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静君  姚德富 《林业科学》1992,28(5):405-411
根据1985—1991年在北京西山地区研究结果,油松毛虫连续7年处于低密度状态,虫口密度在0.4—11.7条/株间变动;黑足凹眼姬蜂年平均寄生率为25.22±11.14%,其寄生率高低与寄主密度大小呈负相关,寄生率高于25%时,次年松毛虫种群数量下降;黑足凹眼姬蜂与松毛虫狭颊寄蝇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该蜂寄生率高的年份,寄蝇寄生率很低或没有寄生;被姬蜂寄生的松毛虫越冬幼虫,早期出蛰数量多于后期出蛰,该蜂在野外的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和榆毒蛾,一年中在不同寄主上可完成4—5代;越冬寄主是松毛虫;因受转主寄主、重寄生蜂和夏季高温影响,该蜂的季节种群动态规律为春季数量多、夏季种群凋落,秋季数量又开始上升。据7年观察,该蜂对低密度的松毛虫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松针毒蛾[Ocneria monacha L]是落叶松害虫,常形成严重为害。笔者于1974—1981年,在牡丹江林区,对松针毒蛾六种寄生蜂进行了观察,并做好防治试验。结果如下。二、发生情况松针毒蛾六种寄生蜂,除两色瘦姬蜂一年发生两代外,其余五种一年发生一代。幼虫期寄生蜂,于七月初开始羽化,7月9日至18日为盛期。它们发生的顺序是:两色瘦姬蜂→松毛虫黑基瘤姬蜂→凹眼姬蜂。7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林内最为活跃,两色瘦姬蜂数量较多。蛹期寄生蜂,于7月中旬开始羽化,7月25日达到盛期。发生的顺序是:黄足黑瘤姬蜂→脊腿匙宗瘤姬蜂→瘦姬蜂。8月中旬在林内发生的数量最多,超过幼虫期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很多,有卵期寄生蜂(赤眼蜂、黑卵蜂、平腹小蜂等),幼虫期寄生蜂(姬蜂、茧蜂等)和寄生蝇(寄蝇科的某些种类),蛹期寄生蜂(姬蜂、大腿蜂)等。本文着重介绍寄生松毛虫幼虫期  相似文献   

4.
建平县青松岭地区属松毛虫Denrolimussp.发生的常灾区,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松毛虫越冬幼虫死亡率37.9%,越冬幼虫上树至化蛹前死亡率62.9%;蛹期死亡率12.7%;卵期死亡率10.3%;初孵幼虫死亡率65.9%,死亡原因除每年1月份的极限低温和3~5月气温突变影响外,天敌昆虫和食虫鸟类的取食也是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松毛虫越冬地越冬期土壤最低温度,松毛虫上树期气温与同期松毛虫幼虫过冷却点温度值比较分析表明,越冬地最低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致死温度的过冷却点值,因而越冬地松毛虫不会低温而致死;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灭幼脲1号对油松毛虫的毒力、幼虫的中毒死亡症状、松毛虫取食量及其对松毛虫幼虫期寄生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灭幼脲1号对松毛虫的胃毒作用很强,LC_(50)在2—9ppm之间(4—5龄幼虫);主要作用方式是影响昆虫的脱皮变态;用灭幼脲处理的幼虫,前4天的食叶量没有明显变化,以后食量下降明显;对松毛虫幼虫期的两种主要寄生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和黑侧沟姬蜂的影响不大。可望作为松毛虫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Ⅰ号对油松毛虫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对寄生天敌的影响。在林间用灭幼脲Ⅰ号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油(赤)松毛虫,并用灭幼脲Ⅰ号对鹌鹑作了毒性试验。结果证明:在林间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后,除对中华草蛉幼虫有影响外,对其他寄生性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黑足凹眼姬蜂无不良影响。对异色瓢虫、蠋蝽等捕食性昆虫亦无不良影响。对白僵菌、粉拟青霉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无抑菌作用。对鹌鹑也是安全的。因此,灭幼脲Ⅰ号在松毛虫的综合治理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始见期与 2月中旬至 3月上旬旬平均气温连续 6a的调查 ,对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 ,建立了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始见期预测模型 ,从而为确定防治适期 ,统筹安排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于赤松毛虫的生活史和幼虫发育龄期等问题,以往均记述为“一年一代,以4—5龄幼虫越冬,幼虫发育8—9龄”。经在鲁中南定点观察,赤松毛虫在此地以一年一代为主,少部分可在当年完成发育,成为非越冬幼虫;越冬幼虫9—10龄,非越冬幼虫5—6龄;一年中出现3次成虫羽化期。  相似文献   

