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化学药物杀虫除草的危害与生态学方法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化学药物对杀虫除草的作用及其对生物与人类造成的危害以及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和景观所带来的恶果,指出应当积极广泛地开展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昆虫性引诱剂、雄性绝育等生态学方法有效地控制害虫与野草。同时修订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严格管理食品和药物。 相似文献
2.
HPLC在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本文对其近期在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5.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骆世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6
阐述了进入 2 1世纪以来农业生态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 ,农业生产中化学生态学的应用 ,传统和新型营养资源的开发应用 ,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构建 ,节水、覆盖和免耕技术生态效应研究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的研究等。并提出未来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经历了微生物纯培养,土壤酶活性(BIOLOG微平板分析),微生物库(如微生物生物量)和流(C和N循环),微生物生物标记物(FAMEs),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土壤中提取DNA,进行PCR-DGGE,PCR-SSCP,RLFP分析等),揭示了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微生物研究方法的配合将为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合评述了分子生态学的产生、定义及学科范畴,介绍分子生态学的主要技术方法和应用领域,指出分子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只有将它与传统生态学、种群统计、生理学、环境学等诸多方法结合起来,将分子信息与生态的、统计的、生理的野外数据结合起来,才能最终理解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物种不同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实际意义,才能理解物种或种群的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态学近年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与全球变化,作物与杂草的生态适应性,作物与杂草的遗传生态学及化学生态学,无公害食品生产,畜禽粪便处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中广泛应用了系统分析方法和人工智嗵、人工神经网络、基因算法、有限元分析等新方法。中型实验系统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生态学正从系统描述转到系统自组织的理解,从预测生态危机转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学近年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世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9,7(1):19-22
近年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农业 生物多样性,农业与全球变化,作物与杂草的生态适应性,作物与杂草的遗传生态学及化学生态学,无公害食品生产,畜禽粪便处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中广泛应用了系统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基因算法、有限元分析等新方法。中型实验系统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生态学正从系统描述转到系统自组织的理解,从预测生态危机转到主动调控其变化。农业生态学将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11.
简析了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意义及其研究动态,重点探讨了为农业主导产业选择与布局服务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其可拓评价模型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山西省隰县试区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与维持着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它已受到当今世界普遍关注。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运用生态服务功能理论可以正确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并为合理的生态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本文在总结Costanza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对保护和改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效用。认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包括保护和涵养水源、保护和改良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和防风固沙等功能。另外,本文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和水土保持林草措施3个方向为上述功能筛选了10个评价指标,且为各个指标分别建立了评价方法。这些指标及方法将有助于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5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水、土、植被等资源的强烈干扰,民勤绿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地表水资源减少,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4.5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0.89亿m3;地下水量过度开采,水位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的1.5~2.0m下降到80年代的5.0 m,90年代的16.4m;水质污染,矿化度升高;天然和人工植被衰退,物种多样性减少,植被向旱生方向演替;土壤旱化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等。为探索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定量分析长期野外观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近50年来民勤绿洲水资源变化过程及其态势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同时提出主要治理途径:1)以流域为单元,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2)通过节水技术应用,发展节水型农业和建立节水型社会;3)增加外流域调水量,满足生态环境用水需求;4)实施适度移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运用生物和工程措施,综合防治荒漠化,整治土壤盐渍化。 相似文献
14.
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设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重点分析了“畜 菜 沼气”、“鱼 菜”共生型和立体互补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及其综合配套技术 ,并提出我国设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Th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provide a broad overview of the underlying philosophy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 We argue that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monitoring programs typically include: (1) Good questions. (2) A conceptual model of an ecosystem or population. (3) Strong partnerships between scientists, policy-makers and managers. (4) Frequent use of data collected.We classify monitoring programs into three categories - (1) Passive monitoring, which is devoid of specified questions or underlying study design and has limited rationale other than curiosity. (2) Mandated monitoring where environmental data are gathered as a stipulated requirement of government legislation or a political directive. The focus is usually to identify trends. (3) Question-driven monitoring, which is guided by a conceptual model and by a rigorous design that will typically result in a priori predictions that can be tested.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andated monitoring programs, which are typically large-scaled, and generally smaller-scaled, question-driven monitoring programs. For example, while question-driven monitoring programs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giving rise to emergent environmental patterns, spatial generalization from them is difficult because results may not extrapolate well to other regions, states or to a national level. Conversely, while mandated monitoring can be useful for producing coarse level summaries of temporal changes in a target population or resource condition they may not identify the mechanism influencing a change in an ecosystem or an entity. A key remaining challenge is to develop much improved mandated monitoring programs through mor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the features of successful question-driven monitoring programs in efforts to enhanc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17.
18.
该文阐述了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详细分析了土地整理中的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及耕地综合利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提出土地整理宏观管理对策。为了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实现增加耕地面积的目标,需重点开展土地复垦及耕地综合开发利用,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要慎重,只能在适宜条件下,科学合理地适度开发;并提出在土地整理管理中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达到重视生态环境影响,重视土地整理对生态景观的影响,加强生态保护的目的。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土地整理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对宏观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该文阐述了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详细分析了土地整理中的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及耕地综合利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提出土地整理宏观管理对策.为了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实现增加耕地面积的目标,需重点开展土地复垦及耕地综合开发利用,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要慎重,只能在适宜条件下,科学合理地适度开发;并提出在土地整理管理中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达到重视生态环境影响,重视土地整理对生态景观的影响,加强生态保护的目的.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土地整理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对宏观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民勤地区供水和生态需水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资源、环境允许范围内,核心问题是生态需水量的确定。通过对国内外生态需水量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在现状和未来时空间尺度上,一定的生态环境标准条件下,为维持流域或区域特定的天然生态环境功能必须保障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对目前采取的各种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计算了民勤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为了使民勤生态系统不再恶化,每年需要补给2.406×108~2.414×108m3的水。如果考虑民勤地区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4.263×108~5.458×108m3,民勤地区的总需水量应为6.669~7.872亿m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