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PLC法测定微乳中伊维菌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HPLC测定伊维菌素微乳中伊维菌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ZirchromC18(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测定波长为24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伊维菌素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在2.22~111.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HPLC测定伊维菌素方法便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伊维菌素微乳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3.
高效液相法测定伊维菌素粉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维菌素是从阿佛曼链毒素菌发酵产物分离的独特物质经化学修饰而制成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国外研究证实,伊维菌素对动物体内线虫和表寄生虫均有显著驱杀效果。1994年美国默沙东药厂生产伊维菌素,年销售额达4.95万美元,列居当年世界动物保健品市场的10大产品榜首。由伊维菌素加一定辅料配制而成的伊维菌素粉,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伊维菌素微乳中伊维菌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 ODS2 (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为35∶60∶5(V/V/V),检测波长为244 nm,柱温为30 ℃,流速为1 mL/min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伊维菌素在该色谱条件下,系统适应性良好,在80~3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2 700X+2 510,R2=0.9998,总平均回收率为101.90%±2.94%,RSD为2.88%,对中试生产的3批伊维菌素微乳进行含量测定,RSD为1.86%。表明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伊维菌素微乳中伊维菌素含量的测定,并为该新型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也为后期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牛羊猪肉组织中伊维菌素残留量检测HPLC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羊、猪肉组织中伊维菌素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样品用乙腈提取,用正己烷脱脂并于50℃减压蒸干。残留物用乙酸乙酯溶解,过C18SPE柱,用乙酸乙酯-甲醇(1:1)溶液洗脱;收集流出液和洗脱液,合并蒸干后于(50±3)℃减压干燥20min;残留物用N-甲基咪唑溶解并与三氟乙酸酐-乙腈(1:2)溶液于(67±2)℃衍生1h。用配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本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2.0±6.6)%,批内RSD〈10%,伊维菌素浓度在5~400ng/mL时,呈线性关系,r=0.9997。检测限为2μg/kg。 相似文献
7.
伊维菌素是新的高效广谱驱虫剂,可防治猪、牛和羊的体内外寄生虫,但未见用药后山羊奶禁止饮用期限的规定。本实验取山羊奶5ml用异辛烷和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伊维菌素的量。色谱柱为6~8μm Zorbax-ODS(150×4.6mmID),流动相为乙腈+甲醇+2%冰乙酸水溶液(45+45+10),紫外检测波长为255nm。伊维菌素含量为4~50ng/ml时,峰面积—浓度曲线呈线性,回收率为85.0±2.8%。以300mcg/kg.b.w.剂量给山羊皮下注射伊维菌素,1~3天奶中可达峰值,含量约24ng/ml,经8天后奶中不再检出伊维菌素,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8天内的山羊奶不能供人饮用。 相似文献
8.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伊维菌注射液中伊维菌素B1的含量。伊维菌素注射液溶于甲醇,于200~400nm间扫描,在238nm、24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245nm波长处测定吸伊维菌素作对照品测得伊维菌素注射液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为0.24%(n=5),与《中国兽药典》规定方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且具有快速、准确、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注射剂中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的含量。采用Hyper-C lone 5u C18柱(250 mm×4.60 mm,5μm),以乙腈-甲醇-水(53∶35∶1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 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的液相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吡喹酮和伊维菌素的分离良好,吡喹酮和伊维菌素分别在30~500μg/mL和5~40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进行测定,吡喹酮和伊维菌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3%和95.89%,RSD分别为0.33%和1.58%(n=9)。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复方吡喹酮注射液中吡喹酮和伊维菌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伊维菌注射液中伊维菌素B1的含量,将伊维菌素注射液溶于甲醇,于200~400nm间扫描,在238nm和24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245nm波长处测定伊维菌素对照品,测得伊维菌素注射液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为0.24%(n=5),与《中国兽药典》规定方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且具有快速、准确、易操作等优点。该方法对市场快速检测及生产厂家质量监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帕那珠利原料药含量测定的HPLC法.以0.2%乙酸水溶液-乙腈(43∶57)为流动相,采用Diamonsil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5 nm.在此实验条件下,帕那珠利在10 ~ 10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精密度良好,RSD为0.25%(n=5);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2%.(n=9);重现性良好,RSD为0.69%(n=5);样品在24h内稳定,RSD为0.74%.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以用于帕那珠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13.
实验建立了饲料中喹乙醇经过固相萃取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的方法。饲料经70%甲醇溶液提取、离心后,经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后,过0.45μm滤膜上机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喹乙醇浓度为0.1~100.0μ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饲料中喹乙醇回收率范围均在80%~110%。与国家标准GB/T8381.7—2005《饲料中喹乙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本方法的实验结果不仅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增加的净化过程更能有效地保护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止喘合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5.0%磷酸(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5℃.结果 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952 ~ 6.664 μg/ml,回归方程为y=48.13647x -9.74570(r =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6.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73 7% (n =6).结论 所建立方法 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止喘合剂中黄芩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赛鸽用复方吡喹酮胶囊中吡喹酮和伊维菌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赛鸽用复方吡喹酮胶囊中吡喹酮和伊维菌素的含量.采用Nova-Pak C18柱(150 mm×3.9 mm,4 μm),以乙腈-甲醇-水(53:35:1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在此色谱条件下,吡喹酮和伊维菌素的分离良好,吡喹酮和伊维菌素分别在511~1 534μg/mL和10.1~30.6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进行测定,吡喹酮和伊维菌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98.3%,RSD分别为0.3%和0.6%(n=9).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赛鸽用复方吡喹酮胶囊中吡喹酮和伊维菌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HPLC法测定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中氨苄西林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sphericalC18(3.9mm×150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mol/L醋酸溶液(909∶80∶10∶1,V/V),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柱温30℃,保留时间约4.5min.氨苄西林在0.25~2.0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6%,RSD为0.3%.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中磷酸替米考星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法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中磷酸替米考星的含量。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乙腈-磷酸二丁胺缓冲液-四氢呋喃(805:115:25:55)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280nm。替米考星在0.0516mg/ml~1.03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2.0%。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饲料中安眠酮的含量。用三氯甲烷+异丙醇(3:1)提取饲料中的安眠酮,用旋转蒸发仪把提取液蒸干,用甲醇溶解后,再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HPLC测定参数:SunfireC18柱(4.00mm×250mmi.d.,5μm);流动相乙腈-25mmol/l乙酸铵溶液(30:70);流速1.00ml/min;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安眠酮紫外光区的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外标法在226nm处进行定量。样品提取液中各组分分离良好,安眠酮浓度在250ng/ml~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r=0.9996;平均回收率85.9%~111.2%;变异系数(RSD)<6%;检测限(S/N=3)2ng;其它常用安眠药物在该条件下对安眠酮均无干扰。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HPLC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复方伊维菌素片中伊维菌素及阿苯达唑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分离伊维菌素,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5nm;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95nm波长处测定阿苯达唑的含量。结果表明,用HPLC法测定本品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时,伊维菌素能与阿苯达唑完全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1.27(n=5);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中阿苯达唑的含量,伊维菌素对测定无干扰,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0.48(n:4)。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