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油桐良种选育及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我国油桐良种选育和无性繁殖的研究进展.重点从品种资源研究、选优、杂交亲本分析、抗病育种和分子育种等育种方法,以及嫁接、组培和扦插的无性繁殖技术等角度展开分析,使人们了解我国油桐育种现状.并针对我国油桐良种选育和无性繁殖的一些限制因素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油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桐无性繁殖,是保持油桐优良性状,发展优良品种和单株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的必要手段。 嫁接是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而芽接具有穗条利用率高,方法简便,成活率高等优点。广西林科所曾通过圃地培育砧木就地  相似文献   

3.
嫁接是油桐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嫁接所形成的树体结构,多数为“头年一根竿,二年一把伞”的莲蓬型,由于油桐一般三年始果,五年后进入盛果期,象这种树体结构,养分无效消耗大,挂果体积小,是达不到丰产目的的。嫁接树体结构不良,是生理特征所致,还是与接穗的位置效应有关?为探索这一问题,我们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油桐接穗位置效应与树体结构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油桐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树种.为了加快我国油桐的良种化进程,推动油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油桐的常规繁殖方法入手,介绍了我国油桐良种繁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育苗技术的优缺点,对当前油桐种苗繁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们曾根据油桐的花性和果型,来区别油桐的品种;或研究油桐花芽的形成和分化,来观察油桐雌花的发端和子房的形成。但对油桐结籽、长油等胚胎发育过程,却很少研究。研究油桐胚胎发育过程及丰产条件对油桐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一、研究方法本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石腊切片、整体解剖、花粉培养和装片,在观察和分析中注意结合外界条件对油桐结籽的影响。从3月中旬到油桐开花前,分期固定油桐花芽;在绽蕾时对雌花套袋,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并逐日固定人工授粉的胚珠;然后将上述的花芽和胚珠,进行石腊切片;观察油桐胚珠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特  相似文献   

6.
露天地下埋藏是油桐种子贮藏较好的方法之一,但未进行过长期露天地下埋藏试验,为了解决油桐结实歉收年对油桐良种的需要,为今后油桐种子的贮藏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关于油桐种子贮藏期长短对苗木生长影响的探索.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选择油桐优良单株,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是逐步实现油桐生产良种化,达到油桐优质、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油桐在我国分布广,地理生态类型较多;同时,油桐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后变异较大,这就使地理产区之间,类型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变异.因此,在栽培多年的油桐林中,选出一批抗寒高产的优良单株,经复选、决选、子代鉴定等工作,建立一批种子园和母树林,是当前油桐良种选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油桐选优是全省科研协作项目,由省林科所主持.我们在地区林副业局、县林业局的支持下,根据全国油桐科技协作组制定的“油桐优良单株选择的标准、方法及其鉴定”的试行方案,从1979年春开始在傅家边油桐林内,进行花期观察及果期调查,现已选出优树15株,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油桐尺蠖是危害油桐林的首要害虫,其发生严重影响了油桐生产的发展.中南林学院王问学副教授等承担的《油桐尺蠖防治指标研究》课题,通过两年多以模拟青叶的方法,探讨了油桐尺蠖的危害对桐树生长发育、果实形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油桐资源急剧减少、油桐生产严重萎缩的现状,对位于我国油桐中心产区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四川省武隆县的油桐资源和生产状况进行了综合考察,查清了该县的油桐资源现状.找出了油桐资源减少、桐籽出油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恢复和发展该县及我国的油桐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桐尺蠖消长因子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是湖南省油桐生产重点县之一。油桐尺蠖是油桐主要害虫。本文试想讨论我县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因子对尺蠖发生的影响。调查方法一、收集资料:1、收集我县历年有关油桐尺蠖资料。2、82年森林病虫害普查成果资料。3、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成果资料。4、外地有关油桐尺蠖资料。5、县内气象站点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 由尖孢镰刀菌油桐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aleuritidis)引起的油桐枯萎病,是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生产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在全国油桐主要产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该病害的严重威胁。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几年来我们对油桐主要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同时对接种方法也作了些探索。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壤是油桐生长所需要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加强油桐林地的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是油桐丰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必须加强对油桐林地土壤条件的研究,为科学地进行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油桐林地土壤研究的不多,从全国范围内研究油桐林地土壤类型的更是未见报道。为此本文着重对全国油桐林地的土壤类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低温对油桐伤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油桐是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木,在北亚热带地区油桐冻害是影响桐林丰产因素之一,研究低温对油桐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抗冻害因素分析,从而控制低温对油桐的伤害,使桐林达到丰产栽培的目的。1983—1985年我们在浙江富阳亚林所、城阳乡双江村油桐试验林和建德县新安江林场苗圃对油桐枝条抗寒性能周年变化,实生苗和无性系苗木抗寒性能,油桐挂果多寡枝条的抗寒性能、油桐施肥种类与抗寒性的关系,及油桐受低温伤害与树林营养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 油桐角斑病(Cercospora aleuritidis Miyake)是我国南方油桐林区的主要病害,为害油桐叶片和果实,引起早期落叶和落果,影响油桐生长,降低油桐产量。该病自四十多年前欧世潢对病原菌定名以后,渐为人们熟知,但有关该病记载的资料不多,参照原有的方法防治效果甚微。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作者于1982—1984年在对该病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的同时,还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分布与分害油桐角斑病在贵州省主要分布于遵义、铜仁、黔南、黔西南等二十七个县。经十七个县  相似文献   

