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水稻—黑木耳轮作种植新模式,为适度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分析水稻—黑木耳轮作种植模式的种植结构优势、成本、经济效益、扶贫效果,水稻和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结果】水稻—黑木耳轮作种植新模式生态效益好,水稻单产提高8%,黑木耳经济收益提高6%,增加种植户人均收入960元,辐射带动16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结论】水稻—黑木耳轮作种植新模式易于操作,其"稳粮增收",产业扶贫带动效果明显,可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产业扶贫等项目中适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黑木耳的栽培条件、水稻与黑木耳轮作的高产原理,重点总结了水稻与黑木耳轮作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两季田是浅丘陵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种植模式,将水稻田进行水早轮作,即大春种植水稻的田块,收获水稻后立即排水再栽种一季油菜或小麦、晚秋作物,以增加稻田的复种指数,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同时,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有机水稻田土壤质量,更好地发展有机水稻,在有机水稻生产区实行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有机水稻—小麦轮作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水稻株高、穗长分别比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高5.7%、7.5%,有效穗增加83.54万穗/hm2,饱满率提高19.80百分点,千粒质量增加0.32 g,稻谷产量增加3 206.88 kg/hm2,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增加5.24 g/kg,高于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但可能是因为有机水稻长势好、产量高,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年增幅均低于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持续稳定增长,是有机生产培肥地力的重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单季晚稻—番茄、红茄、黑木耳绿色高效轮作模式,利用越冬番茄、红茄和黑木耳等蔬菜食用菌采收结束后空闲田轮作一季水稻作物,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通过季节茬口的合理安排、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田间管理技术,达到菜稻双丰收。一方面解决钱粮问题,增收一季粮食;另一方面通过水旱轮作,解决连作障碍问题,实现绿色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发展,对露地西瓜、水稻轮作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连作障碍的发生风险,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每667 m2增收2180元。  相似文献   

7.
如何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对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扬州市马棚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水稻—绿肥”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调查2017、2018年传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水稻—绿肥”轮作模式具有效益较高、保护生态环境优势,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发展该模式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对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扬州市马棚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水稻—绿肥"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与2017年、2018年传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水稻—绿肥"轮作模式具有效益较高、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势,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发展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香菇水稻轮作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主要利用香菇收获后的地力以及阳光,提高水稻的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香菇品质、增加利润三个方面介绍香菇水稻轮作技术的优点,从而促进此种技术的推广,推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沿海地区棉花-水稻轮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江苏沿海地区连作障碍现状,进行了棉花-水稻轮作耕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水稻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大幅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旱改水第一茬水稻比连作水稻增产17.5%,1hm^2农田纯收益增加2736元;同时减少农药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水稻(Oryza sativa)轮作技术在南方农区的应用,对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种植下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年轮作种植周期完成后,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31%和9.81%、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4.83%和7.5%、全磷含量分别增加13.85%和18.94%,全钾含量分别增加16.96%和21.3%。在南方农区水稻水稻收获后种植多花黑麦草不仅能为农区养殖业提供大量饲草,还能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为后作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轮作体系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评估不同轮作体系土壤磷素活化潜力,为农田磷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2020年在江苏省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设置水稻-小麦(R-W)、水稻-油菜(R-O)、水稻-包菜(R-C)、水稻-闲田(R-F)4个轮作模式,每种轮作模式下设置3种施肥处理,分...  相似文献   

13.
桂东地区黑糯稻—黑木耳轮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糯稻—黑木耳轮作栽培模式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能有效解决菌林矛盾,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重点介绍黑糯稻—黑木耳轮作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在桂东北地区广泛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潜根线虫的寄主范围的调查和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oryzae)是水稻的重要寄生线虫.有关水稻潜根线虫的寄主范围研究不多.随着"三高"农业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 我国水田耕作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水稻轮作或在水田冬种的作物种类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5.
周炜坚 《新农村》2006,(6):13-13
食用菌与水稻复种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栽培模式。利用中、低温型食用菌与水稻复种轮作的增效原理是温度互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温资源。水稻与蘑菇、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复种在生产季节安排上,温度要求上和营养需求上都能满足各自要求且能相辅相成,其稻草是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适合的茭白-水稻轮作栽培技术模式。[方法] 2017年在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开展"崇茭1号"-水稻轮作试种植。[结果]"崇茭1号"-水稻轮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获得茭白、水稻双丰收,总结出其主要的栽培技术要点。[结论]该研究可为相关的农业产区开展茭白-水稻轮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稻菌复种轮作模式主要是利用水稻和食用菌不同的生产季节,利用温度互补,充分利用冬闲田的土地资源和光温资源,以食用菌生产后的残料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的一种新型的复种模式。2008年,我乡在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山区的地理条件,积极推广稻菌复种轮作模式,推广面积50亩,利用残次林造林劈山的小木梢枝条栽培黑木耳50万袋,产值超250万元,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204-2205
介绍了汉代农作物的耕作技术,包括轮作复种制、代田法、区田法和水稻耕种法,这些耕种技术为封建农业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为研究区域,探讨6种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油菜—大豆轮作、水稻—小麦轮作、荒地、菜地、桑园以及梨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可引起土壤有机质、总氮、颗粒态有机质、团聚体结构、容重等土壤质量指标的明显变化。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广泛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水稻—小麦轮作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土壤有机质、总氮含量以及颗粒态有机质含量,具有良好的土壤团聚体结构和较低的容重,表明水稻—小麦轮作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桑树种植需肥量较大,大量有机肥的施用使其土壤有机质、总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剧烈的人为扰动,菜地各土壤质量指标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是利用水稻秸秆在稻田里种植大球盖菇、实现"一地双收"的一种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是近年来上海市发展循环农业,助推农民增收、农业致富的新途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对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模式的种植技术要点及生产效益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