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淮旅游经济圈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经济圈是当前旅游区域合作的重要形式。合肥和淮南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具有建立旅游经济圈的适宜的条件。本文通过对合淮旅游经济圈建立的条件分析,进而对其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等基础条件进行分析,运用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理论,对云南省旅游产业布局特征进行推演,得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布局特征及其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这将为云南省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化规划布局,挖掘新的旅游增长极,建立起以多个旅游增长极为节点的旅游线路和网络体系提供依据,促进全省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特尔菲法形成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这一区域的乡村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性指数特征为5.89,属于中等乡村,开发乡村旅游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民族村寨型旅游地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决定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培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区位条件、环境条件、设施条件、服务质量等因素是基础,旅游吸引物是核心,旅游产业集群建设是方向,旅游企业经营模式是保障.  相似文献   

5.
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振兴  张永福  杨涵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61-163,175
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开发条件、旅游条件3个方面16个评价因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规划、开发和管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河北王家寨民俗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全面了解王家寨民俗村的旅游发展状况,达到指导开发实践的目的,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要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条件和旅游经营现状,分别对其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条件、旅游经营现状进行了单因素评价,并根据指标体系中各因子的累计得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王家寨民俗村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受到人为活动的轻微干扰;其区位条件良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适宜扩大开发生态旅游;由于受到社会效益、游客满意率等因素的制约,经营现状并不十分景气.该村在旅游资源开发、硬件设施建设和旅游经营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相似文献   

7.
徐燕  韦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72-14375,14482
通过对旅游资源、区位、交通、政策和其他发展条件等的分析,对比荔波县和独山县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并从合作意识、政府主导、旅游设施、旅游市场,旅游品牌、旅游人才、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荔波县和独山县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石象湖旅游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景区建设、整体规划以及目前旅游形象影响等因素的分析,对石象湖旅游形象进行规划定位,并提出石象湖旅游形象推广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区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广西农业科学》2011,(9):1168-1171
【目的】探索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合理途径,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进行归类,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的升级途径。【结果】由于四川民族地区方格状区域格局难以形成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而其农牧交错的区位条件维持了原野型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因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分为原野型乡村旅游和城郊型乡村旅游两种类型。【建议】在松潘—木里线以东,应发展替代旅游以减少环境压力,以西则应兼顾农牧环境的客观性和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认识,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和森林、草原旅游线路的开发,将高寒麦类食品和民族聚落作为深度开发的关键,重点发展原野型乡村旅游,避免数量扩张的片面性,丰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农业、农村特点,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翔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9):1168-1171
【目的】探索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合理途径,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进行归类,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的升级途径。【结果】由于四川民族地区方格状区域格局难以形成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而其农牧交错的区位条件维持了原野型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因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分为原野型乡村旅游和城郊型乡村旅游两种类型。【建议】在松潘—木里线以东,应发展替代旅游以减少环境压力,以西则应兼顾农牧环境的客观性和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认识,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和森林、草原旅游线路的开发,将高寒麦类食品和民族聚落作为深度开发的关键,重点发展原野型乡村旅游,避免数量扩张的片面性,丰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农业、农村特点,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瑛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42-243
对重庆市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对策:实施城乡旅游一体化战略,乡村旅游与城市、城郊旅游联动发展;立体化布局重庆旅游产业,扩大品牌旅游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城乡旅游通道建设,保障城乡旅游的共享与互补;加强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主导、引导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湖南雪峰山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农村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Excel软件对雪峰山1973~1989年的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雪峰山气象景观及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并对雪峰山的气象景观以及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雪峰山具备利用旅游气候资源和相应的动植物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安康蚕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42-6943
分析了安康市蚕桑文化旅游开发的条件和现状,对安康市蚕桑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金华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华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金华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养生旅游是现代人们备受关注的一种旅游方式,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养生旅游的发展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作者通过分析蒙山发展养生旅游产品的优势条件,对蒙山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和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于春玲 《甘肃农业》2012,(10):60-62
养生旅游是现代人们备受关注的一种旅游方式,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养生旅游的发展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作者通过分析蒙山发展养生旅游产品的优势条件,对蒙山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和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全域旅游开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传统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化和深化。通过对全域旅游内涵、特征以及、全域旅游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和方法的探讨,构建了包括旅游政策因素、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建设条件、旅游社会因素、旅游经济效益5个一级指标,政策意见、自然资源、旅游交通、安全文明、旅游GDP贡献值等34个二级指标,相关部门支持力度、风景游览区面积、公路等级、旅游警告处理的次数等75个三级指标的全域旅游开发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使全域旅游的发展更加具有指向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是旅游强市,铜梁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旅游,使旅游与农业相互衔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文章简述了铜梁县发展农业旅游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铜梁县发展农业旅游的问题,对如何发展铜梁县农业旅游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广西玉林市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条件、人文资源等进行了分析,认为玉林市拥有丰富的农业和旅游资源,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武汉黄陂刘家山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 《农业与技术》2006,26(1):25-29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通过对武汉黄陂刘家山地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对当地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做出分析,并对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开发模式确立、功能分区、旅游产品策划提出了建议,最后对乡村旅游开发中人的观念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