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外源激素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GA3和100mg/L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株高、生物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并且GA3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发芽率的促进作用较IAA明显,而IAA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株高、生物量的促进作用较GA3明显。当GA3浓度大于50mg/L时,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而IAA各浓度均未对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GA3和IAA处理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根冠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目前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后发芽率难以保证,油菜生产上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难以到位的现状,通过对油菜种子实施丸粒化包衣的试验,研究油菜种子包衣对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幼苗生产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田间出苗率;(2)能将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应用到位;(3)能提高油菜秧苗素质及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低温为害棉花种子萌发过程的关键期,以新陆中46号、新陆早57号、新陆早74号和新陆早82号为试验材料,25℃为对照温度,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12℃低温处理下4个棉花品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活力指标变化和胚根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2℃低温处理能降低棉花种子活力和抑制胚根生长,不同品种间耐低温能力存在差异,新陆早57号低温耐受力最强。7个测定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胚根鲜重与胚根干重间相关性最大,发芽势与胚根长、发芽指数与胚根长间相关性最小。不同棉花品种各处理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为T 2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棉花种子发芽过程中,子叶内储藏物质代谢及外源赤霉素的调节。结果表明,赤霉素促进了脂肪的降解,子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同时影响了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显著地促进了天门冬氨酸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地降低了谷氨酸的含量。赤霉素影响了棉苗干物质的分配,对子叶的发育有促进作用,而对胚根(24h后)和下胚轴(48h)的发育有抑制作用。从整体上讲,赤霉素可以促进棉花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和迅速均匀出苗。但是由于赤霉素后期(48h)抑制了下胚轴和胚根的发育,不利于棉花立苗,降低了棉苗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从而不利于棉花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5.
蔬菜种子丸粒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蔬菜种子杂交优势和精密播种技术日益广泛地被采用,种子丸粒化技术在欧美国家得到推广。在英国大约95%的生菜种子是丸粒化的,番茄种子丸粒化程度也达到20%。丸粒化种子外观型状统一,有利于机械化播种。同时由于在丸粒化过程中加入了药剂及生长激素,使得种子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6.
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的类型、所用的材料以及丸粒化的加工工艺、效应机理和质量标准,同时结合国外现状针对中国种子丸粒化技术成本高、专化性差、工艺落后、环保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中国丸粒化的发展趋势是研发综合性丸化种子、粘合剂的种类及无公害丸化技术。  相似文献   

7.
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论述种子丸粒化技术发展历史、类型及工艺,对国内外丸粒化技术存在的差距作出总结,并对我国种子丸粒化技术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胁迫严重影响棉花种子萌发,为明确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海岛棉品种‘新海41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褪黑素浓度处理对低温胁迫(15℃)下棉花种子的萌发特性、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常温对照分别降低17.41%、13.52%和74.96%,胚根长度降低40.35%,SOD、POD、CAT活性略有增高,MDA和H2O2含量有所增加。低浓度的褪黑素(10 μmol/L和20 μmol/L)处理显著增加了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度,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MDA、H2O2的产生,其中20 μmol/L褪黑素处理后,与低温对照相比SOD、POD、CAT活性分别上升3.53%、29.47%、3.45%,MDA和H2O2含量分别减少13.93%和8.08%。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处理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损伤,增强种子耐低温性,其中20 μmol/L褪黑素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甜菜丸粒化处理的种子,目前常用的都是单粒种,如BETA356、HX0602;种子丸化材料为惰性填料(黏土等),活性物质(杀菌剂、抗菌剂、杀虫剂),粘合剂(4L肥、菌肥),所以丸粒种子的胚芽和幼苗可以更好地抵抗真菌和病虫危害,特别是抵抗根腐病、甲虫、甜菜潜蝇、叶虱等病虫。但甜菜丸粒化种子的外壳占整个种子重量的70%,外壳厚、光滑,吸水渗透较慢,加之丸粒化种子均为单粒种,  相似文献   

10.
直播稻出苗的好坏是生产获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播种质量尤为关键。本试验旨在探寻玉林地区丸粒化处理直播优质稻的发芽特性及产量影响,为玉林地区水稻直播生产一播全苗、高产稳产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试验以优质常规稻美香占2号为材料进行室内和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美香占2号种子发芽率均呈现“S”型变化,丸粒化包衣处理的终发芽率为79.00%,出苗率和成秧率分别为60.96%和56.35%,其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241.2kg/hm2、1015.4kg/hm2,增幅达到了23.19%和19.76%。丸粒化包衣处理能根据实际需求增强种子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使用丸粒化包衣处理的种子直播能减少劳动力、农药、除草剂的投入,是粮食安全、粮食增产增效探索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带绒棉花种子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脱绒方式对棉花种子活力及萌发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种子脱绒后,种子吸水速率、种子相对电导率、棉花种子萌发期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发芽率、棉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脱绒处理对棉花种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其抗低温能力显著降低;相对于硫酸脱绒处理,机械脱绒对保护棉花种子活力及抗低温能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低酚棉和普通棉萌发种子子叶和胚根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同工酶和酯酶(ER)同工酶,结果表明,低酚棉子叶中SOD活性比普通棉低,胚根SOD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子叶和胚根的SOD同工酶比普通棉多1~2条酶带.两个棉花类型间醋酶同工酶酶谱差异不显著.不同器官间,子叶SOD活性比胚根的低,其酯酶同工酶比胚根的多2条酶带.  相似文献   

