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梁慧  万娟  倪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13-12114
对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法在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处理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业的不断发展,每天产生大量废菌丝体,如生产青霉素、柠檬酸等的青霉菌和黑曲霉等菌丝体。这些菌丝体几丁质可作为生产壳聚糖等的原料,而原生质部分产生的废液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本试验将原生质废液作为肥料,研究其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达到废菌丝体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多,特别是作为絮凝剂的运用,具有絮凝效果好、无毒无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本文以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活性污泥异养菌产率系数(YH)和自养菌产率系数(YA)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壳聚糖能降低YH和YA,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氮磷缺乏现象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会影响到系统的处理效率。介绍了氮磷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乙磷铝农药废液农业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业利用角度介绍了乙磷铝农药废液对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肥效.初步明确该废液对农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而且对土壤安全无污染 .利用乙磷铝农药废液为主要氮源生产的新型复混肥具有价格便宜、颗粒性好、肥效与市售质量分数为25%复合肥相当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电池废液主要来源于废旧电池的内容物,有关报道曾指出电池废液对染色体有一定影响,文章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利用遗传毒理学原理,采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探讨电池废液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4,0.6实验组的小鼠与阴性对照组的小鼠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从而证明了电池废液对染色体有畸变作用,并且发现雌雄小鼠对电池废液的反应程度不同,两者间的差异显著(P<0.05),由此证明雌雄个体在对药物的耐受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生产杀螟丹农药所排放的废水对水稻干尖线虫病具有稳定而优良的防效。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应用杀螟丹废液2000倍液浸水稻种子48h,对水稻干尖线虫病防效达90%以上,而且对水稻发芽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好氧堆肥方式,研究了味精废液对造纸污泥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味精废液作为氮源,缩短了造纸污泥堆肥过程达到高温的时间,延长了高温持续时间,加快了堆肥含水量和C/N值的下降,加快了造纸污泥堆肥发酵进程,且味精废液作为氮源的效果优于尿素。  相似文献   

9.
参照标准NY/T 761—2008有关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对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红富士、印度青、嘎啦果3种常见苹果进行前处理并加标,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有机磷类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差异;同时选用多种有机磷类(治螟磷、毒死蜱、甲基对硫磷)农药,比较3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苹果样品对于同一种有机磷类农药检测的结果影响不大,但是同一品种的苹果样品对于不同种有机磷类农药的检测结果却差异显著,这对实际检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谷氨酸发酵废液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展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等氮量条件下施入谷氨酸发酵废液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肥处理(F)相比,无机肥配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FM)和单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可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并随谷氨酸发酵废液使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FM、M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处理F,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硝态氮大幅上升,铵态氮大幅降低。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的处理FM、M与处理F相比,土壤p H值差异较小,而全盐量差异较大。因此,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对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有明显作用。同时,为保证土壤盐分和p H值的相对稳定,可适当降低谷氨酸发酵废液的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11.
以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为研究对象,在废水处理系统为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下,分析了阶跃负荷、矩阵脉冲负荷和冲激负荷等冲击负荷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负荷对水处理系统的影响与冲击负荷类型、强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分析方法表明,可以模拟在冲击负荷作用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从而为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NY/T761—2008中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对结球甘蓝和香菇2种常见蔬菜基质样品进行加标,通过气相色谱仪考察在相同添加浓度的条件下,农药残留的回收率差异;通过添加不同浓度,比较2种样品在不同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结果表明,在采用NY/T761—2008中样品前处理方法时,10种参数在不同基质中都有理想的回收率,能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通过分析不同参数添加到不同基质中的回收率,发现基质效应对农残检测中农药残留的回收率有一定影响。其中,有机磷参数的回收率受基质影响较大,有机氯参数则不明显,这对实际检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索添加单一维生素对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在12℃条件下,向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中添加适宜浓度的B族维生素,研究其对活性污泥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出水中TN和TP含量、污泥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的影响,并分析了添加VB5对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内微型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单独添加VB3、VB5可加快人工合成污水中CODCr、TN、TP的去除,并对MLSS有一定影响。添加VB1和VB7则分别对TP的去除和MLSS有一定的影响,但均不明显。VB1、VB2、VB6和VB7对CODCr和TN去除均没有影响。添加VB5对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明确各种单一微量营养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降低盐度(TDS)对制药废水活性污泥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贞晟  刘锐  张永明  余彬  陈吕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87-10788
以盐度约2%的某制药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盐度分别降低至1/2、1/4、1/8后COD去除率、MLSS、MLVSS的变化以及VSS/SS与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盐度不能提高COD的去除率;微生物主要通过排出细胞内的无机组分来适应盐度的降低;VSS/SS与盐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在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胁迫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以分别含0、0.1、5、20、60mg/L OTC人工废水的活性污泥为对象,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研究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随不同废水OTC负荷及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动态变化特点,并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活性污泥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对照组(未添加OTC)比处理组(添加不同质量浓度OTC)的活性污泥具有更丰富的微生物相.仅在对照组中发现了丝状菌;短杆菌在处理组中的比例明显降低,球状菌表现出更强的OTC适应性.在运行至88 d时,对照组和OTC质量浓度≤20 mg/L的处理组中均出现较多体型较大的球状微生物.活性污泥中主要优势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但各菌属表现出不同的OTC抗性,在不同处理组间出现不同优势菌群,分别在其相应的废水处理中发挥着作用,从而使活性污泥的废水处理效率逐渐恢复.这些结果说明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废水处理效率具有OTC质量浓度效应,OTC质量浓度越高,其受到的影响越大,同时,低浓度OTC的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显著;但是,在长期OTC的选择作用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动态变化,出现了适应OTC的新菌群,为活性污泥废水处理效率的回升带来了转机.  相似文献   

16.
应用NY/T 761-2008标准,考察气相色谱法(GC-FPD)测定茭白基质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基质效应.选用茭白基质作为溶剂,将21种有机磷农药配制成4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混合标准溶液,与同等质量浓度的溶剂标准液进行比较,得出各种有机磷农药在不同浓度水平下茭白基质中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茭白对21种有机磷农药均存在不同程...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被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中。本文以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活性污泥异养菌衰减系数(K_(dH))以及自养菌衰减系数(K_(dA))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微生物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的强弱受壳聚糖浓度的影响。与异养菌相比,壳聚糖对自养菌活性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统结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强化了系统的去污能力,而曝气强度是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统的关键控制参数,曝气强度的优化对共生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考察了曝气强度对共生系统生物量、DO、去污能力以及剩余污泥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曝气强度的升高,DO相应增加并逐渐趋于平稳;当曝气强度为4.4 m3/(m2·h)时,系统生物量达到最大,去污能力达到最高,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93.26%,65.35%和77.37%;受生物膜的影响,系统的剩余污泥产率均较低,为0.06~0.25 gMLSS/gCOD,随曝气强度的增加污泥产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城市活性污泥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逐级驯化的方法从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效果好的除氨菌株A1、A2和B1,使活性污泥NH3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73%、31.67%和32.43%。将不同菌株复配,其中A1+A2和A1+B1菌株组合NH3释放量最低,较对照降低了67.03%和62.74%;活性污泥中前者全氮、有机氮、铵态氮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36%、23.31%和36%,后者提高了23.18%、23.01%和32%;两者的硝态氮分别增加了1.18倍和1.11倍。表明除氨菌可有效控制NH4+-N转化为NH3,对NH4+-N有固定作用,并且有利于向NO3--N和有机氮转化,从而减少了NH3挥发所造成的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活性污泥对含铬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温度、Cr(Ⅵ)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在10 min内达到平衡;pH值在6~7、温度在20~25℃时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