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牡丹品种来源于野生种,经过自然选择与人工栽培选择而发展起来。由于种源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各品种间的特性也不尽相同。通过研究,牡丹可分为4个品种群,即中原牡丹品种辞、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和西南牡丹品种群。其中以中原牡丹品种群品种最多,  相似文献   

2.
用‘黑花魁’作为亲本材料充分开展杂交工作,对其杂交亲和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黑花魁’花粉体外萌发率较高;②‘黑花魁’作为母本,有一定结实量,其平均结实率为5.66粒/朵;③‘黑花魁’作为父本,与中原、西北、日本品种群牡丹杂交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6.87粒/朵、13.50粒/朵、5.93粒/朵,而与野生黄牡丹、紫牡丹杂交的结实率为0.40粒/朵,与欧美品种群牡丹‘海黄’、‘瑞农’和芍药组实生芍药杂交不亲和。旨在为黑色系牡丹品种的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油用牡丹又称油牡丹、油料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是指结实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油用牡丹主要有两个品种: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凤丹也是传统的药用牡丹栽培品种,属中原品种群,适种范围广,苗木资源多,便于大规模推广种植。紫斑属于西北品种群,苗木资源少,短期内无法大面积  相似文献   

4.
在扫描电镜下对5个不同种源的杨山牡丹、8个观赏牡丹品种(包括5个中国中原品种和3个日本品种)和3个牡丹芍药杂交种的花粉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其形态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及品种间花粉纹饰差异显著。杨山牡丹以穴状纹饰为主,观赏牡丹品种以网状为主,杂交种以皱波-网状为主。牡丹花粉的极轴长、赤道面宽、极轴长/赤道面宽、萌发沟长、萌发沟宽和穿孔直径均大于牡丹芍药杂交种,但脊宽均小于杂交种。通过比较研究芍药属花粉的超微结构,其花粉形态的差异可以作为资源利用和品种鉴定的初步依据,进一步为牡丹园艺品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种类间亲缘关系等的研究提供孢粉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正黄牡丹(Paeonia lutea Franch.)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至西北部的昆明、大理、丽江、中甸等地区,另外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及西藏东南部也有分布,是芍药属牡丹组肉质花盘亚组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个分类群,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芍药属黄色品种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  相似文献   

6.
 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紫斑牡丹(P.rockii)、大花黄牡丹(P.ludlowi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杨山牡丹(P.ostii)、卵叶牡丹(P.qiui)、滇牡丹(P.delavayi)和芍药(P.lactiflora)等8个分类群中雄蕊瓣化瓣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仅出现在牡丹、紫斑牡丹和芍药花中的雄蕊筒状花瓣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在牡丹和紫斑牡丹中雄蕊筒状花瓣出现的频率低,且形态单一;而在芍药中其出现频率较高,且形态多样。(2)在解剖结构方面,雄蕊筒状花瓣从基部到顶部存在一系列的转化,与牡丹和紫斑牡丹相比,芍药中筒状花瓣的解剖结构更具多样性。(3)维管束边缘分生组织的不断分化和维管束数量的不断增多,在雄蕊原基转向雄蕊筒状花瓣的发育中起到关键作用。(4)雄蕊筒状花瓣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基分化、转化发育、筒状花瓣形成和筒状花瓣成熟4个阶段。   相似文献   

7.
牡丹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属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木本花卉,为我国传统名贵花卉。其品种多,花姿美,花大色艳,富丽堂皇,号称“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我国人民把牡丹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一般人们对牡丹有误解,认为牡丹娇贵难养,其实牡丹不仅适应性强,养护管理也较简单,不仅公园,绿地可以养植,家庭也养得好。  相似文献   

8.
陈耀武 《花木盆景》2000,(1A):14-15
牡丹属毛莨科芍药属,学名Paeonia suffruficosa Andr。它塞容华贵.富丽多姿.素称“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为丰富十堰市花卉品种.让人们能欣赏到高档的花卉。我市人民公园特从山东菏泽引种牡丹进行栽培,现就菏泽牡丹在十堰适应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甘肃紫斑牡丹与中原牡丹类群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甘肃紫斑牡丹和中原牡丹类群进行染色体核型、C带带型的系统比较,发现这2个品种群在染色体核型构成上存在差异。甘肃紫斑牡丹品种核型构成均为2n=10=8m+2st;中原牡丹品种均为2n=10=6m+2sm+2st。对6个品种进行GiemsaC带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在C带数目和分布位置上具特异性。2个品种群C带的差别主要在于第1、3对染色体短臂端带的有无。文章还讨论了紫斑牡丹的分类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4月28日,临夏市第二届河州牡丹文化节揭幕。"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清代诗人吴镇的这句诗,使河州(今临夏)牡丹声名远播。河州牡丹以"紫斑牡丹"为贵,其植株高大,花大色艳,又名甘肃牡丹、西北牡丹,紫斑牡丹品种群是仅次于中原牡丹品种群的我国第二大牡丹品种群。紫斑牡丹因花瓣内面  相似文献   

