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苜蓿籽蜂是沙打旺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其蛀食种子,严重影响沙打旺的种子生产。为了确定籽蜂在田间寄生于种子内的时间,以便适时防治,减少危害,本研究于11月初沙打旺成熟期采集了8个品种沙打旺的早花穗(已成熟果穗)和晚花穗(未完全成熟果穗),将每个品种早花穗和晚花穗的单穗脱粒后分别放置于室内用自封袋封闭的玻璃培养皿中,同时将每个品种的3个果穗放置于室外有细小网孔可防止成虫逃逸的尼伦纱网中,每周统计1次羽化成虫数直至羽化结束。室内、外试验均测定籽蜂的整体羽化进度以及在不同品种、不同花穗上的寄生水平等。结果显示,籽蜂对沙打旺种子的寄生率为0(辽宁阜新晚花穗)~20.71%(固原早花穗),随着花穗早晚和品种不同而不同,其中内蒙早熟、宁夏彭阳、固原、辽宁阜新、河南沙打旺的早花穗种子中籽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晚花穗(P<0.05)。籽蜂在室内与室外羽化的进度不同,在室内羽化历时167 d,而在室外羽化历时仅77 d;在室内与室外最早羽化时间分别为2月3日和5月5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91 d;羽化高峰期分别为3月31日和5月26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56 d,但羽化末期相同,均为7月21日。早花穗和晚花穗均有2个羽化高峰期,说明收集的果穗中的籽蜂有2个寄生高峰期。籽蜂在不同品种上的羽化进度也不同,意味着籽蜂寄生种子的时期与品种有关。由此可知,籽蜂的幼虫无冬季休眠习性,只要温度适宜就可继续生长取食、发育并完成羽化。室外放置的沙打旺果穗和室内存放的种子中的籽蜂均可成为田间沙打旺的虫源,由本研究得出田间防治籽蜂应在沙打旺始花期至7月下旬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2.
苜蓿籽蜂是沙打旺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其蛀食种子,严重影响沙打旺的种子生产。为了确定籽蜂在田间寄生于种子内的时间,以便适时防治,减少危害,本研究于11月初沙打旺成熟期采集了8个品种沙打旺的早花穗(已成熟果穗)和晚花穗(未完全成熟果穗),将每个品种早花穗和晚花穗的单穗脱粒后分别放置于室内用自封袋封闭的玻璃培养皿中,同时将每个品种的3个果穗放置于室外有细小网孔可防止成虫逃逸的尼伦纱网中,每周统计1次羽化成虫数直至羽化结束。室内、外试验均测定籽蜂的整体羽化进度以及在不同品种、不同花穗上的寄生水平等。结果显示,籽蜂对沙打旺种子的寄生率为0(辽宁阜新晚花穗)~20.71%(固原早花穗),随着花穗早晚和品种不同而不同,其中内蒙早熟、宁夏彭阳、固原、辽宁阜新、河南沙打旺的早花穗种子中籽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晚花穗(P<0.05)。籽蜂在室内与室外羽化的进度不同,在室内羽化历时167 d,而在室外羽化历时仅77 d;在室内与室外最早羽化时间分别为2月3日和5月5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91 d;羽化高峰期分别为3月31日和5月26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56 d,但羽化末期相同,均为7月21日。早花穗和晚花穗均有2个羽化高峰期,说明收集的果穗中的籽蜂有2个寄生高峰期。籽蜂在不同品种上的羽化进度也不同,意味着籽蜂寄生种子的时期与品种有关。由此可知,籽蜂的幼虫无冬季休眠习性,只要温度适宜就可继续生长取食、发育并完成羽化。室外放置的沙打旺果穗和室内存放的种子中的籽蜂均可成为田间沙打旺的虫源,由本研究得出田间防治籽蜂应在沙打旺始花期至7月下旬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土壤条件差别较大,在选择和引种牧草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根据当地环境选择牧草品种 首先,要了解土壤的类型,中性偏碱土壤,适合耐碱性强的品种,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中性偏酸土壤,适合耐酸性强的品种,如红三叶、白三叶等;盐碱地只适合种植耐盐碱的品种,如沙打旺、黑麦草、籽  相似文献   

4.
