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明确适合甘草的供磷浓度,以乌拉尔甘草幼苗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磷培养甘草后,通过比较其地下、地上生长量、甘草的光合性能及药用成分含量等研究不同浓度磷对甘草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浓度为0.05~0.35 mmol/L时,甘草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干质量及地上部分生长量等均随着供磷量的增加而增大;当供磷量大于0.35 mmol/L时,会造成地上部分徒长,地下部分生长受抑制;少量供磷(0.05 mmol/L)比不供磷对甘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大。甘草酸和甘草黄酮在磷浓度为0.15 mmol/L、甘草多糖为0.30 mmol/L时相对含量最高。可见,磷浓度为0.35 mmol/L时,最有利于甘草后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323份人工栽培甘草样品的主要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区人工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均值为2.1%、甘草苷含量均值为1.5%、总黄酮含量均值为5.1%,符合国家药典中甘草酸含量大于2.0%的规定标准。变异性分析表明,甘草苷含量相对于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了较多的不稳定性,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7.85%、37.75%、27.32%;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草苷、甘草黄酮与甘草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甘草苷与甘草酸的相关性大于甘草黄酮与甘草酸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90和0.6641。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比较不同氮素水平下,甘草株高、根干质量、药用成分以及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含量,为甘草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增长量随之增大;甘草多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随之降低。供氮量为56 mg/L时,产量和氮肥的利用率最高,植株合成甘草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总量最大,有利于甘草后期的产量提高及药用成分积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种质对甘草生物学特性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3种甘草种质在甘肃民勤的种植适宜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并检测其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结果表明,3种甘草中胀果甘草在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口径粗度、尾径粗度、根径鲜重方面均为最高且其甘草酸含量最高;甘草的条形要好于另外2种甘草,甘草苷含量最高,且甘草的2种有效成分含量达标率最高。因此,在甘肃民勤,胀果甘草亩产量比较高,甘草酸含量较高但甘草苷含量较低,可用于种植提取甘草酸,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和甘草苷含量较高,符合药典标准,且条形较好,可用于传统饮片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钼对甘草生长、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一年生的甘草移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蛭石的试验方法,共设置4个钼浓度水平,分别为0,0.52,5.20和10.40mg/L,其中0.52mg/L即正常Hoagland营养液中钼的浓度。每周向盆内浇灌营养液,以达到处理的目的。采用电子天平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的甘草地上、根的鲜重和干重。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应用HPLC测定甘草根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甘草地上部分、根的鲜重和干重均随钼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试验处理后期差异显著。在处理105d时,在0mg/L处理下甘草各部位的干、鲜重最低,5.20和10.40mg/L处理下最高。然而,随着钼处理浓度的增加,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钼浓度为5.20mg/L处理下的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始终高于其他处理。[结论]5.20和10.40mg/L的钼浓度可以促进甘草地上和根增加,但是5.20mg/L钼更适合根中活性成分甘草酸和甘草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在甘草群体中发现了不同花色的甘草种质,将其定义为白花类型和紫花萼类型。利用HPLC方法对不同花色种质进行了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发现白花和紫花萼类型的甘草酸、甘草苷和异甘草素含量均高于普通花色类型。对白花类型和紫花萼类型的两个甘草酸含量不同植株的HMGR基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HMGR部分DNA水平上存在碱基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水氮配比对甘草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并提出基于水、氮因子的甘草有效成分含量的灌水施氮方案,以乌拉尔甘草为研究对象,设4种灌溉定额,4个氮肥水平,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水、氮因子及其组合对甘草生长指标及有效成分的效应,并依据活性成分建立回归模型寻优,结合Topsis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优的灌水施氮方案。结果表明:灌水极显著增加株高、侧枝数、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甘草酸、甘草苷及总黄酮含量;施氮显著影响株高、侧枝数、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甘草酸及总黄酮含量;水氮交互显著影响株高、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甘草酸、甘草苷及总黄酮含量。回归分析可知,当灌溉定额为3 000 m2/hm2,氮肥施量分别为108.86 kg/hm2、134.20 kg/hm2和144.28 kg/hm2 时,对应的甘草酸、甘草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70%、0.670% 和7.173%。结合Topsis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出甘草活性成分含量最大化的最优灌溉定额为3 000 m2/hm2,氮肥施量为108.86~144.28 kg/hm2。株高、侧枝数及根长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比较高,可作为甘草有效成分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胀果甘草(Glaycyrrhiza inflat Bat)组织培养物的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胀果甘草(Glaycyrrhiza inflat Bat)的愈伤组织培养及毛状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培养物进行了甘草有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培养的愈伤组织及毛状根的薄层层析图谱与甘草药材的非常接近,其化学成分有相当的相似;在愈伤组织及毛状根中均含有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甘草酸的含量不同,其中以根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甘草酸含量最高;愈伤组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甘草药材。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地上部分,用70~80%乙醇浸提,经聚酰胺柱层析,依次用水及不同浓度含水乙醇洗脱,共得6个组分,化合物Ⅰ用UV、IR、MS(EI)、MS(FB-)等鉴定,与标准品核对,证明组分Ⅰ为甘草酸,并通过HPLC法测定含量为2.11%。地上部分切碎后用水煮提、浓缩后直接与氯化锌作用合成了甘草锌,经药厂试验的中试产品由药检所检验符合国家标准。另外在实验室又合成了甘草铋及甘草酸单铵盐。##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10.
