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营养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陕北白绒山羊在自然放牧基础上进行不同营养水平的补饲,以研究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繁殖母羊120只,分为四组,每组30只。对照组,每天补饲0.2 kg玉米,其余三组为试验组,分别每天补饲混合精饲料0.2 kg,0.3 kg,0.4 kg。试验主要测定繁殖母羊的受胎数,产羔数,羔羊初生重,羔羊断奶重,计算受胎率,产羔率,羔羊成活率。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繁殖母羊繁殖性能的各项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补饲0.2 kg玉米基本就满足了繁殖母羊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2.
初产母羊补饲青贮甜高粱秸秆的生产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以珍珠岩为培养基质的半液培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营养液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玉米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根真菌侵染率随着外界氮、磷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高浓度或低浓度的外界氮或磷存在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营养无贡献。在正常的供氮(2mol/L)和供磷(0.1mol/L)条件下,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生物量、磷含量,但对氮含量影响不大,菌根对玉米磷素营养的改善大于氮素。  相似文献   

4.
郑艳 《科学种养》2011,(12):41-42
杂交狼尾草是非洲象草和美洲狼尾草的杂交品种,它适应性强,抗旱耐涝,抗虫害,具有较强的吸肥能力,可循环利用猪场的沼液和沼渣。在我区的一些规模化猪场的山坡地上,大量种植杂交狼尾草,解决了青粗饲料短缺问题。本试验旨在探讨妊娠期添饲杂交狼尾草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生产上添加杂交狼尾草饲养妊娠母猪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浩  海鹏  郭霏  参木友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0):105-111
本试验旨在探究冷季放牧牦牛补饲对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120头,分为对照组(放牧)和补饲组(放牧+补饲)共8组,每组15头牦牛,试验期为120天,其中预饲期7天。结果表明,与放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随着补饲量的升高,增重呈线性增加;补饲对放牧牦牛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补饲能量料每头牦牛每天净收入为4.93元,显著高于放牧组的1.69元,全期可比放牧组多收入388.80元。随着补饲料添加量增加,每头牦牛毛收入也显著增加(P<0.05),补饲0.4%混合料的净收入最高,较放牧组可多收入247.20元。综上所述,冷季对放牧牦牛进行补饲,不仅可以缓解由于饲料短缺带来的体重下降,并且对牦牛健康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牦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赖氨酸水平的低蛋白质饲粮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96头平均体重为69.01 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4种不同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的低蛋白质饲粮(等能、等氨基酸平衡模式),70~100 kg阶段饲粮DLys为0.61%、0.66%、0.71%和0.76%,100~125 kg阶段饲粮DLys为0.55%、0.60%、0.65%和0.70%。结果表明,70~10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ADG)0.61%DLys组、0.66%DLys组和0.71%DLys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0.66%DLys组显著高于0.76%DLys组(P0.05);料重比(F/G)0.61%DLys组、0.66%DLys组和0.71%DLys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显著低于0.76%DLys组(P0.05);血清尿素氮(UN)浓度0.66%DLys组和0.71%DLys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0.66%DLys组显著低于0.61%DLys组和0.76%DLys组(P0.05)。100~125 kg阶段,ADG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F/G 0.60%DLys组显著低于0.55%DLys组、0.65%DLys组和0.70%DLys组(P0.05);血清UN浓度0.65%DLys组显著低于0.55%DLys组和0.70%DLys组(P0.05),但与0.60%DLys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二元母猪70~100 kg阶段和100~125 kg阶段饲粮DLys适宜日摄入量分别为16.57 g/d和15.96 g/d,即饲粮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6%和0.60%,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野生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梯度设置在50~800 mg/L的GA3均能明显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 mg/L的GA3预处理种子24 h和200、400 mg/L浸泡种子12 h,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90%以上;而NAA、6-BA和ABT-4不同浓度对种子萌发作用力不同,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同程度抑制种子萌发,只有使用适宜浓度处理种子才能打破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研究表明,不红景天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出现在200 mg/L GA3处理12 h,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4%,发芽指数为20.14。  相似文献   

8.