沙打旺草地主要害虫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 ,对引起沙打旺衰退的原因之一 ,沙打旺主要害虫 ;沙打旺食心虫 ;沙打旺黑潜蝇 ,沙打旺籽蜂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冯超  刘玲  柯皓天  张正国  吕银 《蚕桑通报》2018,(1):37-39,41
为了选拔适合四川省种植的籽叶高产的蓖麻品种,连续两年对从浙江引进的3个中杆蓖麻品种的物候期、分支能力和夏伐后籽叶产量等农艺、经济性状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浙蓖1号"属早熟品种,"浙蓖3号"和"浙蓖4号"属中早熟品种,早熟和中早熟蓖麻品种在四川省部分地区一年可以一播两收;3个引进品种每667 m~2的籽产量在116 kg~200 kg,比对照种增产12%~16%,其籽产量与一级分枝穗长、分枝能力成正相关;春播夏伐采叶两季,3个引进品种产叶1586 kg~1902 kg/667 m~2,高于对照种的15%~41%。这3个蓖麻品种具有产叶(籽)量高、分支能力强、可一年两收等特性,其中浙蓖3号综合性状最优,适合在四川省丘陵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3种披碱草属牧草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霞  张海林 《青海草业》2007,16(3):12-14,32
本文通过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两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的比较,表明新选育品种短芒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两个品种高,尤其是产籽量差异极显著,且新选育的短芒披碱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高寒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工程最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沙打旺的产草量并缩短其生育期,东北农业大学以黑龙江省方正县采集到的野生沙打旺为育种材料,从2001年开始利用单株选育和混合选择相结合的方法,于2005年成功获得了性状稳定遗传的优良株系,并将其命名为沙打旺‘东农’。以沙打旺‘龙牧2号’为对照,2009-2012年在哈尔滨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沙打旺‘东农’的干草和种子产量在第2、3年(种植当年不刈割)明显增加,干草产量提高约10%,而种子产量提高40%左右。在生育期方面,沙打旺‘东农’从返青到种子成熟大致经历130d,比对照提前2~10d左右。因此,沙打旺‘东农’具有产草量高、早熟的特性,是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植虎 《青海草业》2012,21(1):20-23
2008~2011年在互助县东沟乡进行了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表明短芒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两个品种高,产籽量差异极显著,而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农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9.
2008-2011年在互助县东沟乡进行了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表明短芒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典他两个品种高,产籽量差异极显著,而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农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0.
白撂几万元     
<正> 今春洋县从广东省调回桑籽2430斤,花钱20685元。(其中1600斤每斤8元;830斤每斤9.5元)。调回后蚕技站同志作了4次发芽试验。发芽率分别为6.84%、8%、8.5%、3.2%;千粒重三次结果为1.10克、1.05克、1.025克。2430斤桑籽经风选过后只剩580斤,此时千粒重测得为1.31克,发芽率尚在试验。南郑县从广东顺德县调回桑籽2544斤,每斤8.5元,花钱21624元。经试验发芽率也只有3%。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桂蚕8号新品种杂交原种的繁育性能,2021年选春期、夏期、秋期进行调查,将桂蚕8号与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的杂交原种繁育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桂蚕8号”的原原种“锦“”绣“”壮“”丽”的克蚁收茧量均高于两广二号的4个原原种;其中克蚁收茧量最高为“丽”3.75 kg/g,比最低的“7532”3.19 kg/g高17.55%;死笼率均低于两广二号的4个原原种,其中死笼率最低为“丽”1.57%,比最高的“湘晖”低4.51%。桂蚕8号的4个原原种平均制杂交原种“锦·绣“”绣·锦“”壮·丽“”丽·壮”的克蚁制种量均高于两广二号4个原原种的克蚁制杂交原种量,但各品种间除“丽·壮”与“7532·湘晖”的克蚁制杂交原种量差异显著外,其他品种间没有差异;桂蚕8号的中日系平均克蚁制杂交原种量为38.68张/g,比两广二号的中日系平均克蚁制杂交原种量高7.83%。桂蚕8号的中日系杂交原种平均折净率为82.41%,比两广二号中日系平均杂交原种折净率高6.18%。新品种桂蚕8号杂交原种繁育的主要指标,均已经达到或超过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已经达到蚕种生产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早熟沙打旺的栽培利用张进善河北省怀安县水利水保局(076150)近年来,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用辐射诱变、集团选择的方法,选育出一种牧草新品种-早熟沙打旺。此品种除保留原品种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风沙等优点外,还具有早熟、种子产量高的特点。在非灌溉的瘠薄...  相似文献   

13.
