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7℃恒温和80%相对湿度条件下,大草蛉胚胎发育的全历期为70-80h。根据其胚胎形态特征可将整个发育期分为5个发育阶段:早期发育阶段、胚带伸长阶段、胚胎缩短阶段、胚胎再伸长及背合阶段、胚胎成熟阶段。4种杀虫剂对大草蛉胚胎发育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杀卵试验表明:4种杀虫剂的杀卵作用均随胚胎发育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功夫菊酯的杀卵作用最强,其次为灭多威、久效磷,抗蚜威的杀卵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2.
3.
4.
大草蛉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分级的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大草蛉雌性生殖系统发育的解剖学、组织学变化及卵巢发育过程中核酸、蛋白质、磷脂等含量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特征,将其发育划分为5级,并调查了第3代大草蛉雌成虫各级的消长与其在棉田内落卵量的关系,分析探讨了其在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蒸馏水沉淀法提取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的卵黄蛋白,免疫家兔,并将所得抗血清经雄虫匀浆液吸收,获得抗卵黄蛋白的特异抗体,经纯化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测定(ELISA)直接法,系统测定了大草蛉成虫期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卵黄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脂肪体是卵黄原蛋白合成的场所,卵黄原蛋白的合成始于羽化后第4d;脂肪体、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的滴度在羽化后第4d开始迅速上升,至成虫期的第7d达到高峰期;在羽化后第4d的卵巢中可以检测到卵黄蛋白,此后其含量迅速上升,到成虫期的第7d达到高峰期。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大草蛉的卵黄蛋白由165kD和46kD的大小2个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鉴别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成虫搜索捕食行为转换的激发因子,测定地域集中型搜索时间(GUT),用下述五种不同刺激处理:a)和蚜虫接触;b)咬住蚜虫但不让它取食;C)吃下一头蚜虫;d)和琼脂块接触;e)摄食沾有蚜虫体液的伪食饵;f)不给予食饵刺激;在装置内停留一分钟。结果发现,和食饵接触而不让它取食即可激发搜索行为转换。同时发现GUT随不同刺激程度而变化(d≠a相似文献
7.
8.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为害软枣猕猴桃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告了大草蛉为害软枣猕猴桃,并对其为害状,习性进行了描述。明确了大草蛉成虫取食为害植物。为人工饲养大草蛉提供了新的天然营养源。 相似文献
9.
10.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7)
为了利用天敌防治农、林、果、蔬害虫,对大草蛉的生活史和人工繁殖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草蛉在上海市松江区1年发生3~4代,人工饲料配方表明,配方6(蚕蛹粉30 g、蜂蜜35 g、蔗糖5 g、草鱼肉25 g、水5 m L)、配方7(雄蜜蜂幼虫和蛹粉55 g、胆固醇5 g、蜂蜜40 g)与配方10(蚜虫100头)的处理最好。其中配方6:成虫产卵率83.3%、平均产卵量667.7粒、幼虫结茧率60.2%~77.8%、成虫羽化率37.8%~93.5%。配方7:成虫产卵率60.4%~98.2%、平均产卵量97.5~482.3粒、幼虫结茧率50.1%~92.3%、成虫羽化率32.3%~83.1%。配方蚜虫:成虫产卵率51.0%~100.0%、平均产卵量203.0~1 321.0粒、幼虫结茧率32.0%~100.0%、成虫羽化率98.5%。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草蛉自然种群预蛹耐寒性的季节性变化及机制。【方法】测定大草蛉自然种群预蛹的蛹重、过冷却点(SCP)和结冰点(FP)、体内含水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耐寒性指标。【结果】大草蛉预蛹的SCP和FP在2010年1月(越冬中期)达到最低值为-17.53和-7.14℃,在2010年7月(生长期)达到最高值为-8.21和-3.65℃;2009年9、10月(越冬前期)的SCP和FP均低于2010年4、5月(越冬后期),SCP和FP值在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间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体内水分、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SCP的变化相似,也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而脂肪含量在越冬初期即达到最高,为46.81%,越冬期间逐渐减少,但仍高于其它时期,2010年7月(生长期)降到最低,为31.07 %。【结论】大草蛉预蛹的耐寒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越冬预蛹的耐寒性显著高于夏季和越冬后预蛹,自然种群预蛹耐寒能力的变化规律与预蛹体内的水分和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描记了云南省草蛉科的8新种与1新属,对过去所记载的云南省草蛉记录进行了必要的订正与补充。还附录了云南省草蛉科目录(2亚科,15属33种)及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大草蛉对不同基质的产卵偏好性,选择7种不同颜色与质地的产卵基质,探索在室内自然环境条件下,大草蛉在不同基质上的产卵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大草蛉对白色基质有产卵偏好性,白纸和白色网布上产卵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均值分别为675.7和634.0粒;白纸上有效产卵天数最长,平均为33.3 d;但白纸和白色网布上雌成虫寿命并非最长,绿色网布、白纸、透明PET膜、荧光黄网布、黄色网布、棕色养蚕油纸和白色网布的寿命从大到小依次为50.0、49.0、48.7、47.3、42.7、29.7和26.7 d。另外,各处理在4月27日(平均温度为22.7℃,相对湿度为50.5%)产卵量有明显高峰。该研究为提高大草蛉人工饲养效率和卵的收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详细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ebner)]在胚胎发育中呼吸、消化、神经、生殖系统的发育过程及特点。呼吸系统由中、后胸及1~8腹节外胚层内陷而成,到发育后期,中胸气门移至前胸,后胸气门退化;前肠、后肠分别来自原口陷和原肛陷,前肠分化为食道、嗉囊和前胃,后肠分化为前后肠和直肠,中肠来自中肠前基和中肠后基两群内胚层细咆,6条马氏管的末端插入直肠后端的肠壁内形成“隐肾”;腹神经索呈梯状,口道神经系出现额神经节和嗉囊神经节两大细胞群;原始生殖细胞来自极细胞,分两团移至胚胎腹部侧背面,被中胚层细胞包裹,形成生殖脊。 相似文献
19.
人工饲料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米蛾卵和以黄粉虫蛋白为主要成分的人工饲料对大草蛉的饲养效果。【方法】用米蛾卵饲喂大草蛉幼虫,用基于黄粉虫蛋白的人工饲料饲养成虫,记录相关生物学参数,以米蛾卵和大豆蚜分别饲喂大草蛉幼虫至成虫为对照。【结果】米蛾卵饲喂大草蛉效果良好,茧的大小、成虫体长、结茧率、羽化率、成虫获得率、卵孵化率、成虫寿命和总产卵量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幼虫发育历期、茧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延长,发育整齐度稍下降。以人工饲料饲养的大草蛉成虫寿命、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天数明显延长,卵孵化率明显上升。但是成虫存活率,雌虫产卵率显著下降,总产卵量略有降低。【结论】米蛾卵可以作为实验室繁殖大草蛉的人工饲料,以黄粉虫为主要成分的大草蛉成虫人工饲料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