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市场调查,得知目前农村教育市场需求状况具有四大基本特征,即农业技术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实效性和明确的目的性。要充分利用调查成果,对指导和完善农广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农广校的中央校、市、县、乡(教学班)四级办学体系的优势,成为我市农村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创办农广校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培养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农广校教育战略,稳定中专学历教育的规模,加强素质教育。调整现有专业,增加新专业,改革教材,理论联系实际,为当前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增加中专学历教育的吸引力。实施农民终身教育,开展多层次培训,是农广校今后的发展方向。要重心下移,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要发展农广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注意提高与普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并且增加农民教育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反映到农广校教育上,是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始终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服务农村经济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当前农村对多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昌吉州农广校近年来,改变了过去那种片面强调规模、忽视教学质量的倾向,深入研究农广校特有的教学规律,根据农村成人学习特点,对学员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石家庄市农广校继续发挥我市阳光工程培训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农广校系统培训体系优势,坚持以"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为确保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工作顺利实施,我校对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各县校进行了周密和详尽的部署。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业科技》2005,(11):F0002-F0002
石家庄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81年,是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由多部门联办的一所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首批育才兴农示范校。办学宗旨是面向“三农”、为“三农”服务;主要职能是对农民开展职业教育,进行科技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加快科技的转化和应用。2002年,经市编委批准,石家庄市农广校加挂了石家庄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子。2004年被市劳动局命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石家庄市农广校将继续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努力建成对农民实施终身教育的现代化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教育是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农广校就是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农广校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农广校的教育必须超前适时发展,改革传统的的农业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根据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优化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尽快构成适应农民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办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把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做为农广校教育的切入点,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我市经济以农为主,农业基础较好,群众文化素质也较高,在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上潜在着很大的能量。并且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高一优”农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农广校应把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切入点放在农业发展的增长点上,主动服务。  二、抓好主动服务,在服务中争依靠,求发展  1.选准突破口,争得地位  农广校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要想有作为,必须服务到经济发展的急需上。我市农业发展的难点是什么?我们应该选择这个难点为突破口,来探…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科技》2011,(7):79-79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动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再上新台阶、农广校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的关键一年。认真谋划并落实好2011年各项工作,对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农业面临向信息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转变。广大农民能否抓住机遇,把农业生产和经营迅速融进国际大市场,这关键在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我市而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必然直接影响着我市农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因而,提高广大劳动者,尤其是新型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对此,从事农民教育的农广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为农广校的发展壮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农广  相似文献   

9.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是一所全国性的农村远距离成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它面向“三农”,运用现代化媒体开展远程教育。改革开入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一的单学科的中专学历教育,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要求各类实用科技人才充实农业生产。农广校,以构建新的专业体系和优化课程设备的改革措施,可满足农村对中等专业文化知识的需求。但是要使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农村急耐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所以农广校发展了高等农业教育,这样可以满足农村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农广校还利用图书、录像、光盘等现代化传媒手段,给农民传播科技知识,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在提高农村整体素质上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农广校担负着培训农民,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的重任。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四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方针,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面对农民渴望致富信息、科技知识的需求,农广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已不适应农村实际,农广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 一、农广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相似文献   

11.
焦力  赵宝良 《吉林农业》2011,(11):231-231
自2006年农业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以来,就给农广校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也为农民终身教育提供了教育平台。文章简要论述了目前农广校的状况、面临的机遇,并提出了以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港区农广校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办学规模和完善的体系建设,凭借师资水平和本区农林局专业技术人员的实力,实施农民终身教育,大力开展农民科技 教育培训。农广校已成为大港区农业、农村科技 教育不可代替的重要阵地。积极贯彻中央农广校和市农广校“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教育工作重心下沉”的办学方针,围绕大港区委、区政府“大力优化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中心工作展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成立了大港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在开展培训工作中,树立了科技致富的典型,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认真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和中专后继续教育,并将农广校办学、培训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在教育不断深入改革,办学条件不断变化的新时期,兵团农广校教育培训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本文认为,利用政策,走市场需要和技术进步的路子,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新时期兵团农广校的培训方向;抓好教学规范化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网络等教育资源,是兵团农广校实现自身改革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浙江省嘉善分校(以下简称:农广校)自1981年创办以来,对基层农技人员、村干部及农村青年等实施中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累计招收学员573人,毕业学员468人,其中乡(镇)基层农技人员农广校毕业的学员达153人,占农广校毕业学员总数的33%,涌现了农村实用人才高级农艺师张秀清、“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王志康等一大批农技人员和农业致富带头人,为稳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为嘉善效益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入世,农广校急需确立超前意识,明确新时期的任务,积极承担教育培训农民,传播农业信息,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职能,大力开展农村远距离教育。农广校要加强与农技部门、成教学校及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形成大教育,向社会型、开放型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教学资源、传播手段,覆盖面广和体系完备等诸多优势,形成农业远程教育体系,满足农民终身受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农广校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农广校的发展前景如何?与农广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极大,本文根据农广校的教学实际探讨了提高农广校教学质量的六点措施,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农广校在科教兴农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应从时广大农民进行科技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丈化素质,培养造就新一代农民入手。作为覆盖全国广大农村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农广校理所应当、义不容辞地担此重任。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渐转向人力资源开发上来。农广校以农为主面向社会的办学方向勿容置疑,农广校的“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更能体现出在科教兴农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农广校开展务农农民科技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务农农民科技培训是新时期赋予农广校的历史重任,农广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津南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发展历程为例,结合作者对新形势下农广校教育内涵的认识,阐述了农广校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升农广校教育的培训途径,强化了农广校教育培训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翠  邹鸿 《云南农业》2006,(6):13-13
新世纪赋予了农广校新的使命,怎样深化教学改革,使农广教育持续和谐的发展,成了每一位农广人关注的问题。挑战与机遇,摆在会泽农广校面前,在面临生源急剧滑坡,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联合办学为我校带来了新发展。几年来,会泽农广校通过调查市场需求,拓展办学渠道,将联合办学的新活力注入到原有的办学中,培养了大批农广学子,为全县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