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为探讨不同香型最佳醇化复烤片烟相关物质含量及差异,选取河南许昌、湖南郴州、贵州遵义及四川凉山已达最佳醇化复烤片烟,测定各相关物质含量,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差异分析,研究不同香型复烤片烟各相关物质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片烟各物质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黄淮平原生态区-焦甜焦香型总糖、还原糖、钾、莨菪亭、富马酸、棕榈酸、亚麻酸、硬脂酸含量较低,p H值、氯、烟碱、总氮、绿原酸、芸香苷、多酚类物质总量、苹果酸、柠檬酸、非挥发性有机酸总含量较高;南岭丘陵生态区-焦甜醇甜香型pH值、烟碱、总氮、莨菪亭、异戊酸、棕榈酸、亚油酸含量较低,钾、草酸含量较高,多酚类物质含量略低,糖、烟碱、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居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略高;黔桂山地生态区-蜜甜香型氯、烟碱、总氮、多酚类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较低,pH值、糖、钾含量居中;西南高原生态区-清甜香型总糖和还原糖较高,氯较低,pH值、钾、烟碱、总氮、多酚类物质含量居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略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不同复烤方式对烟叶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贵州C3F、河南C3F、河南B3F 3种烟叶为原料,对比滚筒复烤和热风复烤2种复烤方式下不同干燥强度对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干燥强度的增大,片烟的平均干燥速率增加,较低的干燥强度可以缩小不同烟叶干燥速率的差异.不同种类烟叶随着干燥强度的变化,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变化幅度不同.滚筒复烤方式下,随着筒壁温度的升高,烤后片烟收缩率先增大后降低,大中片率减小;在2种方式干燥速率接近的低干燥强度下,热风复烤更有利于提高烤后片烟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但滚筒复烤更有利于烤后片烟结构的提升.[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烟叶复烤方式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复烤方式对烟片结构及片型的影响。[方法]以贵州黔南烟区A3CH1模块C2F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以CK、ZK、DK1、DK2 4种方式进行复烤试验。[结果]DK1可以达到“降大片、提中片”的目的,从大片组烟片尺寸变化来看,打叶复烤加工效果最优的是DK1、DK2,其次是CK,最后是ZK。从复烤前后长边、短边分析来看,CK和ZK复烤前后中片组烟片尺寸均相对偏大,DK1和DK2复烤前后中片组烟片尺寸均相对偏小,从中片组烟片尺寸来看,ZK的打叶复烤加工效果最好,其次是CK,最后是DK1和DK2。[结论]DK1对片烟结构的改善效果及对大片组烟片加工效果较优,ZK的打叶复烤加工对中片组烟片尺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8.
打叶复烤片烟结构特征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片烟结构分布状况及各种因素对片烟结构质量的影响,采集了我国10个打叶复烤企业2006~2008年的片烟样品290份,分析了片烟结构不同年份间、不同等级间、不同批次间、复烤前后、不同打叶复烤厂间的分布及差异性,描述了片烟结构指标的变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上、中等烟的12.7mm叶片率逐年提高,小片率和叶含梗率逐年降低;不同等级间存在差异,上等烟与中等烟差异较小,下等烟的12.7mm叶片率、小片率与上、中等烟差异均显著,加工水平是上等烟中等烟下等烟;不同批次间存在差异;复烤前后差异极显著;不同打叶复烤厂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2.7mm叶片率变异程度弱,其他指标属于中等变异。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用于储存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介质的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陆续建设,工程发展呈现储存规模大型化、储存介质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地下水封洞库设计与建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地下水封洞库行业体系日趋完善。系统性总结了地下水封洞库技术的起源以及国内外发展历程,结合常压型与压力型洞库工程建设技术现状,阐述贯穿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勘察、施工技术中的主要核心内容,并指出地下水封洞库工程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行业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工程设计技术、勘察技术、施工装备与技术、工程建设技术均有待提升。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技术特点,在现有技术的完善、改进技术的推出、结合新业务应用领域特点的技术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展望。研究成果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全过程建造的角度提出关键技术,可为现有技术的完善与改进提供关注点,为不适宜与水接触的石油产品、低温液体及新型气体能源储存方式的发展提供借鉴。(图4,参20)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氧气含量对复烤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氧气含量下醇化烟叶感官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常规化学成分影响较小,但对其可用性指数(CCUI)、多酚、色素类潜香物质和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变化影响较大,氧气体积分数越高,多酚、色素类潜香物质的降幅越大,当烟叶醇化60 d后,50%~60%、90%~100%氧气下多酚和-胡萝卜素的变化差异逐渐缩小;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的感官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氧气均不利于烟叶感官质量的提升,复烤片烟醇化40 d左右,烟叶的感官质量最佳;综合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氧气体积分数为50%~60%、醇化40 d左右,复烤片烟的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12.
