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几年由于“蚕茧大战”恶果没有消除,加之蚕茧收烘经营管理混乱,导致蚕农的蚕茧质量意识淡薄,蚕茧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我市茧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 为提高蚕茧质量,增加收入,巩固蚕桑生产,徐州市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近两年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配套技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1996年春期全市发种21.4万张,生产蚕茧7625吨,平均张产35.75公斤,比1995年同期增长4.4%,蚕茧质量大幅度提高。1995年春全市从13个最好庄口抽样送省蚕茧检验所检测,只有5个样茧解舒率达60%,上茧率达95%,解舒丝长700—750米。而1996年春从7个庄口抽样送省蚕茧检验所检测,干茧出丝率平均达41.36%,茧丝长平均达1252.1米,解舒丝长平均达864.6米,解舒率达68.48%,上车茧率平均达99.16%,上述指标比1995年同期全面增加(抽样庄口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区的桑蚕生产发展较快,“七五”期间最高年产茧量比“六五”期间最高年产茧量增加将近一倍.1990年年产鲜蚕茧0.75万吨,今年遇到春旱和秋旱,据区蚕业指导所的预测,仍比去年增产.从群众当前要求扩种桑树的势头看,今后还要发展.产量逐年上升了,但茧质的提高则较慢,据有关部门调查,今春的鲜蚕茧,茧层率仅有18%~20%;干蚕茧茧层率为43%~46%;上车茧率平均90.6%;解舒率为63.93%.与先进蚕区相比,蚕茧的质量还有差距,有的庄口的茧,差距还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亩产茧】 1.1976年日本全国215.1万亩桑园亩产茧81.9斤;2.1976年日本埼玉县秩父郡崎定六有桑园22.5亩,全年亩产茧445.3斤。【斤茧劳动时间】日本全国1976年生产茧1斤共须劳动时间1.21小时。【产丝显】 1976年日本全国产上茧175.6万担,产丝17660.28吨,平均每100斤茧产生丝20斤。全年平均出丝率18.5%。【蚕茧损失】 1975年日本全年因蚕桑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损失蚕茧占总产茧的3.9%。【上车茧率】日本近年约95%。【原蚕种茧质】 1962年春长安品种茧层量0.554克,茧层率26.9%,茧丝长1751米。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澧县拥宪社今年获得了蚕茧大丰收,全社饲养的三张春蚕,验收结果共产茧440斤4两,每张蚕种平均产茧146斤12两,比1957年全国蚕茧单产最高纪录121斤6两高出25斤6两。不但产量高,而且茧子大、茧质好,在所有440斤4两鲜茧中,甲级优良茧就有408斤,占总产量的92.1%,一般160来个茧子就有一斤,大的只要141个,小的也只要183个,出丝率比一般最好的甲级要高。丰收后,那些原来认为养蚕不能跃进的人再也不啃气了,社员则普遍表示:蚕茧能丰收,粮棉要跃进,力争大增产,秋后上北京。蚕茧丰收不是轻易得来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5.
长坡蚕种站从办站的1969年到1980年的12年间,共饲养(原蚕区)220批,蚁量达11770公分,总产蚕茧51198.7斤,平均公分产茧量4.35斤,平均死笼茧率在1.7—4.9%;参加制种的种茧37425.3斤,总制蚕种72266张  相似文献   

6.
我国桑蚕茧数量已超过日本一倍多,但生丝产量仅和日本相近。这说明,与日本相比较我国桑蚕茧质量差,出丝率低,日本春秋茧平均出丝率可达18.5%以上,而我国仅10%左右。据调查,江苏省从1970~1977年,全省各丝厂的平均实缫毛折为331.51斤,以平均烘折255斤推算,收购上茧出丝率为11.84%,再以全年收购上茧率87%推算,得出生产茧出丝率为10.3%。蚕茧出丝率处于一个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十年来出丝率非但没有提高,相反还出现了下降趋势。特别是1977年,全省实缫毛折高达345.45斤,生产茧出丝率仅9.87%,比之1966年有明显下降。因此,缫丝工业部门对蚕茧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坡公社蚕种站,有职工十四人,从一九六九年办站到一九八一年的十三年间,共饲养原蚕239批,蚁量达14,163公分,总产蚕茧62,926斤,平均公分产茧4.23斤,平均死笼茧率在1.7—4.9%,参加制种的种茧47.182斤,总制种89,852张,平均担茧制种182.6张(81年176张,79年是173.7张)。一九八二年有原蚕户118个,桑地面  相似文献   

8.
高安县清湖行政村500亩桑园,今年春蚕饲养678张种,产茧4.25万斤,产值11.12万元,平均亩桑产茧85斤,产值230元。与1986年同期比较,蚕茧总产增加6500斤,即增长18.1%;总产值增加35590元,即增长47.1%;亩桑蚕茧增加 14斤,即增长19.7%;亩桑产值增加79元,即增长52.3%。  相似文献   

9.
<正> 我家6口人,都是大劳力,一九八三年承包大队林蚕场桑园15.6亩。全年养蚕51.5张,产茧3998.5斤,蚕茧收入7410.90元;亩产茧256.3斤,亩产值475.05元,人平交售蚕茧666.4斤,人平蚕茧收入1235.15元,另有3亩隙地,收黄豆1000斤,培养实生桑苗1.5万株,两项价值450元。全年合计毛收入7860.90元,扣除上交1700元,蚕桑开支  相似文献   

