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藏绵羊的生产性能,利用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进行杂交,测定了白-藏F1代羊和藏绵羊的各年龄段的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产肉性能及肉质指标等。结果表明:白-藏F1代公、母羊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和日增重均有极显著提高(P<0. 01),6~12月龄日增重相对0~6月龄日增重有所下降;初生重、6月龄体重和0~6月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藏绵羊(P<0. 01); 6月龄时体高、体长、胸围、管围都有所增加(P>0. 05),胸围增大最明显(P<0. 01); 12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均比母本藏绵羊有显著增加(P<0. 01)。白-藏F1代羊与藏绵羊相比,胴体重提高12. 36%,净肉重提高13. 28%,净肉率提高6. 02%,屠宰率提高7. 50%,差异均显著(P<0. 05); GR值高于藏绵羊,差异极显著(P<0. 01)。  相似文献   

2.
辽宁绒山羊改良当地蒙藏山羊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辽宁绒山羊改良引进的内蒙古白绒山羊与甘南当地藏山羊,结果表明:辽蒙藏杂交F1代绒山羊,在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各个时期,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与对照组(蒙藏山羊杂交后代)相比,公羊除初生和3月龄羔羊的体长、12月龄胸围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它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母羊的3月龄、12月龄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初生、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0.01〈P〈0.05),初生、3月龄、6月龄体高、胸围及6月龄体长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羊绒细度、长度、单纤维断裂强力、单纤维断裂伸长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含绒率和产绒量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F1代羊杂交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藏系绵羊羊毛油汗及脂肪酸含量的差异,试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彭波半细毛羊、浪卡子绵羊、当雄绵羊羊毛油汗进行得率计算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彭波半细毛羊的羊毛油汗得率最高(7. 90%),其羊毛油汗平均含量为93. 70%,显著高于当雄绵羊(P0. 05);三个不同品种藏系绵羊羊毛油汗的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浪卡子绵羊羊毛油汗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当雄绵羊(P0. 05),彭波半细毛羊羊毛油汗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浪卡子绵羊和当雄绵羊(P0. 05),且彭波半细毛羊羊毛油汗油酸含量显著高于浪卡子绵羊(P0. 05),棕榈油酸、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当雄绵羊(P 0. 05)。说明不同品种藏系绵羊对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藏羊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0~6月龄藏羊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与分析,并探讨初生与断乳期羔羊体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藏羊在0~6月龄时,不同性别间体重、体尺增长均无显著差异(P0. 05); 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体重、体长和胸围的拟合度最高,Gompertz模型对体高的拟合效果最好;体重的时间拐点为1. 52月龄,体重的生长拐点为8. 98 kg;体长、体高、胸围的生长拐点为0. 23~0. 27月龄; 3月龄羔羊的体重与初生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3月龄公羊体高与初生体高,以及3月龄母羊胸围与初生胸围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5)。说明哺乳期是羔羊生长的关键时期,初生体质对断乳期体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分析了波×南一代羊、南江黄羊出生到6月龄的生长发育,190日龄的屠宰指标.结果表明在青海高寒牧区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波×南一代羔羊和南江黄羊生长发育快于藏系绵羊,6月龄公、母羊活重比藏系绵羊分别高7.4 kg、5.59 kg和3.5 kg、2.66 kg(P<0.01);体长、体高、胸围均极显著大于藏系绵羊(P<0.01);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明显优于藏系绵羊,波×南一代羊和南江黄羊公、母羊胴体重、屠宰率比藏系绵羊分别高6.11kg、7.52个百分点和3.13 kg、5.38个百分点(P<0.01);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高5.98 kg、10.72个百分点和3.39 kg、9.25个百分点(P<0.01);眼肌面积也大于藏系绵羊.  相似文献   

6.
利用野血牦牛杂交改良本地牦牛后代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本地牦牛的生产性能,引进野血牦牛杂交改良本地牦牛,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改良效果显著,经测定,杂种一代牦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牦牛(P〈0.01)体尺指标也明显高于本地牦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不同能量水平对羊生产性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选用山羊和绵羊各21只,研究能量水平对羊采食量(DMI)、日增重(ADG)、饲料转化率(FCR)、胰岛素、生长激素和孕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的DMI显著大于山羊的(P<0.05),低能量水平下,绵羊的DMI显著大于山羊的(P<0.05)。绵羊的ADG显著高于山羊的(P<0.05),高能量水平下两种羊的ADG显著高于低能量水平的(P <0.05),FCR在绵羊与山羊之间、不同能量水平之间及互作之间都不显著(P>0.05)。试验前期山羊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大于绵羊的(P<0.05),在低能量水平下,山羊的血清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绵羊的(P<0.05)。试验前期山羊的孕酮水平显著高于绵羊的(P<0.05),高能量水平下的孕酮极显著地高于中、低能量水平下的孕酮(P<0.01),中等能量水平下,山羊的孕酮浓度显著高于绵羊的(P<0.05)。  相似文献   

8.
