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孟江  郑猛 《油气储运》2006,25(9):48-52
针对稠油开采和管输过程中存在的高粘度,高密度等问题,对坨5井原油乳化降凝降粘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高凝稠油乳化成的O/W乳状液可以使稠油凝点总体降低10℃以上,降粘率达到90%,乳化降凝降粘是可行的.试验结果还显示,温度和降温速率对乳化降凝降粘效果有很大影响;乳化剂中加入强碱有利于稠油O/W乳状液的形成和O/W乳状液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河口稠油掺水降粘输送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由于胜利油田河口稠油粘度高、密度大,因此稠油的开采、输送和加工处理都比其它石蜡基原油困难得多.为了寻求更经济、有效、可靠的稠油输送方法,通过大量的室内环道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稠油掺水输送的技术条件及降粘效果,并通过优化得出了河口稠油的最佳输送工艺参数,表明了稠油掺水降粘输送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稠油输送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蒙古林砂岩普通稠油油藏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弱凝胶调驱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后续调驱段塞驱油效率较低,导致措施有效期相对较短,失效后油藏含水快速上升。为进一步提高弱凝胶调驱效果,研究通过开展微生物采油来提高驱油效率,室内筛选出2株适合于该油藏条件的微生物菌种,评价了菌种的耐温性、生长性、配伍性和乳化降黏性能。采用气相色谱与红外光谱研究了微生物菌种的作用机理,表明该微生物菌种具有很强的石油烃生长代谢的能力,可以达到降低原油黏度的目的,且还可以产生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现场选择了9口油井进行了微生物油井吞吐先导试验,其中7口油井见效,取得了比较好的试验效果,措施有效率77.8%,累计增油1093.5t,有效期最长达190d。  相似文献   

4.
苏丹六区块生产的高粘度原油需输送至730 km之外的喀土穆炼厂进行处理,为了确保长输管道安全运行并满足油田生产外输量大幅增加的需求,根据原油性质和生产实际,应用使稠油烃类发生分解、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叠合、烃化等多种反应的裂解法降粘工艺,使稠油降粘起到良好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项降粘技术能够明显改变高粘度原油的流动性,增强管道的原油输送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稠油降粘技术.  相似文献   

5.
超稠油掺水溶性乳化降粘剂降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加热降粘工艺存在能耗过高的问题,在张一块超稠油井进行了掺活性水降粘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30%含水率高凝稠油中添加0.0125%的LJ-2乳化降粘剂与LH-XIV复配后,使含水高凝稠油在管道静态混合器和油泵的剪切作用下,形成相对稳定的O/W型乳状液,当剪切速率超过20 s-1时,可以进行管道的乳化降粘输送.采用掺活性水降粘技术可减少燃料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从5份克拉玛依原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六类细菌选择性激活条件,筛选最佳激活剂配方,借助DGGE技术对激活前后菌群的结构变化进行比较,更精确的揭示油藏微生物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针对筛选到的六类细菌,以降粘率及菌群增长率的变化为依据,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激活剂及其最佳浓度的选择,利用DGGE技术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所采原油污染土壤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本相同,既含有有益菌群如石油烃降解菌、产甲烷菌、脱氮菌等,又含有有害菌群如硫酸盐还原菌、硫细菌、铁细菌等.根据样品中微生物生长率及降粘率的变化,筛选出最佳选择性激活剂配方:0.8;蔗糖,0.4;硝酸钠,0.15; K2HPO4/KH2PO4.加入该激活剂可使原油的降粘率由7.9;升至46.00;.经DGGE分析,激活后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在53;~76;,高于激活前的相似性41; ~61;,这表明通过激活剂的选择性激活作用,可提高微生物的降粘效果,并使有益菌的生长占据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使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结论]所选激活剂明显改变了原油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有效而有选择性地激活了内源微生物的生长,使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塔河超深层中质油对稠油降粘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业  敬加强  陈朝刚  代科敏 《油气储运》2012,31(7):504-506,511,94