不同pH对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春蕾  曹福磊  丁云洁  王景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70-8272,8310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pH,优化甘草中药材产业化栽培技术。[方法]用不同pH溶液(pH3,5,6,7,8,9,10,11)处理甘草种子7 d,分别计算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测定胚根胚芽长度及整株幼苗鲜重;采用水培法,以不同pH的营养液(pH为5,6,7,8,9)培养甘草幼苗,30 d后测定其生物量、药用成分,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总糖,淀粉,丙二醛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结果]pH为6时甘草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出苗整齐,且发芽后胚芽长度及幼苗鲜重均有最大值;溶液培养pH为6时,甘草生物量、甘草酸、蛋白质、淀粉等含量最高,同时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最大。[结论]pH6时最利于甘草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药用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筛选多糖含量高的枣果资源,促进枣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以鸡蛋枣、糖枣、药枣、长枣等16个湖南主要地方枣品种为试材,经硫酸-苯酚法对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枣品种间最高与最低多糖含量相差达3.9倍,其中以小米枣和子代糖枣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9.75%、9.06%;母本糖枣、酸元枣、药枣、长枣、玉泉八号和南方冬枣次之,多糖含量分别为8.82%、6.20%、5.89%、5.56%、5.54%、5.23%;而光皮枣多糖含量最低,仅为2.45%.不同枣品种间多糖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研究显示,苯酚-硫酸法较为稳定,正确率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枣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枣具有很高的多糖加工利用价值,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宁夏产秦艽中龙胆苦苷分布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83-7983
[目的]研究宁夏产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分布状态。[方法]采用RP-HPLC测定宁夏产3种秦艽不同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根部龙胆苦苷的含量高于地上其他部位,而且秦艽最高,麻花秦艽次之,小秦艽最低;部分秦艽的花、叶或茎所含的龙胆苦苷超过中国药典2%的要求。[结论]考虑开发利用秦艽的地上资源。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制备甘草次酸的方法,其中酸碱裂化法的工艺要求条件苛刻,酶促反应法制备流程复杂,而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3种苜蓿不同部位皂苷含量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琅  宋晓峰  龚祝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66-15567
[目的]研究3种苜蓿不同部位中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江苏地区苜蓿属3种植物紫花苜蓿(包括5种栽培品种)、天蓝苜蓿和南苜蓿不同部位的总皂苷含量。[结果]紫花苜蓿根中皂苷含量(1.39%)明显高于其他2种苜蓿根中皂苷含量;天蓝苜蓿和南苜蓿茎中皂苷含量差异不明显(RSD=2.4%),略低于紫花苜蓿茎中皂苷含量(0.583%);天蓝苜蓿叶中皂苷含量最低(0.623%)。综合3种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根中皂苷的平均含量达到1.335%,明显大于茎(0.596%)和叶(0.655%)中皂苷含量。[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苜蓿属植物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TMV接种烟株后不同部位与不同时期病毒相对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不同时期烟株接种烟草花叶(TMV),并在不同时期取样,应用TAS-ELISA法对370个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烟株不同接种时期各部位病毒相对含量高低的排列顺序是:团棵期接种叶,苗期接种叶,团棵期接种根,苗期接种根,苗期接种茎,团棵期接种茎,旺长期接种茎,旺长期接种叶,旺长期接种根。样品与阴性对照OD值之比由高到低分别是13.33,7.366,5.737,4.4,4.29,4.216,3.559,3.14,2.754,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排列中团棵期接种后叶病毒相对含量最高的规律,与田间发病率消长规律中团棵期通过叶片调查烟株发病率最高的趋势基本吻合。苗期、团棵期、旺长期这3个不同时期接种TMV后病毒相对含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团棵期,苗期,旺长期。接种TMV后烟株花器病毒相对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花冠,子房,花萼,雄蕊,雌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6月龄棚栽不同种源金线兰及近缘种的农艺性状、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金线兰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对照种福建金线兰百株鲜重和百株干重均最高,分别达284.75、45.885g;来源于广西百色的金线兰多糖含量最高,含量达169.61mg·g~(-1) DW,比对照种增加36.56%;来源于福建省沙县南阳乡竹山村的金线兰(7号)总黄酮含量最高,含量达9.18mg·g~(-1) DW,比对照种增加34.74%。台湾银线兰多糖含量低于金线兰和野生齿唇兰,总黄酮含量高于野生齿唇兰,并与对照种福建金线兰相当;来源于福建沙县南阳乡竹山村的金线兰叶脉无线种(7号)多糖和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国产猕猴桃黄金果、金艳、红阳、翠玉和毛花以及新西兰所产猕猴桃阳光金果为材料,测定抗坏血酸和黄酮含量,比较不同猕猴桃品种、不同组织部位抗氧化物质含量差异。结果表明:6种猕猴桃果肉抗坏血酸含量为65.95~209.77 mg/100 g、果皮为139.36~426.09 mg/100 g、种子为65.74~184.92 mg/100 g;果肉黄酮含量为16.67~103.41 mg/100 g、果皮为53.97~435.36 mg/100 g、种子为15.76~71.90 mg/100 g;抗氧化物质含量存在品种间差异和组织部位间差异;果肉、果皮、种子抗坏血酸含量均表现为毛花最高,红阳次之,金艳最低;不同组织部位品种间黄酮含量表现不一致,但均为毛花最低;6种猕猴桃不同组织部位均表现为果皮的抗坏血酸和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和种子;猕猴桃食用部位果肉组织抗坏血酸和黄酮总量以毛花最高,红阳次之,二者是保健价值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烤烟品种及海拔对烟叶中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甲酯化和GC/MS法分析了云南8个烤烟品种和1个品种3个海拔高度烟叶中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8个品种中以红大品种的总有机酸含量最高,达79.82 mg/g,K 346品种次之,最低的是G 28品种(50.6 mg/g),其他品种中有机酸含量介于2者之间。海拔不同有机酸含量也不同:烟叶中总有机酸含量在海拔1 400~1 600 m较高,而在1 200~1 400 m海拔最低;丙二酸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羟基丁二酸,2-丁烯二酸和柠檬酸的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