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休老人年事已高,没有当年的体力,在家里无事可做,为了消磨时间,有的老年人喜欢养点蜂,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增加了乐趣,另一方面可增加一点绿色食品,总比打牌、打麻将益处多。笔者是退休人员,几年来中西蜂都养过,没有作大的投入,总保持有几群蜂。我认为退休人员只能是少量定地饲养,要追花夺蜜多养,这对老年人来说不现实;因长沙地区没有大面积的蜜源,所以只有饲养中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具有耐寒、抗热,饲料消耗少,能利用零星蜜源,早出晚归的优点。就是冬季的菊花、茶花和元月底的菜花等蜜源,中蜂照样采回巢里,而意蜂则温度低了根…  相似文献   

2.
杨振中 《蜜蜂杂志》2010,30(3):22-22
<正>2005年5月退休前,一朋友送我3脾意蜂。退休后定地饲养保持在六七十群,新分出群多数外卖,好年份群均产值五六百元,歉年也有400余元。虽比不上转地放蜂者,但觉得也不错。为全面掌握养蜂知识,近几年来兼养数群中蜂。  相似文献   

3.
1.培育越冬蜂 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并取出子脾上的贮蜜,以扩大产卵圈,注意保温,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多产卵。  相似文献   

4.
徐祖荫 《蜜蜂杂志》2020,40(6):27-28
<正>"懒养蜂"的概念,最初可能始自GN箱。GN箱开始使用时,由于脾小,须经常调整巢脾在巢箱中的位置,较费工费时,后经多人使用改进,简化了蜂群的管理,拉长了管理的间隔期,这些方法就被人称做"懒式养蜂"。中蜂本身喜安静、怕打扰。许多事例说明,经常开箱检查、反复折腾的蜂群,反而不如粗放饲养的蜂群。少受干扰的蜂群发展快,  相似文献   

5.
李幸阳 《蜜蜂杂志》2009,(11):34-34
蜂群在秋冬季饲养管理非常重要:中蜂直接关系到我地冬季山桂花蜜的采集,意蜂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越冬和翌年春天群势的强弱。因此有这样的说法:“养蜂之计在于秋,秋强来年保丰收”。  相似文献   

6.
汪国领 《中国蜂业》2010,61(8):27-27
<正>初涉养蜂时,计划不周,转运途中由于意外原因耽误时间,运蜂时间长达9个半小时。此次经历的得失,愿与广大蜂友探讨。2010年4月3日,阴天,中午有短暂晴天,气温  相似文献   

7.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6,26(6):22-22
中蜂喜欢新脾,越冬期又大量咬去旧脾,便于密集保温,因此营造或更新巢脾已成为饲养中蜂的重要工作。“分蜂热”期间,若急需巢脾,采用整张中蜂巢础最为理想省事。但是一般作为副业定地饲养的中蜂,在收益不高的情况下,每年将增加一项支出。为了节省开支,仅靠在框梁内安装数厘米宽的窄条巢础,供蜜蜂栖足、动工,倘是“分蜂热”盛期,其效果会令人失望。我地中蜂生物学的一些特性:1)由于我地中蜂品种退化,近期多为单箱饲养。喜密集,产卵圈以外的上部保持一条粉蜜带。2)泌蜡力强:在处于野生状态时,有时能够营造比较整齐的自然巢脾。3)不采树胶,巢脾…  相似文献   

8.
<正>在养蜂生产中,某些时候需要让较弱的蜂群加速发展,那么,以强补弱便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具体做法就是把强群的老蛹脾提给弱群,随着老蛹脾的幼蜂大量出房,弱群便能很快壮大起来。但此法如使用不当,对强群会造成损害。我发现,如果连续2次把强群的老蛹脾提走,这个强群的群势随后便会明显下降,甚至一蹶不振,以强补弱便成了变强为弱,那便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强群的众多子脾,是蜂王每天连续不断产卵形成  相似文献   

9.
蜂友姚师傅是位业余养蜂爱好者,边工作边养蜂,所谓“亦工亦农”,在家门口的工业园工厂上班,自家院子里还饲养着30群意蜂.我感到不可思议,意蜂不同于中蜂,繁殖力强,饲料消耗大,要有丰富的蜜源,如果断花期,巢内繁殖仍然继续,消耗饲料,轻的拖子,逐渐衰弱,严重的整群垮掉.姚师傅说你来我家实地调查下,看看我是怎样养蜂的.  相似文献   

