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合理利用蔬菜之间的“根系差、时间差、空间差、高低差”,以互促互补的原理,创新日光温室多元立体复合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明显地提高日光温室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封丘县采用日光温室黄瓜—平菇—黑木耳—草菇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使日光温室效益成倍提高。该模式的优  相似文献   

2.
推广立体种植,可以合理利用时间、空间及土壤营养。提高复种指数。例如大棚春黄瓜间作平菇;夏豆角间作草菇;西瓜套种甜椒;棚架上长丝瓜、佛手瓜、南瓜;棚下种香菜、小白菜;果树下种荠菜、菠菜等。增收的潜力都很大。  相似文献   

3.
<正>平菇与蔬菜间作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它利用高秆蔬菜行距较大、空地较多的特点间作平菇,实现上部收获蔬菜下部收获平菇的双重效益。利用蔬菜的茎叶为平菇遮阳,蔬菜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正好被平菇利用,平菇的呼吸作用及培养料的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蔬菜光合作用的原料,形成互利共生的良性生态循环。日光温室的蔬菜与平菇间作,蔬菜可选用黄瓜、菜豆、豇豆、芸豆、番茄等高秧作物。一、选用平菇品种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立体复合模式栽培黄瓜—平菇—黑木耳—草菇河南省扶沟县汴岗乡蔬菜办公室编者话:扶沟县汴岗乡地处黄泛区腹心,自1991年以来全乡日光温室发展连年上台阶,至1995年底温室总数达到8000余座,面积5816亩,栽培品种20多个,年产超时令鲜菜6万多...  相似文献   

5.
在棚室蔬菜生产中,有些棚室由于管理不科学,致使效益不高,影响了菜农发展棚菜生产的积极性。现将提高棚室蔬菜经济效益20招介绍如下。1.推广立体栽培。如冬黄瓜套种豆角,间作草菇,复种平菇,可比一年一茬冬春黄瓜或番茄提高效益50%,而且一膜多用,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6.
张焕想 《河南农业》2009,(12):54-54
目前,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及立体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平菇冬季生产则需要增温保湿,单纯种植成本高。为此,我们根据南乐县绿色植物与菌类异养生长的规律及特点,总结出了黄陬与平菇立体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日光温室多元立体复合间作套种,可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1、推广立体栽培。如冬黄瓜套种豆角,问作草菇,复种平菇,可比一年一茬冬春黄瓜或番茄提高效益50%,而且一膜多用,降低r成本。  相似文献   