不同限饲技术对樱桃谷肉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制定肉种鸭在育成期合适的限制饲养方法,试验选取10周龄的樱桃谷肉种鸭母鸭800只,随机分成4组(T1-T4),分别以4种不同的限饲方式进行限饲至20周龄。测定不同限饲方式对樱桃谷肉种鸭育成期生长性能、产蛋期产蛋性能和孵化水平的影响。通过综合比较,从中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樱桃谷肉种鸭的限饲方式。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樱桃谷肉种鸭20周龄的平均体重以T3、T4组较好,且其整个时期的生长曲线与樱桃谷肉种鸭的标准体重曲线相接近;而T2组严重偏离樱桃谷肉种鸭的标准体重曲线;(2)产蛋性能:T3、T4组开产较早,50周龄入舍鸭的平均产蛋量最高,分别为140.20枚/只、140.60枚/只,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T3、T4组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也比其他两组长;(3)孵化指标:限饲各组的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经济成本核算:据成本计算以T4组平均每只肉种鸭限饲时投入的饲料成本最低。综上表明:T4组为樱桃谷肉种鸭育成期最为理想的限饲方式。  相似文献   

9.
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一种具有独特经济价值的热带落叶乔木,主产于我国云南。辣木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叶中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可作为动物良好的植物蛋白来源;辣木中同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在促进繁殖器官发育、调节生殖激素分泌、改善抗氧化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辣木的丰富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近年来在动物饲料与功能食品开发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对辣木的营养水平进行了查阅,并就其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对动物繁殖功能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发新型饲料资源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百香果进行扦插试验研究,明确影响百香果扦插效果的关键因素,优化扦插处理的最佳组合,为百香果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分析插穗茎段部位、NAA浓度、扦插基质3个因素对百香果扦插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排队评分和公式评分法对扦插成活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优化出百香果扦插繁殖的最佳处理组合。插穗部位对百香果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最大,NAA浓度和扦插基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根数、平均根粗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插穗部位、扦插基质、NAA浓度,对平均根长、新生蔓长、新生叶片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插穗部位、NAA浓度、扦插基质。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插穗部位是影响百香果扦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扦插基质,而NAA浓度的影响最小。百香果扦插的最佳组合为A2B3C3处理,即以中部半木质化茎段为插穗,用300 mg/L的NAA溶液浸泡20 min,选用泥炭混合基质(泥炭:黄壤=1:1)为扦插基质时,百香果的扦插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山羊补饲与草畜平衡及其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放牧处理下山羊补饲、草畜平衡、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牧压下山羊补饲精料、配比组成与成本和山羊体重变化,并对放牧系统经济效益进行核算。经过补饲后,高、低载畜率组羔羊日增重分别为153.8、140.2 g,两组差异显著(P<0.05);高载畜率组大多数情况下过牧严重,而低载畜率组又放牧不足,造成草地资源的浪费;高、低载畜率组经济效益分别为113315、64590元,两组毛利、羊的效益分别为2060、1845元;经过补饲后,两组经济效益已存在较大差距,应重视补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陕北白绒山羊不同养殖模式生长发育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状况,研究采用不同饲养管理群对比的方法,调查、统计2009年完全放牧的羊群、2010年半舍饲半放牧的羊群和2011—2012年完全舍饲不同补饲的羊群羊的产绒量、绒长、体重、体长、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相关指标。对比得出在不同的饲养方式下2012年完全舍饲的羊群的体重是(33.80±5.15) kg、体长是(76.92±3.57) cm、胸围是(81.34±4.37) cm、管围是(7.71±0.26) cm,全部高于其他饲养方式,差异极显著(P<0.01);半舍饲半放牧的羊群产绒量为(549.93±143.15) kg、绒长为(5.40±0.92) cm全部高于其他饲养方式,差异极显著(P<0.01);完全舍饲羊的产肉性能优于其他饲养条件下的产肉性能。这可能是完全舍饲的羊缺乏运动能量消耗少。半舍饲半放牧的羊群产绒性能高于其他放牧方式可能是羊得到充分的运动、精神状态好、营养充足。相同饲养方式下2012年种公羊补饲精料比2011年增加0.25 kg,2012年体重为(33.80±5.15) kg,比2011年体重增加2.99 kg。