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娜  刘冰  陆宴辉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1):2062-2068
【目的】评价氟啶虫胺腈对新疆棉区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天敌的安全性,为绿色防治棉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SC)对棉蚜的毒力与防治效果,评价其对棉蚜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在室内,氟啶虫胺腈0.375 g/L浓度处理48 h后棉蚜校正死亡率为100.0%,0.250 g/L浓度处理为93.3%,而0.2 g/L吡虫啉处理为84.4%。氟啶虫胺腈对多异瓢虫致死作用小,0.375和0.250 g/L处理48 h后校正死亡率均不足10%,显著低于吡虫啉0.2 g/L处理(45.7%)。2018年和2020年田间施药5 d后,氟啶虫胺腈15 mL/667m2处理(0.375 g/L)对棉蚜的校正防效在90%以上,10 mL/667m2处理(0.250 g/L)处理的防效也超过了85%,显著高于吡虫啉8 g/667m2(0.2 g/L)处理。氟啶虫胺腈15、10 mL/667m2浓度处理下棉蚜僵蚜率、捕食性天敌与棉蚜益害比,均显著高于吡虫啉。【结论】氟啶虫胺腈对新疆棉田棉蚜防效较好,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48;催杀胶悬剂喷雾防治棉铃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生物杀虫剂48;催杀胶悬剂在南疆棉田防治棉铃虫的效果和使用方法.结果表明:药液25 L/667m2常规喷雾方法极显著优于667 mL/667m2超低容量喷雾方法;12 mL/667m2 48;催杀胶悬剂常规喷雾和9 mL/667m2 48;催杀胶悬剂常规喷雾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喷药后1、3和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82;和79.83;、61.9;和65.08;、84;和88;,二者之间无差异,均明显优于6 mL/667m248;催杀胶悬剂常规喷雾.鉴于其对自然天敌比较安全,认为可以将该生物农药纳入新疆棉花IPM之中.  相似文献   

3.
阿维菌素对稻飞虱防效及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两年,鄞州区水稻田阿维菌素使用量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明确阿维菌素对水稻田稻飞虱及主要天敌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和方法处理 (1)40%毒死蜱80ml/667m2,(2)25%扑虱灵50g/667m2,(3)2%阿维菌素100ml/667m2,(4)清水对照。方法 每小区面积667m2,各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药前用盆拍方法调查稻飞虱、蜘蛛总量和黑肩绿盲蝽的虫口基数,药后9d调查各小区稻飞虱、蜘蛛总量和黑肩绿盲蝽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两种天敌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34.20(低剂量)、42.75(中剂量)和57.00 g/ha(高剂量)3个剂量处理,设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90g/ha、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g/ha和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5 g/ha为对照药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于水稻分蘖期采用整株喷雾施药。【结果】2015~2016年两年试验结果表明,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低、中、高剂量处理药后21 d对稻飞虱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4.53%、89.95%和91.89%;防治螟虫药后32 d平均保苗效果分别为87.13%、89.47%和92.63%;药后25 d对稻纵卷叶螟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4.34%、96.60%和98.09%,药后32 d平均保叶效果分别为95.74%、96.56%和97.37%。试验药剂对稻田蜘蛛有一定影响,药后1~7 d田间蜘蛛数量有所下降,随后开始回升并超过药前水平;对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影响不明显,对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优于对照药剂吡呀酮。【结论】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飞虱、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对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瓢虫、草蛉、食虫蝽的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生境中瓢虫类优势种均为多异瓢虫,食虫蝽类优势种均为异须盲蝽,草蛉类优势种在荒漠过渡带为中华草蛉,在棉田中为叶色草蛉.棉田中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和相邻荒漠过渡带中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田间比较测试了5种杀虫剂对地黄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对地黄跳甲的防效最强,药后1-10 d的防效为75.66%~93.25%;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次之,药后5 d防效为93.42%.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较低,药后1 d防效仅27.70%.5种药剂对天敌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20%溴氰菊酯乳油对蜘蛛的影响最大,蜘蛛的死亡率达98.89%,而1.8%阿维菌素乳油处理的蜘蛛死亡率仅为28.16%.对瓢虫影响较大的也为20%溴氰菊酯乳油,瓢虫死亡率为74.53%,影响最小的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瓢虫死亡率为10.54%.40%辛硫磷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地黄跳甲防效好,对天敌影响小,可以作为控制地黄跳甲危害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7.