10.
松毛虫可分为落叶松毛虫与油松毛虫,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樟子松等,老龄幼虫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越冬后的幼虫,取食量大增,被害林木常常大片光秃以致枯死,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生活史   落叶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大多 1年发生 1代,以 3~ 4龄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的枯枝落叶层下卷曲越冬。翌年春 4~ 5月,油松毛虫在日平均气温达到 5.7℃、落叶松毛虫在日平均气温达到 8~ 10℃时上树危害, 6月中旬结茧化蛹, 7月上旬开始羽化, 8月初出现秋代幼虫, 10月份下树越冬。   2…  相似文献   

11.
在湖南省洞口县、通道县、会同县共选取4个马尾松毛虫发生区设置标准样地并选择标准株,采用捆草绳、粘虫胶2种方式,调查越冬代下树马尾松毛虫幼虫数量。结果表明:不同的地点,下树越冬的幼虫数量不同,洞口县岩山乡试验林的虫口密度远大于通道县试验林的;不同的时间,下树越冬的幼虫数量差异明显。松毛虫幼虫进入树皮缝隙中越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湖南,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树干树皮缝隙越冬,至12月初结束;下树幼虫数量最多的时段在11月9—16日。用捆草绳调查越冬幼虫的方法简易、成本低,且其数据较准确;用粘虫胶的调查方法则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中旬在新泰市土门林场采集的赤松毛虫茧,从中羽化出19头姬蜂。经浙江农业大学何俊华教授鉴定为喜马拉雅聚瘤姬蜂,属膜翅目,姬蜂科,学名为Gregopim-pla himalayensis(Cameran)。该蜂原寄生于松毛虫幼虫体外,由于被寄生  相似文献   

13.
在湖南省邵阳市所辖5县,对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树高是影响越冬松毛虫分布的主要因素,在高大松树上(树高>7m),97.04%的越冬幼虫分布在树干上:而在矮小松树上(树高<7m),只有72.14%的越冬幼虫分布在树干上。越冬松毛虫在树干上的垂直分布,符合威布尔分布,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越冬松毛虫虫情估计。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概况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是日本赤松、黑松的主要食叶害虫,一年一代,南方地区可发生两代。成虫在7-8月初出现,卵期7天,10月中旬幼虫在树干基部裂缝里越冬,温暖的地区也有在针叶丛中越冬的。  相似文献   

15.
对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幼虫寄生性天敌黑足四眼姬蜂、寄生蝇类和幼虫及蛹寄生蜂黑点瘤姬蜂在松毛虫种群中寄生行为的空间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多属于负二项分布.这与其寄主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寄生性天敌的这种寄生行为,有利于对害虫种群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在辽宁发现的凹眼姬蜂属中国新记录:带凹眼姬蜂,介绍了该属的主要寄生类群,详细描述了凹眼姬蜂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整体图和局部特征图,介绍在世界上的分布.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  相似文献   

17.
越冬马尾松毛虫幼虫蛰伏树干调查查准、查清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基数是指导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中龄林以上的马尾松林分内,碍于林木数量大、树干高等原因,给调查越冬虫口基数尤其是蛰伏树干2m以上的幼虫数量带来很大困难。多年来,我们对越冬马尾松毛虫蛰伏树干幼...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毛虫是湘乡市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2017年度,本试验通过频振式诱虫灯诱集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成虫进行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5月30日是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成虫上灯的高峰期,用期距法预测第一代3龄幼虫高峰期为6月19日,为最佳防治时期。有效基数法和危害程度预测数据均表明湘乡市月山镇群乐村2017年第一代马尾松毛虫虫口基数过大,建议提前做好防治准备工作,避免翌年越冬代幼虫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9.
赵文刚 《防护林科技》2013,(4):72-73,77
松毛虫对各种松树为害程度,往往决定松毛虫越冬幼虫生存的几率,生存的越多,则翌年为害越严重,反之,则轻。而林分环境各种因素则是影响松毛虫越冬生存的主要因素。保持和创造良好的森林环境,促使松毛虫幼虫无法越冬生存,是防治松毛虫为害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经测定松毛虫越冬幼虫期和蛹期种群属于聚集分布型.蛹期调查取样以“Z”字形,越冬幼虫期取样以双对角线为最佳,并根据1wao提出的取样公式,制定了最佳抽样数参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