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亚洲玉米螟大发生的因素及预测预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亚洲玉米螟分布在东亚、大洋洲,公认为世界性的玉米主要害虫。笔者综合国内外资料同时结合多年研究工作,对玉米螟大发生的主要因素(如越冬种群质量特性和环境条件、越冬幼虫化蛹前的气候条件、玉米螟发生期田间气象条件及寄主植物)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玉米螟大发生预测预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用BASIC语言编程序在IBM兼容机上运行,应用经典的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做权重集成预报。使用13年田间调查结果,可提前30多天发报,历史拟合率100%,应用四年准确率100%。已投入实际发预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4.
王艳生 《新农村(黑龙江)》2014,(14):95-95
亚洲玉米螟为害多种农作物,其中,对玉米的为害最大,一年可发生多代,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防治上应贯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综述了中国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近20年来在亚洲玉米螟人工饲养技术、优势种鉴定与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抗螟品种鉴定与利用、毒理和抗药性、天敌种类和应用、产量损失与经济阈值、预测预报和关键防治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十五”期间亚洲玉米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采集并分离来源于辽宁北部7个市县的7株野生球孢白僵菌菌株,比较了各菌株产孢量、萌发率和孢子的生长速率生物学指标及对玉米螟3龄幼虫毒力水平进行测试,筛选对玉米螟高致病性的白僵菌菌株。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各项生物学特性指标数据,筛选出生物学特性表现优良的高致病性菌株1株,即TL3菌株。TL3菌株产孢量达到18.35×107个/cm2,14h的萌发率为93.29%,营养生长量为2.64mm/d。通过对玉米螟3龄幼虫毒力的测定,死亡率达到了98.33%。各项生物学特性指标均显著优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对照(CK)菌株。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出:发生在吉林省东、中、西部3个生态区的一、二化性玉米螟的性信息素组份中的(Z/E)-12-14:OAc异构体的相对经例没有显著变异。公主岭一化性玉米螟性信息素中含量E-12-14:OAc的比例为46.18%,敦化一人性玉米螟为43.47%;公主岭二化性玉米螟为45.93%,白城二化性玉米螟为50.55%,。玉米螟发生期以人工配制的不同顺反异构体比例诱芯的田间诱蛾试验证明,诱芯中 相似文献
14.
15.
北方一代区玉米螟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北部玉米螟一代区1974~1991年中14年的玉米螟研究资料及相应年份的相关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非特殊灾变年份玉米螟发生量中、短期预测模型,并根据对经济阈值的分析,建立了玉米螟综合防治决策模型.从1992年开始在拜泉县等地进行综合防治决策模型的生产应用,检验和修订.累计应用面积250000hm2,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获经济效益2710万元. 相似文献
16.
秆野螟属(Ostrinia)五种近缘种的同工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Ostrinia属5种近缘种4种酶的同工酶分析后发现亚洲玉米螟、欧洲玉米螟、宁夏苍耳螟和豆螟的同工酶均具多态现象。根据酶谱的差异,绘出了Os-trinia属5种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图,并利用Nei,M的遗传距离计算公式求得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之间的遗传距离是1.219,亚洲玉米螟与宁夏苍耳螟间的遗传距离为1.046,欧洲玉米螟与宁夏苍耳螟间为0.216。根据亚种间遗传距离在0.23左右的意见,作者首次认为宁夏苍耳螟是欧洲玉米螟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估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吉林省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玉米螟幼虫孵化高峰期,田间施用不同剂量的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在玉米螟蛀茎前和玉米收获前分别调查虫伤株率。[结果]玉米螟蛀茎前,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0~675 ml/hm2处理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处理的虫伤株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校正防治效果为79.2%~100%;玉米收获前,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25~675 ml/hm2处理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处理的虫伤株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校正防治效果为34.2%~82.8%。[结论]田间应用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1代玉米螟的推荐使用剂量为375 ml/hm2,8月初可再喷施1次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提高对2代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