2012年产绒量(470.41±167.74) kg,2011年产绒量为(520.73±167.96) kg差异极显著(P<0.01);在营养水平达到维持以上,提高营养水平对产绒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省余庆县1987~2007年2563只黑线姬鼠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体重最低5.36g,最高53.41g,平均体重为26.31±8.14g,其个体体重主要分布在15.01~35.00g之间,占总鼠数的79.01%,是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黑线姬鼠怀孕鼠最低体重为17.61g,睾丸下降鼠最低体重为16.50g,体重达16.0g以上时开始繁殖,随着体重的增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体重达24.0g以上时,种群繁殖力迅速增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分别达31.82%、67.02%,接近雌鼠总怀孕率30.06%和雄鼠总睾丸下降率52.67%,繁殖指数达0.7138,亦接近总繁殖指数0.7599。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雌鼠怀孕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因此,它们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夜间补光对黄瓜幼苗激素含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夜间补光在育苗中的作用及机理,以‘津研四号’为试材,研究了夜间补光0、3、6、9和12 h对黄瓜幼苗生长、内源激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补光0 h)相比,夜间补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干重、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矿质元素积累量、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ZR+GA3+IAA)/ABA和根系活力提高,脱落酸(ABA)含量降低,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黄瓜幼苗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补光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补光6 h的最高。说明夜间补光能促进黄瓜幼苗生长,这与内源激素含量、根系活力及矿质元素积累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限量补灌对旱地高产田小麦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年创高产旱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补灌处理对旱地高产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补灌次数和补灌量,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升高,胞间CO2浓度降低,光合功能持续期延长,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增加,以补灌3水(越冬+拔节+灌浆)处理W4效果最佳,但产量和2水(拔节+灌浆)处理W3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补灌次数和补灌量继续增加,W5、W6改善旗叶光合衰退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后期,对产量提高的贡献并不大,相对与2水、3水处理,开始产生负效应,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穗粒数反而下降。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本旱地高产试验田.拔节期、灌浆期2水补灌120mm的W3处理是最经济高效的补灌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饵料投喂率对养殖罗非鱼生长效应、水质指标和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影响,以(16+0.20)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饵料投喂率对罗非鱼生长以及水质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Biolog-ECO方法检测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研究不同饵料投喂率...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塑料大棚南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处于合理状态,研究选用不同化学物质诱导大棚南瓜雌花发生和控制营养生长。试验以‘永安二号’(印度南瓜类型)为材料,在南瓜苗期施用不同化学物质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南瓜苗期用增瓜灵、乙烯利能够明显降低第一雌花节位、促进提早开花并增加雌花数量,以100 mg/L 乙烯利处理促进雌花发生效果最佳;多效唑、矮壮素、增瓜灵均有拟制营养生长的作用,500 mg/L多效唑和200 mg/L矮壮素控生效果最佳。增瓜灵(每袋15 g 兑水3 kg)具有促进雌花生成、抑制营养生长的双重作用。该试验在南瓜苗期用4 种化学物质进行处理,表现出明显的诱雌和控生优势,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设施葡萄生产中光温逆境导致果实品质欠佳(着色差)的问题,对2个葡萄园转色期的‘巨峰’和‘巨玫瑰’葡萄进行每日补光试验处理(4:00—5:00和19:00—22:00),观察处理前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每日补光4 h处理后‘巨峰’和‘巨玫瑰’着色更深、更均匀,且补光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的颜色指数,补光处理后葡萄果皮的花色苷含量提高了5.00~19.42 µg/g;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0.5~1.7 °Brix,葡萄糖含量增加了0.42~3.43 mg/g,最终成熟期提早了5~7天。综合试验结果可知,在葡萄转色期进行补光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红色系葡萄的着色问题,提高葡萄品质,对优质葡萄生产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