11.
<正>阳历四月,正是牡丹花、芍药花盛开的季节,郑州园林局举办的"绿满商都,花绘郑州"牡丹芍药花展也如约而至。展览分为郑州植物园、郑州市西流湖公园、郑州人民公园等不同的展区,所有的展区均免费向公众开放。作为本次花展的主展区,郑州植物园收集牡丹品种434个、芍药品种94个,拥有中原、西北、江南、海外四个牡丹品种群,红、白、粉、黄、紫、蓝、绿、黑  相似文献   

12.
甘肃紫斑牡丹戌中原牡丹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玲  何丽霞 《园艺学报》1997,24(1):79-83
对甘肃紫斑牡丹帮中原牡丹类群进行染色体核型、C带带型的系统比较,发现这2个品种群在染色体核型构成上存在差异。甘肃紫斑牡丹品种核型构成均为2n=10=8m+2st;中原牡丹品种均为2n=10=6m+2sm+2st。对6个品种进行GiemsaC带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在C带数目和分布位置上具特异性。2个品种群C带的差异主要在于第1、3对染色体短臂端带的有无。文章还讨论了紫斑牡丹原分类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3.
清明过后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牡丹因“花似芍药,宿木似木”而又被称为“木芍药”,此外还有鼠姑、百两金、鹿韭、白术、洛阳花、富贵花等别名。其花朵硕大,花色丰富,姿态端庄,给人以雍容华贵的感觉,被称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是我国候选国花之一。《草本》记载:“牡丹乃天地之精,为群花之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称:“花品中牡丹为第一。”晚唐诗人皮日休也曾用“落尽残红始吐芳,  相似文献   

14.
叶子易  胡永红 《花卉》2012,(12):6-8
牡丹(Paeomia suffruticosa)为毛莨科芍药属植物,居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是原产我国的世界名花。自古以来,牡丹以其色彩、姿态、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海内外,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之美称,寓意吉祥、宝贵,也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芍药的栽培     
林云甲 《花卉》2011,(6):24-24
古人誉"牡丹为化王,芍药为花相",实际上,芍药的栽培历史至少3000多年,而牡丹即多只有2000年;芍药现有品种1000多种.而牡丹则仅近500种;芍药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6.
<正>"伊藤牡丹",即牡丹与芍药的组(种)间杂种,亦即此类(此系列)品种或品种群的总称。人们通常所说的牡丹(或芍药),是指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牡丹(或芍药)原始种或者栽培品种(又称"牡丹组"或"芍药组")间的杂交种,或经过自然变异获得的品种后代。而"伊藤牡丹"则是牡丹与芍药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组(种)间杂交得到的杂种。由于她最早是大约在1948年,一位名叫伊藤东  相似文献   

17.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灌木,花大色艳,素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为选出适合切花应用的品种,在正常自然环境下对24个牡丹品种进行瓶插试验,观测开花指数、花径大小、衰老特征、瓶插寿命等指标。结果表明‘,满园春光’花朵开放较快且花径增大明显,瓶插寿命长且观赏期较长,用作切花瓶插较为理想;“绿幕隐玉”“金致”2个品种在此次瓶插中各方面表现均不理想,不推荐作为切花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田君健 《花木盆景》2006,(10):20-21
藤本牡丹(Calystegia dahurica)又名缠枝牡丹,篱打碗花,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毛打碗花的重瓣园艺栽培种,多年宿根耐高寒植物。原产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等国也有分布,野生品种多为单瓣。引入我国的繁花重瓣品种,是经俄罗斯植物专家选育的良种。藤本牡丹在我国东三省、大西北、中原、江淮、沿海、云贵高原等不同气候、不同水土、有野生旋花类植物的地区均表现良好。在河北秦皇岛地区,可从“五一”开花直到来霜为止。生命力顽强,适应性、抗逆性、繁殖力优于其它藤蔓植物。  相似文献   

19.
以4个牡丹品种、8个芍药品种为亲本,进行了杂交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牡丹"彩绘×冠群芳"和芍药"粉玉奴×红玛瑙"组内杂交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以芍药"粉玉奴"为母本,分别以牡丹"彩绘"、"粉中冠"为父本杂交获得了远缘杂交种子,并用ISSR分子标记对牡丹芍药远缘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2个子代确定为芍药和牡丹的远缘杂交后代,均属偏母型。扩增结果中出现了父母本都不具有的谱带,说明子代不仅遗传了亲本的特征而且突变产生亲本所不具备的新性状。  相似文献   

20.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芍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原名勺,多药用,称为芍药,谐智“绰约”,寓意风姿娇艳秀丽。芍药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牡丹称花王,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