13.
为研究打叶复烤干燥过程及干燥工艺条件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选择干燥一区至三区温度、排潮风门开度、新风风门开度等9个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法设置了10种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对河南商丘B2F、C3F混打烟叶进行处理,采用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干燥前后样品钾含量。结果表明,干燥后烟叶钾含量呈现显著降低趋势,变化幅度在1.4%~12.8%之间;干燥工艺条件对钾含量的变化幅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干燥一区温度和新风风门开度、二区排潮风门开度、干燥三区温度和排潮风门开度是影响钾含量变化幅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种子市场供求关系难以预测,每年种子都有不同数量的剩余,现有的常规仓库高温高湿种子芽率难以保证,因此通过在地下洞库做了储种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今后种子部门储种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现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片烟化学成分的在线快速检测。[方法]采集2010年、2011年和2014年具有代表性的烟叶样品的在线近红外光谱,采用主成分马氏距离法和基于蒙特卡洛采样的奇异样本识别方法剔出异常光谱和化学异常样品,建立并优化复烤片烟6种化学成分(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和氯)的在线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的定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均在81%以上。通过模型外部检验发现,样本的近红外预测值与参考值的结果较为一致,氯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1%,其他组分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结论]利用在线定量分析模型,可以实现复烤片烟化学成分的在线检测,为后期烟叶醇化、质量评价和配方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调控因素对打叶复烤成品片烟均匀性的影响,利用在线近红外光谱仪检测烟叶的烟碱含量、光谱特征值和颜色值,并在打叶复烤投料混配环节按照“烟碱”“烟碱+颜色”“光谱”“光谱+颜色”“颜色”5种调控因素进行混配投料,并通过变异系数、t检验、相关分析探讨不同调控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颜色”因素能够明显提升成品片烟颜色值和氯含量的均匀性,“烟碱+颜色”因素组合会降低烟碱和总糖含量的均匀性,“光谱+颜色”因素组合在提升颜色值均匀性的同时还能使烟碱、总糖、氯含量的均匀性控制在较高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碱含量与总氮、钾、氯含量的CV值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总糖含量和氯含量CV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不同气候条件下复烤片烟醇化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采用SDE-GC/MS测定醇化后烟叶致香成分的含量,研究云南玉溪和重庆盘龙不同气候条件下醇化的云南复烤片烟及重庆盘龙醇化的重庆复烤片烟致香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烟叶样品中共检测出63种致香成分,其中酮类23种、醇类11种、醛类9种、酚类3种、酸类2种、酯类及内酯类6种、杂环类5种、烯烃类3种、醚类1种,以云南醇化的云南烟叶致香成分总量最高;经多重比较,云南云南烟叶与重庆云南烟叶间达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有4-环戊烯-1,3-二酮、甲基庚烯酮和茶香酮等共计51个,云南云南烟叶与重庆重庆烟叶间达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有3-乙基-4-甲基-1H-吡咯-2,5-二酮、巨豆三烯酮C和4-羟基-β-二氢大马酮等共计49个,其数量基本相当;重庆云南烟叶与重庆重庆烟叶间达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有螺岩兰草酮、棕榈酸和吲哚等共计43个,达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数明显减少,重庆云南烟叶较云南云南烟叶更接近重庆重庆烟叶的特征;重庆云南烟叶与重庆重庆烟叶间无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有甲基庚烯酮、香叶基丙酮和β-紫罗兰酮等共计15个。云南烟叶在重庆醇化后其致香成分逐渐与重庆重庆烟叶接近,即在重庆醇化云南烟叶对致香成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外界环境因素对复烤片烟吸收料液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表征的特征物质。[方法]研究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及真空度条件下,片烟对料液中特征物质的吸附变化情况。[结果]甄选出的4种特征物质(丙二醇、薄荷醇、乙基麦芽酚和柔扁枝衣酸乙酯)整体上反映出料液的挥发性、分类来源及功效性,能够作为考察料液吸附性能的特征物质;在设定的水平条件下,温度对特征物质吸收率的影响不如相对湿度,各特征物质的吸收率大小与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结论]负压条件显著有利于提高特征物质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