针对塔河油田超深层油藏地质特点和原油性质,以TK1073、TH10227及TH12312井稠油和4种塔河稀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方法,测试分析原油的流变特性及粘温特性,评价不同塔河稠油分别掺入不同量的一厂DK4、一联、1#和2#混合油4种塔河稀油的降粘效果,探讨轻质油及混配中质油对塔河稠油降粘的适应性,以达到扩大稀油源、节约轻质油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TK1073与TH12312井稠油属超稠油,TH10227井稠油属特稠油,其生产与集输必须采取掺稀等降粘措施;一厂DK4轻质油、一联中质油及1#混合中质油对塔河稠油掺稀降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2#混合中质油则相对较差。实际应用证实了室内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稠油集输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河油田所产的稠油品种繁多,物性较差,相对集输处理的难度较大.通过分析辽河油田稠油的特点,总结出了单管加热、掺稀油降粘、平台拉油集中处理、裂化降粘采集输一体化、超稠油乳化降粘等适合辽河油田稠油特点的地面集输工艺和几种稠油脱水工艺流程.指出应在提高集输系统的密闭率、提高稠油的脱水温度等5个方面进行科技攻关,保持稠油集输与处理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新滩油田KD18油水混合液一般呈W /O型乳状液 ,其乳化水含量约为 5 0 %~ 6 0 % ,粘度高 ,集输难度大 ,必须对其进行降粘处理。针对这种油水混合液的特性及外输现状 ,提出了在高粘W /O型乳状液中直接加剂转相、分散、乳化的降粘新方法 ,开发出了KD18稠油W /O型乳状液的高效降粘剂。研究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KD18稠油W /O型乳状液在 5 0℃、5 1s- 1下的表观粘度可由 70 0 0~ 10 0 0 0mPa·s降到 10 0mPa·s以内 ,降粘率在 98%以上 ,为高粘W /O型乳状液提供了有效的降粘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霞  白媛丽 《油气储运》2011,30(3):177-179,4
特稠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的特点。目前解决特稠油的粘度问题,多采用降粘剂。但是,降粘剂溶液可能会对输油管道造成腐蚀。针对河南油田采出特稠油的性质,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两种乳化降粘剂AE、EC和油溶性降粘剂AC的降粘效果,利用静态腐蚀失重法评价了3种降粘剂对N80钢的腐蚀程度,以对降粘剂进行优选。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降粘剂为EC,最佳使用温度为70℃,降粘剂用量为0.3%,油水比为6∶4,降粘率达到99.81%;腐蚀实验结果表明:AE和EC两种降粘剂对N80钢均表现出很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分别达到80.42%和85.8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克拉玛依油田 3个区块 7口油井油水样中厌氧微生物种类、数量及代谢产物分析 ,初步确定了在克拉玛依油田进行内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在重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采油技术近几十年已在世界各地投入应用 ,是一项投入少 ,产出大的采油技术。应用微生物方法开采重质原油 ,是微生物技术在采油领域的延伸 ,也是人们对重质原油开采的一种新的尝试。就其机理来说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微生物能够利用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等重组分 ,对重油进行降解 ,使得重油粘度变小 ;或者 ,微生物能够在繁殖过程中产生表面活性物质 ,使得重油能够很好的乳化分散 ,降低原油的粘度 ,从而有利于原油的采出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油田稠油脱水的实际需要,利用稠油初馏点较高的特点,设计并制造了一台小型稠油蒸发脱水器,通过环道试验所获得的大量技术数据,论证了稠油蒸发脱水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必,根据经济性评价,确定了该工艺的适用范围,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操作温度和滞留时间对脱水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稠油蒸发脱水器的合理工作参数,为今后稠油 蒸发脱水器的设计及现场应用提供了初步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产业变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近几年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呈快速增长趋势,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达到60%,国内粮油安全受到威胁。