15.
<正> 油桐是河南省南阳地区主要木本油料树种,油桐是国计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该地区油桐分布广,面积大,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产区之一。为此,我们对油桐进行了良种选育、施肥试验和丰产栽培综合技术开发研究工作,通过四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基本情况影响油桐产量和性状的因素很多,为了促进油桐速生丰产和高产稳产,对油桐资源进行了栽培历史、生产现状、栽培技术和油桐生长发育规律的调查并开展油桐选优工作。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油村可产区的生产潜力和最大经济效益,地区林科所与省林科所共同主持,在油桐集中产区内乡县赤眉乡的杨店、东北川大队,西庙岗乡的庙岗、桃庄河大队,  相似文献   

16.
经调查发现危害云南省油桐的主要病虫害有33种,其中病害6种,虫害26种,寄生植物1种。通过对造成云南油桐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多种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云南油桐主要病虫害的分类治理方法,并阐明了对云南油桐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油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远在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就有关于油桐栽培和利用的历史记载,唐宋以后油桐在我国南方山区广为栽培。广义的油桐是大戟科Euphoprbiaceae油桐属Vernicia植物的统称,包括油桐Vernieia fordii Hensiey(又名三年桐)、千年桐V.montana Wils和日本油桐;狭义上的油桐是指三年桐。  相似文献   

18.
油桐果实、种子经济性状和种仁含油量的高低是衡量油桐产量高低的重要经济指标.因此,了解油桐果实、种子各性状之间的关系、油桐的含油率及其经济性状的优劣,这对油桐良种选育、基因资源的鉴定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就1980—1981年结合油桐优树选择,油桐果实种子收集,进行了这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结果.现初步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果实、种子性状的测定材料系省内1979—1980年选择的18株油桐优良单株;种仁含油率的测定除18个单株外还有初选,复选的28个单株及从外省湖南、广西、浙江、福建引进的7个品种类型或单株,  相似文献   

19.
油桐是长江流域各省主要经济林树种,由于不耐荒芜,需常年垦复、间种,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在探讨油桐林地水土保持有效方法的同时,对油桐林自身保水效果进行研究很有必要。现将油桐林冠截留雨量的试验结果总结如后。概况与方法试验地设在我省油桐主产区—石门县商溪乡木荫珰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多雨;年降雨量1400—2600毫米;日照时数达16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主要成土母岩为页岩。这种气候、土壤条件,对油桐生长十分有利。但温差较大,降雨量大,暴雨多,变率大,为土壤侵蚀提供了条条。供试油桐林为7年生人工纯林,试验将  相似文献   

20.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油桐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简单介绍了油桐的资源分布、栽培与利用及其栽培的优势,并提出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把油桐生产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开展油桐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