杏棉间作对棉花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单作棉田、杏棉间作棉田(东西)和杏棉间作棉田(南北)棉花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方法]2008~2009年5月中旬~8月中旬定期系统调查各类棉田节肢动物数量,每7 d调查1次,调查全株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杏棉间作棉田牧草盲蝽和棉叶螨发生量轻于单作棉田.棉蚜(Aphis gossypii G)中度发生时(2008年),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显著性高于杏棉间作棉田;棉蚜轻度发生时(2009年),三类田无差异.杏棉间作对棉蓟马(Thrips tabacci L.)发生量影响不大.棉蚜轻度发生年份(2009年),间作田和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但间作田瓢虫和食虫蝽较多;棉蚜中度发生年份(2008年),单作棉田由于棉蚜数量较多,瓢虫和食虫蝽也较多.2 a中间作田棉花上的蜘蛛数量均多于单作棉田.杏树走向对棉叶螨的发生有影响作用,棉间杏田(南北)棉叶螨量高于棉间杏田(东西),但对棉蚜、牧草盲蝽和棉蓟马发生量影响不大.[结论]杏棉间作不利于棉花上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和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 K)的发生.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几种农药对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并对蜘蛛的杀伤力进行了测定。结曝表明:药后3d和7d.25%吡蚜酮WP75g/hm^2对灰飞虱的防效最好,校正防效分别为82.2%和90.8%,持效期最长;药后10d.20%氯虫苯甲酰胺SC30g/hm^2、25%毒死蜱·杀虫单WP375g/hm^2、15%茚虫威EC 27g/hm^2、25%阿维·毒死蜱EC375g/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均在80%以上.没有显著差异。25%吡蚜酮WP75g/hm^2、15%茚虫戚EC27g/hm^2、20%氯虫苯甲酰胺SC 30g/hm^2、25%噻嗪酮WP 300g/hm^2对蜘蛛的杀伤力较小,校正死亡率为12.6%~28.0%。5%氟虫睛SC30g/hm^2、48%毒死蜱EC 432g/hm^2和2%阿维菌素EC 13.5g/hm^2对蜘蛛的杀伤力较强,校正死亡率高达90.8%。田间系统调查表明。化学农药防治区蜘蛛数量显著少于不防治区.蜘蛛数量下降51.72%.  相似文献   

9.
麦—棉邻作天敌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麦收期小麦不同高度的天敌分布调查以及麦—棉邻作棉田和棉—棉邻作棉田天敌数量在麦收前后的变化调查 ,结果表明 :蜘蛛类、食虫蝽类、隐翅甲类天敌主要栖息在距地面 10cm以下麦杆及地表杂草上 ,而草蛉类、瓢虫类则主要栖息在距地面 10cm以上的麦杆上 ,而且麦田天敌在麦杆 10cm以下栖息数量远大于距地面 10cm以上的数量 ;麦收后 ,麦田的天敌迅速转移至与之相邻的棉田 ,其中 ,瓢虫类和草蛉类等飞行能力较强的天敌首先扩散 ,比蜘蛛等爬行类类天敌先进入棉田 ;麦—棉邻作棉田麦收后的天敌数量是麦收前的 2 5 .7倍 ,而且明显高于棉—棉邻作的棉田天敌数量 ;距离麦田 2 5 ,50 ,75m的棉田天敌数量在麦收前并无明显的差异 ;麦收后则明显呈现出棉田天敌数量距麦田 2 5m >距麦田 50m >距麦田 75m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虫生真菌顶孢霉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和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啶虫脒和哒螨灵为对照药剂,采用喷雾法和喷粉法,测定顶孢霉孢子粉的室内毒力(LC50)及顶孢霉可湿性粉剂(WP)和顶孢霉微粉剂(MDP)田间药效.【结果】顶孢霉孢子粉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分别为3.20×107个孢子/mL和4.63×108个孢子/mL.760mg/m2顶孢霉WP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处理11d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38%和69.92%,均高于同期对照药剂.600mg/m2顶孢霉MDP处理9,11d后对豌豆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1.31%和70.29%,对截形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8.27%,60.75%.500g/667m2剂量的顶孢霉WP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防效较好,处理14d后防效分别为74.60%,72.57%.400g/667m2剂量的顶孢霉MDP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处理14d后防效分别为70.19%,73.37%.【结论】顶孢霉WP和MDP随处理时间延长,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的校正死亡率逐渐增加,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效果;对照药剂啶虫脒和哒螨灵初效好,但持效期短.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顶孢霉两种制剂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可延长对害虫的控制时间,在设施农业害虫防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棉区常见捕食性天敌在Bt棉田的消长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常规棉为对照,对江苏沿海地区Bt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主要涉及6个科共16个常见种。两类棉田内6类天敌的种群数量均表现为蜘蛛类>瓢虫类>草蛉类>捕食蝽类>捕食螨类>食蚜蝇类,其中前2类分别占天敌总量的78%~79%和19%~20%。与常规棉比较,Bt棉田内蜘蛛类、瓢虫类、捕食蝽类和天敌总量分别增加78.26%、61.91%、114.28%和73.85%,草蛉类和捕食螨类分别减少2.78%和14.29%。捕食螨类和食蚜蝇类主要在棉花生长前期发生,其他4类天敌则主要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发生。面上普查结果表明,Bt棉田捕食性天敌总量比常规棉田增加25.63%~47.50%。  相似文献   

12.
