量研究的成败,研究的科学性与综合性。本文根据板桥河小流域及南方山区的特点,对闭合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定位观测设施布局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定位观测设施设置的技术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数据是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环境保护数据。随着观测系统日趋复杂及监测数据量逐渐增多,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数据管理和共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方便数据存储、及时共享信息和易于挖掘数据隐藏信息,文中基于B/S模式,采用Jquery框架及MongoDB+Sqlserver存储架构建设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我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的网络可视化管理。平台具有地图可视化展示、数据实时观测及统一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共享等功能。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系统应用,收到良好效果。使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全国森林生态站信息的规范系统化汇集、网络可视化管理和云存储共享服务的目标,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福州某地下室基坑开挖变形观测,包括支护桩桩顶位移、沉降、基坑侧向位移、邻近建筑物及小区道路沉降观测等。尽管土体水平位移大,但根据观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土壤温度是大气与陆地表面水热循环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实际气象条件、地形、土壤质地、地表植被类型及冠幅、土壤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相对于气温,土壤温度的观测和资料获取更加复杂和繁琐.目前,土壤温度资料的获取手段主要为野外实测,包括气象台站的日常观测及基于特定科研需要的试验观测,但目前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通常是离散的,在空间上不连续,难以满足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需求[1].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型气象站及本站2020年2~8月的观测资料,根据《对比观测期间监测资料评估技术方法》对气温、相对湿度及降水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微型气象站气温、相对湿度和本站观测值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最高气温与本站偏差较大导致气温与本站观测值的粗差率变大,太阳能供电不足导致降水数据缺测过多,雨量正常采集时段,对于小时降水量在0.3以上的降水时段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水文观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人工林和无林地水文观测系统的建设与设计 ,对水文观测系统内实测项目作了介绍 ,还对需要计算的项目也作了简单介绍。该森林水文观测系统设计合理 ,具有可操作性 ,并且大部分监测项目实现了自记记录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中的第91个森林生态站,主要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的生物多样性、红松天然分布北界群落特征、火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功能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目的是为揭示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恢复规律、为量化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补偿、为森林与人居环境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文章对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林国刘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137-142,147
在马关县金城林场森林抚育试点区具代表性杉木纯林中设置监测样地和对照样地,对观测样地于2010年进行修枝抚育,并于2010年、2011年、2013年、2016年进行增长量观测,对比观测当年较2010年增长量和增长率变化,对比分析杉木修枝抚育和未抚育林分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修枝抚育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森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在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五大连池风景区分站(以下简称景区分站)采用连续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测定蒙古栎林内、林外气象因子动态变化分析其差异特征,旨在揭示森林内小气候的月变化规律及森林对小气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5月、8月和11月四个月份的观测数据,分别从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