8.
不同轮作模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轮作模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分别以夏季种植水稻、空心菜(水栽)、水芹、草菇、豇豆、夏季空闲的日光温室为对象,观察夏季种植不同作物后下茬日光温室黄瓜的产量、商品性、品质及病害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夏季闲棚相比,不同轮作模式有促进黄瓜生长、增加黄瓜产量和提高黄瓜品质的效果,其中以黄瓜与水稻、空心菜(水栽)、水芹轮作模式的增产和提高品质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黄瓜与草菇轮作,第三是黄瓜与豇豆轮作;黄瓜与水稻、空心菜、水芹及草菇轮作可以减轻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的发生,黄瓜与豇豆轮作对日光温室黄瓜病害的发生没有减轻效果。说明在日光温室内种植水生作物或水生栽培可以促进下茬黄瓜的生长,增加黄瓜产量,提高黄瓜商品性和品质,减少连作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棚室黄瓜套种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是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口,具有适应性广、栽培方法简便、生长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平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弱光环境,可释放出二氧化碳;而黄瓜是一种高秧的蔬菜作物,在棚室栽培条件下,常因设施内二氧化碳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导致黄瓜产量多年来处于徘徊状况.为了探索棚室蔬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近年来我们开展了黄瓜套种平菇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黄瓜亩平均产量10200kg,产值达10860元;平菇每100kg培养料产菇125kg,亩产值4328元,亩增值达46.53%.现将其套种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麦菊 《河南农业》2009,(10):43-43
根据黄瓜的生长与苦瓜的生长特点。近两年来我们进行了节能日光温室黄瓜与苦瓜间作套种试验。现将该模式栽培实用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经过几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对引进的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间作套种越夏苦瓜栽培模式与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形成了一套优化的新乡市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套种越夏苦瓜栽培模式与技术,对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空间,可以增加经济收益。通过确定平菇接种时间和番茄定植时间,分析了菇菜共生期间温室内光照、温度、湿度以及CO2和O2浓度的变化,并对平菇栽培中的湿度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明确日光温室秋冬茬平菇-番茄间作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9月下旬及以后接种平菇,菌袋污染率低,出菇产量高;10月上旬及以后进入菇菜共生期,此时棚内的温度和番茄对垄间平菇的遮光均适宜平菇生长;平菇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供给番茄进行光合作用,而番茄光合作用又为平菇生长补充新鲜的O2;配备内置式供水系统的菌墙栽培方式适宜菇-菜间作栽培模式下的平菇栽培。日光温室秋冬茬平菇-番茄间作的三大关键技术是8月上旬定植番茄,9月下旬及以后接种平菇,利用配备内置式供水系统的菌墙栽培方式进行菇菜共生期间的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13.
由于黄瓜是喜温热湿润的作物,因此,日光温室嫁接黄瓜套种苦瓜立体种植高产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高:667m^2产黄瓜16000kg,收入28400元;产苦瓜4500kg,收入12100元,合计总收入40500元,纯收入36880元,投入产出比为1:5.14。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对当地农民的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黄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该黄瓜—苦瓜—番茄模式是望都县发展起来的一种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模式。冬春茬安排种植黄瓜,早春在黄瓜畦内套种苦瓜,黄瓜价格下降后,苦瓜立刻进入采收期,秋茬种植番茄。  相似文献   

15.
赵艳业 《河北农业》2011,(10):19-19
近年来一些大、中冷棚蔬菜种植户,提早扣棚,提前种植各茬蔬菜,提前上市,效益十分可观。(建有小型日光温室育秧棚)具体栽培技术采用生菜、油菜、黄瓜间作套种栽培方式,亩效益可达10000多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改良型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是日光温室的特殊类型。近年来,河南省新郑、漯河、周口等地区不断引进山东寿光第五代半地下式改良日光温室;新郑、中牟等地区根据当地设施蔬菜多年生产经验,进行了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与平菇套种栽培试验,总结出了其套种栽培技术。应用该栽培技术黄瓜产量为16 000kg左右,平菇年产量2 500kg/667m2左右,年总产值5.4万元左右,纯效益4.5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该黄瓜—苦瓜—番茄模式是望都县发展起来的一种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模式。冬春茬安排种植黄瓜,早春在黄瓜畦内套种苦瓜,黄瓜价格下降后,苦瓜立刻进入采收期,秋茬种植番茄。  相似文献   

18.
在冬季日光温室生产中,黄瓜与平菇同室栽培,即在两个山墙内侧及后立柱以北1米左右的距离,栽培袋装平菇,很好的利用了温室两侧与走道因遮荫及出入口处温度较低、光照不足、不利黄瓜生长而适宜平菇生长的小环境。平菇生产过程中,又能提高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黄瓜光合作用,实现了植物间的互惠互利,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提升小麦种植的产量,我们国家农业部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心在不断地进行试点试验,本文将对不同的小麦的高效种植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究与分析。1小麦的几种高效种植模式目前在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小麦高效种植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小麦-玉米-大白菜立体种植模式;小麦-菠菜-西瓜-大白菜,一年四种、四收模式;小麦-菠菜-平菇-夏棉-草菇五种五收种植模式;小麦-玉米间作越冬甘蓝矮生豇豆高效种植模式;"一膜两用"小麦甜菜带状种植栽培模式;小麦-冬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及空间设施利用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菜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长则需增温保湿,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年来,通过在冬暖式大棚内进行了黄瓜与平茹立体高效栽培和番茄套作平菇,增加了经济效益。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大棚黄瓜、番茄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一、黄瓜与平茹立体间作模式1、模式。冬暖式大棚面积667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