对武汉地区梨园天敌优势种群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的系统观察和调查表明,捕食性瓢虫类发生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中旬,塔六点蓟马6月中旬,食虫蝽类6月中旬至下旬,青翅隐翅虫6月中旬,草蛉类6月中旬至7月中旬,捕食性蜘蛛类6月中旬至7月下旬.农药、不同的间作作物、气候条件是影响天敌种群及其发生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冷浸法提取新疆23种植物活性成分,分别测定其对朱砂叶螨24 h的毒杀活性,0903T2等14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杀活性都比较高,24 h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进一步测定了5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毒力,以1221J提取物的毒力最高,LC50仅为0.041 g/L,其次是0910T4和1126D2提取物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达0.554 g/L和0.641 g/L,杀螨活性较稳定。0910T4提取物对天敌安全性测定表明,在40.00 g/L高浓度下对两种棉田优势天敌七星瓢虫和多异瓢虫的校正死亡率为12.47%和23.08%,显示出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及蚜茧蜂寄生蚜(以下简称被寄生蚜)之间的取食选择关系,为合理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协同治理新疆植棉区棉蚜提供依据。方法 于室内条件下,利用嗅觉仪测定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康棉蚜(以下简称健蚜)和被寄生蚜的嗅觉行为选择;分别以不同寄生日龄时长的寄生蚜和相同数量未被寄生的健蚜,于同一培养皿中供给十一星瓢虫选择取食,分别统计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蚜和寄生蚜的取食比例。结果 与健蚜相比,十一星瓢虫成虫对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趋向行为反应差异不明显,对3日龄以上寄生蚜有明显负趋向反应,雌、雄成虫间嗅觉反应相似。十一星瓢虫成虫取食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比率高于健蚜,但无明显差异;但对健蚜与3日龄、4日龄和5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差异显著,更喜欢取食未被寄生的健蚜。结论 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蚜与高日龄寄生蚜间存在明显的嗅觉行为反应差异,取食选择率与嗅觉反应结果一致,更偏向取食未被寄生的健蚜和初期寄生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以下简称EβF)后的行为反应,为调控利用天敌治理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室内条件下,利用嗅觉仪测定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的嗅觉行为选择,以及在棉花植株上释放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对棉蚜取食选择的影响。【结果】EβF剂量为20和40 μL/mL时,可引起十一星瓢虫与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明显的嗅觉选择行为反应;EβF处理剂量为10、20、40 μL/mL时,十一星瓢虫与龟纹瓢虫的成虫和3龄幼虫的取食选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适宜的EβF剂量可引起2种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明显的选择行为,EβF对自然天敌具有良好的生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氟啶虫胺腈对棉田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啶虫胺腈对南疆棉田三种蚜虫的毒力及其对三种瓢虫的安全性。方法 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吡虫啉乳油为供试药剂,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两种药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安全影响。结果 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对两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三种蚜虫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性均高于吡虫啉,棉蚜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1.17、0.36 mg/L,5%吡虫啉乳油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相对毒力分别为55.41、60.11,棉蚜对5%吡虫啉乳油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均小于5%吡虫啉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6.16、7.90和4.54倍,对3龄幼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5.07、7.48和9.23倍。结论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可用来防治棉田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且对棉田瓢虫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