10.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六七年时间没有与你们联系了,真还有些想念。我依旧养着蜜蜂,因而很关心蜜蜂方面的资讯:很喜爱阅读《蜜蜂杂志》,心中也常挂念养蜂的老朋友。由于有众多的蜜蜂陪伴,我的退休生活不但很充实,而且有几分热烈。很感叹这六七年时间里,多数人都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生活节奏,因而变化不大。而你们却继续在养蜂战线上努力拼搏,且成绩显著。例如,义讲全国;好文章不断;出版了新书《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我祝福你们!广大蜂友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11.
伍应乾 《蜜蜂杂志》2019,(3):I0003-I0003
一年始春,回想去年一年的养蜂过程,仍历历在目。我是一个年已七旬的定地养蜂者,养的是意蜂。通过这几年订阅《蜜蜂杂志》,在杂志的帮助下,经过认真实践,在定地养蜂上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王志红 《蜜蜂杂志》2009,29(9):23-23
蜂群秋季管理是全年养蜂的关键,通过越夏的蜂群尤以定地饲养的蜂群,群势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秋繁决定第二年春季成功与失败、丰收与歉收.第一,根据每群的群势情况作一下具体的统计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该紧框的必须紧掉,紧出的脾要保管好,防蜡蛾.  相似文献   

13.
养蜂实践证明:欲要夺高产,必须组织好采蜜群。笔者从认真总结养蜂经验入手,将意蜂和中蜂的组群技术分述如下:1意蜂组群发现巢箱内蜂群拥挤,工蜂已达8~9框时,即应添加第一继箱。将育虫箱内2张带蜂的成熟封盖子脾提入继箱,再用2张空脾填补巢箱空位,巢箱上加隔王板;继箱内的子脾应集中于中央,两侧分别加1张蜜脾和1张空脾,外夹隔板。气候尚冷时应在两侧空处铺粗布,填上稻草,以适当保温。提上继箱的子脾应在第8天彻底检查一次,毁除改造王台,以免处女王出房发生事故。视群势发展情况陆续按上述方法添加巢脾。继箱或横卧式蜂箱贮蜜区巢脾的距离可…  相似文献   

14.
曹日煊 《蜜蜂杂志》2008,28(2):13-14
我是从2000年起改单王为双王饲养的,几年来的实践觉得:双王群在春、秋繁殖,常年维持强大群势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与单王群相比在管理上要求更精细周到些.现将笔者近几年定地饲养双王群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仅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926年,我国新法养蜂的风气由沿海各省发展起来后逐渐推向内地。当时在四川省有位新青年,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敏锐的眼光,很快就顺应时代的趋势,在四川开始从事养蜂。他是四川养蜂前哨的首位侦察兵,此人就是谢德堪先生。谢先生的家庭比较富裕,和华绎之先生有相似  相似文献   

16.
李家勤 《蜜蜂杂志》2014,34(10):20-20
<正>最近我在一群中蜂巢门前的踏板上发现了类似麻雀屎的颗粒物,顺藤摸瓜,抓住了3条大壁虎,使一群养不大的中蜂重新焕发了生机,令我喜出望外。2014年5月中旬,我巡视蜂场时,发现在一群越养越小的蜂群巢门前踏板上,经常出现一头黑一头白类似麻雀粪的颗粒物,小米粒般大小,当用手指按压时又像小石灰团那样留下一道白色印迹,经多日观察后断定此物并非出自蜂群内,可能来自箱外某种昆虫,于是我将箱顶的几层遮阳物层层掀开查找,突然一条6~7cm长的大壁虎迅速跑到了箱底支架上,紧接着又  相似文献   

17.
(接<蜜蜂杂志>2008年第11期) 龚教授:你好! 我虽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头了,但对饲养中蜂仍保持着不亚于年轻人那样狂热的特别兴趣,为此购买过不少的蜂书与蜂具.十多年来,购买了<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二版,也订过多种养蜂杂志,从中学到了一点养蜂方法.但是这十多年来,我的中蜂却一直没有养好过.不是得病就是群势不强,都在4脾左右,多也不过5脾蜂.由于蜂病作祟,有几年是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8.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6,26(10):20-20
笔者历经10年中西蜂同场定地饲养,40群中蜂、30群西蜂。实践证明:中西蜂可以同场饲养,好处是各蜂种的优缺点得以互补,但要做好西蜂盗中蜂的防止工作,中西蜂才能和平共处。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1西蜂盗中蜂的原因1)蜜源缺乏,西蜂饥饿易起盗;2)西蜂群用种不当易起盗,所以养蜂人要记录好是哪一群蜂作盗,及时更换作盗群的蜂王,并铲除作盗群的雄蜂;3)蜜源缺乏期用中蜂的蜜粉脾喂西蜂,即使晚上喂白天撤走巢脾也易起盗,笔者认为改喂白砂糖为上策;4)喂蜂时候不当易起盗:外面蜜粉源枯竭时,久雨初晴的前一夜喂蜂等于刺激蜜蜂去作盗…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秋季,中蜂场遭受到意蜂严重的侵扰,盗蜂危害严重,想尽千方百计总算平息了盗蜂,但损失惨重,群势锐减后又出现了中蜂群逃亡。为了防止中蜂群逃亡,我们对中蜂群采用了蜂王剪翅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许多飞逃蜂因蜂王难以随群飞行而又返归原蜂巢。有一只产卵一个多月的新蜂王不慎在剪翅时被剪掉一只后腿,  相似文献   

20.
秋冬季节蜜源紧张、群势下降、子脾减少,一旦管理措施不到位,就会影响蜂脾的更新、越冬和来年的春繁工作。因此,秋冬蜂场的补救管理很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