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白菜“干烧心”病是一种生理病害。在国外,早在1960年前后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先后都发表甘兰,白菜“干烧心”病的报道,近几年来我国各大白菜产区都受到不同程废“干烧心”病的为害。据1982年6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北京召开的大白菜“干烧心”病座谈会初步统计,一般发病率在30-50%,严重的达80-100%,并且有逐年发展的趋势,会议认为应列为全国重点研究协作课题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干烧心”病是我国近年来继三大病害之后,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非传染性的生理病害,在各大城市近郊尤为严重,对大白菜产量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病情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国内各地的密切注意,但到目前为止,对大白菜“干烧心”的病因,论说不一,作者从1976年开始对大白菜 “  相似文献   

3.
贾彩霞 《蔬菜》2005,(9):44-44
大白菜是北方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蔬菜。近年来在生产上常常出现“干烧心”现象,现有的资料表明主要是由于缺钙造成的,怎样合理施用钙肥,特别是在北方的石灰性土壤上,科学施用钙肥的报导不多。为此,我们在2004年进行了大白菜施用不同用量硫酸钙的肥料试验,以便为防治大白菜“干烧心”合理施用钙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虎 《蔬菜》2009,(10):25-25
定州市是个秋白菜生产大县,种植面积达到3300多hm2,近年来,大白菜“干烧心”在一些老菜区发病较为严重。大白菜“干烧心”是白菜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大多在包心期的内部叶片中出现,降低了白菜的商品性。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一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改善大白菜的品质,提高菜农的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蔬菜》1983,1(4):2-0
1983年7月3日至6日,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主持,在北京召开了大白菜“干烧心”病综合研究协作会。 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吉林、大连、天津、包头、沈阳、南京、新乡和北京的从事蔬菜栽培、植保、育种、生理、土壤和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及生产领导部门共27人。农牧渔业部植保总站防治处和商业部蔬菜处均派人出席了会议。北京农业大学陆子豪教授到会进行了指导。 与会代表交流了大白菜“干烧心”病发生发展的情况、研究的进展和结果以及采用综合技术防治的效果,并深入讨论了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需要进一步深入解决的重要问题。最后讨论和通过了…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土的肥力特征及培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菜是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之一。由于当前化肥的施用量日渐增大,有机肥施用量相对减少,并以单施氮肥为主,久而久之,土壤结构变坏,肥力下降,造成大白菜结球不良,产量下降以及“干烧心”等生理性病害发生。为了掌握大白菜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为大白菜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于沧州东临渤海,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所以大白菜种植中干烧心发病率也高,严重影响大白菜的食用品质,尤其经过贮藏后,内部球叶变质,不能食用。经调查,沧州东部各县种植的大白菜干烧心发病普遍,发病率在10%以上,个别地块达40%以上;沧州西部各县大白菜干烧心发病率明显降低。现针对沧州各县白菜种植区近2年来的调查,将造成大白菜干烧心的几个主要诱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干烧心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般发病率在 2 %~ 2 8%之间。大白菜干烧心在莲座期即可发病 ,起始边缘干枯 ,向内倾卷 ,生长受到抑制 ,包心不紧实 ;到结球初期 ,球叶边缘出现水渍状 ,并呈黄色透明 ,逐渐发展成黄褐色焦叶 ,向内卷曲 ;结球后期发病株外表未见异常 ,剖视其内部 ,叶片黄化 ,叶脉呈暗褐色 ,叶内呈干纸状 ,叶片组织呈水渍状 ,具有发粘的汁液但不出现软腐 ,也不发臭 ,反而有一定的韧性。病健组织间具有明晰的界线。干烧心病影响大白菜品质 ,病叶有苦味 ,不宜食用 ,且叶球不耐贮藏。1 发病原因1.1 土壤通透性差 大白…  相似文献   