旨在比较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神经肽Y(NPY)在不同发育时期藏绵羊睾丸的组织分布特征,探索其对藏绵羊睾丸发育及生殖机能调节的相关作用。采用睾丸摘除手术收集0.5、2、5、8、12及18月龄藏绵羊睾丸,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IPP图像分析技术研究PGP9.5和NPY的分布特征。PGP9.5和NPY在0.5月龄藏绵羊睾丸组织表达量较低,生殖母细胞中基本无表达,但2月龄时,PGP9.5表达量增加极显著(P0.01),且同年龄段PGP9.5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NPY(P0.01),至18月龄时,PGP9.5和NPY表达量明显升高,且与0.5月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二者在12月龄及以后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均为阴性。PGP9.5在Sertoli细胞阳性信号随睾丸发育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至18月龄时基本无表达,其在各年龄段Leydig细胞及其周围血管壁呈阳性表达。NPY在Leydig细胞的阳性信号较弱,2月龄及以后各发育阶段睾丸Sertoli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在血管壁的表达亦随年龄增加而增强。高原缺氧环境中,不同月龄高原型藏绵羊睾丸组织中PGP9.5和NPY的表达差异与Sertoli细胞发育及精子发生调控关系密切;PGP9.5在Leydig细胞强阳性,表明其与激素合成分泌相关,NPY表达随着月龄而增强,有利于加强睾丸血管舒缩以适应对低氧的调节,或在局部血液循环与Sertoli细胞之间物质传递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加型藏羊本品种选育核心群公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15+0.59kg和4.02+0.53kg;3月龄公羔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同比未选育群3月龄公羔分别提高4.42kg、4.34cm、5.05cm和5.98cm,3月龄母羔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同比未选育群3月龄母羔分别提高2.37kg、5,1cm、5.17cm和4.77cm,均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公羔同比未选育群6月龄公羔体重提高2.98kg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母羔同比未选育群6月龄母羔体重提高3.64kg差异极显著(P〈0.01)。选育核心群18月龄公羊同比对照18月龄公羊体重提高6.18kg,剪毛量提高0.06kg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母羊同比对照体重提高5.26kg差异极显著(P〈0.01),剪毛量提高0.15kg差异显著(P〈0.05)。经过三年的严格选育,核心群的羊只结构有了显著变化,种公羊和适龄母羊的比例更加合理,适龄母羊优秀个体比例显著提高,其中特级提高了4.7个百分点,一级提高了1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章旨在为甘南州尕力巴犊牛的育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牦尕力巴犊牛、普通黄尕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为素材,对0~6月龄犊牛分5个阶段进行放牧兼舍饲育肥,[结果]表明:牦尕力巴犊牛与普通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体重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1月龄~5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显著(P0.05);牦尕力巴犊牛与改良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6月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普通黄尕力巴犊牛与改良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5月龄体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说明普通黄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0~6月龄育肥效果好于牦尕力巴犊牛,而普通黄尕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育肥效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茶卡藏羊肉不同部位的品质特性及相关关系,分析了不同部位的蒸煮损失、色泽及质构品质。结果表明:茶卡藏羊不同部位的加工品质特性存在差异。蒸煮损失外脊显著高于羊排和后腿(P 0. 05),与前腿、上脑和颈肉差异不显著(P 0. 05)。L值上脑、颈肉和羊排显著高于后腿和外脊(P 0. 05),与前腿差异不显著(P 0. 05),各部位a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 0. 05)。后腿和羊排硬度与前腿、上脑、颈肉和外脊存在显著差异(P 0. 05),弹性和内聚性差异均不显著(P 0. 05),羊排和后腿咀嚼性与前腿和上脑存在显著差异(P 0. 05)。本研究为茶卡藏羊肉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放牧条件下引进的萨福克羊对河谷型藏绵羊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改良效果,试验选取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3月龄萨福克羊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1代(以下简称萨藏杂交羊)公羔与河谷型藏绵羊公羔各50只饲养至18月龄,测定初生及3,7,18月龄体重,计算日增重;分别选择体重接近试验羊群体重平均值的7,18月龄萨藏杂交羊、河谷型藏绵羊各10只屠宰,测定屠宰前的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萨藏杂交羊初生及3,7,18月龄羔羊体重及初生~3月龄、4~7月龄、8~18月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绵羊(P<0.05)。18月龄时,萨藏杂交羊体高、腹围、胸围、臀高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绵羊(P<0.05),体长、胸深、胸宽、臀长、臀宽、管围、前肢长、后肢长、头长、头宽、耳长二者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7月龄时,萨藏杂交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左半骨重、左半净肉重均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绵羊(P<0.05),骨肉比、屠宰率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时,萨藏杂交羊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左半净肉重均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绵羊(P&l...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湖羊种公羊对青海高原型藏羊进行了杂交改良,对杂交F_1代与纯繁藏羊的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了两个组的增重情况、体尺指标以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1)杂交F_1代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4月龄重、6月龄重均高于纯繁藏羊,且差异均显著(P0.05),6月龄时,活重达到了34.88 kg,比纯繁藏羊提高2.22 kg(P0.05),60~120 d平均日增重为192.89 g,比纯繁藏羊高出28.51 g;(2)杂交F_1代6月龄的体长、体高、胸围均显著高于纯繁藏羊(P0.05);(3)杂交F_1代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GR值均显著高于纯繁藏羊(P0.05),而眼肌面积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湖羊是青藏高原牧区开展肉羊品种改良的理想父本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欧拉羊杂交改良天祝草地型藏羊效果,对欧拉羊与天祝草地型藏羊杂交试验组和天祝草地型藏羊本交对照组所产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18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了跟踪测定,并对不同年龄段杂交后代与对照组后代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欧杂(欧拉羊×草地型藏羊)F1公羔初生重、0~180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56 kg和138.11 g,母羔分别为4.28 kg和125.72 g,均极显著高于天祝草地型藏羊(P<0.01).3、6、18月龄欧杂F1的体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极显著(P<0.01);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天祝草地型藏羊,差异均显著(P<0.05).因此,欧拉型藏羊是改良天祝草地型藏羊的首选类群.  相似文献   

15.