10.
安吉县递舖公社双河生产队,1959年在粮食生产继续大跃进的同时,蚕茧生产取得了空前大丰收。全年养蚕种37张,平均单产59.68斤;总产蚕茧2208斤(收购茧量),比1958年的627斤增長252.2%。  相似文献   

11.
<正> 吴江县自83年推行乡村自营收烘蚕茧体制以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过去代收代烘时,由于责、权、利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影响茧质的提高,群众卖茧难的问题也很难解决好。推行自营收烘体制后,工作有了明显改进,售茧时由于生产收烘统一抓,事先组织,分批上市,茧站秩序好,收烘衔接好,群众高兴,茧质提高。从进仓检验情况看,82年毛脚茧率为2.32%,83年为1.29%,84年为0.98%。82年的上茧率为94.5%,  相似文献   

12.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13.
<正> 如皋县江安乡1990年春蚕期在狠抓科学培桑、小蚕共育、防病消毒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方格簇,不但蚕茧张产、总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蚕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上车茧率由上年的85%提高到93.2%,解舒率由56.8%提高到61.4%,茧丝长由998m提高到1098m,鲜上茧出丝率由17.6%提高到20.5%。每公斤方格簇茧平均价达12.26元,比草笼茧平均价高1.28元。广大蚕农看到了使用方格簇可改善茧质、提高效益的优点,推动了如皋县其它乡镇使用方格簇的积极性,全县1990年方格簇使用量300万片左右,1991年将达720万片,使用方格簇上簇的将达80%。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县在遭受了1983年秋季特大水灾的袭击后,全县人民积极恢复蚕桑生产。经过多方努力,1984年蚕茧又获丰收。全县发种61133张,生产蚕茧3022700斤。发种量虽比83年减少5544张,但总产增加。平均张产茧49.9斤,较83年高4.1斤。春蚕发种减少6493张,总产茧减少232500斤;夏秋蚕发种增加  相似文献   

15.
附城公社上河生产队社员何训明,全家五口人,二个劳力,一九八二年除了承包生产队的水稻、甘蔗责任田三亩七分外,还承包生产队桑园1.89亩,一定三年,每年纯上交三百元。今年购进蚕种十九张半,实际饲养售茧十七张半,总产蚕茧1169斤,平均亩桑产茧618斤;总收茧款2153.84元,平  相似文献   

16.
村组一则     
<正> 乐山市观榜乡中桥村,地处丘陵,全村有农户176户,784人。有耕地1290亩,现有投产“四边桑”16万余株,1984年全村养蚕537张,生产蚕茧36599斤,蚕农收入茧款59470元。这个村的养蚕、产茧、蚕茧产值均占全乡的40%以上。全村176户中订162户养蚕,养蚕户占总农户的93.1%,户平养蚕3.3张,户平产茧225斤,户平蚕茧收入367元。这个村蚕桑发展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春茧价格一直下滑,2008年富阳市春蚕的饲养量8600张,平均张产47.5kg。茧价16.40元/kg,每50kg茧与上年相比减218.00元,减幅26.5%。使用方格蔟的茧比普通茧每50kg提高200.00元收购,说明只要茧质好收购部门(用茧单位)愿高价收购蚕茧。现在情况是茧质量普遍下降,所以茧价一直不能提高,根据富阳市2008年春茧质量调查统计,平均一茧丝长1065.58m,解舒率53.06%,净度89.23%,上茧率75.01%,出丝率32.58%。  相似文献   

18.
<正> 如皋是产茧大县,年产茧近5000吨。但蚕茧质量不太好,亏本庄口较多,1983年公担丝利润平均为326元,平均等级为A81;但启东的公担丝利润达747元,平均等级达3A40。解舒丝长如皋比启东短106米,解舒率低9.12%,上车率低7.76%,出丝率低4.19%,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一九八三年我县蚕茧质量情况我县1949年产茧1050担,1972年突破万担关;1973年产茧14504担;特别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较快,1980年产茧达22541担;1982年产茧31052担,为1949年的29.5倍,1983年全县遭受特大洪水为害,蚕茧总产仍达到30558担。目前全县栽桑养蚕已遍及到11个区,95个乡831个村,5700多个村民小组35000个养蚕户。其中蚕茧总产万斤以上的村有61个,5万斤以上的乡有18个,10万斤以上的乡1个,养2张蚕产茧120斤有10466户,总产蚕茧153.57万斤,养蚕5张以上,产茧300斤以上有874户,总产茧28.65万斤。1982年农村蚕桑收入达到了605.24万元,人均9.13元。所  相似文献   

20.
我队79年饲养春蚕44张,产茧3982.6斤,平均单产90.5斤,夏蚕8张,产茧493.5斤,单产61.7斤,早秋18张,产茧1066.8斤,单产59.3斤,中秋24张,产茧1361斤,单产56.7斤,晚秋10张,产茧725.2斤,单产72.5斤,全年五次共养蚕种104张,总产蚕茧7629斤,平均每张产茧73.3斤,总收入茧款13883.55元,全队43户,户平均收入茧款322元,社员说“要想富,蚕桑上面下功夫”,这是一句现实的真话,确实种桑养蚕是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