黔阳无核椪柑与普通有籽椪柑枝叶形态差异甚小,而物候期、花器、果实区别明显。以同样对照观测记载为例,其区别大致为:物使期无核椪柑萌动发芽早3~4天,1999年无核椪柑3月3日发芽,有籽椪柑3月7日发芽。无核椪柑3月6日现蕾,有籽椪柑3月10日蕾。无核椪柑4月14日花开11%,有籽椪柑4月17日花开9%。无核椪柑花期长,谢花期同有籽椪柑。花量及花器形态 无核椪柑花量比有籽椪柑约大1/3左右。无核椪柑花蕾体积比有籽椪柑大1/6左右。无核椪柑露柱花比有籽椪柑多1/5左右。无核椪柑无正常花粉粒,花粉无活力…  相似文献   

14.
籽粒苋属苋科、苋属,原产于中美洲和东南亚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也属于粒苋的原产地之一。籽粒苋属于1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叶、苋籽,蛋白质、赖氨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堪称谷类作物营养冠军。苋籽可作为食品原料开发利用,其幼苗可作为蔬菜使用,在现蕾开花期及收籽后茎叶即可作为牛、羊、鸡等畜禽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5.
柑桔砧木选育是柑桔生产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选育出品种性状优异且适合我省柑桔栽培的砧木良种,课题组经过近10年的试验研究,“安化枳”表现树势强健,抗逆性强,遗传性稳定;果实(青果)出籽率比其他混杂枳高5—10%,且种子饱满;播种出苗率达90%以上,嫁接蜜柑类、蜜桔类、橙类、柚类等亲和力强;嫁接苗的成苗出圃率达85%,比混杂枳种高出10%。确认“安化枳”为大叶大花枳中的一个优良株系,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沙打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瑞芬  李聪等 《草地学报》2001,9(3):171-175,190
利用RAPD技术对我国沙打旺育成品种,地方材料和野生材料的遗传多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打旺野生材料的多态性明显高于育品种和地方材料,在13份品种(材料)中,山西沁野生沙打旺基因多样性最大,山西五台山野生沙打旺多态位点比例最高,沙打旺生材料总基因多样性和平均基因多样性均大于育成品种和地方材料,其遗传变异幅度最大,而育成品种最小,沙打旺野生材料间遗传分化明显,其基因分化系数比育成品种和地方材料间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沙打旺生育期177 d,从第2年开始能收少量种子;沙打旺由于花期长,种子成熟不一致,应适时收种;第1年有少量分枝,第2年分枝数12.6,第3年分枝数22.3;产草量高,第2年产草量22 000 kg/hm2,第3年产草量3 8000 kg/hm2,宜在花期以前刈割利用;沙打旺再生能力比苜蓿弱,二茬草高度只有46 cm;沙打旺根系发达,抗旱、抗寒、耐瘠薄、竞争力强,能形成单一郁闭群落。沙打旺为中等耐盐植物,耕作层土壤含盐量在0.655%以下时,植株生长正常,达到0.836%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达到0.96%时,种子不能发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的指示,为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农民种植草木樨,提供一条合理利用草木樨籽的途径,我们用12头当地杂种架子猪,在渭源县莲峰乡畜牧医站进行饲喂试验。试猪体重30—35公斤,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头。试验组精料为30%草木樨籽、70%玉米面,每日每头饲喂4—6斤,粗饲料为蚕豆衣、小豆衣、野菜等;对照组精料为30%蚕豆面、70%玉米面,每日每头饲喂4—6斤,粗饲料同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黄芪属种质材料,试验利用不同浓度(5%、10%、15%、20%)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PEG-6000)对6种黄芪(紫花沙打旺、中沙1号沙打旺、春疆1号沙打旺、沙打旺、斜茎黄芪、黄芪草,按1~6编号)的种子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发芽试验,以不加PEG-6000的纯化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的根长、胚芽长,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根芽比、相对芽长、相对根长11项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同一品种种子萌发情况不同,1号(紫花沙打旺)在5%、10%和20%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6号(黄芪草)在15%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相对根长和根芽比均高于对照,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号(中沙1号沙打旺)和5号(斜茎黄芪)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种子萌发受到抑制;3号(春疆1号沙打旺)和4号(沙打旺)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部畜牧总局的支持下,河南省在东部黄河故道上的睢县、民权、宁陵、兰考、开封等县,建立了沙打旺良种繁育基地,去年种植了3万亩沙打旺,收种子10万斤,供应全国各地,仅这一项就收入20万元;另外收鲜草3,000万斤,干草1,000万斤,不但促进了牛羊生产的发展,还增加了50万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