分析得知,近10a,国内大豆、花生、油菜籽和棉籽的产量增加并不明显,4种油料年均产量为5000万t,即便全部压榨为食用油,也不能满足国内植物油的需求。2000—2009年,中国油料种植面积在1150万~1600万hm2之间波动,总体呈递减趋势,依靠扩大传统油料种植面积提高食用油自给率的空间十分有限。1990—2009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和人均植物油消费增加了近3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2006年美国和欧盟人均食用植物油相当于2009年中国人均食用植物油的1.80倍和1.95倍。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植物油量比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高。中国植物油价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04%,低于中国GDP(8%)的增长率。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主要以油籽进口为主,植物油次之,中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仍将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特别是转基因大豆油的进口将会对国内食用植物油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库鄯管输原油粘度、密度逐年增大和重质油含量不断上升而导致管输设备效率降低、主泵机组工艺参数发生变化、输油成本增加和运行维护难度增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采取增加轻质油的掺入比或将稠油单独处理、添加GY-3降凝剂和增设中间加热站等相应措施,可有效改进原油物性,提高输油效率、降低输油成本.  相似文献   

16.
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塘湖 《油气储运》1994,13(6):13-15
原油管道一般按油田高产期外输设计的,在油田开采的初期和末期,原油管道必然出现不满输现象,由于油田自然老化,原油外输量减少,油田自炼油增加;设计时对油田产量估计过高,导致管径设计过大等原因,使我国多数管道出现低输量情况,提出了实际输量稍高于允许最低输量叫低输量,实际输量低于允许最低输量叫超低输量等界定指标,我国盛产高粘易凝原油,低输量运行既不经济又很不安全。国外的办法一般是掺稀油输送或加药改性,延长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驱油复合菌系并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进行评价,在50℃条件下通过长期限制性培养,以乳化和降解石油的能力为指标,获得一组高效稳定的驱油复合菌系。复合菌系发酵液对原油具有降粘和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室内岩心驱油试验表明,水驱后复合菌系驱可提高石油采收率14.47%。2007年9月20日在大庆杏6—3-丙605油井进行了吞吐试验,截止2008年7月31日,采出液平均含水率由93.15%降至90.69%,日产液量提高69.86%,累计增产原油203.95t。表明复合菌系适应地层油藏条件,具有增采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伊莎褐(Brown)商品代蛋鸡在克拉玛依油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比较理想的生产性能。在调查的5个养鸡单位中,万只以上雏鸡0~140日龄育成效果:1990年达到95%,1991年达到97.98%,合格率分别达到80%以上,平均体重接近标准曲线。3万只蛋鸡的实际生产性能表现:72周龄最高平均产蛋数为267枚,产蛋量为16.42kg,产蛋率最高达90%,年平均产蛋率为73.10%,年平均成活率为89.65%,蛋料比为1:2.58。产蛋率、单产、蛋料比等主要生产指标均接近法国伊莎公司生产标准,超过自治区指标。伊莎蛋鸡与油田曾经饲养过的星杂288和579相比,无论在生产性能方面,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辽河油田原油粘温特性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油的加工和输运过程中,原油的流体力学特性、如粘性和粘温特性直接影响着其工作状态。尤其在水面浮油的回收过程中,回收方式的选择和回收率直接取决于原油的粘性及其粘温特性。本文中对辽河油田的重油和稀油的粘温性和粘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为原油的加工、输运以及浮油的回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东风 《油气储运》1994,13(2):43-45
在输油泵站中,对于用空气雾化的加热炉,只要把工艺流程稍加改造,使燃料油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各成系,就可以重油代替原油作燃料,这一措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投资省、见效快,并能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改造方案是以泰京线昌黎输油站加热炉为例,分析加热炉结构特点,提出改烧重油的实施方案,通过热力计算,按生产要求确定改烧重油的主要工艺参数,最后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