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贵州苎麻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54-1997年,先后开展了多次苎麻品种资源搜集,征得苎麻品种资源416份,其中省内236份,省外180从,现已完成了苎麻品种资源的整理分类、目录编写、种质入库和评价鉴定,从而为苎麻种质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苎麻资源大国,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苎麻纤维产品具有吸湿散热快、透气好、不贴身、抗菌、挺括美观等优点,是高档天然绿色纤维产品。脱皎是苎麻纺织的重点环节,提高苎麻纤维可纺性和染色效果的关键在于脱校质量。长期以来,苎麻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化学脱皎技术即强酸、强碱、强漂、高温、高压煮炼的苎麻纤维化学脱皎工艺,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落后的脱校工艺生产的苎麻纤维杂乱,梳纺加工困难,纤维制成率低。因此,解决脱胶问题已成为苎麻纺织工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项目。现在,这个困扰苎麻纺织领域几十年的难题,终于取得了新进展,这就是生物脱皎技术。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玉米——苎麻套栽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是达州市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居我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之首。2007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苎麻价格悄然下降,严重影响我市苎麻产业的发展。为稳定我市苎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产业化办公室制定了淘汰老龄、劣质麻园,更新品种,发展优质苎麻的思路。但新栽麻园产值低,麻农不愿种植。在这一背景下,达州市农科所碰用景新成果,将多项技术集成,组装睃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即马铃薯、玉米、苎麻套作种植模式,2008年在达县碑高乡实施了“干亩芒麻高产高效技术示范”项目,取得了锟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蛋白苎麻种质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41份苎麻(B.nivea)品种资源嫩叶的粗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苎麻嫩叶粗蛋白质含量普遍较高,绝大部分品种的叶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最高的达29.89%,而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下的品种不到15%。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传统苎麻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产业规模较小,纺织能力下降;麻纱出口数量及金额持续下滑;苎麻种植劳动力缺乏,种植效益低、成本高。武陵山区饲料苎麻产业开发前景广阔,主要是因为该区畜牧业发展饲料需求量大,苎麻饲料开发潜力大,苎麻饲料化可缓解武陵山区饲料短缺问题,开发苎麻饲料可以促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分析了武陵山区发展饲料苎麻产业的优势条件,如气候条件适宜,饲料苎麻作物生物产量高,饲用品质好,并且已有较好技术支撑。对饲料苎麻产业开发提出了开展饲料苎麻种植技术研究、开展饲料苎麻利用技术研究、开展饲料苎麻收获与加工机械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分布状况、生态特点、形态特征、演化趋势、生育特性、农艺性状、抗逆性、纤维细胞形态和结构及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苎麻是我国特产的主要纤维作物之一,也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种植苎麻,麻织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苎麻生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 长期以来,人们对苎麻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韧皮纤维的利用上,而苎麻的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其中绝大部分被用来还田当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苎麻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编码的酶蛋白,了解其结构特点;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大肠杆菌表达系统pQE,对苎麻CCoAOMT cDNA编码区进行了高效表达,获得了分子量为29.4kD的苎麻CCoAOMT融合蛋白。采用SwissModel服务器模拟构建了该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并利用InsightII软件包中的Docking模块构建了该酶蛋白与辅酶Sinapoyl、SAH和Ca2 相互作用的复合物的结合模型,并利用Discover模块对模拟的结构进行结构优化。可以推知所克隆的苎麻CCoAOMT cDNA编码了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具有O-甲基转移酶蛋白典型的催化功能,参与苎麻木质素单体前体的甲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我国苎麻纤维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纤维机械化剥制加工是实现苎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阐述了苎麻基本结构、苎麻纤维收获工艺流程及苎麻物理机械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苎麻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综述了我国苎麻机械剥制发展进程中的简易式、人力反拉式、直喂式和横向喂入式4种剥麻装备的作业原理及作业特点,探讨了我国苎麻剥制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指出改进和完善现有苎麻剥麻机,研发轻便型与大型苎麻剥麻机,研究智能化、高效苎麻剥麻技术和攻克苎麻收剥一体化加工技术等是未来苎麻生产机械化重点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野生苎麻珍蝶资源及满足市场需求,在广西凭祥对其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育技术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选出了最优苎麻珍蝶养殖方法。选择苎麻作为成虫受卵植株,于孵化室内孵化;幼虫用饲养袋饲养;3龄以下幼虫用圆叶水苎麻饲养,每袋饲养50只;3龄以后幼虫用红雾水葛饲养,每袋饲养30只;蝶蛹保存、羽化相对湿度为70%~90%,保存温度为15~20 ℃,羽化温度为25~30 ℃;留作种源的成虫放飞至成虫繁殖园,种植五色梅、鬼针草作为成虫蜜源,提供酒精∶蜂蜜∶水为1∶3∶100混合溶液作为成虫的补充营养液,如此可实现苎麻珍蝶由成虫、卵、幼虫、蛹至成虫的良性繁育循环周期。这是一种可操作性强、新颖、规范、高效的苎麻珍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钝感苎麻种子油用价值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是多年生作物,目前仅利用其韧皮纤维。苎麻种子(瘦果,包括残存的花柱)含油率30%左右。但由于普通栽培苎麻是短日植物,一般在9月份开花,收麻时种子成熟度差,且产种量极低而未被利用。周瑞阳等发现的光周期钝感苎麻在湖北荆州(30°24′N)每年能开花3...