引进欧拉羊杂交改良甘南州的山谷型藏羊,跟踪测定杂交F1代与对照组羔羊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杂交F1代羔羊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安格斯肉牛改良沿河本地黄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改良沿河本地黄牛。经观测:安本F_1牛体型趋向父本、毛色呈显性遗传,多为黑色或黑褐色;平均初生重为20.80±2.63kg,6月龄体重为111.08±5.02kg,12月龄体重为172.91±12.47kg,18月龄体重为229.56±14.67kg,比同龄的沿河本地黄牛分别提高46.99%、43.55%、45.81%和47.79%,差异极显著(P<0.01);各月龄阶段的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5),增长幅度大多在10%~20%之间。结果表明:安格斯肉牛改良沿河本地黄牛、杂种优势明显,能显著改善本地黄牛体形不足的缺陷,安本F_1牛生长发育快,且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应能力强,是改良山区黄牛的理想肉牛品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青贮红薯藤蔓的品质,试验采用青贮菌源单独添加和菌源与蒙脱石的混合物联合添加的方法对红薯藤蔓进行青贮处理,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价和品质指标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青贮菌源与蒙脱石联合制备的青贮饲料含水率更高,饲料更鲜嫩多汁,与对照组比较pH值极显著降低(P0. 01),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 05),粗蛋白含量极显著提高(P0. 01),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 05),微观纤维结构破坏程度更高。说明采用菌源与蒙脱石的混合物联合添加制备青贮红薯藤蔓品质较传统制备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青贮饲料长期稳定保存,而且养分得以更好地保留,改善动物肠道菌群,提高采食量,促进畜禽消化吸收,可为青贮饲料品质的改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季节藏北高寒牧区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北高寒牧区不同季节对放牧藏绵羊采用人工观测法、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及全收粪法,观测藏绵羊的放牧行为、采食行为以及进行采食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藏绵羊冬春季较夏秋季游走、采食和彷徨时间延长,休息时间缩短;夏季采食速度和每口采食量均高于其它两季,三季中每只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887.2&#177;196.4g、1108.3&#177;157.6g和526.2&#177;98.2g,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和秋季,粗脂肪(EE)含量冬春季牧草明显低于夏秋季(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冬春季极显著(P〈0.01)高于夏秋季;三季表观消化率(OM)和CP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量(NDF)和ADF消化率夏季与冬春季、秋季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阿拉善戈壁驼与沙漠驼屠宰性能和骨骼肌组织学性状,试验随机选取6,8,10齿龄的阿拉善戈壁驼和沙漠驼,每个品种、每个齿龄各6峰,共36峰,测量体尺指标并统计屠宰性能,选取成年(8齿龄)阿拉善戈壁驼和沙漠驼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肌纤维性状。结果表明:相同齿龄阿拉善戈壁驼体高、体长、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阿拉善沙漠驼(P0. 05或P0. 01);阿拉善沙漠驼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阿拉善戈壁驼(P0. 05或P0. 01),而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阿拉善戈壁驼(P0. 05)。说明阿拉善戈壁驼产肉量大,不仅与其体尺指标相关,还与肌纤维数量的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20.
短花针茅草原上放牧强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85~1989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哈雅教学牧场选用杂种羯羊在短花针茅草原上进行放牧强度试验,分析各处理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探讨放牧强度与绵羊生产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的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放牧的绵羊体重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P<0.01);放牧期间轻度放牧绵羊的总增重量显著高于重度放牧(P<0.01),各处理间绵羊掉源量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放牧绵羊净毛量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P<0.01),而两者之间净毛量无显著差异(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载畜率为1.07ha/只·年的中度放牧是最为经济合理的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