9.
与大白菜干烧边性状相关的SSR和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白菜感干烧边品种A67和抗干烧边品种A53配制的141个F2代单株组成的群体为材料,双亲DNA构建大白菜感病池和抗病池,对104对SSR引物和320对SRAP引物进行筛选,并对与干烧边性状相关的QTL和对应的连锁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2个与大白菜干烧边性状相关的QTL,同时获得3个与这2个QTL连锁的标记,其中A29-890和E6-400标记与其最近QTL位点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5cM和7.1cM。为大白菜抗干烧边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大白菜钙敏感性鉴定的便捷指标,以20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钙水平对大白菜不同生育期干烧心指数及植株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白菜干烧心指数差异较大,总体上均随钙水平的升高明显降低,而相同钙水平下则随生育期延长而升高;幼苗期钙水平0 mmol·L~(-1)和莲座期、结球期钙水平0.5mmol·L~(-1)处理的干烧心指数聚类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幼苗干烧心指数回归模型中,仅幼苗期0.5mmol·L~(-1)与4.0 mmol·L~(-1)钙水平下的植株鲜质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值入选,且以入选变量为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幼苗期干烧心指数聚类结果完全一致,均可将参试大白菜品种分成钙敏感型、钙迟钝型和中间型3类,说明幼苗期0.5mmol·L~(-1)和4.0 mmol·L~(-1)钙水平下的大白菜植株鲜质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值可作为大白菜品种钙敏感性鉴定的便捷指标。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干烧心是否与土壤缺硼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在缺硼的土壤中施用硼肥不仅能降低大白菜干烧心的发病率,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白菜干烧心病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在秋季干旱的年份发病更为严重。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蔬菜生产者的经济收益,而且严重地威胁着城市冬季蔬菜的供应以及出口任务。在我国除京津地区外,西安、杭州、新乡、大连、徐州、南京、福州及连云港等地都有此病的危害。关于致病原因,日本在六十年代时经过多次试验已明确干烧心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生理性缺钙症。植株缺钙是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直接原因。我们从1978年开始结合大白菜的生长过  相似文献   

13.
徐守东 《中国蔬菜》2012,1(17):29-30
大白菜干烧心是否与土壤缺硼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在缺硼的土壤中施用硼肥不仅能降低大白菜干烧心的发病率,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大白菜因耐贮运,食用方法多样,为东北地区冬季的主食蔬菜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但在种植过程中,由于气候、肥水和贮藏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大白菜干烧心病给农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呈现出日趋严重的趋势,为农民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在介绍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症状特点、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症状特点大白菜干烧心病一般在莲座期开始发病,心叶边缘干黄、向内倾卷,嫩叶边缘呈水渍状、半透明,脱水后萎蔫呈白色带状,有  相似文献   

15.
《吉林蔬菜》2007,(4):69-69
大白菜干烧心病为生理性病害,在欧美称为内部顶烧病、内部破损病、内部褐变病,在我国则称为干烧心、  相似文献   

16.
干烧心病是我国近年来大白菜生产和贮藏中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发病原因主要是生理病害,同时也与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大白菜干烧心病与主要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湿度是直接影响干烧心病的主要气象因子,降水量、日照和温度是间接影响干烧心病的气象因子.即在大白菜生长季节中,降水量多、空气湿度大、寡日照和气温低的年份,大白菜干烧心病发病较轻;反之,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日照时间长和气温较高的年份,大白菜干烧心病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干烧心又称缘腐病,主要症状是叶球内叶边缘褐腐、干边等。使食用价值下降甚至丧失,许多研究已肯定此病由缺钙引起。多见于北方老菜区,尤其是沿海的天津、沈阳、大连等地。南方菜区1988年也有类似干烧症出现,1989年再度发生,殃及大部分产区,个别严重田块株发病率竟达90%以上。为查明病情及其发生条件,进而探讨防治措施,于1989年12月9日—13日,选定我县集中产  相似文献   

18.
冯清 《现代园艺》2010,(1):42-43
大白菜是一种大众性的蔬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干烧心等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对大白菜造成很大的危害,一般造成减产20%,重则达到50%以上。因此要夺取大白菜高产,搞好大白菜病毒病等四大病害的防治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大白菜干烧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宜生 《蔬菜》1998,(4):18-18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大白菜干烧心病00081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刘宜生大白菜干烧心病在生产中时有发生,经常给消费者的食用带来很多烦恼,严重时造成减产减收,特别是影响出口创汇。大白菜干烧心病是由于某些不良环境条件造成植株体内生理缺钙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20.
秋大白菜新品种辽白2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东  王鑫  王丽丽 《中国蔬菜》2019,1(3):102-103
辽白24 为秋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一般每667 m^2 产量8 300 kg,田间抗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品质好,叶帮厚、软叶率低,适合腌渍,受到农户和酸菜加工企业的认可,且一些企业已将其列为订单种植品种之一。我国北方大白菜以秋季露地栽培为主,由于种植茬口单一,土壤条件逐年恶化,除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三大病害外,大白菜根肿病、干烧心等病害日趋严重,导致产量和种植效益不稳定,亟需抗病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