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有关我国甘蔗间套种花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间套种种植模式和播期的研究以及间套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蔗地经济效益、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甘蔗间套种花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索、开展新植甘蔗间套种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是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收益的新方向。对文山市新植甘蔗间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文山市大面积推广合理的甘蔗间套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蔗间套种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家爱  林琳 《广西农学报》2011,26(3):29-31,35
甘蔗间种玉米,属高秆作物间或套种高秆作物,多年来在业界内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甘蔗间种玉米,玉米对甘蔗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不能提倡。上思县三年的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种可以使甘蔗和玉米协调生长,可提高甘蔗地的复种指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文章论述甘蔗地套种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并介绍关键技术,为今后广西推广甘蔗地间套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甘蔗间套种模式下绿豆适宜的播种期,完善绿豆间套种技术相关数据,为生产上间套种合理种植提供参考。在甘蔗-绿豆间套种模式下对绿豆品种中绿5号和桂绿豆L74号进行连续2年播期试验,调查其全生育期、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蔗-绿豆间套种模式下,绿豆播种时间越早越能获得高效益,B1(甘蔗种植当天)播种绿豆能获得最高绿豆籽粒产量和较高的综合效益,是甘蔗-绿豆间套种最适宜的播期,在甘蔗种植后14 d内尽早播种绿豆才能达到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5.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蔗马铃薯间套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广西赤红壤蔗区土壤条件下甘蔗马铃薯间套种高效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间套种设置常规土栽、盖薄土叶、无土厚叶、薄土白膜等4个处理模式和无间套种作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水平.[结果]增加覆盖的甘蔗马铃薯间套种模式均比常规土栽模式显著增产,薄土白膜模式、薄土叶模式和无土厚叶模式比CK分别增25.39%、19.95%和13.51%,其中又以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而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未见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有影响,粮食作物马铃薯的收获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结论]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未见对甘蔗产量品质有影响,而间套种马铃薯采用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甘蔗间套种玉米是利用甘蔗和玉米生长早期时间与空间差别,有效解决甘蔗与玉米争地的问题,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增加土地复种指数,达到钱粮双收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蔗间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甘蔗套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蔗糖产业受市场影响,面积减少,效益下滑,农民种蔗积极性受到影响,探索、开展甘蔗间套种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是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收益的新方向。简述景东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有利条件,对甘蔗套种马铃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甘蔗间套种玉米主要是利用甘蔗与玉米生育期和生长速度差异来进行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甘蔗间套种玉米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达到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综合产量,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陇川县农业局探索出甘蔗宽窄行套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模式,2009年冬季农业生产,实施甘蔗宽窄行套种马铃薯示范样板27.67hm2,平均亩产商品薯824kg,亩增加马铃薯收入824元,达到了推广甘蔗间套种,增加蔗田亩产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甘蔗间套种玉米有隔行间种、行行间种等2种方法,不同方法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同;新植蔗和宿根蔗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甘蔗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新植蔗每667 m~2间种玉米1 127株以下、宿根蔗每667 m~2间种1 262株以下比较合适;玉米间套种时间过早造成甘蔗产量减产,一般在新植蔗幼苗长到2叶1心、宿根蔗出苗达30%时播种玉米,不影响甘蔗的生长;生育期短、株高较矮、株型紧凑、叶片较窄的玉米品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较小;甘蔗套种玉米对甘蔗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与甘蔗、柑橘间套种的绿豆品种(系),为间套种生产合理选用绿豆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1个绿豆品种(系)与甘蔗间套种,5个绿豆品种(系)与柑橘间套种,进行绿豆筛选试验,调查其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结果]参试绿豆品种(系)均为早熟、矮秆、大粒型品种,除精L011为毛绿豆外,其余均为明绿豆.其中与甘蔗间套种的11个绿豆品种(系)中,中绿5号、大新本地品种和中绿1号表现较好,单株结荚数多、粒大、产量高、籽粒商品性外观好;与柑橘间套种的5个绿豆品种(系)中,中绿1号和F8表现为早熟、株高适中、主茎分枝强、单株结荚数多、粒大、产量高.[结论]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绿豆品种(系)有中绿5号、大新本地品种和中绿1号;适合与幼龄柑橘间套种的品种(系)有中绿1号和F8.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甘蔗与其他作物的比较效益下降,蔗农的种植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也影响了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间套种措施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通过与各类生长快速、生长期短的作物组合,搭配构成多作物、多层次、多功能的甘蔗复合群体,可提高光能、养分和土地利用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蔗农收益。一、甘蔗间套种玉米1.种植时间。甘蔗间套种以春植蔗为主,玉米的种植时间选择在1~3月进行,具体栽种时间根据当地玉米、甘  相似文献   

15.
盈江县资源优势明显,适宜冬春甘蔗间套种马铃薯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蔗薯套种逐渐向区域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简述盈江县蔗薯间套种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对策,着重论述蔗薯间套种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蔗地合理轮间套种的效益与方法赖贵生(广东惠州市农业局,惠州516001)蔗地实行合理的轮间套种,是甘蔗高产、高糖,提高蔗地经济效益,改土增肥,培养地力的重大措施。甘蔗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蔗田立体空间,在蔗行间进行间套种,能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文山州采取集"合理搭配作物→选择优良品种→抓住播种节令→合理安排共生期→精耕细作→规范化种植→地膜覆盖栽培→优化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一体的技术路线,共完成冬早玉米间套种豆类、陆稻、生姜、向日葵、丘北辣椒、花生,甘蔗间套种豆类、玉米,水稻品种多样性混种等模式累计2.30万hm2,累计增产粮食3.26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甘蔗间套种玉米技术,主要包括:种植时间选择、栽培品种选择、间套种规格与播种、田间整理、施足基肥、适期收获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