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牧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牧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 600~4 000 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  相似文献   

3.
作者利用过去积累的绵羊育种资料,建立了新疆第一个绵羊育种微机信息系统。作者从数量遗传学、绵羊育种理论和种羊场育种实践等方面阐明了该系统的构思原理、功能设置、建立方法及如何在种羊场信息管理和育种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牧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 600~4000 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600~4000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现有草原面积19.9万亩,可利用面积14.9万亩,现有饲饲草料地2.6万亩。年末存栏绵羊约15000只,其中土种藏羊约1800只,牦牛约1500头。年可繁殖羔羊约8000~9000只,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细毛种羊6000只左右,年生产优质细羊毛约50 t。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牧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 600~4000 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现有草原面积19.9万亩,可利用面积14.9万亩,现有饲饲草料地2.6万亩。年末存栏绵羊约15000只,其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牧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3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600~4000 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现有草原面积19.9万亩,可利用面积14.9万亩,现有饲饲草料地2.6万亩3年末存栏绵羊约15000只,其  相似文献   

8.
蒋英 《世界农业》1994,(5):28-30
世界奶用绵羊生产北京农业大学蒋英全世界有绵羊12亿多只,其中用来挤奶的绵羊占10%或稍多些。近30年来,世界上出现肉用和奶用绵羊数量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绵羊奶和其奶制品尤受一些地区人民的喜爱,增长较多,亚洲和非洲分别增长21%,欧洲增长7%,增长较多...  相似文献   