13.
棉花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种子的休眠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5个不同类型的品种在鲁西南和鲁西北两个不同生态棉区试验,并根据棉花生长进程分期收获种子,进行室内发芽试验,根据种子发芽和新鲜不发芽种子比率研究棉花种子休眠特点。结果表明:多雨高湿条件下生产的种子休眠程度深;Bt抗虫棉比非抗虫棉种子休眠程度深;9月10日前和10月10日后收获的种子比期间收获的种子休眠程度深;晚发型抗虫棉比常规抗虫棉种子休眠程度深;抗虫杂交棉和常规抗虫棉种子的休眠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棉花宿生栽培对于雄性不育系的多年生保持和杂交制种,固定杂种优势、加速杂种优势利用和保存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一年生陆地棉宿生栽培叶片和茎枝N/P/K、可溶性糖含量,为制订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4个陆地棉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一年生为对照,对三年生、二年生宿生陆地棉叶片和茎枝N/P/K、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各处理叶片N/P/K、可溶性糖平均含量分别为3.13%~3.50%、0.49%~0.67%、1.47%~1.78%、4.23%~5.48%,茎枝分别为0.56%~0.82%、0.21%~0.28%、1.14%~1.42%、0.95%~2.15%;不同宿生年限的植株叶片N/P/K含量无显著差异,多数品种一年生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宿生棉的;高产品种N/P/K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稍低,而低产品种N含量低,P/K、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随生育进程,叶片全N含量出现由高到低、可溶性糖含量出现由低到高的动态变化趋势,而叶片P/K含量的变化趋势较平稳。【结论】宿生陆地棉与其一年生棉比较,植株叶片N/P/K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宿生栽培的中后期应增施N肥,促进营养生长,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种培养的方法,将人参根系分泌物组分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二酸二异丁酯、棕榈酸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稀释成1.00、0.10 mg/L和0.01 mg/L水溶液,在培养皿中培养人参种子特定时间后,测量种子胚根及胚轴长度,研究不同化感物质对人参种子萌发的自毒效应.研究发现,苯甲酸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在1.00 mg/L时对胚根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棕榈酸在该浓度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达极显著水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在0.10mg/L时对胚根生长表现轻微促进作用;除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外的4种物质在该浓度下对胚轴生长有抑制作用,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在0.01 mg/L时对胚轴生长表现轻微促进作用,棕榈酸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表现轻微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与化感物质的种类及浓度表现明显相关性,苯甲酸、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和棕榈酸对人参种子胚根或胚轴生长有较强化感效应.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加速了人参连作障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The yield and fibre quality of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cultivars are very difficult to improve simultaneously. Attempts to breed upland cotton cultivars with high-quality fibre that can spin more than 40 yarn count (Ne) and present yields equal to those of commercial cultivars have not been successful. The seeds of the high-yield upland cotton line Tai 8033 were mutagenized in a Chinese Practice No. 8 recoverable satellite, and the mutated line was selected to produce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lines by pedigree selection. The eight mutated lines fit the Chinese standard of high-quality cotton class I, were suitable for spinning more than 40 Ne and had yields that were 12.7%, 7.1% and 3.5% higher than the current control cultivar yield in the cotton cultivation area tested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fibre of one line successfully spun 80 Ne that fit the high-quality yarn standards. After seeds were mutagenized by exposure to a space environment in a satellite, the fibre quality of upland cotton cultivars was improved through pedigree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7.
甜菜碱浸种对棉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目前生产上主推的抗虫棉品种99B和鲁棉研28, 用400 mg mL-1甜菜碱浸种, 及用含或不含0.4% NaCl的Hoagland营养液盆栽培养, 以研究其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在盐胁迫还是非盐胁迫条件下, 甜菜碱浸种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均有显著影响, 可促进棉花苗期叶片叶绿素合成, 降低叶绿素的a/b值, 增加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Fv/Fo、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系统Ⅱ的实际量子效率(ΦPSⅡ)值, 从而提高棉花苗期叶片的光合能力; 并提高棉花苗期叶片和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叶片脯氨酸含量, 降低棉花苗期子叶相对电导率, 提高棉花苗期渗透调节能力, 缓解盐胁迫伤害; 同时还增强棉苗子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促进棉苗氮素代谢。两种品种对甜菜碱的反应趋势一致, 但99B比鲁棉研28更敏感一些。  相似文献   

18.
以生长6~9 d的酸枣种子幼根为试验材料,0.7 mol·L-1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pH值5.5~6.0、28℃恒温水浴条件下,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水解总时间、初始产生原生质体的时间、原生质体产量及细胞碎片量为指标,研究通过酶水解来制备酸枣幼根原生质体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含1%果胶酶+4%纤维素酶R-10+3%纤维素...  相似文献   

19.
一种适用于SSR-PCR的棉花干种子DNA快速简便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良的SDS法提取棉花干种子的基因组DNA,所得基因组DNA经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随机SSR引物扩增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利用改良的SDS法直接所提取棉花干种子的基因组DNA,符合棉花SSR-PCR反应对DNA质量的要求。本研究为棉花SSR分析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干种子DNA提取方法,为SSR标记在棉花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外源调节物质对棉花幼苗耐寒生理特性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花幼苗为试材,叶面分别喷施外源调节物质水杨酸(SA)、壳聚糖(CTS)、水杨酸+壳聚糖(SCM)、水杨酸+壳聚糖+硝酸钙(SCCa M)后,在5℃低温下进行处理,分别于0、24 h、48 h及恢复处理24 h时测定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SOD、POD、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前用0.7 mmol·L-1水杨酸、0.6 mmol·L-1壳聚糖及复配制剂处理棉花幼苗,其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有所降低;复配制剂处理效果优于水杨酸和壳聚糖单独施用的效果,而水杨酸、壳聚糖、硝酸钙三元复配的效果比水杨酸和壳聚糖两元复配的效果好。表明水杨酸、壳聚糖和硝酸钙在诱导棉花幼苗耐寒性中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