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豆3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于1983年选育的优良品种,丰产,抗病、抗倒,并且其优良性状的遗传力较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辽豆3号或带有辽豆3号血缘的材料为亲本,先后育成辽豆10号、11号、13号等11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267万hm2。辽豆3号对其衍生的系列品种的细胞核遗传贡献率为43.2%。其中有4个品种的细胞质来自辽豆3号。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     
而东 《新农业》2005,(1):42-43
辽豆17号 品种来源:辽豆17号(辽99—27)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辽豆3号为母本、辽92-2738M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3.
以辽豆06-29、辽豆17等10个辽豆系列品种为试验品种,以铁丰29为对照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研究,筛选出了以辽豆17、辽豆23为代表的适合台安县栽培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4.
辽豆20是以新豆1号为母本,与辽91005-6-2有性杂交育成,2005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蛋白含量、高产、稳产、多抗、籽粒大等特点;其蛋白含量达到45.5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54.45 kg/hm2,中抗大豆花叶病毒(SMV)I号株系和Ⅲ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百粒重达到27.3 g。适宜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种植,辽豆20在沈阳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在15-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辽豆17号大豆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3年以"辽豆3号"为母本,"辽92-2738M"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及丰产性表现均突出,2003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试验通过对辽豆17号在不同密度及不同施肥量的栽培条件下,对其形态性状、产量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找出辽豆17号的最佳栽培方式。使辽豆17号大豆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大豆新品种1.辽豆28号1997年以辽92112(新3511×辽8866-6-5-3)为母本、晋遗2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原品系编号为辽06-29。2010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以辽豆06-29、辽豆17等10个辽豆系列品种为试验品种,以铁丰29为对照品种,进行田间试验,对大豆品种进行再评价和主导品种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省14个菜用大豆品种进行试验,通过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开鲜3号、开鲜豆3号、铁鲜8号、辽鲜豆9号、辽鲜豆10号、辽鲜豆16、润鲜1号这七个品种产量表现突出,农艺性状优异,抗炭疽病、抗病毒病,建议进入下一年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以耐密植大豆品种铁豆119号和普通大豆品种辽豆11号为材料,设置8.0、14.0、20.0、26.0、32.0、38.0万株/hm2共6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个耐密性不同的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铁豆119号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粒茎比均多于普通品种辽豆11号。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减少,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耐密植品种铁豆119号的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辽豆11号,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铁豆119号和辽豆11号的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先增后减。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是如此,超过了一定种植密度,会因倒伏带来减产,特别是普通品种。铁豆119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2.0万株/hm2,辽豆11号为14.0万株/hm2,铁豆119号在种植密度变化时籽粒产量水平较辽豆11号稳定,说明适宜的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大豆的籽粒产量,铁豆119号更适于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10.
对辽宁省晚熟组17个生试、复试、初试大豆品种进行试验,通过农艺性状、增产比、品质、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丹豆22、辽豆77、福兴豆68、农职豆1号、铁豆107、首豆38共6个品种表现良好,建议继续参加区域试验,并扩大生产示范。铁豆105、丹豆21、群豆SLQ8、辽豆66、辽豆70、铁豆103、辽豆64共7个品种初试、复试和生试表现突出,建议报审。  相似文献   

11.
辽豆16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1年以新豆1号为母本,用辽8868-2-16做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之后育成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已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员审定,2005年获得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的春大豆。  相似文献   

12.
辽豆16号(原品系代号:辽91111)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1年以新豆1号为母本,用辽8868-2-16做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之后育成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已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获得沈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相似文献   

13.
王德生 《北京农业》2006,(12):40-40
辽豆16号(原品系代号:辽91111)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1年以新豆1号为母本,用辽8868-2-16做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之后育成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已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获得沈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相似文献   

14.
对辽宁省晚熟组15个大豆品种进行试验,通过产量、农艺性状浅析。结果表明,辽12028-2、铁09147-4、辽职豆2号、丹1034-3、锦10-27、铁10002-8、铁09005-2、辽12053-9、铁10052-3、龙泉19、沈农11-202、辽1137-3共12个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为农 《新农业》2007,(7):48-50
■辽豆18号(辽审豆[2006]82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95年以辽89094为母本、辽9304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在沈阳市新民地区进行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6个品种,有11个品种较辽星1号(CK)增产,分别为辽星20号、辽星13号、盐粳377、盐试6号、盐901、99-3、沈农9903、沈农02-5、沈农9816、沈农04-3、沈农Y2010,其中以沈农9816产量最高,达到10 955.6 kg/hm2,增幅为17.8%;其次为辽星20号,产量达到10 800.0 kg/hm2,增幅为16.1%,这2个品种目前已在沈阳市新民区推广,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17.
辽豆15号在鞍山地区示范种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鞍山地区4个试验点进行了辽豆15号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辽豆15号适应性及产量表现突出,农艺性状稳定,在鞍山市的平均产量超过3 000kg/hm2,生育期133d,是该地区大豆品种更新的优先选择品种,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辽豆三号是辽宁省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成熟期适中,茎秆韧性强,抗倒伏,繁茂性好,豆荚分布均匀,株形好,抗病,高产稳产。为更好探索辽豆三号的丰产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充分发挥辽豆三号的高产潜力,安排本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铁豆43号(辽审豆[2007]88号) 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1997年以铁92022-4为母本、辽8880-10-6-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8年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辽宁省种植的早熟大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对12个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铁11087-2、开农豆26、抚豆35、东10014-34、东10088-8、润育6号、辽11Q068-3、巨威58共8个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