9.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在绵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肺炎.2005年7月豫北某县,某小尾寒羊养殖场的育成羊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继而发生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绵羊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0.
张洪涛 《特产研究》2003,25(2):61-63
腐蹄病是由节瘤拟杆菌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新西兰,它主要危害绵羊、山羊,有时也危害鹿和牛.发病年间,估计每年给国家造成1亿多美元的损失,这种损失主要是由农场和环境因素导致疾病突发严重程度和发病时间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放牧藏系绵羊生长发育及体重变化规律.[方法]在甘肃省临潭县选取1岁后备母羊32只,进行体重测定及草场牧草观察.[结果]1岁藏系绵羊后备母羊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呈明显地季节性变化,在冬末春初乏草期,藏系绵羊后备母羊的生长发育停滞,营养状况最差,体重下降约10.14%,与其他季节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在牧草返青期,羊只营养状况开始恢复,与初始体重相比增加9.98%.在夏季牧草生长旺盛期,羊只生长发育最快,体重增加49.38%,增重约占初始体重的50%,与其他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在秋季羊只营养状况最好,体重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进入冬季枯草期,营养状况又开始变差,生长发育滞缓.[结论]放牧藏系绵羊的体重呈季节性变化,依据放牧绵羊生长及增重规律,在全年予以适时补饲和及时出栏,有利于降低草场载畜量,缓解草畜矛盾,促进牧民增收牧业增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cytb基因探讨家绵羊和多角绵羊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家绵羊起源进化以及多角绵羊和普通家绵羊的亲缘关系。【方法】测定8个省区42个绵羊个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结果】本试验的绵羊个体可定义为4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97±0.006,核苷酸多样度为0.793%。中国绵羊群体可分为4个支系(A、B、C 和D),其中支系D首次在中国绵羊群体中被检测到;支系B与支系C的差异最大,分化时间大约为595±150万年。多角绵羊与家绵羊聚在一起,而与野绵羊亲缘关系较远,分属于支系A、B和D。【结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国绵羊有多个母系起源或经过多次驯化,未发现盘羊、东方盘羊和亚洲摩佛伦羊与绵羊母系祖先形成相关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3.
唐雪峰  李建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71-9272,9278
[目的]了解绵羊生化遗传多态性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综述血液蛋白和同工酶的多态性研究进展及其在绵羊的亲子鉴定、品种起源、分化及亲缘关系、生产性能等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绵羊生化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表现在血液蛋白多态性和同工酶多态性研究上;其在绵羊的亲子鉴定、品种起源、分化及亲缘关系、与动物适应性关系、绵羊繁殖力、与生产性能的相关研究等的应用广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绵羊生化遗传多态性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南绵羊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PCR-SSCP 技术与 mtDNA D-Loop 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云南昭通绵羊、腾冲绵羊、宁蒗绵羊 3 个地方绵羊品种共 134 个个体进行 mtDNA 序列多态性及起源进化研究.PCR-SSCP 分析显示,在云南的 3个绵羊群体中检测到线粒体编码区的 Cytb 和 ND2 基因的 2 种单倍型 A 和 B.根据不同的单倍型从 3 个绵羊群体中共筛选出 23 个样品进行了 mtDNA D-Loop 区克隆测序,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云南绵羊 mtDNA D-Loop 序列单倍型分为支系 A 和支系 B 两大类.基于 PCR-SSCP 和 D-Loop 区序列的分析结果一致提示云南绵羊存在支系 A 和支系B两大母系起源,对云南绵羊进行 mtDNA D-Loop 序列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线粒体 D-Loop 区系列单倍型多样度删为 87.5%~100%;核苷酸多样度只为 0.21~0.2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 K 为 22.9%~36.8%.此结果揭示云南绵羊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对云南绵羊 mtDNA D-Loop 进行 Mismatch 分析和 Tajima's 值中性检验,结果显示,云南绵羊群体核昔酸差异数表现出完整的 2 个峰形,且经过中性检验不显著,由此推断云南绵羊在过去没有出现群体扩张,群体大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8-2009年间那曲地区绵羊的统计资料,对那曲地区绵羊数量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58-2001年44a间,那曲地区绵羊数量占富群比例为48%~63%,绵羊数量虽呈现增长趋势,但绵羊增长率也逐渐得到控制;从2002-2009年8a间,绵羊数量占畜群比例为48%~55%,绵羊增长率逐年呈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丁晓杰 《古今农业》2007,(3):96-10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进行日、满、朝鲜的绵羊增殖改良事业,1934年4月设立了日满绵羊协会。卢沟桥事变后,日满绵羊协会的活动范围扩大,涉及到了华北及蒙疆地区。1938年7月,日满绵羊协会改称东亚绵羊协会,负责实施日本、伪满洲国、朝鲜及新占领地的绵羊事务。在日本的策划下,为统一规划伪蒙疆地区的绵羊改良增殖事业,1941年10月,以东亚绵羊协会蒙疆支部的事业为基础,在张家口设立了蒙疆政权的绵羊增殖改良机关,财团法人蒙古绵羊协会。作为指导机关和政府的代理机构担当牧羊国策之责,指导进行蒙疆的绵羊改良事业。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氯前列烯醇分别对妊娠状况不清的345只山羊、350只绵羊进行了人工流产试验.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对山羊有很好的人工流产效果,其人工流产率可达100%;氯前列烯醇对绵羊人工流产效果较差,其人工流产率只有16.1%.通过这一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绵羊和山羊妊娠期孕酮来源的差异性;试验还发现氯前列烯醇不仅对怀孕50~60天以上的绵羊人工流产效果不理想,对怀孕50天以内的绵羊进行人工流产处理,其人工流产效果也较差,这说明绵羊的妊娠建立和黄体维持与山羊相比更具复杂性,是不是绵羊的抗溶黄因子在妊娠早期影响了氯前列烯醇的溶黄体作用,很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猪、绵羊CD58mRNA序列比对,设计出绵羊CD58的特异性引物,应用反转录PCR技术从绵羊淋巴细胞mRNA中扩增出绵羊CD58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1中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出的绵羊CD58cDNA长807bp,其中包含了开放式阅读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SDS-PAGE电泳在53ku处能观察到特异表达的融合蛋白,产物通过Western-blot检测证实,可以被CD58单克隆抗体识别.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绵羊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即开发绵羊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是一套计算机软件,帮助使用者对遇到的绵羊疾病进行全面、快速和准确地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约100 种绵羊疾病内容供使用者参考,既包括许多常见病的详细内容,也包含地方病、罕见病的介绍.并简述了绵羊疾病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建造步骤.最后,利用以上的研究结果,初步完成了绵羊疫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制.从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运行结果来看,研究所提出的开发绵羊疫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各种方法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有关专家对系统进行盲目测试,系统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为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甘加羊是藏族同胞长期选育而成的肉毛皮兼用的草地型藏系绵羊,主产于甘肃省甘南州的夏河县,在甘肃省的合作市、宕昌县、渭源县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