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自动化水培苎麻种植技术及后续的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水培苎麻的种植生产管理、纤维用苎麻脱胶研究进展以及水培苎麻麻根、麻骨、麻叶的综合应用。同时提出了水培苎麻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期产业化水培苎麻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经济林生产和科研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预测了2001-2030年经济林生产和科研的发展趋势,经济林生产的可持续化,种苗良种化,无性化,栽培密植矮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基地化,产品多元化,加工利用深度化是经济林生产的发展方向,经济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分子遗传学,优质高产品种定向选育,林地地力维持经营技术,绿色食品开发,优势高效栽培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经济林产品工业化生产技术,野生经济林产品开发和经济林产品深度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是未来几十年经济林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蒋杰  佘玮  邢虎成  揭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06-9208
[目的]优化苎麻SSR反应体系。[方法]以苎麻湘苎2号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其SSR反应体系中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利用选定的7个苎麻品种基因组DNA为模板,对优化的SSR反应体系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在25μl SSR反应体系中,模板量为50 ng,Mg2+浓度为1.5 mmol/L,dNTPs浓度为0.10 mmol/L,引物浓度为0.2μ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 U时,反应体系为最佳。利用该反应体系,对7个苎麻品种进行的SSR反应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同时表明优化的反应体系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应用SSR技术进行苎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苎麻对稻田土壤汞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清镇县汞污染稻田改种苎麻和用氯化汞处理土壤盆栽苎麻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汞量在5—130mg/kg范围内,汞对苎麻产量和品质仍未造成显著影响;改种苎麻后,土壤汞的年净化率高达4l%,土壤的自净恢复年限比种植水稻缩短8.5倍。研究表明:改种苎麻是汞污染稻田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苎麻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苎麻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等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存在的问题,对利用高效的遗传转化方法开展苎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技术在我国苎麻育种和种质创新上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对40个主产县的调研数据,研究2001—2016年中国苎麻种植分布、产量分布和单产变化,比较产量差,并分析驱动因素,以期为应对苎麻产量不足和消减产量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1—2016年中国苎麻生产面积下降、布局优化,苎麻生产由长江中游区域向上游区域转移、由平原湖区向丘陵山地转移;单产提高、产量差加大,苎麻单产提升依赖人工和农资投入的问题依然严重。消除农田实际产量与潜在农田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可提升全国苎麻产量29.1%;区域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政策仍为重要驱动力。为推动苎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促进多用途产业发展应对苎麻种植面积下降,着力研发和实施轻简化种植技术消除产量差,将大幅度减少人工与农资投入作为苎麻种植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河北平原区发展循环农业的需求与技术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北平原种植业和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能量高耗、环境污染、产业循环割裂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平原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重点:按照循环农业的循环化(Recycle)、再利用(Reuse)、减量化(Reduce)和可控化(Regulation)的"4R"原理,通过农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田生物的优化复合配置技术、设施蔬菜循环生产体系关键技术、集约化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设备创制,推进农田资源高效利用与牧业废弃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构建河北平原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带动河北平原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为全国循环农业发展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19.
苎麻对镉毒害的生理耐性机制及外源精胺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苎麻体内的生理代谢变化。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苎麻对Cd的忍耐阈值为80mg·kg^-1左右,Cd胁迫在此浓度范围内时,苎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四个关键指标值——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均上升,表明苎麻通过加速该循环清除活性氧,使植株避免氧化伤害;高于此浓度的Cd胁迫使苎麻抗氧化防御体系遭到破坏,生理代谢趋于紊乱。证明苎麻最适宜的外源精胺浓度为0.5×10^-4mol·L^-1,喷施该浓度精胺可显著提高不同浓度Cd胁迫下苎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有效地抑制膜脂过氧化,极大地提高了谷胱甘肽与抗坏血酸的含量,同时使谷胱甘肽还原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增强,从而使整个抗氧化循环高效运转,这对于增强苎麻对Cd的抗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秦巴山区苎麻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986~1991年在秦巴山区陕南部分县征集的苎麻(Boehmerisniuse L._品种资源材料和其它野生种苎麻统一移植到商洛地区农科所资源圃,通过田间观察和剥皮测定、分析,对其植物学形态特征及其经济性状做了翔实记录。分析认为:①秦巴山区苎麻资源十分丰富,对开展苎麻育种工作,提供优良基因有重要意义;②秦巴山区是苎麻的适生区域,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资源,发展苎麻生产、建立基地并形成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